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华男,吕耀东
(1.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也面临着空前压力。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的老龄化现象也日趋显现,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持续增长,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逐年递减,而人口老龄化正不断深刻地影响各行各业供求结构,“用工荒”“招不到工”等现象频发,不断凸显社会劳动力结构性供应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建筑行业,人口老龄化对其带来的影响极大。因此,急需寻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筑农民工困境的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加速城市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当前中国整体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龄化”“用工荒”等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工地上的建筑劳动力短缺是个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6月底,全国建筑工人平台在册工人数达到4965 万人,建筑工人年龄结构中位数为47 岁,而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41.7岁,其中50岁以上的建筑工人占比超过40%,数量已达到2000万人[1],这些劳动力在未来十几年内都要陆陆续续退出建筑行业,而青年人对建筑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将来我国建筑农民工数量的短缺将成为常态。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曾指出,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多数的劳动者专业能力和自身素养不断提高,靠着人口众多的新中国要变成靠着人才增加的新中国来提升发展[2]。
老龄化的问题同样凸显在招工模式方面。1978 年,国有建筑企业实行改革,首先提出允许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度。当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农闲时间逐步增多,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干。因此,国家在各行各业开始招收农民作为临时补充的工人,让农民自主到城市临时就业、发放工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此农民能够离开农村,成为在城市给建筑工程队干活挣钱的“农民工”。农民工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去不同城市务工,但是这种传统的用工匹配模式存在匹配不精准、供需双方信息不通畅等缺点,在眼下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匹配模式导致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以及老龄化的背景来看,建筑行业的可用劳动力正在减少,那么就需要剩下的有限劳动力改变传统用工模式,进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才能保证有限的工人力量能有效地为新基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农民工这一群体虽然在收入上较其他行业的农民工具备比较优势,但是较差的工作生活环境、较低的社会地位、缺少清晰的发展前景是新一代“农民工”不愿意踏入建筑行业的重要原因。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较之前有大幅改善,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具有“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环境艰苦、危险性较高”等缺点,工人住宿、饮食、社交、娱乐等生活条件往往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建筑农民工的工作主要与施工项目绑定,受施工项目的地理位置和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工作收入也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进城农民工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工作。
建筑行业对年轻农民工群体吸引力在逐步减弱。以80 后、90 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因其所在的家庭结构多呈现“少子化、小家庭”的基本形态,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被父母宠爱和保护,较少参与家庭劳作,大多数虽然只具备了初高中学历,但其职业观念和发展规划中,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强度小、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有发展前景和具备上升渠道的工种。尤其是近年快递、外卖等行业异军突起,用工需求激增,对建筑行业也产生了挤压效果。年轻劳动力更愿意去从事送外卖、送快递等与平台经济相关的职业,而不愿意进建筑工地干活,加剧了建筑行业劳动力的流失。
对于一线的高龄建筑农民工,因政策因素出现的“过早”退休也是建筑行业农民工用工困境的一大成因。截至目前,多地已发布建筑行业清退令,上海、天津、深圳等地都已发布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的通知,禁止60 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从事建筑施工作业[3]。《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显示,进行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45 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4]。这一政策极大保障了高龄建筑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但同时对高龄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继续就业造成极大影响,由于中国建筑行业目前主要是采用各种劳务外包的合作模式,因此,超龄建筑农民工的养老等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他们只能靠自己继续去工地干活维持生计,过早退休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失业。
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而言,还有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技能不达标。过去,建筑农民工可能只需要掌握一种技术便可以一招鲜吃遍天,而眼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老旧的知识会出现短板,需要新的知识来对技能进行补充和提升。
