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诠释*

2023-12-29 12:10李松龄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劳动者

李松龄

(湖南大学 经济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9)

党的二十大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演进逻辑、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及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的认识,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逻辑的批判,设想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自由人联合体实施的、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尺度的社会主义,目的在于消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替代自由人联合体,实践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尺度,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制度安排,消灭了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维护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但因为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财富增长速度有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程度不高。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新认识和发挥资本的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生产力和财富快速增长,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财富基础,但因为出现资本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问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影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形成贫富两极分化。因此,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又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理论依据作出深化认识。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概念演变为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它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基于这种理论依据和演进逻辑。

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逻辑的批判,提出他的社会主义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维护资本和资本家的利益,是因为构建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制度安排。资本家通过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把劳动力变为劳动者的商品,占有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剥夺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交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自由人联合体)共同支配,就必须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的制度安排,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尺度。因为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者不再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支配的劳动力商品价格决定他们的劳动收入;因为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分配的尺度,劳动者能够取得同等劳动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被消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全体人民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这种由自由人联合体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尺度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设想的能够消灭资本剥削劳动、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并且通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土地革命,剥夺了资本家和地主的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使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代表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意志,替代马克思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计划尺度,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制度安排被废除,资本的作用被否定。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消除资本剥削劳动和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真实地实践了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能否代表全体劳动者的意志,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的原因,未必能够充分体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和需要回答的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理论问题,就是劳动者的意志和劳动者的利益难以通过计划充分体现的例证。这就说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消除了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但并不一定能够充分表达劳动者的意志、并不一定能够充分满足和维护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分配的尺度,只是计量劳动的量,难以衡量劳动的质。实际上,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同样的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的量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量,所以,单纯地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产品分配的尺度,就是一种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生产能力,资本(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作为物的因素,虽然不是生产力中起主动和积极作用的因素(人的因素是主动积极的因素),但也是一种重要因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己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217大工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提高财富的生产能力(财富生产力),同时,大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增加使用和创新使用,离不开资本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资本在提高生产力和扩大财富生产上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定资本的作用,虽然有集中力量(主要是人力)办大事的优势,但因为不重视发挥资本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生产。上述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活力不足、财富增长速度不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程度不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64要摆脱贫穷,就必须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63邓小平同志揭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穷的道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上述影响生产要素活力的因素和问题,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需要变革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多年的经验证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3]149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经济体制就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靠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对外开放,需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运用市场经济,当时尚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需要运用市场经济,也就是需要发挥资本的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是对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新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人们提出了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这是因为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必须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违背)。针对人们的疑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63的真知灼见。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社会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于是得以形成和传播。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设想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中国),再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能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在深圳的谈话对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在深圳的谈话,消除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顾虑,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372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不只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而且也为中共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只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资本,而且也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资本发展;不只是要发展国内资本,而且也需要招商引资,吸引境外国外资本,资本的作用得以重视和发挥。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需要发展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为全体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提供了丰富的财富基础。因为发展非公有制资本,资本所有者不仅获得劳动收入,而且也能获得资本收入,他们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社会不公的矛盾突现。于是,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心存疑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这就需要在传承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揭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及其道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在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及其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治主张,并将其定义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5]15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知识分子历来被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积极因素;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过去都没有被认为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依靠对象。要凝聚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就需要把过去不作为依靠对象的力量团结起来;就需要突破束缚发展的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就需要发展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为传承和发展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10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的话,那么江泽民同志揭示的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解放思想,发展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团结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道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运用和发挥资本的作用,也就绕不开资本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资本逻辑,也就会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相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必须坚持“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16因此,既要坚持效率优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5]28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又要兼顾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5]28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上,既坚持了能够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又坚持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级阶段,因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的支持,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因为体制机制障碍,收入分配关系不够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问题较多,极需要科学发展,才能缓和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针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同志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所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必须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就是必须自觉地以人为本。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要缓和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9要落实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根本方法在于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国外的协调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以调动各方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形成一个理论自圆其说、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毫无疑问,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的平衡充分发展,能够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充足的财富基础。但是,财富的增长只是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或者说,财富增长并不一定能够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虽然有利于改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也难以保证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时隔十年之久,说明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推进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必须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15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发展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人民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收入上的共同富裕只是全体人民获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全体人民能够实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才能称得上全体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同志认识到了全体人民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全体人民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及其对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11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同志认为,我国在解决温饱和实现小康之后,人民不再满足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与环境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7]11-12习近平同志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大成,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和解决方式,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二十大理论传承和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融为一体。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富支持;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挥资本作用,就是通过资本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发展生产力和增加财富,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财富支持。资本在发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增加财富的作用的同时,又会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全体人民需要通过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交换财富,才能实现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如果没有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那么有钱的富人就能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无钱的穷人则难以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改革成果。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处理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也要处理好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和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财富生产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可以通过发挥资本作用、鼓励创新创业、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施城乡区域发展战略等得以解决的话,那么收入占有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则需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才有可能得到克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8]19-20是一种市场初次分配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生产,提高效率,但是却会拉大收入差距,产生贫富分化,形成社会不公平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和“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8]20提高收入分配上的共同富裕程度,但也难以解决好初次分配中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运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主张,时隔二十多年,习近平同志还在提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问题,足以说明运用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难度。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而且必须改革初次分配的体制机制和分配关系。

初次分配除了市场分配以外,还有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利润收入分配。市场分配注重效率,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分配就应该体现公平。现行的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按资本分配,由资本占有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剩余价值是由劳动生产的,劳动者只是占有劳动生产的必要价值(劳动工资),而不能分享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收入,应是他们收入低、共同富裕程度不高,难以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原因。所以,需要进一步改革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只有创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才有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推进全体人民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进而实现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这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着力探讨的理论问题。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需要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会出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收入差距拉大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充分发展战略,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创新安排,改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和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

