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娜
(南京医科大学 学生工作部,江苏 南京 211166)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被全体大学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1],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师生员工精神信念等方面的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南京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从1934年创建至今已走过了近90年的光辉历程,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史之于大学,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兴替之镜、正身之基、致远之源。”[2]南医历史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是对医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契合实际、最生动鲜活、最具说服力的宝贵素材。
南医的办学历程书写着师生一路走来的筚路蓝缕,镌刻着南医人拼搏奋斗的足迹历程,见证着这所大学发展壮大的轨迹,也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段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就是“南医精神”,是南医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体现。
1934年,南医建院时称作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其“政”字的目的是实验新医政教育制度和创造融合中、西医的新医学。1935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卫生教育社”和“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两个全国性的健康教育群众性团体,成为我国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最早的组织。全国第一部《医用细菌学》的作者陈少伯是南医第40届毕业生。第一部《中国医学史》的作者陈邦贤曾任我校教授,是我国医学通史开拓者。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卫生学通用教材《卫生学总论》为我国公共卫生教学体系、预防医学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作者邵象伊是新中国成立后我校首任院长。我校第一届学生姜同喻教授于1954年发表了我国第一部通过手绘直接记录中国人人体结构的专著《连续层次解剖图谱》,曾在很长时间内作为全国医学院校公用教科书。1958年,蒋加年教授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黑白《组织胚胎学图谱》,该图谱一经出版立即受到兄弟院校的好评和广泛使用。同年,新中国第一套色盲检查图谱、眼科学俞自萍教授绘制的《色盲检查图》出版,该图谱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发行后备受欢迎,被列为色觉检查的标准本广泛应用于招兵、招工和新生入学体检中并被沿用至今。20世纪60年代末,朱思明教授编写了第一代国产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指南《心脏起搏技术》,并由他牵头组织攻关研制了三代心脏起搏器。
1937年初冬,因日军大举进犯南京,镇江危在旦夕,学校奉命西迁。大部分教职工和135名医科生以重伤医院的名义,乘船溯江而上,一路风雨兼程,先抵达武汉,后转到长沙,再溯沅水直抵沅陵,颠沛流离。在西迁途中,不仅随迁的图书、仪器、标本和车辆完整无缺,而且在时局动荡不定、人心惶恐不安的恶劣环境下,师生沿途租用民房开课,尽可能使教学活动不中断。1938年夏,师生西迁至湖南沅陵,途中暂做喘息,随即商借了湖南省立初级油漆学校房舍开课。其时经费无着,前途难测。1938年12月,日寇进犯长沙,沅陵逼近前方,师生被迫再次撤离,移至贵阳,借贵阳达德学校的校舍继续上课。1939年4月,学校按教育部命令迁至重庆,5月在北碚复课。由于处于抗战时期,条件相当艰苦,既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更没有高楼房舍。但师生在艰苦的生活、动荡的时局中坚持勤奋研读,嘉陵江畔的船夫曲和苏医课堂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当时的一景。
建校之初,学校以“博爱”为校训,组织师生积极为社会服务,为民众解除病痛。1935年春,师生组队深入镇江及周边地区,为当地居民接种牛痘以防治天花,同年3月4日至19日,短短半个月内,为6 545人接种了牛痘疫苗,平均每天430余人。同年5月,师生又组成若干防疫注射队,分赴学校、机关、工厂、农村,先后为2 320名群众注射了霍乱预防疫苗。1936年前后,苏北爆发黑热病,江宁集中发生疟疾,学校面向疫情灾区招收学员,举办农村医药初级服务员培训班、防治疟疾培训班,兼顾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社会调查统计、流行病防疫等,维护社会公众健康。1937年,日寇战火逼近镇江,学校在市郊乔家门兼办“江苏省重伤后方医院”,师生自愿组织起来,不分昼夜地为抗日负伤的军民服务。1939年,师生抵渝复课一周后,即组成若干空袭救护队,后又与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合作组成空袭流动医疗队,奋不顾身救护被日军敌机空袭的受伤群众。1940年5月,敌机轰炸学校所在地北碚,群众伤亡颇重,师生冲向一线急救和护理伤员,受到教育部传令嘉奖。1941年11月,公共卫生学邵象伊教授领衔的公共卫生事务所与中国育婴保健会合作,开办了北碚婴儿施诊所,结合临床推动儿童卫生保健。1942年11月,附属医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八十多载,南医人一直在砥砺前行,不断取得医学上的进步。同时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救人,飞机上,地铁上,列车上,最美南医人的身影出现在各个角落。
2003年4至6月,全国爆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南医在做好自身“防非”工作的同时,针对已知的“非典”发病机理和传染途径,制定了“防非流程图”,成立了“防非”专家咨询组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研制了“α干扰素含片”和人体免疫平衡调理剂,选派专家参加江苏、内蒙古“防非抗非”专家组,为赢得“抗非”胜利做出了贡献。抗击非典、禽流感、埃博拉之战,南医人身赴危险的最前线,为生命而战;援非、援疆、援藏,搭起互通的医疗桥梁;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尼泊尔地震灾区,南医人用担当书写着不平凡[3]。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之时,除夕夜,南医首批医护员工递上请战书、摁下红手印,火速驰援前线,校领导担任江苏援湖北黄石医疗队总指挥,附属医院595名医护人员先后加入援鄂医疗队,占江苏援湖北总人数的四分之一。2021年7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突发疫情,短短一周内,南医附属医院及附属疾控中心共计派出8 156人次,赴6区累计检测核酸400万人次,书写了新时代南医人的责任担当。