要探究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用工困境形成的原因,就要基于各个视角对建筑行业上下游各个环节所出现的痛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长期以来,农民工作为建筑行业主要就业群体,一直存在着“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法制、安全意识薄弱”“技术落后、素质较低”等问题,使得政府、企业在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1.管理成本高昂,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没有工作的农民工散居在城乡接合部社区,各色人员来来往往,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不便于社会综合管理。除此之外,有些用工企业法治意识淡薄,随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为了讨要工资,往往会采取极端手段,增大了政府社会管理成本,影响社会稳定。
2013 年1 月15 日《人民日报》报道了陕西富平农民工下跪讨薪事件,130余名外地农民工在富平县人民广场集体上访,封堵当地政府大门讨要薪资[5]。在这期间,农民工集体跪在县政府大门口,导致市民围观,现场最多时有四五百人。随后富平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依法协助农民工追讨工资1365万元。虽然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讨薪问题,相继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但目前农民工薪资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仍层出不穷。
2.管控手段受限,管理机制不健全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七款规定:“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6]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参与建设的建筑农民工队伍没有直接选择权,但当施工单位选择分包单位或农民工出现问题,如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时,建设单位却束手无策。不仅如此,当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及农民工管理不当、未落实好政府相关要求时,建设单位却同样负有管理责任并承担后果。
另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或者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清偿。”[7]当施工单位未按时拨付人工费导致欠薪的,建设单位以未结清款项承担垫付责任。当建设方和施工方还未进行结算、民工讨薪超过工程款、施工单位跑路或者不核实欠薪,建设单位必须垫付时,经常会造成无法追回的经济损失。
3.用工渠道狭窄,专业人员不足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单位和劳务公司签订专业分包合同,与农民工不存在直接合同关系,因此缺乏稳定、充足、可靠的农民工资源。
市场现有的建筑农民工往往缺乏有效的培训和评级,技术和安全意识方面认知不全,这样容易给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因劳动力供需不平衡,人力市场价格波动,农民工离开另寻工作,或者农民工候鸟式返乡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短缺、施工进展放缓、施工和人工成本不易控制等问题,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
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特别是高龄农民工的保障,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措施仍存在滞后、不健全、不平衡等问题。
1.城乡不平衡,权益不平等
尽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从制度层面得到改善,但是长久以来的户籍制度惯性仍然巨大,城乡居民之间权益差异和由此造成的隔阂依然存在,这种状况导致建筑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处于弱势地位。建筑农民工不能享受所在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这使得建筑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难以对当地产生归属感。
除了户籍身份上的不平等,对一个个分散的个体而言,建筑农民工在政府、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筑行业参与者之中,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2.制度性保障不健全,机制性保障不完善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建筑劳务公司的实质,仍然是“包工头”模式,对于这些劳务公司而言,其盈利主要是靠输出劳动力赚取劳务报酬。劳务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派建筑农民工,但这种模式存在较多的缺陷。
一是绝大多数的劳务公司规模较小,组织、管理、运营能力较差,其劳动力来源主要依靠“亲友圈”“老乡圈”推介,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也得不到保障。
二是大多数劳务公司目前还停留在单纯的人力输出阶段,既无意愿,也没有能力培训建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更没有为农民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使得农民工缺少晋升渠道,形成“干了一辈子还是农民工”的窘境,影响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三是劳务公司和建筑农民工之间签署的是劳务合同,诸如“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措施无法彻底落实,人员一旦派遣出去,工资福利也就一概不管,极易导致农民工对工作、生活环境、薪资发放、福利等不满,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动合作关系。
四是劳务公司处于建筑产业链的底端,当建设资金短缺时容易形成欠薪问题。当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施工单位故意拖欠,或两者无能力支付时,就会出现劳务公司收不到劳务费的现象,造成农民工工资发放困难,从而导致劳务公司出现跑路躲债的情况。
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更均衡的城乡发展和内循环战略,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重要一环。
1.收入不稳定,行业吸引力不强
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城就业,主要目的还是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相比较于其他行业,建筑农民工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看似不错,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往往要承担起家庭所有的消费支出,而且建筑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从建筑公司到工人本人手中需要经过多个关节,任何一个关卡的监管不到位都容易引发建筑农民工讨薪事件。又因为建筑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往往是按天结算,有时即便找到工作,遇上下雨、下雪、停工令等情况,项目施不了工,同样也没有工资可拿。
2.生活质量较差,上升渠道受限
