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锋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设计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体育课程具有较好健体和育人双修功能。体育课程思政是指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时,突出身体练习主要特征,提高学生身体操作知识和能力同时进行思政教育[1]。目前,高职院校为了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研究,但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仍未科学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实际教学缺乏科学教学理论指引,这就需要高职体育教师在深入分析体育学科特点和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基础上,多角度、全方位地科学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图1),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和思想教育紧密有机融合起来,为高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遵循提质增效提供科学理论支撑,落实好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图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引导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价值走向[2],是体育课教学行动指南和体育教学设计依据[3,4]。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理念,以高职学生职业为导向和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高职学生专业、学生需求及高职体育课特点,深入厘清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显性身体目标和隐形育心目标两个维度,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不可割裂地融为一体,确立健体和育人两者相互促进和支撑,彰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全面育人的思政教学目标(图2)。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多维运动技能身体目标和思想教育思政目标确立,要以身体练习为主线,以学生“体感”作为桥梁。身体的“体感”作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底层目标,通过练体、练技、练能提高学生实体操作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掌握身体操作性知识过程中产生体感,通过“体感”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身体变化和运动技术进步,把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思想元素柔和润物无声融入到身体练习的“体感”中去,进而让学生通过“体认”到身体变化和运动技术后隐性“育心”,再而升华为“体悟”出“认同、精神、价值”,通过感同身受实现“健心、启智、培魂”提升思维、观念影响行为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反过来又不断滋润和促进身体显性目标更好地实现。精准明晰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能够科学指引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有向、有效进行,从而落实好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落实思政教学目标的主载体,是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核心要素,是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基础和体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效果关键[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思想教育主要在身体练习融于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发展身体素质之中得以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要遵循高职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及考虑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根据体育课程规律和不同运动项目特点,依据项群理论以浸润式融合理念为引领,精心靶向设计显性健体和隐性育心两方面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图3)。显性健体内容应包括职业相关运动技能、职业体能和体育人文素养,隐性育心包括政治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认同核心价值)、国家意识(国家主权、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国家安全等)、社会责任(集体主义、公平竞争、崇尚规则、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红色体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交流互鉴等)、健全人格(顽强拼搏、勇于争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刻苦耐劳、突破自我、健康心态、审美意识)5 方面内容。通过显性的健体内容增强体质学生体质、提高职业体能、发展运动技能,通过隐藏在显性健体内容的隐性育心内容提高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培育良好精神、健全学生人格,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达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全面育人效果。
图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要对单一、单向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创新升级,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及需求情况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综合、多向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手段,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显性健体内容和隐性育心内容有机融合,有效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手段精准实施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是采用显性和隐性并存教学方法手段。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中要处理好显性与隐性内在逻辑关系,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在渗透中相互转化和应用中相互补给,显性内容通过隐性方法达到,隐性内容通过融合显性内容实现。每个运动项群所蕴含思政元素及学生需求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每个运动项群所蕴含丰富思政元素内核,有针对性的采用行之有效内隐教学手段和外显教学方法,使高职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如同盐溶于水一样融于体育课程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达到立德树的育人效果。二是采用刚性与柔性相济教学方法手段。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采用刚柔相结合方法手段,体育教师要拿捏好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在保证体育课程身体练习为主的基础上较好实现价值引领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避免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硬性思政”和“说教式教学”情况的发生。三是采用漫灌与精滴相依教学方法手段。在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满足高职学生需求为导向,精细化设计和找准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生长点,采用漫灌和精滴相融合教学方法手段,实际的体育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中既要总体上漫灌又要因人而异滴灌,“漫灌”和“滴灌”精准相得益彰,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性和平衡性,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更有思政味,避免因漫灌使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供需错位而形成思想洼地,滴灌使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供需缺位而产生孤岛效应的显现,造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教与学不匹配,有效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完善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思想素养情况,积极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学习。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学习评价既要有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质的评价,也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要有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也要有注重达到结果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行为变化过程性评价,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建立运动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运动技能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处理好运动认知、运动技能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沿用成熟的运动认知、运动技能评价体系,对运动认知、运动技能评价体系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运用能力评价。如在足球比赛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鼓励及积极自我暗示促进团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篮球技术练习中自我积极进取和同伴间的相互帮助、积极配合促进突破自我、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三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于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态度、情感、价值观采用利克特量表测量的定量评价和观察、交谈的定性评价。四是采用科学评价方法。对于运动技能、职业体能采用测试法,对于人文素养采用平时作业法,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采用测量和观察相结合方法。五是评价分值要合理。一般身体全面发展的评价占70%,其中运动技能50%、职业体能10%、人文素养5%、体质健康5%,思想素养提升占30%,其中态度、情感、价值观各站10%。见图4。
图4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蕴含着丰富和独特育人思政元素,具有较好育人价值。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是丰富高职体育育人功能系统工程。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主阵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要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有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做指引。从明确精准明晰教学目标、靶向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完善学生学习评价4 个方面,科学系统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便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全面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