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唐古典舞“袖”的特点及运用

2023-12-28 05:55王童娜
艺术大观 2023年3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运用策略

王童娜

摘 要:“袖舞”是以水袖作为道具,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特色的舞蹈形式,历史悠久且气质独特,在中国舞蹈中独具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同时在汉唐古典舞中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袖舞”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基于此,本文将以中国汉唐古典舞为例,围绕“袖舞”展开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出“袖舞”的技法与特点,最后从几个方面出发,提出关于中国汉唐古典舞“袖”的具体运用策略,旨在挖掘“袖舞”的文化内涵,促进汉唐古典舞的弘扬与传承,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中国汉唐古典舞;袖舞;历史背景;技法与特点;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1-00-03

在中国古典舞中,汉唐舞蹈是极具特色与代表性的舞种,自身具备鲜明的艺术特点与体态韵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汉唐时期的古典舞昌盛,受到广大舞蹈爱好者的欣赏与喜爱,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士自愿参与到日益繁荣的古典舞传承队伍中,并通过汉唐两代的不同经典展开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别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舞蹈,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关注、欣赏汉唐古典舞。而在汉唐古典舞的历史长河中,存在多種别具风格的舞蹈样式,常见的有剑舞、鼓舞、巾袖舞等,这在汉唐古典舞中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突出“袖舞”在汉唐古典舞中的优势与特点,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汉唐古典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将是本文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

在我国历史文明长河中,汉唐是著名的盛世,政治和平安定,百姓丰衣足食,“以民为本”处处体现,汉唐舞蹈便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相比于其他时代,汉代和唐代的文化发展迅速,公认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汉代,国家积极开设了“太乐”这一专门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艺术风格的确立打下了基础;然而在唐代,“乐府”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于汉唐古典舞的具体描述,可从舞蹈形成及兴盛两个阶段进行。

(一)汉代舞蹈的形成

汉代时期的国力强盛,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迅猛,舞蹈便是在这样繁荣昌盛的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在当时乃至如今均占据重要的文化地位[1]。汉代舞蹈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积极设立了乐府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对宫廷音乐舞蹈的管理,且民间俗乐也受到高度重视,为其赋予合法地位,这在汉代舞蹈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汉代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既有融于“百戏”的民间舞蹈,也有女乐舞蹈、自娱舞蹈等,其中“袖舞”在当时比较常见,人们津津乐道,其舞蹈形式与发展要远比先秦具有巨大的飞跃空间,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二)唐代舞蹈的兴盛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唐代是最兴盛的朝代,社会繁荣安定,统治政策开明。在唐代舞蹈中,其继承了汉代舞蹈的部分技巧,使其融会贯通,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外来文化的往来较为频繁,这为唐代舞蹈的兴盛、崛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涌现出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精品舞蹈形式,如健舞、软舞、宫廷乐舞、民间舞蹈等,这些均体现出唐代舞蹈的繁荣昌盛。

二、中国汉唐古典舞“袖”的技法与特征

(一)袖的艺术技巧

袖是我国古典舞蹈中具有历史性、创新性的舞蹈道具,整体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舞蹈中的人物形象表现、角色内心世界表达等,不但需要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还需要配合以袖子,将舞蹈中的音乐、舞姿进行升华,以此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在中国汉唐舞蹈中,“袖”的历史色彩比较浓重,与扇子、手绢花等道具存在较大不同,整体类型、形状等丰富多彩,常见的形式有翻袖、搭袖、挑袖、甩袖、抖袖等,能够完美塑造舞蹈的基本形态,在“袖”的衬托与点缀下,使舞姿具有多变及各异的特征[2]。“袖”的形态训练,是学习袖表演的核心内容,对表演者的手腕力量具有严格要求,尤其在袖子波动期间所呈现出的扇形、弧线形、直线形、螺旋形等空间形态,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纵观“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对其“袖势、袖劲”等进行充分融合,同时开展深入分析与探索,坚持从实际学习需要角度出发,以内收、外放、回旋、三圆等袖势的常见动作为切入点,按照舞者的身体姿态特征,着手开展教学性的研究探析,使舞蹈更加的优美和轻盈。

