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之治
在我的印象里,如果将开放的城市文化当作时代的主剧本,乡土文化因科技水平和发展速度而产生的闭塞性仿佛是一个不和谐的存在。所幸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现象正令人欣慰地逐步衰减。“冬雪初融,春水初涨”式的开放性发展开始成为了新时代乡土文化的特点和本色。
在《乡土中国》“乡土本色”里读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时我深以为然。人口的不流通确乎是造成乡土文化与外界隔膜和孤立的主要原因。人口的流动,意味着文化的东奔西走。当人们迁往异地的时候,总会同时带着属于自己家乡文化的影子,它们往往和原住民文化在碰撞与结合中产生脱胎于两者的全新文化。这是文化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乡土的新生。
可是,传统的乡土文化缺少这种流动。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农民靠着土地生存。地是无法移动的,庄稼是不能和人一起搬迁的,伺候庄稼的老农一辈子都扎在这里,守着这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根”。人群聚居在这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突发事件有应对,对后代的生活有把握。他们因缺少离开的理由而安土重迁。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新时代的中国人思考着乡土文化的突破,想象着它如何从重围中杀出,从而找寻到正确的发展方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破经济抑制思想的局面,国家实行的脱贫攻坚政策无疑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让人民有收入,远离饥饿严寒的折磨;让家庭拥有交通工具,以免于和外界因距离而生的隔膜;给乡村连起通向世界的网线,让新思想的潮流蜂拥而至。在经济进步的同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产生根本利益和基本保障“益”的循环。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直接将闭塞性的枯树连根拔起。于是我们看到了如今这样褪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的乡土。全面进入小康的哨音吹响了丰收,新时代的法律取代了旧的乡规民约,铁路横行,通讯畅通,城镇一体化建设中城乡结合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时代的进步描绘出新的乡土本色,古老的鄉土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乡土文化的闭塞性已经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正在逐渐缩小它的威力,随之而来的是开放性的发展。合上这本并不厚实却很沉重的《乡土中国》,我知道,如今的乡土已经摆脱了身上的桎梏。而未来,由这片乡土孕育的子孙一定会记得,这个古老文明的发源地谱写过怎样动人的中国之歌。
(指导教师:朱咏梅)
【教师点评】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丰富而艰苦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一部社会学著作,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推荐作品,对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其学术著作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从小生长在大城市,与农村极少发生直接联系的学生来说,更是打开了一个了解乡村,思考乡土文化,理解当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发展规划的窗口。“关注问题,学以致用”正是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这篇文章,以理论联系实际,从书中认识旧乡土,从现实中看到我国农村的新未来,在思考比对中理解当今这块热土上经济、文化、法治、伦理等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展示了当代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良好风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朱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