了解表现手法,欣赏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富有个性的创造风格

2023-12-29 13:10张春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46期
关键词:包身工记念刘和珍

张春华

阅读探微

入乎其内

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欣赏作者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创造风格时,我们可根据作品文体有所侧重。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为例,其中既有纪实性较强的散文和报告文学,也有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都是鲁迅为纪念牺牲的进步青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我们重点鉴赏其对刘和珍和左联五烈士形象的塑造、文章语言和抒发情感的手法。

《包身工》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的新闻文体,也是用文学手段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实现了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我们鉴赏的重点是其选材的特点、真实性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手法。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是小说,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为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时,我们要把人物放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去,抓住小说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直接描写及环境与其他人物的间接描写来分析。

一、散文重在品语言,鉴赏风格和修辞

作家不同、题材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或华丽典雅,或清新自然,或诙谐幽默,或平实朴素,或简洁明快。但有一点相同的是,语言优美畅达、干净凝练、富有节奏。散文作者通常都注重遣词造句和修辞,把情感作艺术化的处理,形成含蓄美。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幽默辛辣、含蓄诙谐。《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一句,就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讽刺了反动派攒射三个女子的罪恶,表达了对中外杀人者的强烈憎恨。“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运用了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在沉默中灭亡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在沉默中爆发是必然的。这句话既是鲁迅先生对敌人的警告,也是对世人的警醒。

二、小说重在析形象,鉴赏人物塑造技巧

同是小说,《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共有的人性之美。细读鉴赏,三部作品塑造人物的手法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用了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不同的是作家的创作风格。《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体现了“荷花淀派”小说的创作特征——语言清新质朴,注重抒情,呈现出散文化倾向。比如,作品淡化故事情节,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注重场景描写(开篇水生嫂月下编席的清新、宁静、和谐的场景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对白洋淀荷叶、荷花的描写),都直接或间接展现了人情美和人性美(水生嫂的勤劳、深明大义、忠贞、勇敢机智等)。《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的小说,作品语言朴素凝练。赵树理的小说以叙述故事为主,把小二黑和小芹放到社会斗争环境中和一定的人物关系中(二诸葛和三仙姑),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其性格。《党费》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用了大量的侧面烘托,政委的介绍、“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妞儿”的泪痕都是对黄新形象的烘托。

三、报告文学重在写真实,鉴赏文学手法

报告文学属于散文,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包身工》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包身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夏衍亲自深入上海东洋沙厂采访调查得到的事实,体现了作品的新闻性(真实性)。作品文学性体现在多方面:《包身工》选材精当,线索分明,双线交织结构(以时间为主线组织材料,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文中穿插背景资料,以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恶果为副线)。写法上点面结合,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表现出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其中,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是普遍现象(面),“芦柴棒”和“小福子”是典型事例(点)。行文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具张力。

出乎其外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來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挣扎,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地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文章第7段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痛哭刘和珍时,也写到了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本文和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二者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包身工记念刘和珍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我国蔬菜科技发展的小心记忆
——记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自由与权利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一群沉默的羔羊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