(二)袖的韵律特征

袖之所以具有强大魅力,主要因为它在舞动期间,始终在“气、韵”当中贯穿。在中国汉唐古典舞中,袖早已被视为肢体的延长,与舞者相互融合,成为其身体中的一部分,舞者想要使自身袖的动作气韵生动,就需要深度挖掘自身情感与意念,在动作中巧妙融汇,在步与袖、袖与身、身与步的协调关系下,实现以上因素的有效衔接,得体运用,进而逐步形成独具魅力的袖韵律特征。正是因为“袖”的加入,才使得古典舞更加灵动,拥有了属于自身的韵味特征,形成别具风格的袖韵,通过舞蹈形式,将舞者及女性特有的端庄、含蓄的气质,与古典舞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展示出身、袖、情三者之间的韵味所在。总的来说,袖韵在中国汉唐古典舞中关系重大,既是古人对“天人合一”的境界推崇,也是关键的艺术元素,促进了流畅性和圆润性之美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展现[3]。

三、中国汉唐古典舞“袖”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袖”出古典舞的轻盈柔美

无论是在汉唐古典舞中,还是现代舞蹈艺术中,“袖”均是具有特色的舞蹈表现形式,它与扇子、手绢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更多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利用袖子的姿态与形态,赋予舞蹈活力与生命力,进而使舞蹈内容更加丰富灵动,取得更理想的舞台效果[4]。例如,在《沐风》《踏歌》等汉唐古典舞中,舞袖便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许多的舞袖技巧,即翘袖、拂袖、搭袖、打袖等,促进舞蹈基本形态的塑造,同时使舞姿内多变元素得到丰富。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袖”被公认为人的身体呼吸的有效延伸,将其在舞蹈动态中融入,使舞蹈整体动作更加灵动,起到“缓急融合、抑制兼用”的良好效果,为单一的舞蹈形式增强活力,让观赏者产生柔美舒畅、清疾如飞的感觉。舞者通过对袖的灵活运用,使整个舞蹈表演更具鲜明特色,并将具有一定难度的顺拐磋步变得更加简便,完全凸显整个舞蹈的流动性,舞蹈队形变化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这样的舞蹈表现形式呈现出“时而灵动、时而飘逸、时而顿挫、时而流畅”的专属特点,在舞者身体的“一抛一洒、一扬一顿”流动下,宛如行云流水般,促进舞者自身衣袖的尽情舞动,进而真正实现轻盈优美舞蹈的“袖”出。

(二)汉唐袖舞中长袖技法的应用

中国汉唐古典舞中的长袖技法运用,要从单一袖技、复合袖技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单一袖技。其主要指舞蹈表演中单臂所展示的单个长袖技巧,一般包括绕袖、回袖、甩袖、拂袖、举袖等形式,通过对袖技的灵活运用,起到长袖善舞的良好效果。“扬袖”是汉唐古典舞中的常用袖技技巧,主要指在舞者的手腕、手臂等配合下,所形成袖体被称为弧线运动。扬袖动作对舞者的手臂并无固定要求,更加注重力量贯穿,从身体向肩膀传送,经过手臂最后进入手腕,在这样的流程下最后凝聚到袖体中。此外,甩袖也是汉唐舞蹈出土文物中的技巧形式之一,其中后甩袖动作比较常见,大臂垂直向上方抬起,中间不得弯折,经过头顶后甩至后方。一般情况下,甩臂通常抬至头齐平处,或者在略微低于肩向斜下方,逐步甩出两个位置,其中力量发挥主要由大臂为出发点,在经过小臂、手腕后,贯穿身体始终最后由袖体甩出。另一方面,复合袖技。在进行古典舞表演时,由单臂、双臂的不同形式所呈现的袖技,以单臂复合袖技为例,先由袖蓄力进行发出,通过飞袖来进行力的传送,或者先通过掏袖准备,再进行洒袖处理,此类单臂复合袖技对舞者具有严格要求,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与身体相互配合来完成,以此保證所呈现的舞姿流畅且完美。并且,左臂拂袖、右臂打袖等,以上手臂袖技均可形成复合袖技形式。近年来,在我国河南省洛阳一村落中出土一对玉雕舞女,二者紧挨肩并肩,身靠身形成对舞状态,外侧手掌以托掌姿态为主,形成具有特色的“扬袖”,内侧手呈按掌姿态,“拂袖”而舞。

