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一个消息火了,“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作为一名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好多朋友来问我,这个消息是否真实。确实,儿童精神科门诊或住院会随着开学迎来一波小高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的呈现,大家不禁会问,难道学习压力真的是会使孩子得“精神病”吗?答案显示并非因果关系。
但是学习确实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息息相关。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1.智力发育正常;2.情绪稳定且反应适度;3.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相符,如进入学龄期能集中注意力,通过青春期发育形成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确立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的生活目标;4.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与人和睦相处,悦纳自己,认同他人;5.个性稳定和健全,表现出健康的精神风貌,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能适度耐受各种压力和应激。
根据上述的定义,一个孩子开学了能否去学校学习,还真的反映了一个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学习需要智力支撑,学习过程需要稳定的情绪,需要与年龄相关的心理能力,比如注意力,恰当的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适应力等。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是随着开学季而暴露了出来。开学季心理问题的大量暴露,也提示我们不良的教育观念可能会对儿童心理卫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拔苗助长。这些年随着潜能开发观念的流传,线下、线上的潜能开发课程比比皆是,声称通过潜能开发课程可以让儿童智能超常,个性发展,性格外向开朗,具有一些特殊才能。苏州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这里的部分家长还存在过分求优式的教育心态。家长们不管孩子们本身的兴趣和自身的发育特点,从小就带着孩子学这学那,到处比赛,处处出彩。实际上,一个人的发育发展是需要遵循自然的发育规律的,这种拔苗助长忽略本身发展规律,一时的抢跑可能会有回报和成绩,但是长此以往实际上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小时候的抢跑让孩子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待发育的瓶颈出现后,孩子可能会气馁退缩,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再次是分数论。父母、老师均以学习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做为教育的目标,父母、老师围着分数走,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孩子没有时间室外活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没有时间和同伴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样教育中只强调学习成绩,家长只要孩子学习,别的事情一律包办,忽略各项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抗挫能力、逆商培养,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造成亲子关系关系不佳,孩子出现烦躁,叛逆心态,最终以拒绝上学对抗父母。
最重要的是缺乏正确的生命教育,当代教育中家长刻意在教育中回避对生命的正确引导,甚至因为学习等种种原因,让孩子缺席与生死有关的重要场合,如亲人去世的追思会等,娱乐媒体过多不良宣传,穿越剧,明星的自杀报道等,孩子对生命意义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至出现挫折压力后会情绪崩溃,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
曾经做过的一个门诊咨询,值得我们思考。初三女生小丽,小学时品学兼优,文艺骨干,会唱歌、跳舞,获得过区“三好学生”,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升入初中,因为成绩下滑,在尖子班只是中等成绩。孩子无法接受,表现沮丧,烦躁,没有自信,不想上学。经了解,初一时,从小带自己的爷爷在老家去世,她因为要上学没有参加爷爷追悼会,一直有一个遗憾,想要学习优异,以慰爷爷在天之灵;现在学不好,就是废人一个。小学的光环,让她不能接纳现在“平庸的自己”。
小丽的案例,我想大部分家长会看到教育中不应只关注学习成绩,缺乏心理健康的关注是不可行的。培养孩子正确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提升应对生活中正常压力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工作和学习,并为周围的人和环境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应该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