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中,郑 琳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共中央在抗战初期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澈(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的任务,强大的党的组织是必要的。”[1]466北方局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一面领导抗日救亡,一面加强华北党组织建设,为华北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研究北方局转战山西开展组织建设的历史,对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抗战前,华北组织情况不容乐观。1935 年12 月29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刘少奇为中央驻北方代表,到华北指导北方局工作。”[2]在赴华北工作之初,刘少奇就曾指出华北党组织“除开保存了党的旗帜而外,党的组织一般没有保存下来,仅仅在河北还保存了一个省委组织、若干城市与农村中的地方组织和一批中下级干部,而且这些组织和干部还被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严重统治着。”[3]246刘少奇到天津后重组北方局,加强组织机构设置,负责“领导河北、山西、山东、绥远、河南、内蒙垦(古)区党的工作。”[4]1937 年白区工作会议后北方局对所属组织进行适当调整,并提出“保卫华北”“保卫平津”的口号。7 月7 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如何坚持华北战略防御并创建支撑持久抗战的战略支点成为中央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北方局临危受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担。
平津沦陷之前,北方局移驻太原,恢复和建立各地党组织、领导华北游击战争,部署打开华北抗战局面。抗战初期北方局的工作机构有军委、组织部、宣传部,其中宣传部最早成立。1937 年11 月8 日,太原失陷,北方局转战临汾、晋西地区,领导华北党组织围绕开辟华北敌后战场展开工作,工作重点转向“加紧在华北各地创建抗日根据地和大力发展党的工作”。[5]144至1938 年初,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1938 年春,日军发动晋南和临汾战役,北方局撤离临汾移至晋西地区。期间,刘少奇奉命回延安远程担负华北党的领导工作,杨尚昆在吕梁地区代理北方局书记,朱瑞和彭真分别在晋东南、晋察冀负责领导当地党的工作,指导各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与人民武装。
1938 年10 月到1943 年12 月,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北方局工作中心转向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 年11 月9 日,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任中原局书记执行“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杨尚昆任北方局书记,朱德、彭德怀、杨尚昆为北方局常委,北方局机关移至太行区,与八路军汇合共同领导华北抗战。同时成立下辖晋察冀、冀中、冀热察3 个区党委的晋察冀分局和辖原苏鲁豫边区省委党组织的山东分局。北方局相继设置了政权工作部、社会部、北方局党校等机构,工作机构得到极大充实。1939 年春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北方局及时作出指示要求有力地巩固和发展已经开辟的抗日根据地。1940 年11月杨尚昆赴延安准备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2 年8 月由彭德怀任北方局代理书记,同时成立太行分局,负责晋冀豫、冀南、太岳、晋豫等四区工作。这时北方局常委仅剩彭德怀一人留在华北,“实际上全面担负起华北敌后党政军民抗战的领导责任。”[6]10431941 年和1942 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极其困难的年代,华北抗战遭遇严重危机。面对日军的“三光政策”、国民党的反共磨擦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八路军的支持下,北方局带领华北军民从开展大生产、坚持对敌斗争、建设根据地等方面应对不利形势,扭转局面。1942 年5 月20 日,下辖晋西北区委、晋西南工委、绥察工委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1943 年8 月12 日,晋察冀分局改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同时取消北岳、冀中两个区党委由分局直接负责。10 月北方局和太行分局合并。11 月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成立,负责冀南、冀鲁豫工作。之后“北方局主要是领导晋冀鲁豫地区的工作。”[7]同年秋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渡过艰难时期,走向恢复和发展,9 月10 日彭德怀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10 月邓小平接任北方局代理书记。
1944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新阶段。1 月,北方局驻扎在左权县麻田镇,领导华北人民发动攻势作战。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北方局发出1944年工作方针的指示,强调“团结全华北人民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华北抗战,坚持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迎接胜利”。[6]606同年下半年中央要求“地委以上各级党部须立即建立城市工作部”,[8]北方局随即成立城市工作部,领导城市工作。1945 年3 月下旬,北方局机关移驻冀鲁豫地区,工作重点也随之转向该地。1945 年春开始,华北各地军民发动大规模的春季、夏季攻势。8 月15 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八年间,北方局开辟范围“东西长约1100 公里,南北宽约900 公里;政令所及之人口约5000 万,占华北人口总数的51%”,[9]1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939 年8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重要指示。由此北方局组织工作的重心从大力发展和充实党组织转向巩固各级党组织阶段。北方局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组织的建立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基本条件。面对强大的侵华日军,有力的组织是必要的。北方局转战山西之后,将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作为领导华北抗战的首要任务,自上而下开展建立党组织、广泛发展党员的组织工作。
