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管理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是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品种最多的国家,为世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认识不当等原因,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早期保护意识淡漠、传承力度不够,造成了一部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一少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当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普查和各级名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推向深入。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一种以纸为主要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主要工具进行创作的镂空艺术。”[2]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从未中断过。剪纸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广大劳动群众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一部分。它走出农家小院,走进广阔的现代设计世界,从城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舞台艺术设计、海报到服装设计、书籍装帧、插图、报纸题字、陶瓷、邮票设计、新婚请柬、灯饰等生活用品、电影动画,在许多领域都有剪纸的倩影。它不仅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民间艺术,向世界展示了东方艺术的美好与绚烂。
中国民间剪纸是见证民俗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反映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剪纸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反映了人类艺术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生活情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亳州剪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剪纸为钱,以充祭祀”的文字记载。亳州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古诗《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花黄”又叫贴面花、花靥、花钿,是剪纸的一种形式。[3]亳州民间剪纸是一种土生土长、最具亳州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
亳州地处安徽、山东、河南三省交汇处,既受中原文化的熏染,又有南方文化的风韵。亳州是道源胜地、魏武故乡、商汤之都,深受道家思想和建安文化的熏陶而独具风格。亳州剪纸的常用技法是“剪”与“刻”,这两种技法经剪纸艺人传承,巧妙运用粗细线的结合和阴阳交替的手法,将我国北方剪纸原有的粗犷浑厚、豪放和南方剪纸独具的纤巧玲珑、端庄秀丽融为一体;充分展现虚与实、动与静、巧与拙的和谐统一;点、线、面巧妙搭配,精气神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玲珑剔透、生动自然、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4]
一般认为,亳州剪纸的发展分为传统民间剪纸(或称传统时期)和新剪纸(或称创新时期)两个时期。亳州传统民间剪纸是民间流传悠久的实用型剪纸,形式上有表达喜庆寓意的窗花、团花、喜花等,富有生活气息的灯笼、鞋饰、儿童食品等;内容上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花鸟鱼虫、吉祥鸟兽等,它们均具有精美与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变迁,亳州剪纸也与时俱进。亳州新剪纸就是在传统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除了花鸟鱼虫、吉祥鸟兽、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传统题材外,还有歌颂祖国和家乡、反映群众真实生产生活、建设、反映社会发展、新时代生活风貌、展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剪纸。新剪纸强调主题表达,融合绘画元素,打破了“民间剪纸”只能创作小主题、小作品的局限。
亳州剪纸现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是亳州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重要艺术品,受到国内外广大朋友的喜爱。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亳州剪纸代表安徽民间艺术参展。王炳华在此次展览上进行了现场剪纸艺术表演,引起很大反响。此外,亳州剪纸还在2006年中国东方旅游博览会上获得银牌。
亳州民间剪纸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民间剪纸大师吕凤毛已去世,亳州剪纸非遗传承人王炳华已有70多岁的高龄,民间剪纸艺人黄学信也已60多岁,他们已经出现视力不清、手抖等问题。亳州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模式非常古旧,大多是采用姥姥、妈妈“近亲繁殖”式的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传承。传承人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缺乏系统性,仅是一些零碎的细节或记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方法也谈不上科学,从而最终导致民间剪纸艺术人才队伍参差不齐。现代的年轻人吸收新事物快,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尤其如剪纸一类的静态艺术知之甚少、也不愿深入了解、不屑了解,这也导致了本土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丧失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当代年轻人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艺术兴趣不高,耐心不足,民间剪纸文化艺术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简化、文化渊源断裂、文化生态恶化,城乡居民对民俗传统观念日益淡化。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萎缩,甚至消亡。
