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舒兰 潘丁琳
特殊的丘陵地貌与六朝以来的山水文化孕育了江南一带城市近郊的风景名胜。这些资源在近代城市空间扩张和治理体系转变的过程中,逐渐被纳入规划建设的范畴。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风景区分区,也有围绕旅游开发的风景区规划。梳理中国近代风景区的形成过程[1],可以发现无锡不仅较早提出规划城市风景区,同时也主导推进了国立太湖公园的建设,是近代风景区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因而有必要对近代无锡风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做细致梳理,明确其历史过程、产生的作用和带来的启示。
从既有研究来看,近代无锡主要因工商业发展而受到关注。从城市发展的关注点来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时,将风景旅游(南滨太湖、城西惠山)提到与工业发展同等的高度[2];但与风景资源相关的调查研究,到21世纪以后才有较多进展,且一般被纳入近代园林的研究范畴。其中与本研究的视角较为接近的有姚舒然对西郊惠山历史发展演进的研究[3]。此外,研究使用的历史图档与高艺元的研究[4]有部分重合,但侧重点(风景)与视角(区域)不同。
无锡位于长三角湖沼地区,是太湖北岸的水运中心地。近代无锡城位于无锡县正中偏西的位置,大运河自城西北至东南方向贯流而过。城外西郊有锡山、惠山,与太湖北岸的山脉相联系。
经过历代诗画题咏唱,无锡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山水特征的风景资源。明代王永积的《锡山景物略》[5]是较早全面整理无锡风景资源的著作,其中记录的“胜景”多达134条,提出了一个根据名胜所在区域分卷展开调查的整体性框架,以锡山、惠山诸山和太湖、五里湖等自然山水为基底,重点调查周边的寺庙、道观、书院、园林、祠堂等人文建筑;不仅对无锡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录和归纳整理,也直接影响了近代以后旨在保护名胜古迹而开展的调查整理框架[6-7]。除《锡山景物略》外,近代无锡地方政府也对名胜古迹资源展开多次调查并集录,包括自然山水泉石和大量历代建设的祠庙园楼等建构筑物,主要分布在城西郊外的锡山、惠山和太湖湖滨一带(图1)。
1 无锡名胜古迹分布图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in Wuxi
从目前资料来看,较早将风景资源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视野的,是无锡地方绅商荣德生。他在1912年撰写的《无锡之将来》[8]一文中,分8个章节①阐述了他对无锡城市发展建设的思考。这与清末朝廷推进地方自治、无锡地方绅商积极参与市政建设的社会背景直接相关。作为推进无锡新兴工商业的代表,荣德生不仅创办了多家工厂,还因出资修建道路、桥梁、公园等公共设施而闻名。
《无锡之将来》文中提及的“拆城筑路”“电器厂”“商场”“安乐乡”“世外之桃源”“博览会”等建议,均引领当时社会之潮流②,特别是从“商场”“安乐乡”“世外之桃源”的具体位置和建设方案来看,接近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建设的商业区(大商场)、住宅区(安乐乡)和风景区(世外之桃源)(图2)。荣德生此后出资开展的建设活动,基本就是对该文描述计划的实践:1912年于东山购地种植梅树并开辟梅园,1916年建成;1913年辟筑开原公路,自西门迎龙桥起,经大王基、河埒口、荣巷直达梅园[9];1927年荣德生与蒋遇春、华艺三等提出《开发湖滨风景计划》,提议建筑环五里湖马路[10];1929年,荣德生成立“千桥建筑会”,协助地方修建桥梁,1934年修筑了连接五里湖、太湖南北两岸的宝界桥[11];1930年于火车站至通惠路口附近购地,建成房屋门面,发展市场等[12]。其中梅园、宝界桥、开原公路均是当时利用风景资源,建设“世外之桃源”的产物。
2 《无锡之将来》所示建设分区Construction zoning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Wuxi’s Future