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得到充分发展,物质财富大大丰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因为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平衡充分发展的程度较低。尤其是生态财富,因为粗放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比较贫乏。因此,需要在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受民主政治的权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以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说法,那就是“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7]50此外,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道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平衡充分发展,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的不断增长和不断丰富并不一定意味着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正如以上指出的那样,只有全体人民实现了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才有可能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实现全体人民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的改革,提高全体人民,尤其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实现全体人民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劳动者仅靠劳动工资收入是很难实现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的,通过再分配或第三次分配,能够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但要实现共同富裕仍有难度。从理论上说,推进劳动者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需要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如果初次分配中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再分配或第三次分配是很难扭转过来的,即使有所扭转,也要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所以,创新初次分配的制度安排,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是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7]46,突出了按劳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的地位,突出了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对于改革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缩小收入差距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要实现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有,还需要进行所有制形式变革。这种所有制形式创新就是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劳动者持有劳动力资本股份,就能够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配,获得利润分红收入,他们的收入就能较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过,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创新,面临多重质疑,一是认为劳动力资本化违背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491页中提出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商品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的论断;二是认为劳动力资本不能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因为资本能够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劳动力是活的人体,不能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因而认为劳动力资本不可能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三是认为劳动力资本分享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收入,会挤占资本利润(实际上不是挤占,而是合理占有),影响资本所有者的利润收入及其投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效率和增长财富,从而不利于实现劳动者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提出劳动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财产(它将不断自行更新,自行再生产),而不是他的资本。劳动力是他为了生存而能够不断出卖和必须不断出卖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买者即资本家手中,才作为资本(可变资本)起作用。”[9]491因为资本原始积累,劳动者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所剥夺,劳动者为了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不得不把他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商品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是有道理的。但是,马克思没有否定劳动力是资本,只不过认为劳动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而是资本家的资本(可变资本)。如果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是劳动者能够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收入的制度安排,劳动力也就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而不是资本家的可变资本了。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不把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把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10]7-9只要在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劳动者就能够持有劳动力资本股份,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劳动力就是劳动者的资本了。劳动者能够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他们的收入水平就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和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就处在对等的地位上,共同参与股份公司的生产和分配决策,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把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的道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需要。

劳动力和劳动力资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劳动力的载体是活的人体,活的人体是不能清算的,劳动力不能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劳动力资本可以通过剩余价值转化的部分利润积累而成。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能够积累为不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积累为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力资本,就更能自圆其说了。所以,劳动力资本如同资本一样,是可以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的。人们用不着担心劳动力是劳动者资本的概念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用不着担心劳动力资本不能承担风险和有限责任。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的概念,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

劳动力资本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是把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理所应当地回馈给劳动者。资本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对劳动的剥削,不能因为要调动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而否定劳动者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正当性,影响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及其积极性。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物的因素从属于人的因素。如果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利益受损而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即使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能够发挥出来,也难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只有把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劳动者能够持有劳动力资本股份,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他们的利益(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得到保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问题在于,劳动者占有了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还有没有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可供资本占有。这是人们担心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否调动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积极性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除了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生产的绝对剩余价值和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相对剩余价值),还有一种剩余价值,叫做超额剩余价值,可以转化为可供资本占有的利润。马克思的理论依据是,“商品的现实价值不是用生产者在个别场合生产它所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来计量。因此,如果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按1先令这个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产品,那末他的商品的售价就超出它的个别价值3便士,这样,他就实现了3便士的超额剩余价值。”[11]369超额剩余价值不是个别价值,也就不是个别劳动生产的,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不是对个别劳动的剥削。超额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的,资本家出售他所生产的个别商品,获得需求者支付的与社会价值相等的价格收入,不是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而是有偿占有,也就不是对社会劳动的剥削。再说,需求者交换同样使用价值的商品,都是支付一样的社会价值的价格,他也不觉得被剥削。所以,资本即使不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它还是能够占有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能够发挥出来。

在技术、信息不断创新的自动化、智能化社会,劳动时间大大节约,财富大大增加,超额剩余价值数量较大,资本不是没有剩余价值可供占有,而是有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可供占有。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献[2]217-218中充分揭示了资本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所带来的财富大量增长、劳动时间大大节约、超额剩余价值大量形成的道理。正是这种超额剩余价值刺激和激发资本所有者增加使用资本和创新使用资本,把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不断提高效率、促进财富增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同一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以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11]370-371所以,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是能够发挥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不会影响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也就不会影响生产效率,反而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效率和财富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因为既能调动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能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而具有维护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人认为,即使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恐怕也难以缩小行业之间或者产业之间的过大收入差距,共同富裕受到行业垄断或者产业垄断的障碍。要消除行业之间或者产业之间的过大收入差距,再分配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高收入行业或产业的产品征税,部分转移给低收入行业或产业,或者用政策鼓励低收入行业或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使用价值,提高产品稀缺性程度,也就能够提高产品的价格,增加这些行业或产业的收入;或者通过完善反垄断法,打破行业垄断或产业垄断,鼓励自由竞争,推动利润平均化,也可以缩小行业或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创新同再分配和反垄断等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推动劳动者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在需要上述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创新。

四 结 论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和理论探索,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邓小平同志针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现实,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增长社会主义物质财富。

(2)江泽民同志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需要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转变传统的理论观念和思想观念的现实,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指导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粗放型和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方式所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作指导,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以缓和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推动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是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的前提,只有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只有运用再分配调节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过大收入差距,才有可能缩小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以及不同行业或产业劳动者之间的过大收入差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全体人民收入占有上和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劳动者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劳动者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