除此之外,在就业方面,建筑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狭窄、用工需求信息不清晰,主要依靠“亲友圈”“老乡圈”口口相传,而且因为项目的阶段性施工特点,工作地点频繁变动,使得建筑农民工就业充满不稳定性。在工作和生活质量方面,建筑农民工主要在室外工作,风吹日晒,冬冷夏热,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而且出于便捷和节省成本考量,建筑农民工的居住地主要在项目施工工地周边的活动板房,这些活动板房属于临时性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居住舒适性无法得到保障。在职业技能再培训方面,既缺少相关专业培训的组织者,又因为进入门槛低、工作强度高、流动性大,建筑农民工自身也没有继续再学习的动力。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岗位晋升渠道较少,严重限制了建筑农民工自我价值的增长。在消费内需方面,由于建筑农民工不爱消费,娱乐方式有限,精神生活较为匮乏,大多数的收入都寄回了农村老家,未能成为拉动所在地经济内循环的增长力量。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基石,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老龄化催化着建筑行业各个方面痛点的加深。总而言之,我国建筑农民工普遍存在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扩大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对于农民工的权益和养老困境仍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案作为支撑。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群体普遍处于社会的中低收入阶层,属于社会的边缘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除了需要在养老、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之外,还应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困境的基础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友好型社会的打造以及搭建再就业培训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保障其基本权利,方便其基本生活,提高其就业质量。基于此,本文遵循“问题提出→理论分析→问题分析→对策分析”的思路,针对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用工困境及其破解方案初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用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解决方案。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在1978年提出的。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占有大量闲置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把资源使用权有偿地让渡给别人,由让渡者获得收益,而分享者则通过他人的闲置资源产生增值[8]。在资源分享经济发展中,闲置资源是第一因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与资源利用方进行资源共享的基础。共享经济是一种在没有产权交易的前提下,平台、商户和顾客三者之间的交互[9],是一种具有同等网络地位的参与者之间以网络服务为媒介进行交换的交易模式[10]。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诞生了诸如“滴滴出行”“共享单车”“Uber”“Airbnb”等一系列成功的商业实践活动,使得共享经济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延伸,逐步形成以“共享+平台”为理念的“共享平台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这一新的经济模式下,大量闲置资源通过平台链接供需双方,实现交易和服务,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过去的“共享经济”理念中,核心是闲置资源的共享,难点是供需双方的链接,而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发展运用,使得大规模、即时精准的资源匹配成为可能。
共享经济平台的存在是一种虚拟的交易市场,平台自身不能制造商品,而是将社会闲散资源和需求集中在一起,并通过数字化进行匹配,促进双边或者多边的供需交换,并在交易的时候收取一定的资金或者赚取差价。例如以“滴滴出行”“Uber”为代表的网约车,既不生产车辆,也不拥有车辆,但却可以通过平台接入海量的私家车资源;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企业,虽不生产食物,却整合了全国几乎所有的中低端餐饮店,而且借助平台管理着738万名外卖骑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省区市政府相继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指导下,建筑劳务市场出现了更清晰的发展趋势。其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五化”:建筑施工工人职业化、建筑企业发展专业化、用工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服务数字化、企业发展品牌化。将这五化集中整合在一起并且符合当下发展趋势的有效解决方案就是共享经济平台模式。
建筑行业共享经济平台是以劳动分包细化的形式,在平台上注册的用工企业将所需要的具体项目以碎片化的形式公布在网络平台上,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选择出合格的建筑行业农民工,然后用工企业和建筑行业农民工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地接受或者拒绝服务,这是一个“双向筛选”的流程。与传统企业直接雇用劳动者有所不同的是,共享经济平台并不是直观拥有劳工,而是以“用工企业+平台+工人”的形态,间接使用劳动力,降低用工企业的人力成本,增加建筑农民工的工作机会。
在共享平台经济理论下,企业与员工不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创造价值的存在。通过灵活用工、共享用工,有效地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经营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人也可以由此增加收入,保障自身权益,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既有文献提出了政府主导的应对建筑农民工老龄化的基本思路,如林海玉认为,在老龄化问题上,政府要表现出更强力的作用、更宽松的政策制度,提高服务的水准,增强群众的信心,打造多种教育培训机制,有效提高农民工的薪资,保证好农民工的社保权利[11]。黄江泉、刘雪蕾和刘濯滟指出,要推进户口管理制度,构建无差异的城乡统一农民工市场,进一步推进农村医疗养老保证体系改革[12]。曾德珩、陈春江和杜永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了政策制度环境和建筑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建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型,受其职业化程度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向影响[13]。既有文献均为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用工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基本思路,但不能形成有效的长久解决方案。故本文将深入探究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痛点,并从共享理论、供需理论等角度去解决建筑农民工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这将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性经济带来更多可能性。