与之类似的,还有1922—1923年无锡“自开商埠”过程中,薛明剑、顾养吾等对风景的积极提倡。在《吾邑开辟商埠之私议》和《无锡改进之刍议(开辟商埠问题)》③两篇文章中,薛明剑将无锡未来发展总结为辟商埠、拆城墙、筑道路、浚水道、增名胜、建公署6个要点。《开辟新市区集思录》[13]中分新区之地点、新区之规划、风景之整理、交通之开拓、经费之筹措、新区之推测6个部分记录了自开商埠期间士绅名流对无锡城市建设的思考。其中“增名胜”④、“风景之整理”⑤均将利用风景资源提到促进城市繁荣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具体内容与1912年荣德生的设想没有太大差异,重点强调完善区域道路建设以加强风景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无锡自开商埠期间还引入了田园都市的规划模式,但主要涉及中央公园与环状马路[14],并非本研究关注的风景区概念范畴。
尽管民国初年无锡成立了自治公所⑥,但直到1928年10月《市组织法(草案)》公布,无锡在县长孙祖基⑦领导下“筹备设市”,才开始较为系统地考虑无锡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规划与建设计划。
从孙祖基1929年6月提交至江苏省民政厅的材料可以看出,他对于无锡城市近代化建设有着明确的思路。他抓住无锡在工商业、交通、风景3个方面的优势,呼应欧美提倡的田园都市理论[15]⑧,提出无锡不应拘泥于市区本身,而应从区域着手推进无锡的全面发展[16]⑨。从无锡当时的情况来看,虽然已展开了筑路造桥、辟园濬河等工作,特别是梅园、鼋头渚、惠泉和开原公路建设已颇具规模,但“莫不因陋就简、剜肉医疮”[17],城市仍需要整体规划。对周边的城市而言,无锡是上海经济腹地、与首都南京亦有联系,具备工商业发达、夹运河为市、距离山水近的发展优势。基于以上条件,孙祖基和吴稚晖等认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无锡不应拘泥于旧城改造,应从更宽的视角规划城市空间格局,即“夹运河而立新城”“惠山为风景区”,并将“新城接至山前”[18]。落实到分区规划,则“以市之中心为行政区,其他风景、住宅、工业、商业、田园等区则如众星之环拱,再辟路以贯通之,使公园梅园、鼋头渚、惠泉诸胜,互相维系、互相联络”[17]。为达成以上城市建设目标,需以“拓宽旧有街道及开辟新市区为第一要务”,若考虑商业民生与公共卫生等,尤以“拓宽旧有道路为最要”[19]。
孙祖基关于无锡城市发展的设想,在此后通过市政筹备处陆续制定的计划正式确立⑩。其中起总领作用的是包含城市总体分区、主河道、公园、主干道等4项主要内容的《划分市区计划》[20]文件。计划图纸将无锡市区分为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田园区和风景区(图3)。其中行政区“以地位适中交通便利为宜”,位于无锡县城址内,集中规划各类行政及工商学界机关;工业区与商业区“以水路交通便利之处为宜”,工业区位于县城东北,商业区位于县城西南,分列于铁路与运河两侧;风景区“当以郊外山水之地为宜”;住宅区“以空气清静远隔工业区之地为宜”,布置在商业区以西,另有工人住宅区设置在工业区以东;田园区“以空旷偏僻宜于种植之地为宜”,位于城市各区之外,最外为农业区。
《划分市区计划》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层面,通过与其他用地分区的概念辨析,明确了风景区是以“郊外山水地”为主体的空间范畴。在此基础上拟定的《整理惠山风景计划》[22]与《整理锡山风景计划》[23],则进一步阐释了建设风景区的内涵:当时的风景区建设,主要包括风景资源的修整维护(历史建筑⑪和山川本体)、道路的规划整理(公路、登山道)、文旅消费设施建设(开放私祠、建设博物陈列馆、民众茶园)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气候观测所、动植物场、公共墓地)。从实际建设来看,这些风景整理计划在惠山、锡山和太湖北岸建设的道路大多保留至今以连通城镇和风景点,便利游客,是无锡近代风景区规划建设的成效之一。根据风景资源特征,不同风景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惠山因与“文化之开发,与工商业之发展,至有关系”,因此着重建设文旅消费设施;锡山因“山路整齐”“人物优秀”“教育事业亦颇发达”,故着重建设教育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
再结合《划分市区计划》中对于风景区和住宅区具体建设内容的表述:“西南二(住宅)区在风景区之左右,以便住民之游息,且其地势高,风向宜,景物存惠山太湖之美故也。”[20]以及公园计划图纸[21]上描绘的点状公园,可进一步明确:无锡的风景区建设既不是对于田园都市中“田园”概念的响应,也不同于欧美城市规划中常见的公园(或绿地)概念,不只是建设公园或将绿地纳入城区,而是利用近郊风景名胜聚集地,通过修缮名胜、完善近代化设施(包括建设道路、附件住宅区、文旅消费设施、城市公共设施等),达成以往只能在小尺度私家园林里实现的可居可游之传统山水人居理想;还在后续过程中,为确保风景资源不被破坏,对风景区内的建设进行了限制,如禁止开设工厂随意采石等[24]。
