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如,柴思嘉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物质交换论、制度批判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物质交换论的主要内容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制度批判论是马克思认为造成自然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三个方面总的来说都表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阐释。尽管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但得出总的纲领思想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1.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主张。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也是马克思新的世界观的重要内容。第一,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1]这就意味着,自然界是人的身体,为了不死亡,必须和它处在一个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说自然界是和自己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靠天吃饭的。所以,人类与自然共生,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必须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面积大幅度扩张,人们处在高楼大厦中,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渐渐变弱,也逐渐意识不到自身对自然的破坏与从自然中所获得的一切。直到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面暴发,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们为了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工商业大面积停工,人类的生产活动在长时间内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就在这时,人们发现各地的生态环境在这期间明显好转,各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相继在野生环境中露面。这时候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环境的占有与侵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由此可见,不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生活的19世纪,还是之后的各世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仍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生存主题。
1.1.2 物质交换论
物质交换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观点之二。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单纯地顺应自然,而是通过实践能够自觉地改造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提到:“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马克思、恩格斯所指的“改造”就是指人类在为自己创造合适或更优越的生存环境时,会通过实践来改造大自然以获得生产资料,这就是所要阐释的“物质交换论”。物质交换论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原始人类凿开山洞作为洞穴以供自己居住,打猎野生动物或者采摘果实来果腹,这些行为都是原始人类通过实践在自然界中获取生产资料的物质交换行为。物质交换论表现在现代,表现形式已经和原始社会大不相同,但其内核还是一种对自然的改造。现代社会通过砍伐树木来建造房屋、制作纸张、制作工具,通过猎捕野生动物来获取野味和皮草,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类在改造自然中进行的物质交换。但这并不是马克思物质交换论的初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文稿》中提到:“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改造自然的世界观都是建立在合理改造、互利共生的基础上,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的主张,也对当前的美丽中国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1.3 制度批判论
制度批判论的内容上文已经略微提到了一点,即:社会制度因素是造成自然界资源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根源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只会考虑社会生产所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不会考虑这种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大面积的森林被毁掉变成不毛之地,数不清的湖泊和河流逐渐枯竭,荒芜的地面、浓重的黑烟、倾泻的山洪、无数畸形的动物……这些都是多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人类破坏环境的证据。恩格斯提出:“为此,我们一直到现在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需要对我们现在的整个社会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2]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本土化发展,从毛泽东提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的生态观到邓小平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生态观,再到江泽民所提出的“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生态理念。胡锦涛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习近平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3]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百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土壤上持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习近平在2022年也相继提出了多个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点。他提到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4]这个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制度批判论的新时代继承,中国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对于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使中国人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美好生活都有着重大意义。他还提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优质发展内在诉求。这对改善生态环境,从人类生活环境入手,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也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和人民贯彻落实了新的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绿色转型作出了突出而显著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经过本土化的发展,经过了时代的验证,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指引,对我国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目标也是一个重要指导。
2.1.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各方面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5]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以使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自然环境将不会再被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人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将会逐渐得到满足。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1.2 物质交换论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必须坚持新的发展思路,就是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贯彻下去。[5]绿色发展就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要发展绿色产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保护环境上下功夫。坚持工业发展不破坏生态环境。比如:新能源产业,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产业的兴起与壮大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成果。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工商业,并在此过程改造自然资源,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物质交换论不谋而合。而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在经济方面和生态环境方面都有所获,真正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2.1.3 制度批判论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土壤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新发展理念,倡导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倡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生不息。倡导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倡导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上生根发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而是找到了中国道路,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中努力发展新经济,这也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制度批判论有着同样的核心思想,从社会制度的根源问题上解决环境问题。
2.2.1 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从绿色发展角度出发的新发展理念。有的放矢地在注重环境的基础上保障经济的发展。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大力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收获颇丰,新能源产业也已经有多家高科技公司正在兴起。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促进优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6]关于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也已经做出了决策,所以,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的。“从绿色经济视角看,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同其他资本要素一样具有无穷的经济价值。”[7]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能够大幅度地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下大力气促进发展提效提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说明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先导,基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尊重自然为首,发展绿色经济,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一种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追求,表达了绝大多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8]以这两种思想为依托,中国可以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果。
2.2.2 其过程中产生的人文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5]这是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使人们更加遵循自然法则,更加尊重自然,更加顺应自然,更加保护自然。在实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过程中,倡导人们从解决环境问题开始,优先进行环境整治工作,强化排污者责任,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倡导全民共治,引导人民从生活点滴做起,从不再乱扔垃圾、减少搭乘私家汽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开始,落实减排承诺,响应国家号召,使每个人都成为为保护环境而积极贡献的一分子。
在此过程中,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可以改变的。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在良好社会风气的氛围中,在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制度上,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质的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明显更进一步。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先导,基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社会的文明风气得到了提升,人民的人文素养也有所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社会人文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九大时,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又有了更加明确并且符合国情的调整。习近平倡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从根子上解决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一定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习近平的倡导下,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都改善了,对全球的生态安全也有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文明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国家也形成了以节约和保护为主的社会生态,并且也形成了以杜绝资源浪费和保护自然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生活空间。这些都在现实效果上证明了推进生态法制建设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促进作用。但国家的生态法制建设也还没完全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上,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国家的生态法制建设,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在每一个个体上,加强排污整治和监督举报制度,真正实现全民共治共享,真正实现权责一体化,使人民在做到自我监督的同时也能互相监督,共建美好家园,使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贡献出一份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国家推进生态法制建设,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景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但仅仅依靠法制建设为生态建设出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支持。为支持国家生态法制建设,社会上可以依靠生态文化文明标语横幅的传播、电视或者短视频平台生态文明广告的传播,以及开展一些有关筑牢人们生态文明理念的公益活动,使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时时接触到生态文明、时时感受到生态文明、时时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在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要贡献出不同的力量。城市居民要注重对节能减排的落实,做到少坐私家车或不坐私家车,出行倾向于选择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对生态环境更有益处的交通工具。农村居民要做到污染防治的落实,减少污染环境废品废弃的排放,关注河流水源洁净。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让每一个公民都明白,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且深入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才能实实在在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办实事、办好事,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献出现实力量。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使学生对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深刻,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真正做到从小抓起,从小培育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举办保护生态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设立校园环境保护日,让学生在这一天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环境、整理校园环境,让学生以小见大,从校园环境保护中意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生态环境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在班会中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自己心中最合适的保护生态、发展生态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要在教育层面倡导学生学习生态文化相关知识,让学生们充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现代文化瑰宝,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国要在尊重生态、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要发展绿色经济,不断推进和筑牢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