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晓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城市规划不合理、建筑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城市更新战略,旨在通过对现有城市区域的改造升级,提高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此背景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成为影响城市更新成果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意义,选择适宜的设计方式,以此保障设计工作的进行高质高效,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助力,为人民群众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所谓城市规划,其指代的就是对整个城市空间格局、环境布局等多个方面内容的革新与优化,因此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繁琐性特点。进行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有机整合城市中资源,强化资源利用率,促使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科学结合,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环境、生活的要求。可以说,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不但可以强化城市空间应用效果,并且还可以提高城市治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切实达成城市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1]。而建筑设计则是在建筑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环境、城市发展特点等多方要素,进行建筑外形、格局的设计规划,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符合城市发展特点,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
在进行设计与城规工作时,首先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秉持协调性原则,需要城规人员与设计者之间达成一致共识,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应该深刻理解相互工作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实实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尽可能规避纠纷与矛盾的出现,不但应该确保设计者与规划人员之间的一致,还应该在构建城规与设计的交互平台时,对概念模糊与工作思路不明的问题及时交流、征求对方意见,在此基础上实现两方工作者相互帮助,尽快实现预期工作目标,使得自身工作职能得以全面落实,化解矛盾与冲突问题。例如,对于城市中各类公共设施来说,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重点分析城规与建筑设计的协同性,以此规避后续产生应用率较低亦或是设施价值无法全部发挥的问题,保障公共设施不但可以符合城市发展要求,也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这就需要设计者与规划者积极沟通,在全局角度着眼,进行协调化设计[2]。
城市更新下建筑设计与城规工作的进行还应该秉持人性化理念,只有保障城市与建筑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才可以显现出城市发展的价值与建筑的实效性功能,避免设计方案产生不合理情况,这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有效举措,更是提高建筑质量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城轨人员亦或是设计者,在对可能产生的偏差情况展开全面掌握后,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创新,以此提高城市规划整体水平。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不但需要规划人员重点分析人口分布、广大群众实际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还应该结合当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在科学控制绿地范围、区域容积等多种硬性指标的同时,保障城市规划布局适宜高效,以此促使城市在居住品质上不断提高。而具体到建筑设计工作中,也应该重点分析建筑应用者的相应诉求,促使其可以在建筑使用中感到满意[3]。
在城市更新下进行城规与建筑设计,需要秉持可持续理念,城规与建筑设计都属于长效性工作,必须显现出良好的可持续思想,切忌不可只考虑眼前利益,如若一味地追求速度与效率,那么必然会使得后续工作频频出现问题。城规人员与设计者应该着眼于全局,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避免资金成本耗费。例如,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规划时,不仅应该保障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应该分析建筑后续的应用情况,以此保障其在未来几十年中都可以发挥出可观的应用价值。当然,不论是城市规划亦或是建筑设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都应该重视自然环保思想,这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应该引起设计者的高度关注。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有着数不尽的历史瑰宝,因此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者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并将其引入至建筑设计与城规工作中,以此为设计工作带来新的思路与启示。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时,设计者可以将其应用在建筑外形、空间规划、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对于建筑的外形来说,设计者可以融入传统文化,以此达成传统文化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4]。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传统气息的园林式庭院,亦或是坡屋顶等,以此来为建筑项目赋予更丰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空间布局而言,设计者可以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之中的空间概念,以此达成建筑设计的革新与优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说明:可以应用古典建筑中的中轴线元素,将中轴线对称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还可以借鉴进深式空间格局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加浓厚的艺术感与空间协调性。对于材料选用这一方面来说,笔者建议应用传统元素丰厚的材料,如青石、青砖等,切实达成传统与现代建筑之间的有机融合。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材料合理改良,促使其更好地符合新形势下建筑设计要求。在装饰细节这一方面,可以应用传统纹样、图案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结合。例如,可以使用古典绘画技巧,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表述,借此来为设计工作的进行带来更多美学价值。
图1 应用中轴线元素的典型建筑