除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风景名胜资源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无锡还因太湖的资源特色,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公园”⑫概念的引入和实践。
相比同一时期将西湖风景名胜资源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杭州,无锡太湖的尺度超出了可纳入单一城市的尺度。太湖横跨江苏与浙江两省,沿岸除了北岸归属于无锡,其余分别接续苏州、长兴、宜兴、吴兴等地。无锡若以一地之力向西建设风景区,会遇到空间上的发展障碍——“惜乎全路路线,仅至梅园万顷堂而止,不能延长发展”[25]。因此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建设太湖环湖马路的提议,并在1930年促成了江浙两省政府合议建设环太湖大道[26]。江苏省于1931年制定了《环太湖马路计划及其实施步骤》,详细规划了省内路线,其中西半部由无锡万顷堂出发,经过中独山、鼋头渚,沿五里湖南行至南方泉后东折至新安,再往南连接望亭、金墅、光福、木渎等镇[27]。
同时,20世纪20年代恰逢各地农林部门推进保安林、风景林建设[28],进而掀起筹备森林公园的风潮。在1928年江苏省农政会议的提案基础上,“太湖森林公园”被纳入江苏省农矿厅的年度计划[29]⑬。1929年江苏省农政会议进一步提议江浙两省合建公园,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正式拟定设立太湖森林公园[30],随后派陈植等人进行实地查勘[31]。勘查后,陈植撰写报告提议将省立太湖森林公园改为建设太湖国立公园,并于1930年完成了《国立太湖公园计划书》[32]。
至此,在无锡城市近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太湖北岸风景区,直接引领了“国家公园”概念在中国的首次实践。从陈植在计划书中的表述可以明确,不同于城市规划的近郊风景区(“可归于促使公园系统中处理之”[32]),国立公园“风景为全国罕有且足以诱致全国国民及国际游客之伟大价值”“以具有国民的兴味为特征,以风景之保存及开发为事业”“实具代表一国风景之价值”[32]。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稳定政权后,原本作为城市发展资源的风景,进一步上升为近代国家和民族形象塑造的元素。1934年随国际局势发展,南京国民政府进入备战状态,由军事委员长蒋介石发起“东南交通周览会”,通过环太湖道路建设完善所辖东南五省的区域交通以应对战争需求,同时也意在通过跨省旅行促进区域的一体化认同。周览会虽然因战事发展,未能顺利举行,但围绕周览会开展的浙江省内风景资源调查[33]实际上成为1934年浙江省内开设风景区制度的研究基础(图4),间接促进了近代风景区制度的形成⑭。
从全国范围来看,无锡是近代最早探索规划风景区的城市之一⑮。因其规划资料留存相对完整,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考察近代风景区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其他城市大多搬用“公园区”概念的20世纪20年代,无锡已通过制定《划分市区计划》《整理惠山风景计划》《整理锡山风景计划》等,明确了风景区的空间范畴与建设内涵。这一探索不仅产生了当代城市规划中惯用的“风景区”用地分区类型,还明确了风景区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即以城市近郊山水地为空间主体,展开风景资源的修整维护、道路的规划整理以及符合具体风景资源特征的文旅消费设施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当时形成的惠山、梅园、鼋头渚等风景区,还成为当前近代园林遗产保护的对象。
