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刘 畅,张辰悦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3)
数字化社区是构成美好城市的最基本单元。在“未来”与“智慧”接踵而来的数治时代,足不出户就解决生活琐碎事宜已成当下诸多居民的生活状态。社区便民服务、健康生活、民主共治、高效治理和邻里融洽生活等生活单元在数字赋能管理模式下已由传统的“跑断腿”到今朝的“一键通”。
浙江省金华市积极推行数字化治理,加速实现社区数字化概念提出至落地的“体面”融合。为了更好地了解金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的成效及居民满意度,探究社区数字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特作此项调查。本文主要关注在社区改造建设中完善社会服务以及利用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化养老社区,积极分析当下老旧社区改造与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学界,智慧社区的定义仍然观点不一。曲荣硕等[1]从数字、网络技术角度界定智慧社区,认为智慧社区主要是通过有线与无线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并运用智能化处理平台来搜集、整合信息的城市智慧应用系统,从而推动惠民工程实施和实现智能生活目标。洪惠惠[2]指出智慧社区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智能化的社区空间。曹轶云[3]认为智慧社区可以从技术和治理两个角度综合进行界定,指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依靠信息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高效的服务。郭潇洋[4]基于 ACSI模型对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单汨源等[5]结合 PLS-SEM 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地铁乘客满意度评价研究。张锋[6]研究超大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于秋颖[7]发起高质量建设未来社区的讨论。王艳侠[8]以杭州七彩社区为例,研究未来社区综合运营问题及优化对策。陈冠宇[9]对新型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社区数字化治理进行了解读和探讨。有研究[10-11]探究绵阳市涪城区如何建设智慧社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有研究[12-13]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引导智慧社区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基于以上文献,对浙江省金华市社区数字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浙江省率先提出“未来社区”,此举为破除老旧小区制约困境,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路径。那么,老旧小区如何蝶变[11]?未来社区建设存在哪些亮点与不足?为此,对金华市两个区展开全面深度调研,深入研究“未来社区建设”新模式。
智慧社区示范点的建设将为未来推广智慧社区提供宝贵经验,但是至今仍然缺少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来获取示范点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需要构建一套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示范点智慧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为此,本研究开展以下研究:①构建智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深入了解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基于此建立评价体系。②基于指标体系建立居民满意度评价模型。由此,根据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并代入评价模型,评价智慧社区建设情况。③提出提升智慧社区居民满意度优化策略。立足于金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在金华市中心、燕尾洲公园、金华市中心医院附近,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采用拦截式的一对一非概率问卷抽样预调查。本次预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2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预调查信度检验结果大于0.8,可靠性较好;得知进行因子分析的效度检验中的KMO值高于0.8,具有良好的效度,适合因子分析。根据预调查的反馈结果,修改并确定最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活动、居住与经济状况;②养老服务需求与感知,及满意度调查;③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态度及建议量表。
考虑到不同市辖区居民数量的差异较大,为了提高抽样估计精度,减少偏差或抽样误差,以各区人口规模为度量,只调查婺城区和金东区,开发区不单独列出,使用代码法实施 PPS 不等概率抽样。首先赋予每个单元与相应的区域相等的代码数,再将代码数累加。以金华市两个区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区内抽取 2个街道、2 个区。抽样过程中,发现有些街道不符合条件,采用重复抽样直到每个区的每个街道都符合条件。以第二阶段抽取的 4个街道为单位,在各个街道抽取 1 个已改造的老旧社区、1 个未改造的老旧社区。
等额抽样、等距抽样抽取居民,结合偶遇抽样。在各个小区外,分别进行1 h的随机偶遇人群进行回答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量根据抽样误差公式获得。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 300份,最后实际回收问卷1 197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2.31%。其中,无效问卷为91份,有效问卷为1 106份,有效率为92.17%。
从表1中信度检验效果看,信度效果较好;各分变量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在0.862~0.923 之间,可见本文问卷各题的选项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问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表1 信度检验结果
由KMO与Bartlett检验结果得知,所有因素的KMO值均大于0.8。Sig 值皆为0.000,小于0.05,说明各分量表的数据可靠性好,量表的效度值达到此次研究的标准。问卷量表数据具有较高的有效度,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被调查的1 106名调查对象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是18~30岁,占总人数的44.03%;人数较少的是18岁以下及45岁以上的年龄区间;30~45岁人数320人,占比28.93%。
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从不关注的有89人,不太关注的有233人,一般关注的有368人,比较关注的有315人,非常关注的有101人。比较关注与非常关注的人共占比37.61%,从不关注与不太关注的人共占比29.11%,一般关注的占比33.28%。总体来说,多数人对该政策都有一定的了解与关注。
打造社区特色活动文化公园、社区文化礼堂的呼声最高;社区医生、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化、修建邻里休闲休憩空间、城市文化共园也有较高的响应度;对配置满足多年龄段需要的复合型学堂相对于其他3项来说呼声较为一般。可以看出,在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保障下,小区文化与养老服务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下不仅仅需求学区房,健康、文娱、养老也同样成为大多数人对未来小区建设的需求。
在未来小区规划中,智能小区增添项目中,对各项新增项目的支持人数占绝大多数。希望增添社区配送服务的呼声最高;对提供餐饮服务的呼声最低;老年教育、智能化家具、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等服务的需求大致相当,呼声相对较高;休闲娱乐需求较低;生活起居方面的需求较为突出。
对不同职业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职工对这项政策比较关注,其中“非常关注”占比28.71%,“比较关注”占比27.30%;自由职业者的关注程度也较高,从“从不关注”到“非常关注”的比例明显上升。相比之下,学生相对较少关注这项政策。
表2 不同职业人群对小区改造政策了解程度的显著性检验
