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2-28 20:5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华思政

鲁 琳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新期待。”[1]2021年7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在先后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中,都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是一项工作任务,又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有力抓手。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两者之间内在的契合逻辑,做到坚持理论的彻底性,进行实践层面的融入探索。

1.1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534这一论断鲜明地强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时代发展,也要立足于民族的土壤之上。不论是放眼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验,还是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无不证明这一点。毫无疑问,只有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民族性养分。民族化作为创造性的转化过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并最终为人民群众掌握的必要途径。而这个过程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3]4-14的重要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也再次强调“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基本遵循。[4]12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家园,有着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都成了一种特殊的“共同记忆”和“民族秉性”,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因此,高校思政课基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身份,必须充分尊重并融入这样的“共有精神家园”之中,才能保证学理的有效接受,实现良好的“信息反映”。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在价值指向上具有耦合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6]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追求道德层面的“内圣外王”,既向内注重慎独修身、知行合一,砥砺个人道德;又推崇积极入世、兼济天下,高扬家国情怀和社会道德。在“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之中,“立德”是最为人所推崇的人生目标,可见,突出其之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斧斤以时入山林”“先天下之忧而忧”“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观念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多重道德关系的思考。这些道德观念源于历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与交往实践,凝聚着跨越历史、地域的价值共识,又融入人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使人“明人伦教化”,把人塑造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有生命意识的、具有丰富性的“现实个人”,而非庸俗的、贪婪的、丑陋的人,这恰恰是在当今社会里最为稀缺的资源。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阐发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7],可谓切中要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这突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还表明了道德修养在古代“圣人君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兴旺,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德”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指向和最终追求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与灵魂,这在价值向度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旨归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立场和目标,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笃定强国志、履践报国行。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毛泽东在针对党内“洋八股”和教条主义时,强调研究历史与研究理论、现实同样重要,他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533-534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该国或该民族长期积累的结果,文化传承是文化积累的途径之一,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不能割断历史。这一论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伦理型文化,这份“珍贵遗产”不仅蕴含多元的德育思想内容,还有着丰富的表达形式,并积淀着许多有效的德育方法,这都值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借鉴与融合。在思想内容上,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民为本的人学观及和谐大同的社会观和由仁、义、礼、智、信文化要素所表现的仁爱精神、正义精神、礼乐精神、智慧精神和诚信精神等都是可以融入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从德育的形式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在众多领域成就突出、个性鲜明、形象活泼的杰出人物,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深厚的底气所在;无数反映个人品行、家国情怀乃至民族交往的成语、典故、重要历史事件都是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最鲜活的范本;唐诗宋词犹如绵绵之滴流入心田,让人感受到“诗无邪”的温度;传统书画、音乐、舞蹈所承载的美育功能正与现在艺术思政所契合……从德育方法来说,如:儒家讲“为仁由己”,强调道德主体自觉的能动性;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教育主体的发展性;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过程的启发性等。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内容、形式、方法上均可以为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借鉴、吸收与融通。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强调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8]诚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着其深刻内在契合逻辑,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紧紧依托高校思政课本身,在一线阵地中践履,真正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能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效果。

2.1 坚持价值引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其前提在于充分鉴别并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学热”潮流下,社会上冒出了一大批招摇过市的“国学大师”,开启了各式各样的“国学教育”,将一些儒学、心学甚至占卜、风水等内容完全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炮制各类“心灵鸡汤”,“女德班”禁而不绝,闹剧频出……此类现象不得不引起高校思政课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的重视与审思。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统一体,它既有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消极面,又有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积极面。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教师应素养培育、教材文本发掘、教案内容设计等诸多环节整合资源、打通关联。在这一融合的全过程中,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以鉴别和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精髓,同时,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对原有的概念、范畴、事件、人物进行批判性的审思与重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比如:对传统的“耕读传家”理念、“义”与“利”之辨、岳飞“精忠报国”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问题都要进行科学地、历史地评价和诠释。正如习近平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9]每个时代都应该根据实践的主题和发展要求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创造性转化。进一步讲,就是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归结于时代新人的道德实践在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实现传统文化在内容上高校与思政课的有机转化和融合,促进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

2.2 立足时代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

在二者融合的形式上,既要防止将思政课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课,淡化思政课意识形态功能,也要注意不能只是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课理论的解释注脚。要立足时代发展,在表达形式上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一方面,要实现“三尺讲台”的守正创新,在保证课堂学理性的同时,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思政课所教授的基础理论、形势政策回溯和关照传统文化,比如:在理论话语形式上,就可以将“知行合一”与实践论、“小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的精神智慧与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契合,增强文化自信的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第二课堂”的拓展与运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场域,开展主题观览、互动体验等沉浸式教学环节,让文物与史料“说话”,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学生从思政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到自觉主动追求者的角色转变。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1]。此外,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思政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在“新”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QQ群、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诸多科技交流工具和软件,借助其不同的特点实现立体交叉沟通功能。通过对接越来越生动多元的线上文化平台及其衍生的丰富数字资源,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2.3 适应科学规律,探索融合发展视角的教育方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必要性,但也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才能切实有效的融合,并发挥最大的效能。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政课自身教学规律、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对于学生这一思政课的中心来说,要科学把握高校大学生在该年龄段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与接受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选取的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年龄、心理要相符合,从现实社会的关照出发,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他们自觉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从而唤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也必须始终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基本规律。思政课作为一种“复合现象”,它的发展也要遵循一个“规律群”,而非简单的经验积累,“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指明了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目标方向,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唯有立足于这个重要原则,才能进一步探索两相融合的具体教育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也有着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同时又受到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再反馈。习近平以“文化基因”说予以概况,生动形象地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的品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必须尊重和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这一发展规律,既不能一味尊古复古,也不能盲目求新求变。总之,要在适应以上几方面的科学规律,在融合发展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3 结束语

在新征程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4]13这为高校积极开展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指明了方向。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承担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任。同时,高校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