一是自上而下建立党组织。党组织是发动和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大革命失败后,华北各地党组织遭受重大破坏,党员队伍迅速减少,难以适应与领导抗战工作。1937 年5 月17 日,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深刻阐明了党在整个白区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策略,为全面抗战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刘少奇到天津后恢复各地党组织,从思想上和组织上纠正“左”倾错误,毛泽东称其为“白区工作中正确路线的代表”。[10]17310 月,刘少奇再次强调要在华北白区取得抗战的领导权,必须大量发展党的组织,“在每一县、每一个地区与乡村及武装部队中都要建立起党的组织”。[9]61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北方局指派负责人首先恢复、建立各地的地委和各县的县委,然后联系审查原有的党员,培养发展新的党员,建立党的支部。初期,这些县委等机关大多以八路军工作团的名义作掩护进行各项公开工作。由于各省委组织力量有限,各地建党工作采取分头进行的方式,一方面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北方局或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派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工作人员分赴各地建立党的特委、县委或工委。如,北方局指示李运昌任河北省委书记并负责组建省委,河北省委的工作主要是配合八路军准备发动冀东抗日武装起义,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各省委在各地开办党员、游击干部训练班,分批培训党员干部,然后分派到各地进行建党工作。山西工委举办的党员训练班就“为山西等地党组织的恢复建立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建党骨干”。[11]
此外,八路军的地方工作团在深入发动群众抗日的同时,也积极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和第一二九师的工作团分别在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与地方党员相互配合建立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也为山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的学员很大一部分名义上隶属于牺盟会,“实际上是由山西临时工委派出搞党的工作。训练班结束后,他们被派到山西全省各县,有的当县委书记,有的参加县委。”[12]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华北几乎全部沦陷,国民党军队大多退走,河北、察哈尔、山东的国民党政府以及县长、专员几乎都逃走了。在此情况下,北方局在各地委任了许多新的县长和专员,“并在各战略区经过民主方式成立了行政公署或边区政府,建立了新的抗日秩序。”[3]259八路军部队和大批共产党工作人员深入华北敌后,密切联系人民,组建抗日游击队,发展党组织。
二是广泛发展党员与干部。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量主要集中在红军和陕甘宁边区,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急速变化的斗争形势。鉴于此,中共中央多次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快发展,争取党的公开与半公开。1938 年3 月15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1]466
要在华北独立自主地领导抗日救亡,共产党就应该公开地直接组织群众。北方局指示“在一切被日寇占领区域,共产党与八路军应公开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去动员与组织群众。”[9]55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共产党应该建立自己公开的代表,积极在群众中开展活动并争取领导地位。共产党员应公开的坚决的建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阶层群众团体,使之成为群众进行自我管理的团体,并利用各种群众性的救亡运动,宣传抗日救国的口号,发动广大群众走上抗日战场。
北方局依据中央精神,要求各地立即大力发展党员,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各地随之开始广泛发展党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抗日训练班,在其中发现积极分子,经过细致了解后进行培养教育,吸收入党;二是在进行游击战等其他各种抗日斗争中,或者在改造旧政权等各项工作中,发现积极分子,经过个别教育、考察之后介绍其入党;三是在农救会、工救会等抗日群众团体活动中发掘积极分子,通过组织考察过后发展入党。另外在山西也依靠牺盟会选拔积极分子并推荐入党。总的来说,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以“慎重的个别吸收为原则”,[13]一般是先发动群众,进行抗日的民主民生斗争,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发现积极分子,经过审查吸收入党。
同时,针对干部缺乏的问题,北方局通过抽调、训练等各种方法大量培训干部。比如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县长训练班、学兵队等,将短期内得到集中培训的干部分派到各地进行工作,党的上层领导机关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也大都分派到各地进行各项工作。北方局还召集党的工作人员举行会议,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在会议上分享工作方法,促使各地方的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成熟,领导抗战工作。刘少奇在向中央报告中也深刻指出干部缺乏的问题:“现在还需要大批县委书记及工会工作干部”,并请求“将党校的华北干部急速派回”。[14]另外,对于城市中的大批党员、工人、学生以及抗日积极分子,号召其下乡或返乡与八路军一起领导组织游击队。
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15]北方局将党的工作中心从发展转向巩固,用一切努力巩固党、巩固军区,建立绝对可靠的党组织以对敌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
一是结合形势调整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党组织必须适应抗战形势的变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针对性领导当地党组织的工作。
1940 年9 月,日军转变其进攻方式,将单纯的军事进攻转变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华北实行“蚕食”“清剿”“三光”政策等,华北根据地进入艰难发展时期。北方局组织部适时发出《关于保障组织安全发挥战时领导作用的指示》,指出面对敌人“扫荡”和蚕食加紧实施、根据地游击性加强的情况,“要求我们地方党的领导机关,改变一切组织机构,缩小领导机关”,[16]各地随即调整机构加强党的领导。在冀鲁豫地区,北方局指示在空前艰苦时期,要及时改变党组织的斗争方式与组织形式。“机关内尚需重新编制,区党委、军区、行署、专署及县政权机关,现在人数均极庞大,人数有超过山地机关1 倍以上者(山地机关组织另有电告),必须大加缩减,领导机关以短小精悍为原则”。同时号召“各级党组织,必须预作严重时期转入地下便利于指导工作之准备”。[17]在山东,山东分局成立以陈光为主任委员的精简委员会,专门研究各地精简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压缩编制、合并机关、裁撤机构等,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妥善安置精简人员。针对湖西地区党的组织力量薄弱状况,1941 年秋山东分局成立由潘复生、邓克明等共同组成的湖西军政党委员会,加强当地的军事和统战工作。在晋察冀地区,冀中区党政领导机关转移之后,成立以程子华为首的冀中临时区党委,领导地方党组织和八路军组成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发展群众性游击战争,领导冀中军民战胜极端困难。