全省各市、县非遗保护职能都是由各级文化馆承担,亳州市文化馆既没有阵地又没有机构,市文化旅游局内设“文化艺术科”,承担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县区级保护机构(登记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也没有专门人员了解或关注此类事物,只是临时指定人员临时负责,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制不齐,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且流动性大、专业知识及专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非遗保护(如:剪纸艺术)工作的需要。剪纸艺术保护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亟待提高,亟须建立一支既热爱非遗工作(尤其是剪纸艺术),又具有非遗专业(如:剪纸艺术)知识和技能的非遗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再加上艺术精品匮乏和绝活技艺濒临失传、优秀人才断层、传承人队伍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亳州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和地方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与实际保护所需资金仍存在较大差距。
上述现状,尤其是民间艺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断层等都直接地影响了亳州民间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无疑是结构上的缺失。如何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传承发展民间剪纸艺术,使这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绽放出绚烂的光华,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剪纸艺术人才断层、剪纸精品匮乏、缺乏创新等问题,亳州剪纸在内容上要创新与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剪纸要发展,必须要创新,不然就会被历史淘汰。在剪纸的创作中,民间剪纸艺术以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为主要特征,我们应该在保留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将新时代的新元素融入剪纸艺术的内容中,为后代留下一些反映新时代生活的作品。
由于兼具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剪纸艺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和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剪纸在现代已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作城市雕塑、公园景观。近年来剪纸也受到服装行业人士的青睐,剪纸元素被运用在服装中,随处可见。剪纸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凸显了中国民族特色,而且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不管是在家具装饰中的运用,还是剪纸与家具装饰画的运用,剪纸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艺术性真正进入现代家庭。我们可以从材料与工艺、思想与艺术等方面对剪纸的装饰进行重组创新,使剪纸与现代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达到完美的融合。将以小见大的剪纸作品改为大型剪纸作品,以满足大型装饰的需要。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非遗保护提供人才支持,出台具有切实可行的政府性政策法规。首先,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专业的专职保护队伍,指导开展政策培训,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以便更好地促进传承工作的开展。其次,注重保护民间老艺人,多给其提供剪纸艺术交流创作平台及培养传承人的场所。弘扬民间剪纸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关键是培养新的传承人。再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传承人没有后顾之忧,让其专心致力于剪纸艺术创作。亳州剪纸要走“传承、保护、发展”三位一体的道路,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和传承。[5]
相关部门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定期组织剪纸作品征集、评比和展览活动,邀请专家对剪纸创作者和剪纸作品进行点评,并报道民间剪纸比赛活动,让亳州市民了解、关心、热爱剪纸艺术,参与剪纸艺术的创作活动,促进剪纸艺术质量的优中优选,印刷优秀剪纸作品集,为亳州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举办剪纸艺术展览、民间剪纸艺人现场展示精湛的剪纸艺术,通过现场展示活动让广大市民直观地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通过快手、微视频、公交站牌等宣传介绍亳州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普及亳州剪纸艺术保护知识,培养亳州剪纸艺术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亳州剪纸艺术保护的良好氛围。
邀请剪纸艺人进高校、做讲座,开设剪纸选修课,通过他们的讲解、示范、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亳州,亳州学院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展了邀请王炳华和黄学信剪纸进课堂的活动。同时,拓宽课堂范围,把亳州剪纸作为地方性美术资源,在当地的中小学开展美术教师的培训,在中小学开设剪纸兴趣班和举办剪纸大赛,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剪纸相关课程,在社会上设立研学实践基地,以便更好地传承发展亳州剪纸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亳州市文化馆举办了“人人有艺”活动,其中就有剪纸课的开设,谯城区文化馆每个周末都有市民去学习剪纸课程,即便有了这些不同的宣传活动,亳州剪纸艺术的宣传现在还是不到位,很少有年轻人有耐心日复一日地学习民间剪纸。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校开设剪纸课程,倡导年轻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让民间剪纸艺术走进校园。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亳州剪纸的门户网站,把亳州剪纸的相关文字、作品、视频资料传到网上,供广大有兴趣的爱好者学习。另外,相关部门做亳州剪纸方面的课题和研究,帮助剪纸艺人编写剪纸书籍。
亳州市谯城区每年组织不少于12场“非遗进社区”活动,进一步让大家体验到非遗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激发民众对剪纸的学习兴趣。专家们通过现场教学,吸引了学生和群众的注意力,让更多人走近亳州剪纸、了解亳州剪纸,带动了一大批剪纸爱好者,为亳州剪纸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尤其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一代又一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悠久的文化传统。剪纸艺术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如果失去了传承,就失去了中国艺术的根。我们应该传承民间剪纸艺术,让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活力,让几千年来荡起涟漪的剪纸艺术重新焕发独特的艺术光芒,让这朵民间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