(三)舞蹈《踏歌》中“袖”的运用

《踏歌》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汉唐古典舞,是我国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著名舞蹈编导孙颖老师的呕心沥血之作,作品重点体现出汉唐时期女子的行为举止,在灵动的音乐配合下,使女子的内心情感得到细化与延伸,舞蹈动作设计中强调对古代女子矜持、羞涩的体现,这无疑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在舞蹈动作中,以“但愿与君长相守”为唱词,在音乐的配合下舞蹈动作一气呵成,让人们在观看优美舞蹈的同时,感受汉唐时期女子的情感表达方式,从中体会些许的温暖与柔婉,这使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特征得到真实体现。《踏歌》属于中国传统舞蹈,早在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舞蹈中的审美风格主要以婉约、柔美等为主要元素,舞蹈中袖的“韵”既有女子的羞涩俏丽,同时也体现出当代女子对于情感的纯真与浪漫,为世人塑造了优雅、美丽的汉唐女子形象,让人怎能不向往[5]。

汉唐古典舞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启发下所创造的一个体系,其根便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服装种类多样,感情表达的绚丽多彩十分明显,在《踏歌》这一舞蹈作品中,使悠然自得、温馨愉悦的闲暇气氛得到充分展现,将太平安定、繁荣昌盛的汉唐盛世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人们新的观赏体验,仿佛身临其境。在舞蹈《踏歌》中,欣赏者要抱有唯美、开放的审美姿态去赏析舞姿,用心去感受其中那淳朴、优美的舞蹈风格,这是品味汉唐古典舞的关键要素之一。汉唐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其中所具备的服饰、音乐、舞姿、动作等,均明显地体现出历史的烙印,这与现代舞蹈的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之处,在舞蹈的世界中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欣赏。

(四)舞蹈《桃夭》中“袖”的运用

作为汉唐古典舞中的代表性作品,舞蹈《桃夭》正如《诗经》中所描述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整部舞蹈作品中均体现出汉唐时期,待嫁女子的期盼与羞涩之情,同时包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在该部舞蹈作品中,松膝、掩臂、倾跨、敛肩等是其主要体态,其中的拧腰、左右摆等动作,真实体现出空间上的“三道湾”流动形态,具有明显的民间舞蹈动作元素,并在汉代“翘袖”、唐代“抛袖”、宋代“打袖”等袖技的融合运用下,实现了古典舞与民间舞的兼并使用,这一举动使汉唐舞风中的瑰丽与柔美得到充分展现。从舞蹈《桃夭》的创作背景来看,其灵感主要来源于《诗经》中同题《桃夭》的内容,是古代女子在出嫁时所吟唱的歌曲。其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房间应家桃,枝叶繁茂”等歌词,看似简单却喻示着待嫁女子对于未来生活中幸福美满的向往之情,整体观感甜蜜温馨,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感[6]。

在舞蹈动作中,身着白色与粉色相间服装的舞者,完美融合在美妙的幻想氛围中,舞台的昏暗将跟随音乐逐渐亮起,舞台上三个人便在灯光下翩翩起舞,随着舞动来操控手绢与袖子,在粉与白的融合交替下,显得异常整齐,将手臂向外延伸,弯动腰肢,霎时间展露出少女那曼妙的身体姿态,表演者从舞台两侧慢慢向舞台中间移动,利用袖子半遮脸庞,仿佛待嫁少女一般羞涩,并随着音乐节奏的逐步轻快,舞台灯光从暗逐步亮起来,在舞者灵动的舞蹈动作下,犹如妙龄少女般在优美的桃花林中嬉戏玩耍和打闹。伴随着灯光慢慢暗下来,表演者们迅速变为一排,腰肢下弯直直地甩出袖子,犹如飞舞的花瓣,从树上散落下来,并在舞台中自由快乐地奔跑。

四、结束语

中国汉唐古典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而“袖舞”的灵活运用,为汉唐古典舞增添几分活力与生命力,带给人们全新的观赏体验。笔者结合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对“袖”舞的技法与特征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以《踏歌》《桃夭》为例,提出关于中国汉唐古典舞中“袖”的具体运用技巧,如有不足之处,还望相关同仁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李佳霓.中国古典舞风格与流派概念辨析——以汉唐古典舞为例[J].尚舞,2022(21):78-80.

[2]唐乙民.品鉴“袖舞”身法中的审美意蕴与艺术品格[J].尚舞,2022(15):84-86.

[3]郭垚成.中国汉唐古典舞文化内涵探索[J].作家天地,2022(17):143-145.

[4]王亮.浅谈“后孙颖时代”汉唐古典舞作品创作的继承与发展[J].百花,2021(11):58-60.

[5]贺嘉琪.汉代袖舞的审美——以舞蹈作品《踏歌》为例[J].尚舞,2021(10):114-115.

[6]黄馨影,梁建伟.袖舞在汉代舞蹈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09):118.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运用策略
新时代云南乡村绿色发展:历史背景·机遇条件·路径选择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