1942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风运动和精兵简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共产党的统一领导”。[18]在北方局的领导下,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各级党委成为该区域的领导核心,并撤销各级党政军委员会,采取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集中全民力量度过艰难时期。这种统一领导“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领导一切具体事务,更不是包办代替一切工作”。[19]太行区面对根据地出现的严重困难,始终坚持贯彻实行一元化领导政策,加强了干部群众意识,集中党组织力量全力应对困难。太岳地区主要采取“建立各级党委对所辖地区一切斗争和工作的真正核心领导”与“从组织领导上彻底解决野战军与地方军的关系”两项措施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20]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42 年随着党内整风运动的开展,加强了各级党组织的一元化领导,使得边区的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党在短期内大量发展党员,是抗战需要,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中共中央立即指示各地党组织应该慎重发展新党员,开始自上而下的详细审查党员成分,并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北方局随即开始审查党内成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在晋冀豫区,徐子荣1940 年4 月在中共晋冀豫区党委第二次组联会上指出,对于组织问题“应从洗刷与发展、紧缩与隐蔽、按组联会关于组织编制与支部组织形式的决定来整理”。[21]随后晋冀豫区普遍开展第一次整党工作,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进行组织上的审查、整顿党组织,对那些经过教育之后思想觉悟仍停留在低层次的、不能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的、不能起模范先锋作用的党员耐心要求其自动退党,并慎重清理少数投机分子、阶级异己分子。经过整顿,晋冀豫区1939 年11 月有36111 名党员,1940 年8 月仅剩24978名。在清理过程上,少数地方也发生偏差,如黎城县2000 名党员仅留700 名,清理了一批可教育的出身较好的知识分子,太行区整顿党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教育党员方面,将对党的性质和党员责任义务摆在首位。对中农成分的党员坚持教育,个别表现太坏的予以清除劝退。太岳地区采取“由区分委以至地委的干部深入下层,一个党支部一个党支部地进行整理和恢复”的方式进行整顿党组织的工作,[22]389并在整理过程中进行慎密的调查研究,彻底了解党内外情况慎重清理党员,对于被清理出去的党员进行深入教育争取其团结在党的周围。
1938 年党员进入大发展阶段后,对党员、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造党员意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太行区,1938 年省委将对新党员的教育提到第一位,所有新党员都要参加训练,时间为一周。党员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太行区坚持开办党校,不仅有省委党校,而且地、县两级的党校也始终坚持开办,逐渐形成了“干部轮流到党校,党员人人住党校”的优良传统,[23]这也成为太行党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太岳地区根据中央精神,将对干部、党员的审查和教育结合起来,“在整顿组织的过程中,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对党员进行党性、党的观念、党的政策、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教育”。[22]67此外,面对抗战形势的发展,对党员的军事教育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晋察冀就要求“教育党员去掌握武器”,[24]并加强对群众游击战争与武装斗争的领导。
三是强化干部的培养教育。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5]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不断开辟,需要大量的军政干部来发动群众抗战。而华北地区已有的干部很多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训练,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需要不断提高,比如在晋察冀地区强迫命令作风在区、村级干部中十分严重,且与群众存在脱节现象。
对此,北方局领导各地广泛开展干部教育,主要包括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政策和策略教育、历史科学文化教育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是排在首位的。其中军事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战争的环境使然,因为“过硬的军事能力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26]在各根据地普遍采取的是课堂讲授的方法,但坚决批判和抛弃注入式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灌溉,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也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教育更多的指向实际工作,在干部教育中组织学员深入进行实际调查,参与实践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将理论与实践做好结合。华北地区的干部培养工作还注重从斗争中、战争中锻炼,加强干部军事化的培养。
响应党中央号召,加强对干部的战时教育,华北各地各系统的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不断涌现。1939 年中共北方局党校成立,这是华北最高级的一所党校,其党政工作任务和分工明确,工作制度健全,华北其他各级党校都以其规章制度为蓝本。在太行区,设立了抗大总校及5 个分校、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民族革命干校等。在山东地区,山东鲁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山东分局、鲁南、鲁西、胶东等区党委先后成立党校。这些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游击战争与统一战线融入教育之中,不断改革教学体制,创新教学方法,有力地支援了华北抗战与全国抗战。
