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达标理论下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3-12-28 15:45李泽琼李静南杨倩倩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4期
关键词:角型眼部眼压

李泽琼,李静南,江 焱,杨倩倩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1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患者出现眼痛、恶心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需要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患者失明[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前房角被虹膜组织阻塞,导致房水循环受到阻碍,眼压异常升高,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致盲性眼病,不仅致盲时间长,且存在不可逆性,降低眼压是防止疾病致盲并改善预后的关键[2]。患者术后情绪变化、用眼时间长也是导致眼压过高的主要因素,需要术后进行干预,防止眼压反复异常波动,提升治疗效果[3]。互动达标理论是由护理学家Imogenc提出的新型护理方式,以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为主,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需求,完成对患者的护理,以此提升护理效果[4]。本研究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采用互动达标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分析其对心理弹性、眼部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以《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5]中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患者出现畏光、眼痛、流泪症状;单眼病变;符合临床手术指征;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排除标准:既往眼部手术或感染;精神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等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6.24±8.12)岁;病程(3.15±0.54)d;患眼:左眼22例、右眼1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6.51±8.15)岁;病程(3.17±0.58)d;患眼:左眼19例、右眼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及手术流程,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规避导致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告知患者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过度用眼致眼疲劳,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波动;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患者饮食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

1.2.2 观察组 实施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成立互动达标理论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士2名,入组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诊疗和护理经验,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明确组内成员的护理工作。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频率为每周1次,每次培训时间30 min,培训内容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患者围术期护理技能。加强组内成员对达标互动理论内容及干预方法的掌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组内讨论,咨询专家并查阅相关文献后制订达标互动理论干预模式和干预流程。组内成员每日监测并探讨患者心理状态、眼压和视力等情况,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1.2.2.2 互动系统评估 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治疗过程中予以鼓励,取得患者信任后完成多维度的评估,包括个体、人际与社会系统。个体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特点、既往病史、角色适应以及患者对疾病、自我的认知和对康复需求等;人际与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患者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庭关系、家属支持、疾病对当前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评估过程中保持与患者和家属的互动,提升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度,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1.2.2.3 制订护理目标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眼内压升高、角膜水肿、脉络膜脱离对视力和日常生活均会产生影响。术后与患者交流,结合互动评估结果与患者当前的意见和想法,确定患者对康复的需求和康复目标。针对性的调整护理方案和计划,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改善患者和家属的认知,提升患者护理的依从性。

1.2.2.4 互动达标理论实施 ①护理诊断:恐慌、焦虑。护理目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心理弹性和患者信心。 护患互动:根据《性格色彩学》[6]对患者性格进行评估,以不同颜色对性格进行区分并采用针对性的沟通和疏导方式。红色性格患者热情,善于表达,鼓励和引导患者阐述内心想法,表达感受,结合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疏导;蓝色性格的患者严谨、内敛,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保证语言坚定,逻辑严谨,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告知手术方法及治疗流程,讲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信心。②护理诊断:眼压高。护理目标:降低眼压,防止疾病致盲。护患互动:指导暂时限制活动的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按摩肢体,进行肢体屈伸以及关节内旋、外展等活动;对于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可进行慢走等低强度活动,每次30~60 min,每天1~2次,避免剧烈运动,运动过程中由专人陪护,防止患者因视力水平下降受障碍物影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防止便秘;减少对鼻腔和眼部的刺激,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③护理诊断:BCVA、CACD下降。护理目标:指导患者合理用眼,促进恢复。护患互动:保证患者所处病室光线充足,每日通风1次,每次30 min,保证空气流通,告知患者避免在光线暗的室内用眼,将每日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时间缩短至1 h以内,避免用眼疲劳。 ④护理诊断:存在脉络膜脱离、角膜水肿发生风险。护理目标:指导患者合理活动,注意眼部卫生。护患互动:术后禁止患者揉眼,注意眼部周边清洁,保证眼部卫生,防止术后感染;减少咳嗽、打喷嚏次数和力度,禁止过度弯腰、负重行为;指导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选择宽松、便于穿脱的衣物,避免压迫血管,降低脉络膜脱离、角膜水肿的发生风险。

1.2.2.5 注意事项 护理干预过程中,了解患者用眼以及眼睛恢复情况,在患者完成护理目标过程中予以支持和表扬,营造互动氛围,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提升其心理弹性。

1.2.2.6 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沟通获得患者对护理的反馈,将护理效果和患者反馈结合评估护理方案。通过小组探讨,总结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对护理方案和目标进行完善,进入下一阶段的互动达标过程。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弹性:采用康德-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7]评估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包括坚韧(13个条目,0~42分)、力量(8个条目,0~32分)、乐观(4个条目,0~16分)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总分0~100分,量表Cronbach′s α为0.91。②眼部恢复情况:主要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正常值为1.0~1.2)、中央前房深度(CACD,正常值为2.3~3 mm)、眼压[正常值为11~21 mm Hg(1 mm Hg=0.133 kPa)]。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两组BCVA 进行测量,使用光学断层扫描仪测量两组CACD,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两组眼压,连续测量3次取中间值。③并发症:于患者术后第1天至出院(护理结束)记录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脉络膜脱离等情况发生例数。总发生率(%)=(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脉络膜脱离)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CD-RISC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眼部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眼部恢复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眼压升高是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该病发生后的主要临床病理改变[7]。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目的也是降低眼压,控制疾病对视力的影响。手术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出现恐慌,增加心理负担,导致出现心理应激,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8]。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通过科学的护理方式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患者心理弹性,降低心理应激,防止眼压升高,保证治疗效果。互动达标理论以保证患者个体健康为基本目标,提升患者社会角色功能,通过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信心和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对于护理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9]。

3.1 互动达标理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7 d后,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弹性。分析原因:互动达标理论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进行评估并以颜色进行区分,实现对患者针对性沟通和心理疏导,在沟通中强调目标完成的重要性,保证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良性改变[10]。通过对患者进行互动达标的系统评估和护理目标的建立,将护理家庭化,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家庭角色的感知,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弹性的提升。

3.2 互动达标理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互动达标理论的侧重点在于对各个阶段的评估和效果,保证护理的针对性,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将单一、机械的护理工作在连续互动过程中完成,保证护理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接受度,促进相关指标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7 d后,两组眼压下降,BCVA、CACD指标上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互动达标理论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视力和CACD水平,降低眼压,促进患者恢复。分析原因:互动达标理论以维护患者的健康为基础,强调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性格色彩的评估,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并提升沟通效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帮助,更利于患者接受[11]。通过患者的护理诊断根据不同的诊断内容确定护理目标,通过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注意用眼卫生,降低眼压,促进术后恢复[12]。

3.3 互动达标理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互动达标理论使护理工作连续化,注重对各个环节护理质量的把控,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7 d后眼压升高、 角膜水肿等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互动达标理论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通过禁止患者揉眼,保证眼部卫生,防止术后感染;减少咳嗽、打喷嚏次数和力度,禁止过度弯腰、负重行为;指导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护理措施,降低脉络膜脱离、角膜水肿的发生风险,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近、远期预后效果[13]。

综上所述,将互动达标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患者眼部情况改善,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心理弹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角型眼部眼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