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城南校区/于元元
“影响教育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教育体制,二是教育者。”[1]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课堂上参差多态的生命个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他们心智的成长。本文笔者将从学科育人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的路径入手,探寻如何高效地落实育人目标。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人类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他们不是学科知识的复制者,而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个体,是走入社会的生活者。崔允漷教授曾说:“教人读书、做事、做人,堪称教育目的的全部,它涵盖了学校教育的过程与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样也是小学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来实现,同时教师也通过该过程实现“为什么而教”的初衷。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对数学的热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育前景的坚定信念都将影响我们的教育方式,并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不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表达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窄化、矮化教育目的,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分是图、高分低能”的困境。“育什么样的人”及“怎样育人”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探究的永恒课题。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无论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是个人智力的发展,其核心要素依然是思维。小学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施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罗明亮老师有本书叫《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而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正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基于数学学科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理性”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及思维品质,通过数学学习形成数学思维。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都将为其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格局,重新认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致力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引领其由理性思维逐步走向理性精神,从根本上促进人类智力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堂是育人价值实施的主阵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在上课环节,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空间,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发展个性思维。下面的案例是笔者在蚌埠市教科所举办的“问题引领,自主支持”单元教学研讨活动中聆听的一节公开课。
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中,逻辑主线显然不在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而是如何将曲边图形转化为直边图形,所以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引导学生感悟“化曲为直”的思想,创设可操作的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授课人刘老师在课前设置了教学前测,而新课环节则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的味道浓厚。
【教学前测】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请把你的想法用图形或文字表示出来。要写清楚具体的研究步骤和所需要的材料(圆形胶带、线、尺子等)。
任务驱动一:关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请小组讨论怎样开展研究。
任务驱动二:寻找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要求:小组合作,一人负责记录,其他三人负责测量和计算(工具有直尺、三角尺、线、计算器),测量和计算完成后,每组派一名组员上台登记数据。
刘老师把大约20 分钟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相机引导并适时地鼓励小组合作研究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讨论,用材料包里不同的材料实现“自主”探究。最后,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虽然有些学生得到的数据不尽如人意,但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数学困境中引发认知的矛盾,感受到研究问题时面临的困难,并通过一步步的实验操作为突破思维障碍积蓄能量,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和理解。在学生有困惑时,刘老师适时地讲述了有关“圆周率”的发展历史,学生在回望数学史的过程中,了解前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的曲折及他们又是如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最后,刘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梳理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的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实现了自主的、深度的学习。
刘老师在整个流程中话并不多,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任务驱动的设计,还是对探究过程的适时评价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在他的课堂里,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被尊重、被认真对待。无论是分配小组还是安排学生座位,或是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很清晰地传递了谁是这个课堂的主人。”[3]睿智的教师总是懂得用“小我”成就“大器”,刘老师的这节课最大限度地展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参与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思维的种子。只有把学生的学放在心上,教师才能够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走向对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
数学课堂是实施育人的重要场所,但是要培养学生情境间的迁移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的心智,只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项目化学习则可以更好地锻炼和培育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灵活心智,拓展学习天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开启了自我认知之旅,发展了理性,从而有效地落实新课标中的育人理念。
笔者曾尝试将“互联网的普及”和“营养午餐设计师”融合,设计了一次项目化学习,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使学生真正进入沉浸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有的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平时在教室里总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但是在这次学习中,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绘画功底好的就在宣传海报上出谋划策;演讲水平高的,就负责后期的汇报解说等。笔者欣喜地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历练,活动中所收获的成果带给学生别样的喜悦和自信。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立足教材、落实新课标的同时,尽可能地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拓展课程,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如何实现数学学科多元化育人价值的开发,笔者提供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1)深挖教材 精准滴灌
小学数学教材的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教科书编排的显性内容上,还有一些隐性的育人价值需要教师挖掘。在研读教材进行备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增添人文性的背景导入,习题内容也可进行有意识地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问题时,引入资料:地球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3%,而我国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西部缺水更甚。这则资料的引入不仅渗透了环保意识,还可以延伸到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让学生感知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做出的努力。诸如此类的育人材料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理念。
(2)补充史料 相机渗透
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教材的数学史料中,但它在教材中渗透的比例较少,呈现方式也较单一,多是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是他们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关于精神文化内涵、育人价值的介绍较少,而且这些内容通常被安排在“你知道吗?”版块,由于不是考试内容,所以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补充数学史料,并开发史料价值,如果仅仅是了解性的阅读,一定收效甚微。“‘在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当下,历史的视野能让我们更宽广地拓展数学课程的边界,更清晰地把握住课程的独特价值,从而能运用独一无二的力量去凸显核心素养,达成育人的根本目的”。[4]例如在学生感受到“黄金比”的美学魅力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制作相关数学小报、给家里女性长辈设计高跟鞋等,最大限度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史料融合,并在教学中寻找数学史料呈现的最佳契机。
(1)评价语言要有对生命的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地方,善待生命,以爱育爱,才能使学科育人的实施发挥到最大效力。
在以往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者上黑板答题遇到障碍时,我们会说:“谁愿意来帮帮他?”,言下之意似乎在说这位同学“不行”,通常伴随这句话的是学生低下的头。但是在强震球老师的课堂上笔者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谁愿意和这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简单的变化,却极大地保护了这位同学的心灵。
“一个正确的答案也许很重要,但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往往意味着创造,这次的作业让我看到了你的思考,再仔细点,思维再拐道弯就能抵达目的地了。”当学生的作业出错时,笔者常会借助作业本这块小天地写下一些温馨的话语。善待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差错、巧妙地避免差错,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评价方式要有发展的眼光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2]依托新课标理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考量学生的发展程度,摒弃唯分数论的狭隘观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会自评、互评,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欣赏他人优点或发现自己的缺点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只要一线数学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相信我们对学科育人的热情都将转化为学生对数学这门神奇而又美丽的学科的兴趣。“只有当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实现由自然生命向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转化与升华,学科育人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