1942 年整风运动开始,北方局在华北加紧开展组织学习工作,始终强调“整风学习如果没有深入的动员与坚强的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决难收到好的成效”,并号召“各级党的组织与负责同志必须把整风作为自己当前工作中的主要议事日程之一”。[17]1740并将对敌抗战与整风学习相结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干部学习不再是停留在一般的政治学习阶段,转变为把政治、文化、业务相结合,注重从实际出发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认识水平。1943 年10 月邓小平直接领导北方局整风工作,在北方局党校第八期开学讲话中指出:整风是“使党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的方针,使党在思想上更好地武装起来、一致起来,顺利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方针”,[27]87这篇讲话推动了华北地区整风的深入发展。
四是党组织的正规化与制度化。党组织不是个人力量的偶然聚集,而是一个严密的统一的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指出,无产阶级之所以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28]只有保持党组织的统一和纪律,才能将力量集中产生坚不可摧的能量。
随着党的工作在华北的展开,各地县级政权经过改造,很多成为由中国共产党和抗日进步人士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新政权的建立,根据地的政权性质发生变化,并建立了民主制度。一般以行政会议制度传达民意,虽然在初期的工作中还不够完善,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根据地进行民主建设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也出现一系列的政策指示以及制度标准。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制度化和严明纪律性使得“在敌后广大群众面前第一次树立了人民政权公正廉明的形象”,[29]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例如晋察冀地区,北方分局1939 年进行了深入巩固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对边区党支部进行思想和组织建设,同时加强对村、区、县各级政府的民主改造,建立健全行政工作系统。1940 年7 月到10 月间,在各战略区民主选举运动的推动下,各地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逐步得到健全,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体系和民主制度得以确立。
杨尚昆在1940 年4 月黎城会议上指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30]各抗日根据地根据会议精神普遍开展整顿党的工作,其中支部建设是重要的一方面。调整支部组织形式,健全支部组织生活与各种工作制度,建立支部会议汇报与检查制度,使支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有计划地培养干部,并结合形势发展调整党的组织机构,发挥党在华北执政的领导作用。冀豫晋区党委在1940 年连续召开两次组织工作会议,对从组织上加强党的建设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北方局的要求,区党委从具体分析支部的历史、现状入手,了解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调查之后解决问题。中共太岳区党委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精神,在5 月中旬召开会议,对巩固党的组织以及根据地建设进行了部署,其中包括建立正规的财政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政治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随着根据地建设不断走向正规,各地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为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制依据,同时也使得“党的政策一般能够保证贯彻于政府的法令中”。[27]13《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对于巩固与建设晋西北的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施政纲领是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边区实际而制定,对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的法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施政纲领,选举制度、减租减息、婚姻等各方面均出台相关规定,使得根据地各方面建设总体实现有法可依,极大巩固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加强了党的领导。
全面抗战期间“北方局基本上执行了中央的指示”,[10]207华北党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组织力量得到广泛发展与巩固,干部队伍得到培养与提升,为华北抗战塑造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并对新中国的建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方局始终坚持建设党组织这一伟大工程,带领华北党组织充分聚焦抗战工作,各地党组织和根据地一起不断成长壮大。一是华北组织自上而下陆续建立。1937 年建立山西省工委(1937 年10 月更为山西省委)、河北省委、平汉线省委、山东省委、河南省工委、晋察冀省委、冀豫晋省委、晋冀鲁豫边省委等。1938 年又建立起冀中省委、晋西省委、冀南(冀鲁豫)省委、绥蒙工委、大青山特委、冀鲁边特委等。这些华北组织存在时间或长或短,但都是结合各地实际迅速组建的,完成了抗战初期党组织工作的根本转变,为各地迅速将“组织革命力量转向农村”[5]144领导抗战提供了组织基础。二是华北组织结合实际不断得到调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北方局不断调整各地组织,更具针对性地加强领导。如1938 年11 月绥蒙工委和大青山特委合并为绥远省委,1940 年又发展至晋绥边区党委,1941 年改为晋察边区党委。在1940 年华北抗战困难时,各地党组织又迅速精简机构。其中太行区1942 年至1944 年之间进行了三次精简,减少各级脱产人员50%,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各地政府的领导方式,缩减了不必要的开支。三是华北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北方局深刻认识到华北党组织猛烈发展的过程中组织不稳固的问题,及时转变了组织工作的中心,严密党的队伍,“黎城会议”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的任务和方向。尤其在整风期间形成的正确的组织路线、组织原则、干部政策,对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北地区党组织接受先进的理论指导,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四是华北组织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北方局领导华北组织逐步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充分发挥党对各方面的领导,极大地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权和决策权,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下了重要基础。