1.重塑农民工职业身份,打造新型产业工人,即“就业职业化”
重塑农民工职业身份即是把农民工重新组织规范起来,使之成为具有相应从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新型产业工人,让建筑农民工拥有像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职业身份。建筑农民工职业化就业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人力资本保障。农民工面临着自身素质低、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制度等困境,这制约着中国农民工职业身份的转换。部分学者针对农民工身份职业化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如简新华、黄琨论述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弱势化和边缘化现象,归纳了农民工的身份地位特征,并提出了农民工自身素质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即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冯虹和沈自友提出,建立人力资源投入机制,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构建职业化就业体制[14]。崔晓明基于“交易成本管理”视角,表明我国农民工群体职业化水平深受个人素养、年龄段、性别、受教育水平及从事工作时间、技能培训情况、收入情况、工作表现、社会保障参与程度及职业化等因素的影响[15]。
2.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即“上班工厂化”
要让建筑农民工不再像之前那样,风尘仆仆地骑着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穿梭在城市里,而是像工厂的工人一样,有大巴接送着去工地上班,或者自行选择地铁、私家车等多样的交通工具;住在工厂提供的高标准员工公寓;工作在充满智能化设备的工作环境。大巴接送农民工去工地上班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农民工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降低了未正确佩戴头盔、闯红灯、非法载人等交通隐患,更大程度地保证了建筑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员工公寓可以为建筑农民工提供高标准的住宿条件,极大改善过去脏乱差的住宿环境。
3.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合法权益,即“生活市民化”
目前来说,建筑农民工市民权益缺失,主要体现在非正式工作、社保的限制和不平等性、政治上的权益对等缺失、家庭分散的情况、平等教育权的缺失。月收入、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是否愿意成为本地人正向影响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而工作时间、风俗和卫生习惯具有负向影响[16]。我国过去实行的户籍制度导致城市内部严重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农民工在子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已极大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故应让建筑农民工和市民一样享受到所在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获取城市居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市民基本素质。
4.提高归属感,增强消费意愿,即“收入消费化”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表明,拥有城市市民的身份会增强其消费意向,而城乡融合意愿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消费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17]。从收入来看,《2021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 年建筑业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5141元[18]。而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岗位是普工(指负责打扫卫生以及简单搬运等无技术工种),月均收入可达7494 元,如果是水电工,月均收入可达9514 元。综上来看,建筑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日均收入200—300元。对于消费而言,给予外来务工居民正式的城市户口将释放出消费潜力,如果外来务工人员拥有城市居民身份,他们的消费将增加27%—30%,并推进我国实现中等收入人口增加1倍的目标[19]。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在消费方面表现出更加多元化倾向,用于餐饮的开支占比愈来愈小,用于旅游、文化、休闲等的开销大大增加。建筑农民工不爱消费、开支水平比较低,消费潜力未被完全释放,这已经成为制约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环节[20]。提高农民工的消费意愿是在增强农民工对自身城市市民身份认同感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概念,指的是农民工在当地城市生活、购物、买房、娱乐等,提升自身生活幸福感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增添一抹活力。如何让农民工在当地挣钱并愿意在当地消费成为新的突破点,重点在于让其安稳地拿到钱之后形成更多的消费意愿,这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消费能力。
重塑建筑农民工职业身份,对其工作、生活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是将其转变为新型建筑产业工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保障其城市居民权益,增强其消费意愿,是市民化转变的必然举措。通过以上举措,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转变,加速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减少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逻辑。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一种基于共享服务的新模式正在不断涌现。这种基于数据技术的人员信息共享平台,也给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用工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破解方案,即建立一个适配于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以此平台为依托搭建一个完整的业务链条。这样既能够解决企业对人工的需求,缓解“用工荒”问题,又能够间接提高建筑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保障其相关权益。