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无锡风景区西拓过程中还通过了建设太湖国立公园的提议,进一步引入“国家公园”的概念。这一实践在空间范畴上突破了一般城市风景区的行政边界,不再局限于服务城市近代化,而是将风景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进行规划建设。不仅带动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地整理风景区资源建设国家公园的风潮⑯,实际上也形成了城郊型风景区以外的、以名山大湖为主的风景名胜区类型。如庐山[35]、五大连池[36]、南岳[37]、西湖[38]、水桓霸[39]等都曾有建设国立公园的提议;正是在近代数次围绕风景区和国立公园的调查研究和建设基础上,这些风景名胜资源才能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保留下来,并在1982年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以说无锡近代围绕城市风景区和国家公园的探索,也为当代风景名胜区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形成的基础。
但是,相比于另一较早开展风景区建设的城市——杭州,无锡没有能形成鲜明的风景旅游城市特征。在影响力上,也远小于同在太湖沿岸的苏州。归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无锡早期近代化建设基本依赖绅商出资,虽有规划但无系统实施。作为近代建设成就中经常提及的开原公路、梅园、鼋头渚、五里湖路等,均为荣氏家族在其产业势力范畴展开的建设;虽然这些建设促成了城西风景区的成形,但本质上是为提升荣氏产业所在地的空间性能(包括交通便利性、公共设施配套等)。相比之下,无论是自开商埠期间选定在火车站一带开辟的新市区,抑或是筹办市政期间在运河(铁路线)两侧规划的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特别是对城市影响较大的工业设施,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片区,而是沿城外运河各主要支流散点分布(图5)。特别是位于城西的工业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西风景区的发展与住宅区的建设。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思路的延续性不强。进一步比较无锡近代两部覆盖城市总体的规划——筹备设市期间的《划分市区计划》(1929年)与1945年战后的《无锡县城镇营建计划书》(1948年),可以发现虽然风景区建设内容差别不大,但二者对于无锡城市总体的空间结构设想截然不同。相比于1929年明显将居住区、风景区与工业区分离的思路,1948年的分区设想[41-42]⑰中工业区散布于城外西区、东北区和南区、穿插于各区之间。这一工业区布局的较大转变,某种程度上是受建设现状制约,但也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规划的思路[43],同时也削弱了风景区对塑造无锡城市形象的作用。
综上,笔者主要研究了无锡城市近代化过程中风景区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无锡是近代较早将风景名胜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考虑的城市。这种在城市发展中充分利用传统风景名胜资源、实现可游可居的人居环境建设理想,伴随近代城市规划方法的引入,形成了不同于公园或绿地的城市近郊“风景区”概念。同时,无锡面向太湖建设风景区的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公园”概念的引入与实践,促进了以名山大湖为独立整体的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无论是城市规划的“风景区”,还是近现代确立民族国家意识的“国家公园”概念,都体现出利用传统风景资源的思想。这种接近当代风景遗产保护利用的思想,对无锡的城市近代化建设产生了影响,也是当代风景名胜区制度形成的历史基础。
但是,受城市总体空间规划转变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区的建设,无锡近代形成的风景区,没有达到杭州西湖那样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特征重塑的程度。此局限性提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将周边既有的风景资源纳入利用的视野,通过相应的空间建设促进城市化之外,还应关注风景资源与其他城市建设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要避免不利因素对风景区的影响。从城市的整体发展视角,推进风景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致谢(Acknowledgements):
