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钦江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当下,教育“内卷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为灌输式提前教育、疯狂式竞赛培训、白热化名校竞争、极端化“绩点为王”等。面对竞争白热化的未来,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极端的压抑,而是形成了一种解压文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解压文化也可能形成于职场之中,但大学生无疑是将其“发扬光大”的主要群体。
近年来,盛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是多种解压文化中表现最为持久的文化形态。关于“丧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2008 年的“囧文化”。“囧文化”的本意原指社交中出现的尴尬现象,但随着在社交中的频繁使用,逐渐被赋予了自嘲的内涵。2009 年,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蜗居”“蚁族”逐渐占据了年度十大流行语[1]。2010 年出现的“神马都是浮云”以及2011 年的“伤不起”,奠定了2012 年“屌丝文化”的文化根基。“屌丝文化”将“丧文化”表象的颓丧以及内涵的自嘲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青年学生在社交中常以“屌丝”自居,而实则是自我反讽的一种表现。2016 年,“葛优躺”刷爆网络,将“丧文化”推向了高潮。但“丧文化”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2018 年“佛系文化”作为“丧文化”的延续继续引领网络文化,2019 年“我太难/南了”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2020 年“内卷”一词风靡网络,“躺平文化”也同时频繁出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词汇中。
“躺平文化是当代青年群体焦虑、颓丧等社会心态的重要表征。”[2]因此,从“躺平文化”的内涵来看,其也属于“丧文化”的一类,具有“丧文化”颓丧、懈怠、麻木甚至绝望的内涵。因此,“躺平文化”是“丧文化”的延续,具有生成的复杂内在机理。与“丧文化”相似,“躺平文化”也并非完全的放弃奋斗,而更多是大学生释放压力的一种社交文化,自嘲是其表达的真实意涵。
从文化类型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均属大学生亚文化现象。所谓亚文化,即指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尤其是越轨青年群体的文化形态”[3]。因此,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他者”,是存在于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形态。从“丧文化”与“躺平文化”的表征来看,其并不是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而是具有解构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解构是“平和的”,甚至只存在于一部分青年之中,而就大部分青年学生而言,“丧文化”与“躺平文化”仅仅是一种自我解压文化,对主流文化并不存在解构。
因此,应辩证看待盛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现象,不可一概予以否定。“丧文化”与“躺平文化”的亚文化表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文化风格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突出表现为“丧”式风格。“风格是某种特定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使该种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4]因此,风格也被视为亚文化群体的图腾[5]。“丧”式风格不仅表现为所表达语言的“丧”,还表现为所传递符号的“丧”。
其次,从内容表达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突出表现为“丧”式语言与“丧”式表情包。“丧”式语言是一种消极的叙事方式,表现为反鸡汤的叙事逻辑,如“当生活中遇到倒霉的事情,千万不要沮丧,打起精神来,你要相信,更倒霉的还在后头”“对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着急,因为明天也可能还是解决不了”“你只需要看着别人精彩,老天对你另有安排”,等等。“丧”式表情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纯“丧”表情图,二是带有“丧”式文字的表情图。“丧”式表情包因其内涵有“丧文化”,故深受社交媒体的青睐,而基于“丧文化”开发的表情包多达数十种。
最后,从形成与传播的方式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突出表现为拼贴的修辞艺术。“丧文化”与“躺平文化”不是青年大学生凭空创造出来的,其产生要借助于已有的文化系统和意义系统,是对已有文化系统和意义系统的拼接与重构。拼接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增加、删减、篡改等。反鸡汤的叙事方式,就是改变心灵鸡汤本意的拼接。与正能量的心灵鸡汤相比,拼接的“丧”式语言令人耳目一新,而话语方式的创新,大大提升了传播效能。
“丧”式亚文化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与传播,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表现为社会发展存在的负面问题、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大学生的外在归因。
改革开放40 余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2019 年人均GDP 更是突破了1 万美元的大关[6]。尽管经济成绩耀眼,但伴随的社会问题也十分突出,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等。以住房问题为例,青年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后无力买房的困境,而高房价不仅透支了不多的薪水,还使得婚姻问题成为青年男女的一大难题。
从当下来看,压在青年大学生的两座大山是毕业与就业;而从长远来看,买房、婚姻、医疗、教育等都是压在职场青年身上的大山。为了应付这一座座“大山”,青年大学生既表现得很努力,也表现得很无奈。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沮丧、颓废情绪时不时就会出现,而为了得到较好的就业岗位,“内卷”现象尤为突出,如2019 年国考近138 万人报名过审,竞争比95:1[7]。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商业资本。大学生“丧”式亚文化与商业资本的内在联系较为隐秘。商业资本不管表现得如何隐秘,其逐利本性是不变的。“丧”式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让商业资本嗅到了商机。首先,“丧”式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这就使得“丧”式亚文化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极高的信息抵达率和极强的用户粘性;其次,“丧”式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可以较为容易实现与商品的结合;最后,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消费群体中的主力,极具深度挖掘的客户价值。基于以上考量,商业资本投其所好,助推“丧”式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其助推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产“丧”产品,如“丧茶”、“丧”式酸奶、“丧”系服饰、江小白“丧”式酒、可以定制负能量文案的UCC 咖啡等;二是传播“丧”,即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将“丧”式亚文化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大学生,为大学生营造了一种“天下皆丧”的氛围。
