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 威
课外作业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自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成为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1]。然而,一些中小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作业管理失当现象:只注重学生完成的作业的量,而忽视作业本身的价值与品质;作业的形式缺乏新意,单一以书面形式呈现;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造成过重负担[2]。本文拟对“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管理失当现象及致因做深度透析,着力推动中小学作业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轨道。
一些中小学受行为主义练习律的影响,希望通过机械重复的作业练习使学生产生肌肉记忆,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效果。作业重复内容过多,呈现形式过于单一,多数以简单书面形式出现,枯燥无味[3]。加之,各科教师缺乏沟通,在布置作业时未能统筹规划,各学科作业加叠在一起,学生需要完成作业的时间长、作业负担重。再者,难度一致、缺少分层的作业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成绩较好的学生缺少在较难题目上的挑战,重复简单的练习,对于他们成绩的提升助力不大;成绩稍弱的学生,对于这种自己不感兴趣但又繁重的书面作业多数选择应付了事,或是抄袭他人成果,久而久之对学生的成绩提升与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4]。这种线性思维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受工具理性的裹挟,一些学校教学活动依然存在片面追求应试高分、教学高效的功利化现象,忽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需求,将重心放在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教学被预设成了一种流水线工作模式,教学过程被固化成了单纯书本知识的传递,灌输式教学与重复式学习变成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机械、枯燥。在此之下,作业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目的性活动,教师期望通过作业来巩固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知识,借助重复多次的习题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却忽视学生的独特性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的现实[5]。长此以往,作业功能和价值被异化,作业数量逐渐增多、质量却持续走低,作业的作用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考试成绩,机械重复的作业消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受传统教学知识观的影响,一些学校的教学过程只关注静态的知识,缺乏创新,坚信知识即真理,教学过程歧变为单纯的知识传授与记诵,灌输式教学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被过度强调,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忽视了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性的生成与发挥。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自然在布置与评价方面也会受到这种狭隘知识观的左右。为了使学生能够牢记标准答案和解题过程,老师有时选择让学生重复练习,但这种重复的作业练习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意义,反而会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钳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而作业本身的功能被异化,作业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当今社会,物化现象普遍存在。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所说:“人通过自身活动与劳动得到的产物却与人的发展产生了对立,甚至成了支配自己的东西。这种思想下,人的劳动不再区别于无机物,不再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创造性,而是变成了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劳动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本用于劳动的时间失去了原有的性质,而局限在可以用量来衡量的‘物’上,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丧失,人的劳动也逐渐变得机械麻木。”[6]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特殊活动,自然也受物化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和家长通常以学生投入在学习上时间的多少来判断学生在学习上的用心程度,而忽视了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学习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机械劳动。在作业布置上,一些教师以作业的数量与完成的时间来衡量学生作业的质量,希望通过量的练习来促进学生质的飞跃[7]。但作业的完成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标准,那种大量且费时的作业只会使得学生身心俱疲,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在升学和就业双重压力的社会环境下,每个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根深蒂固,家长们对于孩子在学校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的心情极为迫切,还时不时出现分数攀比现象,孩子的成绩一度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社会内卷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教育的纯粹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完成作业的数量够多,他们的考试成绩就能够有效提高,希望教师能够多布置作业。更有甚者,一些家长难以接受学生回家没有课后作业,如若没有,就归结于教师的不负责;当教师布置实践作业时,家长认为对于孩子成绩毫无用处。家长的这些片面看法自然会影响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与管理。
现代社会,凡事讲求效率与利益,处处充满竞争。然而,只有合理且有序的竞争才能更好地激发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教育事业也是如此。但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高考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可以升学进入高等学校,分数是评价学生的第一依据,分数是学生分流的评判标准,而考试成了学生竞相表演的舞台[8]。由此,学生的分数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和家长希冀的是学生能够取得高分,课后作业成为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有力工具,原本作为巩固课堂知识和学习课余知识的作业变成了达到教育功利化目的的最便利手段。
一个时期以来,学校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判教师教学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家长和他人评价学生智力与品格的唯一标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家长和教师关心的重中之重。这种应试评判标准,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长处,也与我国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做法相背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健康人格的养成[9]。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不同、智力水平有高低,用同一种标准来评判学生显然不科学,同样不公平。将成绩的高低作为筛选学生的手段过于绝对化,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从而得不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但事实上,一些教师依然信奉传统的教育观念,普遍认为自己拥有知识,在学校里就拥有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活动与学习都应该在自己的监管之下。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完全由教师做主,而不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与作业的合理性。他们只在乎学生完成作业与否、作业题目答对与否、学业成绩提升与否。[10]因此,以往不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是重复的机械练习,学习过程盛行题海战术,对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养成过于忽视。
有质量的作业既要有挑战性,让学生可以通过对难题的破解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自信,不被偏题、怪题压制。有质量的作业要有基础题和应知应会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基础发展;也要有符合学生能力的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此,作业管理要摒弃线性思维,走向关系思维,即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做到合理的平衡。具言之,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合理地做加法与减法。做减法是要做到有效规划作业的数量,规避在作业中出现大量重复的习题,将作业量与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让学生不至于因被作业束缚而缺少自主学习及娱乐的时间,以求达成减量提质。做加法,是要求教师所布置作业的质量有所保障,教师要能够对作业做好取舍,可以布置多样化、有层次的作业。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能够找到学生在自己所教授科目上的薄弱之处,做到对症下药,让学生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习题练习,促使学生可以以加培优[11]。
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复杂活动,应该坚持育人为本,而不应陷入工具理性,为了某种功利的实现而使教育过程走向异化。每门科目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12]。为此,教师应当摒弃工具理性,秉持价值理性,注重教育过程的育人价值,而不是为了预设的功利化目的,作业的布置也是如此。作业不该被视作普通的教学工具,教师需要正视作业的定位,通过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有效帮助学生成长。因此,部分教师需要及时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能够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认真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关注课程与作业的育人要求,通过自身观念的革新加上对教材、学生的深入研究,以此确定作业的目标定位,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13],让作业的功能得到真正显现。作业不该被简单视为教师教学的附带工具,而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桥梁,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评价与学生达成深度沟通。
从泰勒的课程原理来看,课程编制在目标确定、经验选择、经验组织以及实施方面都应该十分重视。作业的编制过程也应当如此,需要从作业的设计、完成以及评价等方面综合考量。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希望通过学生大量作业的完成来提高成绩,教师之间互相博弈,使得学生作业的量从整体上增加。为此,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与本班其他任课教师适度交流,以求规划好学生完成每门科目作业的时间与作业量,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有效完成作业[14]。从多元智能理论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不能只用一种标准来评价他人。教师评价作业时同样如此,不能只是用题目的对错、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评价的标准要因人而异,多角度进行评价,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要求严格,激励他们进取;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也应该多找作业中的闪光点,如上交及时、字迹工整,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减少用否定性评价,以此达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15]。同时,家长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做孩子学习的帮手而不是压制的重袱,通过自主学习带动孩子学习,做到多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师所布置作业的情况,帮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故应该格外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兴趣。合理的作业设计应该是正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业的难度要适度、作业的种类要多样,能够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成为学生的枷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作业进行分层,改变千篇一律的重复模式。教师可以将作业的难度与数量设计成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简单、中等、有难度,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选择完成符合自己的作业[16]。同时,教师需要正确了解学生的兴趣,适当布置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后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也应该遵循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有所区分,多发现优点,做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皆能受到表扬,使其在学习上被鼓舞,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附属内驱力得到有效激发。在此期间,教师也需要指明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扬长避短,在不断改进中更好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