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英,黄 丽,谌 佳,孙 艳
(1.上高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高 336400;2.宜春市人民医院)
尿酸排泄异常、嘌呤代谢紊乱可导致痛风,并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首发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研究提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差、自我效能感低、依从性差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给予规范性、合理性的延续性护理意义重大。延续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的护理服务,对需要长期医疗措施干预或依从性差的患者而言具有积极效果[2]。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是以延续护理为基础,加用移动终端,可有效打破空间的限制,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移动终端延续护理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自护能力、负性心理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我院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痛风病学》[3]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确诊。纳入标准:认知功能、沟通能力与视听觉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排除标准:肝脏、肾脏等器官疾病者;免疫功能异常者;生活不能自理者;患其他疾病长期使用药物者;近期家庭有重大变故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43例、女7例,年龄26~91(50.84±3.26)岁;体质量指数(22.86±1.18);住院时间7~10(8.10±0.50)d。研究组男44例、女6例,年龄27~90(50.13±3.58)岁;体质量指数(22.43±1.07);住院时间6~11(8.12±0.52)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①组建护理小组。收集患者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制订出院后随访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随访方式、随访频率以及随访内容。②随访护理。由责任护士电话随访患者,频率为2周1次,随访内容包括疾病是否复发、服药情况、不良行为(熬夜、饮酒、吃海鲜等),并详细记录。③健康教育。出院前集中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播放视频、发放纸质手册等形式,告知患者服药类型、服药剂量、不良反应、擅自停药或漏药的危害等。电话随访后,根据随访结果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当前情况给予用药及生活指导。④心理护理。电话随访过程中找出患者心态不佳的原因,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消极情绪。⑤生活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订饮食(饮食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方案,并根据患者随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干预时间2个月。
1.2.2 研究组 实施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①护理准备阶段:建立患者医疗档案,完善其基本资料;要求患者关注“痛风之家”微信公众平台,下载并注册痛风助手App,邀请患者加入“痛风之家”微信护理群。②熟练操作App:出院前向患者介绍App功能,告知患者该App设有5个模块,包括痛风常识、食物查询、用药提醒、药物评价、健康中心。a.告知患者如何查询模块,如查询食物模块,可明确日常食物的热量和嘌呤含量,可以避免食用高嘌呤、高热量的食物。b.指导患者通过痛风常识模块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常识、疾病预防和控制办法、日常生活误区,以提升患者对痛风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认知,建立健康行为。c.指导患者通过药品评价模块自主查询痛风药物用法用量、适应证及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知识;通过用药提醒模块定时定点服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d.引导患者通过健康中心模块学习制作营养丰富、均衡、适合痛风患者的菜品,解决患者膳食结构单一、饮食不健康等问题。③运行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定时推送健康知识(包括疾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药物知识等),推送形式包括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在公众号后台开展智能问卷调查、智能答疑服务,全面评估患者问卷调查情况,并根据结果调整当前护理内容。④充分利用护理群:护理人员通过QQ、微信群与患者在线沟通,为其答疑解惑;与患者交流后评估其心理状态,按照情志相胜法的核心思想(以思胜恐、以怒胜思、以喜胜忧、以悲胜怒),指导患者维持平和心态,移情易性,缓解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中分享日常自护经验与病情康复过程,促使患者之间形成互相鼓励、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群文件功能上传讲座课件、讲座视频、疾病知识等文件,方便患者在家自行学习。干预时间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自护能力: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4]进行评估,共43个条目,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4个部分,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以“非常不像我”“有一些不像我”“没有意见”“一些像我”“非常像我”分别赋分0~4分,第11条逆向条目在计分前转换为4~0分,总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72分,自我护理能力与评分呈正相关。效度系数0.920,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00。②自我效能感: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包括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每条目包括完全不正确(1分)、有些正确(2分)、多数正确(3分)、全部正确(4分)4个选项,累计各条目总分10~40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效度系数0.870,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90。③负性心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各条目相加得总粗分×1.25取整数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6]。④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采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7]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26个项目,2个总体生活质量与24个独立条目(4个维度,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采用5级评分法,部分条目反向计分。累计各条目总分26~13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Cronbach′s α为0.880、信度系数0.930。⑤治疗依从性:谨遵医嘱,定时规范进行护理为完全依从;基本遵医嘱,偶有不规范护理行为为部分依从;不遵医嘱,不配合护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终生性、易复发性、不易控制性等特点,患者也因出院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管理,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感均较低,最终导致病情复发而再次入院。虽然出院后给予患者常规延续性护理,以保证长效的治疗效果,但护理人员的护理持久性及患者的依从性均较低,临床护理效果欠佳。
有研究表明,移动终端延续护理能有效弥补常规延续性护理的不足,能每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掌握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状况,以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医疗服务[8]。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2个月后ESCA、GSES、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期间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1),表明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开展移动终端延续护理,能很好地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依从性。分析原因:①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模式下以手机App为依托,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负性心理[9]。患者在登录App搜索学习相关信息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②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模式下运行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后台发布最新的药物知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治疗、健康生活习惯等,提供长效的信息支持,能引导患者避免疾病高危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通过问卷调查能快捷且准确地了解患者当前需求和知识盲区,然后及时提供针对性答疑解惑或健康教育[10]。③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模式下组建对应的护理微信、QQ群,能通过群文件功能上传相关护理文件供患者学习,同时与患者日常沟通过程中了解其心理状况并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其抑郁、焦躁、不安、恐惧等负性心理应激反应,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依从性。④移动终端延续护理是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护理,医护人员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护理群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监督与指导,不仅可以有效维持院内、院外护理的延续性,增强其健康意识,也有利于促进患者构建个性化院外自我护理模式,从而提升其自护行为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移动终端延续护理应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缓解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