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劳动教育资源 丰富小学语文教学

2023-12-28 07:49张广超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劳动课文语文

张广超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并没有接受到真正的劳动教育,此外,学生家长也没有给予劳动教育更多的重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内容和劳动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挖掘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适当加入和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积极的劳动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工具性学科,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性。对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上除了要完成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劳动素养,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循序渐进地渗透劳动教育,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劳动教育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讲解—实践—反思—总结。要想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的内涵和意义。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教师要挖掘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和劳动相关的知识,从语文角度落实劳动教育的内容。

(一)随堂渗透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语文这门课程体现了一定的工具性特征,为了有效提升语文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适当进行劳动教育渗透。例如,部编版二年级第六课《千人糕》中就涉及和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开篇就进行点题,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讨论这篇文章题目的含义,并继续深入阅读文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充满好奇,从而深入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是多么的不易,此时语文教师再进行点题,可以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并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出不同食物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看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从而加深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

(二)整合课文内容,提炼教学主题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和劳动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将这部分课文组合起来,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文体、相同的主题,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相似之处。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及《朱德的扁担》都有着同样的劳动主题,针对这些类似的文章,教师可以灵活巧妙地进行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德育。如教师可以将上文提到的课文组成“领袖的劳动事迹”相关专题,让学生学习革命领袖身上的劳动精神,从而自觉地热爱劳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体会到劳动者身上宝贵的品质,还能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采取相悖文本教学法,具体来说指的是这部分课文中,人物形象并不是正面的形象,需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这样的课文更具矛盾张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劳动的认知。比如,《守株待兔》等课文讽刺了好逸恶劳、没有拼搏精神者的失败结局,在《蜂》这类课文中则倡导劳动能够带来的益处。而在《悯农》等一系列诗歌中则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可贵之处,并体会到进行劳动的重要价值,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观,在平时的生活中懂得通过劳动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珍惜别人的劳动,懂得节约资源。语文课本中的这些课文都和劳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劳动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进行单元整合,渗透劳动教育

尽管说将相似的文章进行整合教学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受到年龄的影响,认知能力有限,在心理上也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到高年级的文章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组文学习尽管能够将劳动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单元整合的教学模式来渗透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做的是,在课前先挑选出本册教材中和劳动教育相关的课文,再将这部分课文进行整合教学,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无法理解课文的情况,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接受多层次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提前将选中的部分集合成一个劳动主题,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第一,教师先确定相关的劳动教育主题,按照设计好的方案来完成教学;第二,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关键词来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并体会到劳动的价值;第三,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开始主动学习相关的劳动知识,语文成绩自然得到了提升。

(四)小学语文课程中要挖掘劳动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都值得被挖掘来利用,这些内容也比较适合当作素材进行劳动教育。对语文教师来说,平时就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多和其他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吸取更多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有利于自己掌握语文课程中一些重要的劳动教育知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一般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显性”的劳动教育内容,这些都是教师能够在课文中寻找出来的。因此,教师需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语文课本中挖掘这些“显性”教学资源来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文言文《铁杵成针》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懂得“坚持”的重要道理。这样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轻言放弃,学会吃苦耐劳。学生在学完了这篇文章之后,心理上会发生一定的转变,以前在学习上一旦遇到了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会放弃学习,不懂得坚持就能够收获成果的道理。如今,学生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是挫折能够积极面对,并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努力,学习成绩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学生平时在家中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家长要求孩子洗碗,孩子不再会抱怨,而是认认真真将碗筷洗干净。学生在这一劳动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懂得了做好一件事是必须要付出努力的,努力就会有回报。第二,语文课本中会蕴含着一些和劳动教育相关的隐形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挖掘隐性知识,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隐性知识指的是,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内容在表面上没有和劳动教育产生联系,但是能够通过挖掘、总结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增加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学习相关的知识。尽管说这篇文章并没有明确地体现出和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但是通过教师给学生讲解金字塔建造过程中的艰辛,学生便会懂得劳动人民的艰辛,再联想到我国的长城,他们会对劳动人民产生更多的同情。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劳动教育之后,在家中也会更加感恩父母的付出,开始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劳动审美。

(五)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在渗透

1.课堂渗透

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进行内部渗透,这样才能够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具体来说,一般从两个主要的教学部分来进行渗透,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教学目标上的渗透。在教学目标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相关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知识与技能、价值与情感以及过程与方式这些内容,教师重点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将语文知识和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劳动知识;对语文教学而言,劳动教育是内部渗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对这一环节给予更多的重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开展形式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知识。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和劳动教学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这些作业,积累更多的劳动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评价教育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外部教育也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做的是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唯分数论”,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各个细节,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成就感。这种外部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动向,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学生是否上课迟到、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制定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计划,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

(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学生劳动意识

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陶冶自身的情操,还能够有效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和劳动相关的阅读素材或者是名言等,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劳动知识。在我国的一些诗歌中就有很多和劳动相关的内容,比如《击壤歌》中有这样的诗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象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日常。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诗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对劳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会逐渐懂得劳动的可贵之处,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劳动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达到自己的目标。

(七)进行劳动写作教学,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在语文课程中,写作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其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获得感受,并学会相关的劳动技能,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有话可写,并提升自身对劳动的理解,培养劳动意识,从而在生活中更加热爱劳动。具体来说,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学生需要从家庭劳动方面着手来学习劳动知识。对学生来说,除了学校之外,家是学生度过时间最多的地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如让学生在家中扫地、浇花、拖地等,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使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还能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对劳动有了更多的感悟,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也就能够笔下有物。第二,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比如说,在植树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植树,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帮助捡拾路边的垃圾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服务他人,更是服务自己,并且社会各界对这种义务劳动有着很高的评价,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也就更加有动力参与到社会劳动中。第三,学生还需要多学习一些劳动技能。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劳动生产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掌握相关技能,如刺绣、种植花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有的学生认为,劳动不仅能够收获成果,还能够锻炼身体,这是十分有价值的。学生通过这些劳动教学积累了较多的写作素材,充实了写作内容,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劳动核心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对语文教师来说,要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劳动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由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家长分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劳动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背课文的小偷
热爱劳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