1.提高建筑行业工作效率,降低用工成本
用工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发布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精准匹配所需农民工,满足其及时用工、临时用工、技术选工和质量管工的要求,有效地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将大量B 端和C 端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两端双向选择实现最佳匹配。借助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身为B端的用工企业可将平台作为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有效地与建筑农民工建立联系,进行人员管理和进度、质量把控。
2.增加工作机会,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对于建筑农民工来讲,其核心诉求之一是找到合适的工作,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建筑农民工不仅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工作机会,避免空窗期,提高劳动收入,而且可以通过竞聘线上线下的培训导师,拓展职业宽度和长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找工作模式,共享服务平台可以为建筑农民工提供海量的工作机会,帮助其节省大量找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一些有技术、有能力但是受限于身体或者年龄无法进入工地的建筑农民工,可以通过平台担任专业技能培训导师。对于这些老师傅而言,借助于现代网络教学手段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既可以帮助新入行的年轻人提高专业技能,带动行业发展,也可以为那些因自身知识技能不达标、无法胜任工作的建筑农民工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的建筑行业红利而不被淘汰。
3.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共享服务平台另一关键作用是保障建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种以“平台+个人”为主要特征、更具灵活性和轻便化的新型劳动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用工管理模式,弱化了建筑农民工对用工单位的依附性,极大地避免了企业随意克扣、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借助信息化办公方式,建立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和建设企业诚信用工评价体系,对于解决建筑农民工聚众讨薪、上访等社会难题也有极大帮助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1.打造共享用工新生态
20 世纪90 年代之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以“投资包干制”为主,所谓的“投资包干制”,就是建设企业和施工企业是同一个主体,每一个建设企业都养着自己的施工团队。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和工程期限等要求不断提高,原有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很多具体的施工任务只能外包,于是,大大小小的施工队及包工头开始应运而生。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包工头”模式弊端丛生,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挂靠资质、法治观念淡薄、抗风险能力较差、趋利性强、流动性大等缺点。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共享平台经济概念的普及,建筑劳务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出现了共享用工新生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劳务市场的主体并未发生变化,只是中间渠道出现极大的不同,劳务市场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包工头”的作用被削弱,平台直接服务于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个人,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整合,平台的一端是千万个用工单位,另一端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
2.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系统
要想实现大规模的供给、需求精准匹配,打通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群体的连接通道,必然需要依靠互联网平台来实现。通过建立“用人单位—SPV 平台系统—劳务公司/工人”需求闭环,签订三方协议将其一体化,进而通过整体联动以降低成本,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具体流程为:
第一步,用工单位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认证,发布详细的用工需求信息,包括项目描述、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程量、薪资报酬等。
第二步,平台根据需求信息自动匹配合适的劳务公司/工人供用工单位选择,劳务公司/工人也可通过平台搜索功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用工单位。
第三步,用工单位和劳务公司/工人可在平台上的聊天窗口进行对话,针对自身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协商。
第四步,当双方相互达成意向后,平台会自动向双方发送确认信息,签订三方协议,开始任务的执行。
第五步,当任务完成后,双方可对其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分。评价可以帮助其他单位或个人了解其能力和信誉,改进自己的工作。
3.打造供应链金融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将用人单位、SPV平台系统、劳务公司和工人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产业链条上,当签订买卖合同形成应收账款后,通过收购企业应收账款为企业融资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金融业务或产品。应收账款融资可提前实现销售回款,加速资金流转,一般也无需其他质押物和担保,减轻买卖双方资金压力,最终为农民工按时拿到工资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开发长租公寓
结合国家长租公寓相关优惠政策,搭建网络化的建筑产业工人公寓。通过打造蓝领城公寓及配套商业,为工人群体提供住宿、生活、学习和娱乐环境,解除工人后顾之忧。蓝领城公寓将提供高标准社区服务站、工会服务站、社区青年汇、24小时读书室、休息娱乐室等生活环境和便捷的基础设施服务,工人的业余时间将被充分利用,可以追求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发展前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战略和举措。加快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进建筑行业农民工用工制度改革,既是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