面对困难与挫折,通常有两种归因方式,即内因与外因。归因不同,对困难与挫折的认知亦会不同。如果将困难与挫折归为内因,认为是自身的问题才导致了失败,那么,其可能产生的效果是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问题的所在,在未来中积极改进。如果将困难与挫折归为外因,认为是外在因素才导致了失败,那么,其可能产生的效果是放弃努力,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当然,多次的内在归因,也可能会导致自我否定的心理障碍。青年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将原因归结为外在因素,认为是不公平的考试规则、错综的人情关系、碰巧的民运不济等导致自己失败。如果将这些外在因素看得很重,认为努力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产生颓丧、无奈、失落,甚至厌世的情绪。可见,正确的归因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石。
“丧”式亚文化虽然具有减轻压力的正向效果,但长期的“丧言丧语”也会将“丧气”灌输到思维之中,从而在“丧”式亚文化中不自觉地建构起了“丧”式思维。“丧”式思维一旦建立起来,对一个人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如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反而未考先“丧”;又如,面对失败与挫折,不正向分析自身的不足,反而以“躺平”的心态一笑了之。因此,对广泛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丧”式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能将其单纯视为大学生解压的方式。与亚文化相对的是主流文化,与“丧文化”相对,笔者将主流文化称为“上文化”,即积极向上的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上文化”的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上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是“上文化”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青年大学生中抑“丧”扬“上”,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学生以批判的思维正确看待“丧”式亚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8]课堂教学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还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交锋的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上文化”,还要对比分析、批判形形色色的亚文化,在批判中实现思想的建构。具体而言,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上文化”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灌输给学生,但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填鸭式地说教,充分利用媒介技术,利用图片以及音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批判分析“丧”式亚文化,从理论的视角解构“丧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丧文化”的学理本质以及资本在“丧文化”建构及传播中的作用;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上文化”与“丧文化”融合教学,即在“上文化”的教学中,通过合适的视角融入对“丧文化”的批判与解构,如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的突出成绩时,就可以重点分析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转型期出现的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对于自主性更强的大学生而言,课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大学生的课外教育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占据了学生近一半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将“上文化”融入课外教育主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一是融入学生组织。学生组织主要有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两种,是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因学生组织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且能给予学生在组织、沟通、协作等能力方面的锻炼,因此加入学生组织深受大学生重视。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方面不给予太多干涉;另一方面,应强化学生组织的思想建设,通过选派学生党员或教师党员,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风貌做好广大学生的表率。二是融入班级组织。班级建设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建设,对引导学生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会形式,对“丧”式亚文化予以正向引导,以主流文化消解“丧”式文化的影响。三是融入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的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因此,社会实践旨在让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成长于舒适环境下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对社会、对历史有深切的感悟,才能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要提前谋划,还要结合时代发展选定有价值的实践主题。
随着5G 时代的来临,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以“00 后”为主,他们的显著特征就是都属于网络原住民。因此,网络对于他们而言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尽管他们属于网络原住民,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对于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却共同缺位。从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被骗、参与网络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等来看,“00 后”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堪忧。
网络是“丧”式亚文化生成与传播的主阵地,因此,应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上文化”消解“丧文化”。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二是将主流文化融入进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媒介观;三是创新教育方式,通过以案说法,提升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