南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是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新时代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职业素养、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将南医精神有机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南医精神,能够教育引导新时代医学生专注所学专业,树立严谨态度,培养务实精神,塑造求真品格,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努力成长为医学领域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南医人在历次社会需求和灾难面前对生命的坚守,集中体现医学生誓言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追求。南医精神中“生命至上”的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生感悟人生真谛、体会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在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南医精神,能够使医学生正面直视医护群体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帮助医学生重新树立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医学生是肩负国家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一代青年,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南医精神,对于引导其实现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助于激发医学生的从医热情,帮助他们坚定从医理想,引导医学生心怀天下,心怀人民,心系祖国,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去,勇担卫生健康发展重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舍生忘死彰显了超越小我、成就大义的精神品格。在战争、自然灾害、疫情面前,南医人把社会的需要当作命令,把人民的健康当作责任,以生命赴使命,用行动诠释信仰,在奉献中砥砺精神,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4]。南医精神是一代代南医人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健康中国”伟大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知校——我的大学我知道”主题教育,新生入校前,将校史元素融入录取通知书设计并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学校简介;入校当天,在学校层面统一布置的迎新设施、宣传栏中融入校史元素;入校后,在入校教育期间安排校史馆参观、网上校史学习等,让珍贵的校史资料成为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规划大学生涯的有益启发。在大二以上学生中开展“爱校——我的大学我喝彩”主题教育,开展校史故事演讲比赛、“最美南医人”访谈、学子分享“我的青春故事”等,让“博学至精,明德至善”校训成为学生锻造“三观”、明确奋斗目标的精神启迪。在毕业年级学生中开展“荣校——我的大学我加油”主题教育,征集毕业生对母校的发展建议,每年校庆日在校友中举办“南医发展论坛”,引领学生发挥主人翁作用,将爱校情转化为报校行,为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十四五”期间,学校确定了持续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全方位领跑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当前,南医正处于“凝心聚力创一流”的重要发展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引领师生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使南医精神为学校事业兴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每年10月,结合校庆系列活动,组织新生徒步江宁、五台两校区,回顾学校辗转办学的历程,体验一路走来的艰辛,荡涤学医初心,激发奋斗动力;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江苏镇江、湖南、重庆等地生源寻访南医办学旧址,重走南医路。
结合省“文明校园”创建,充分发挥校训石、医学生誓言墙、“传道”雕塑、盖伦雕像、希波克拉底雕像、南丁格尔雕像等校园景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功能,利用它们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将学校的历史、理念耳濡目染地传递给学生,使南医精神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以医学生宣誓、“国旗在我心中”升旗仪式、军训期间战场救护培训等富有仪式感和医学特色的实践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开展共研校史、重温校训、同唱校歌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南医发展历史,秉承学校文化基因,树立身为南医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通过宣传“两院”院士、省部级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感动南医”集体和个人、“最美南医人”先进事迹等,充分发挥标杆楷模的典型示范作用,引领青年学生传承南医人代代秉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家国情怀,将“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精神牢牢融入血脉之中、镶嵌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上;教育青年学子从校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增强做南医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启迪学生将爱校之情升华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动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扎根人民,奉献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