不同职业人群对小区改造政策了解程度的显著性检验如表2所示,p值为0.000,意味着不同职业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职业的不同会导致对该政策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通过因子模型检验,提取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社区文化和养老服务,这6个因子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80.571%,表明因子提取的效果较好,且因子所包含的测项与设想一致。因此得出结论:由此次问卷所设计的量表题去测量影响因素是合理可行的,本次测量效度符合研究要求。寻找影响显著的因素,将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为“对现居住小区是否满意”,将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从表3 中可以看出,自变量的p值均显著(p<0.05),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物业管理的回归系数值为0.436(p<0.05),这表明物业管理对“对现居小区是否满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优势比(OR值)为1.547,表明当物业管理水平提高1个单位时,“对现居小区是否满意”的满意度会提高1.547倍。因此,应该注重小区的物业管理,加强管理力度,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社区文化、养老服务的回归系数值在0.05水平上显著,这表明这些因素都对“对现居小区是否满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建设新小区时,应加强对基础建设的管理;在改造旧小区或建立新小区时,需注重公共服务建设;小区在改造新建时,要注意对土地的规划,建筑密度不宜太大,以免降低居民满意度;养老服务也是居民非常关注的,有利于减轻子女的压力以及舒缓老人的心情,对小区的满意度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得出,各个影响因素满意度的平均值都在3.0~3.3内,较为均衡。其中道德教育实践最低,为3.14,清洁卫生和安保情况最高,为3.29。
以上分析显示,居民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这两个层面满意度较高;对公共服务、社区文化满意度较低;对养老服务和土地利用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这表明当前新旧小区的居民对物业管理和基础设施较为重视,这两方面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因此,小区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区文化的建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对于养老服务和土地利用这两方面,小区也应当重视,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情感分析能够有效地对客观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从而分析大众对某事物的态度倾向。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这一话题,通过收集问卷数据、访谈文字,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从知乎、百度贴吧、今日头条等平台获取有关内容的帖子、回答、评论,得到了大量关于这一话题的态度观点文本类数据。通过词云图(图1)可看出,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正情绪态度主要集中在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发展等方面。这反映出在早期,改造计划以保留城市文化为前提,得到了大众的积极认可。
而负情绪态度则明确地展现出老旧小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安全隐患以及缺乏物业管理等问题。此外,部分人迫切想要逃离老旧小区的心情也得到了体现。这提示我们,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
图1 正、负情感词云图
本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小区满意度。共有小区满意度、小区、改造态度3个潜变量。其中,改造态度是内生变量,小区满意度为外生变量,小区为中介变量。小区满意度是指居民对现居住小区各方面的满意度测量,6个题项分别为物业管理、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社区文化以及养老服务。小区这个变量包括了居民对现居住小区是否满意以及所居住的是新小区还是旧小区两个方面。而改造态度则反映了居民在社区改造时对不同事物的态度。
每个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的荷载中初始有一个设定为 1。初始模型还包括14个残差变量,其中e1、e2、e5-e8是观察变量的残差变量,e11-e13为中介变量的残差变量,e3、e4、e9、e10、e14 是因变量的残差变量,默认的路径系数为1。最终得到路径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合格。且路径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统计检验。
图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在分析提升小区满意度所面临的问题时,利用结构方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得出的结构方程图显示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提升改造态度方面,物业管理、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因素对被调查者所在小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养老社区化以及数字化平台等占比较大。
应该坚决贯彻“以群众意愿为主,政府主导为辅”的原则。在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居民需求,要落实双“2/3”的改造原则,充分尊重居民的改造意愿。进一步发挥好街道社区作用,当好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在改造前,要引导小区业主参与方案征集;在改造中,要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在改造后,要组织业主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价。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物业管理、养老服务、公共服务对“对现居小区是否满意”有更大的影响。对每一个模块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发现安保情况、水电设施、无障碍设施这三方面在各自所属的主因子中影响最大。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6个主因子与因变量“对现居小区是否满意”都呈正相关关系,且系数较大的仍是物业管理、养老服务、公共服务这三方面。综上,物业管理、养老服务、公共服务是影响居民对现居住小区满意度最突出的三大主因子。此外,安保情况、水电设施和无障碍设施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
合理的“人性化”满足养老需求。调查样本中,家中有1个老人的数量为300人,家中有2个老人的数量为239人,家中有3个老人的数量为93人,家中有4个老人的数量为47人,家中有5个老人的数量为2人,家中有6个老人以上的数量为2人。显而易见,大多数家庭需要赡养老人,且有不少家庭需要照顾超过2位老人。这进一步表明,家庭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创建智慧养老社区,以满足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医护保护、文娱场所、餐饮服务、一站式出行等多元化服务,不仅可以让老人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同时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好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智慧养老社区的安全保障仍然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在总体相关性检验中,物业管理是影响居民对现居住小区满意度最大的因素。
近2/3的人对老旧小区改造非常关注。在现有小区满意度调查中,有405人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不满意,而有701人对小区感到满意。调查发现,人们对文化活动、娱乐休闲场所和养老服务的呼声较高。除了工资收入等因素外,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是影响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区方面。需要注重细节管理,将居民的生活与社区的管理紧密相连。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社区生活服务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利用数据技术精确地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升社区生活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物业方面。提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数字素养。需要对社区专用智能服务平台进行完善(26.3%的居民通过该平台获取社区信息),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培训(53.1%的居民认为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不强是提高数字化建设水平的主要障碍)。此外,还需要对智慧社区养老模式进行完善,对内部人员进行数字化培训。
创新方面。应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服务,力争将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成为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社区品牌,让居民对社区有更多的归属感、对社区数字化有更高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