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也应该合理应用新技术,向着新方向前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设计实效性,保障城市规划合理科学。首先,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笔者建议应用BIM技术展开设计工作,通过BIM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智能性与可视性,并且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还可以将建筑设计工作中衍生出的海量数据有机整合与管控,切实达成建筑设计有序性。例如,可以在BIM空间系统中进行机电设计、建筑设计等工作,以此促使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具有可视化特点,强化建筑设计实效性。
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可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此实现城市规划智能性发展,经由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归纳与分析关于城市规划的相应信息,切实强化城市规划质量与决策能力。例如,可以经由全盘收集关于城市交通、生态保护、城市中人口分布情况与人口数量等方面的信息,来有效分析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改善措施。其次,借助云计算技术,可以更好地使得城市规划向着智能性发展,提升城市规划综合质量。在建筑设计以及城规工作开展进程中,应该提高对先进技术的使用与创新。例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建筑设计以及城规的不断改革创新。
可持续发展属于一种长期性、实效性思想,在城规与建筑设计中引入可持续理念,可以有效达成建筑与城市的良好发展,实现低碳环保目标。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提高对水资源节约、能耗节约的关注,在环保方面,设计工作应该与自然环节保持协同一致,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工作者可以应用绿色建材,以此达成建筑内部与外部的自然通风,实现对建筑的生态化管控,强化建筑节能效果。对于节能方面而言,设计者应该提高对能源的合理利用,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节能性的设备与工艺,实现建筑能耗的自给自足。对于水资源节约而言,应该积极应用节水设施,达成建筑内外的水资源循环。
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提高对城市整体性绿化、自然环保、交通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关注。在进行城市绿化时,应该做到城市绿化全覆盖,达成绿地平衡发展。对于生态保护来说,可以应用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促使城建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对于交通设计而言,应该重视智能性管控与科学调度,大力推广城市单车、地铁等健康出行方式。
城市公园是城规设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可以有效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区域,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暇感到轻松。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增设草坪、花坛,以此促使公园更加具有人性化特点。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公园中安装设施,如喷泉、健身设备等,以此充实公园的实用性。其次,城市广场也属于城规体系中的组成内容,城市广场可以让人们进行多种活动,如演出、展览等,在人性化原则下的设计工作中,可以进行城市广场的合理化设计,并且广场中布置文化墙等设施,为人们提供放松场所。此外,步行街也属于城市空间的构成部分,也可以进行步行街的合理规划,以此让人们感到休闲轻松,丰富城市人性化色彩,保障城市发展高效高质。
当前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速率不断加快,在新的城市更新形势下,建筑项目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将整体性城市规划为基础导向,积极与城规工作者和相应部门交互沟通,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更加满足城市规划标准的建筑物,才可以更好地顺应城市更新发展趋向。于此同时,将城规为指导的建筑设计,还可以强化城市发展活力,提高城市可持续进步的能力。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城规设计内容也逐渐向着整体性、包容性发展,在原本只关注外形的设计方式转变为全面性设计方式。因此,在城规设计中,不但应该提高对各个功能区划分、交通线路设计的关注,还应该重视建筑物体量、大小、功能等方面的重视。一个城市的建设质量、形象,与城规设计水平高低息息相关,城规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根据,也是建筑设计的主导。在我国,不论哪一座城市规划得到审批后,都最少需要进行十年以上,因此,对城规的审批必须秉持合理、科学、适宜的原则,这样才可以提升城市规划实效性。
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与城规工作中,必须确保这两者符合自然环保标准,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此促使建筑设计与城规工作相互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工作者全面分析并掌握当地地区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与状态,并对城市中具有的生活场所与环境展开分析,强化对群众意见与愿景的听取,工作者可以依据不相同时段以及社会风俗等设计科学适宜的工作计划,特别是在城建与城规中可以引入历史元素,创设更加充实、丰富的城规方案。例如,对于江南地区而言,工作者可以结合江南地区风景特点,通过小桥流水等自然景观元素,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设计群落,并体现出优美的江南风景。
城市发展的主要受众与基础群体就是广大群众,因此如若要想提升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实效性,那么就应该加大群众参与力度,通过广大群众的参与,可以更好地收集人们的意见,从而提升城市规划人本性。因此,应该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设计规划中。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增设监管途径,并持续有效地对管控体系展开优化完善,在区域设计时,也应该面对广大群众开辟意见收集途径,如微博、公众号等,大力鼓动广大群众提出自己的建议,说出自身愿景,加入到规划工作中。在收集到人们的建议后,应该依据多数人的意见与问题展开研讨,在此基础上改善规划内容。在群众参与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严肃对待,不能走形式主义的老路,不能随意敷衍,不能不顾人民的看法,必须保障信息与意见的透明公开,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感,帮助人们形成主人公思想,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实现城市规划符合城市更新要求。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城市空间的分级、分区、分类使用,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应充分挖掘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可以说,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城市更新事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