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北方局领导各地大力发展党员,为华北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一是华北党员得到大量发展。1941年2 月杨尚昆在延安向政治局汇报工作时指出:三年来华北的“党员发展到40 万人”。[10]206其中晋冀豫地区,1938 年2 月到6 月,党员由1200人发展到1 万人,到1939 年9 月全区党代表大会时,已增加到3 万多人。在山东地区,山东分局所属党员由抗战初期的2000 名发展到20 余万名;晋察冀边区到抗战胜利已发展党员22 万余人、群众团体拥有会员300 余万人;山西党员由战前1000 人左右发展到约15 万人。但是,在党员大发展前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期的关门主义和后期的“大突击”现象。前者是迈不开步子,导致发展的地域、阶层存在不平衡性;后者是不经深刻了解大开门,尤其是中央发布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指示之后,很多地方降低了党员标准,“严重忽视了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严肃性”。[31]二是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北方局将组织工作重心转向巩固,在整顿和教育中清除了不合条件的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高质量,使得党员能够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并自觉遵循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宗旨,严守党的秘密,确保党中央政策的落实,党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都得到了增强。三是党员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增强。经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整风运动中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头脑,能够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始终团结群众坚持抗日,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和游击方式,并在把握政权时做到廉洁奉公,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始终与人民群众共进退。
党组织能在艰苦环境中发展广泛的党组织,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民从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中看到了希望。李雪峰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我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着抗日,为着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这是能够在敌后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32]经过北方局的努力,华北党组织和党员得到了发展与巩固,各项方针政策的下放和实行有了重要支撑。刘少奇对此评价说:“单以华北范围来说,我们的党已成为领导抗战的最大的政党了。”[3]259
党的干部在整个党的事业中居于重要地位。面对艰苦的抗战环境,复杂的斗争形势,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和各省委的配合下,各根据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干部教育,并在艰苦的抗战实践中锻炼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军事人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干部保证。
华北干部经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又在广大敌后战场的实践中得到淬炼,成为华北敌后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一是干部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各地通过对干部的教育以及整风运动,使得干部的阶级意识增强,深入了解党的当前任务和目的,并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各级干部对马列主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中掌握民族革命的理论原则和战略与策略方针,提高了思想武装;同时加深了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发展史的认识,深刻明白中共历史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奋斗出来的,着重学习历史中的宝贵经验与分析中共革命发展的规律所在。二是干部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各级干部更加懂得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中共采取各种方式发动群众武装抗日;在敌占区建立隐蔽精干的组织,开展秘密工作,将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抗战是各级干部的第一要务,党员军事化,由党来掌握武装,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成为敌后党面临的根本问题,华北战场的震荡与打击是干部训练的第一场所,战争的残酷削弱了边区党的组织,但同时对党组织和干部又不失为一次彻底的考验,提高了对敌人的警惕性。正因为华北教育工作“领导有力,计划性强”,[33]经过北方局对华北各级干部进行的整顿和教育,华北地区干部队伍呈现数量多、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等特征,这些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夺取全国政权以及新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 年10月28 日中央发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其中“分配华北一万七千人”。[34]华北解放区是此次干部南调工作的重点地区,且是成系统的整体抽调,涵盖党务、财经、公安等各个系统。其中在山西革命老区,仅太行、太岳区4100 多名干部组成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中区干部南下湖南、晋绥边区1752 名干部组成的南下干部队伍赴四川。这些山西老区的干部在福建、湖南、四川等地承担重要的领导职责,展开组织领导、培训干部等一系列工作,并在南方新区剿匪、支援前线、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乡村土改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