感谢姚舒然博士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意见,感谢毛华松教授约稿。
注释(Notes):
① 书中8个章节分别是“发端”“无锡于数年内冀将实行拆城筑路”“无锡于十年内将有大电器厂发现”“无锡于十五年内将有大商场发现”“大商场创成后,龙山、锡山之巅将有安乐乡出现”“商场创成后,五里湖、太湖之滨将见别墅山庄参差矗立,为世外之桃源”“中国开第三次内国博览会之会场即在五里湖、太湖之滨”和“尾声”。
② 20世纪初各地开始提倡名胜古迹保存;20世纪20年代各地开始实施拆城筑路、建设商埠。
③ 均刊登于1923年《无锡杂志》第1期。
④ 薛明剑认为“风景为发达地方之原素”,应计划整理建设湖滨风景,使之“衡宇相望,工商云集,当驾西湖而上之”。
⑤ 《开辟新市区集思录》中“风景之整理”部分记录:荣德生认为应加强商埠区和四乡风景空间的联系。顾养吾则指出惠山和太湖的风景资源是无锡区别于其他商埠城市的亮点。
⑥ 1909年在无锡、金匮两县城厢设置自治公所(市政公所),1912年两县合并改称无锡市自治公所(无锡市公所)。
⑦ 孙祖基(1903—1957),字道始,江苏无锡人。1929—1930年任无锡县长,兼任市政筹备处主任。无锡的筹备设市因1930年《市组织法》修改提高人口和税收要求后被撤销,市政规划建设部分职能划归县建设局。
⑧ “晚近欧美各国,竞倡田园都市之论,所以使天然人工,冶与一炉,物质精神,互相调剂。查无锡市区,既极繁盛,而四乡风景亦以幽丽著称,惠山二泉,堪垂不朽,环湖风景,尤擅天然之美,远近游人,争相趋集。倘改设为市,正合近代田园都市之潮流”。
⑨ 无孙祖基主政无锡期间,无锡市政筹备处主办《无锡市政》(1929年10月创刊,共发行6期)详细收录了各类计划,所载各种计划内容简略甚至只有图示,需要通过相应的文章来进一步理解。《无锡市政》所载文章,部分是对国外(欧美国家、日本、苏俄)城市规划方法和案例的引介,相较于19世纪20年代初期的零散讨论更为全面成熟,详见参考文献[16];部分就无锡的城市定位、现状情况、筹办要点、计划内容、意见建议等展开。
⑩ 《无锡市政》上共刊载相关计划28篇。其中《划分市区计划》(第1期)为总体性规划,《建筑环城马路计划书》(第3期)、《整理河道计划》(第3期)、《整理城中公园计划书》(第5期)、《整理本市公用事业计划》(第6期)为专项规划,《无锡分区及干河计划图》(第1期)、《无锡城区干路计划图》(第5期)、《新市村计划图》(第6期)为简要规划图。
⑪ 历史建筑的修缮包括修缮和开放各种依山而建的古迹;山川本体的整修指在形态特殊的自然风景点增加人工设施以便游客进入。具体可参见《整理惠山风景区计划》中的“整理春申涧”“石门之整理”等相关条目。
⑫ 本文中使用了国立公园与国家公园两种表述。国立公园为近代用语,其概念范畴与现在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园没有太大差别,都来源与美国的national park,主要目的在于弘扬和保护具有国家象征性的风景。
⑬ 年度计划内容包括“先就首都汤山燕子矶句容宝华山,无锡惠泉山或镇江宝盖山创办森林公园一所;其次择各处有树不点缀之名胜区域逐一办理森林公园;随后派员测量调查;最后编制森林公园图案及计划书”。详见参考文献[29]。⑭ 此为近代首次正式设立风景区制度。1934年浙江省继承举办“东南交通周览会”留下的遗产,专门设立“名胜导游局”,并在次年印发《整理及开辟全省名胜计划》并将浙江全省划分为17个风景区。
⑮ 从目前资料来看,20世纪20—30年代仅有少数城市在规划中使用了风景区概念,如南京、无锡、杭州。
⑯ 江西庐山、湖南的衡山湘江、杭州西湖等均有建设国立公园的提案。
⑰ 《无锡县城镇营建计划书》(1948年)中曾计划将无锡划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分第一商业区、第二商业区)、工业区(分西区、东北区、南区)、行政区、文化区和青绿区(两处)。详见参考文献[41-42]。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2由作者改绘自1944年无锡县全图;图3引自参考文献[21][22];图4由作者改绘,底图引自参考文献[34];图5引自参考文献[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