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U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究

2023-12-26 13:17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叶金英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论题蚯蚓生物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叶金英

生物学科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正确认识生存的地球环境,从微观上科学认知人类自身的生命系统,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是学生系统性学习生物知识的初级阶段,因此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生物发展。TFU 教学模式是当下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切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教师应正视TFU 教学模式的价值,积极探索将TFU 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生物课堂教学水平。

一、TFU教学模式概述

TFU((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是一种以“理解”为内核的教学模式。TFU 教学模式起源于建构主义,是创新职业发展项目WIDE World 的重要研究结果。该教学模式认为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与内化知识。TFU 将学习者的“理解”定义为一个持续的、渐进的逻辑思维过程,认为“理解”是学习行为不断推进的一种结果。只有当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有效思考,通过逻辑思考对学习信息进行吸收和整理后,“理解”才会发生;而通过理解知识,学生能够将相关信息正确地表述出来,并运用所习得的知识去处理真实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1]。

TFU 教学模式通常由四个环节组成:(1)启发性论题。该环节旨在解决“教师应教授给学生什么知识”这个问题。在此环节,教师既需要参考新课标中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寻找与课程内容有紧密联系且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论题,以此来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生物思维受到启发。(2)理解目标。若说启发性论题是站在教师视角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那么理解目标则是站在学生立场去思考“学生应该理解什么”。为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清晰表述出学生在启发性论题中需要理解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3)理解活动。理解活动即为达成理解目标而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该活动在难度上要求具有梯度性,在设计上要求创设与论题相关的真实情境,在活动方式上要求学生深入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实践而非教师讲解来获取、理解、吸收相关学科知识。(4)持续性评价。持续性评价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TFU 模式中的学习成果,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试能力,而是在于观察学生的理解过程,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

二、TFU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价值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授为主,在课堂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这容易导致学生在脱离课堂环境后失去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和动力,影响生物学习的整体质量。

与之相比,TFU 教学模式将“学生理解”放在课堂的中心地位,四个教学环节皆围绕学生开展。因此,将TFU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中,能够促使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生物学习需求,将教学重心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转向“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上,使学生在课堂中重新获得知识学习的主动权,让生物教学回归初心。

(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要求。为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生物可持续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TFU 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过去以学习结果为中心的初中生物教学习惯,还能够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启发性论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理解学科内容,产生独特的个人感悟,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生命观念,锻炼生物逻辑思维,培养他们对生物探究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生物责任意识,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矛盾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思维惯性,如何抓准班级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成为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TFU 教学模式源于国际教育界学者的合作研究成果,旨在基于传统生物教学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案设计,明确教学目标设置,丰富教学活动组织,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促使教师解决初中生物理论性知识多、学生记忆困难、知识应用场景少等学科教学问题,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TFU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应用TFU 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四个教学环节的内涵,并将各环节融入到生物课堂中。以下本文将以苏教版《生物学》第七册第一章中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教学案例,详细分析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应用TFU教学模式。

(一)设计启发性的生物论题

新课标中将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分成7 个学习主题,其中一个主题就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是学生熟悉与了解该主题的第一课,对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启发性论题时,可参考新课标中该主题“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将其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以此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确定教学的内容导向后,教师可着手选择适合启发学生思考的生物论题。考虑到初中生此前未系统地学习过生物知识,也未形成基本的生物思维意识,教师在设计生物论题时可采取“生活情境+生物现象+生物问题”的模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现象出发,然后以此为例来类比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生物学现象,最后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探究性问题,通过递进式的内容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论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人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场景”系列图片,如“在沙漠中穿长袍的阿拉伯人”“在雪山中穿大皮袄的爱斯基摩人”“在海岸边穿短袖衬衫的夏威夷人”等,并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些人穿着的服饰不同?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衣着?”在学生产生“人类服饰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概念后,教师可进一步举例,将概念中的“服饰”拓展成“房屋”“饮食”“生产活动”等内容,从而让学生架构起“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关”[2]。接着,教师可将该生活情境作为认知的桥梁,向学生展示“生活在冰川的企鹅”“生活在草原的牦牛”“生长在沙漠的仙人掌”等案例,并向学生提出如下思考论题:

(1)生物的生存是否受环境的影响?若受其影响,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2)人类在生活中会尝试去适应环境,甚至影响和改变环境。那么人类以外的生物是否具有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呢?

(二)明确课堂中的理解目标

在组织学生对启发性论题进行讨论学习的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无目的学习”的情况,教师还需向学生阐明论题的理解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TFU 教学模式的理解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的”“应用”四个维度,帮助教师更全面地细化目标内容。授课时教师在完成启发性论题展示后,可如下所示向学生说明本课的理解目标:

(1)知识: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相关因素。

(2)技能:学习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来了解某种生物所生存环境。

(3)目的:客观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4)应用:了解周边的自然环境,收集本地区的特色生物,分析其在本地区生存的相关自然条件。

TFU 教学模式的理解目标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又涉及实践探究活动,能够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理解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要“学什么”,方便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进行计划和预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有助于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知识对其实际生活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开展趣味性的理解活动

理解活动是TFU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与普通的教学活动不同,理解活动要求学生在生物问题情境下通过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来达成活动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对课堂新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理解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理解活动时,一方面要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来确保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思考与应用,并确保活动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知识理解程度,方便教师后续对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巧妙结合生物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的生物学情和兴趣爱好,提升理解活动的趣味性,以此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活动学习中。教师可在完成理论教学后,为学生设计如下理解活动:

活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培养箱中观察蚯蚓的生存状态。

活动任务:(1)尝试改变培养箱中的非生物因素,通过自主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索影响蚯蚓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2)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然环境中是否存在影响蚯蚓生存的生物因素;(3)结合教材知识与网络资料,讨论蚯蚓是如何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尝试设计生物实验来证明蚯蚓对环境的影响力。

在活动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应用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思考与理解。如在任务(1)中,学生首先要了解“自然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这一知识点,然后通过逻辑思考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探究行为,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生物思维能力。例如,小组成员提出用照明灯代替阳光来观察蚯蚓生存状态,而在探究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阳光对蚯蚓生活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亮度和温度两个方面”。为进一步了解阳光是如何影响蚯蚓生存的,小组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细化了实验设计,并进一步加深“阳光对生物生存有影响”的理解。

(四)实施可持续的学科评价

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TFU 教学模式重视评价的可持续性,提倡教师应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且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生物情感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而不是将应试能力放在生物评价的首位。为此,TFU 教学模式设计了专业的反馈梯度表,并将评价环节分为“澄清疑问→肯定成果→指明问题→提出建议”四个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组织学生完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活动后,教师可按如下所示对小组成员的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师:我们先一起来解答大家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组的探究结果,第一小组提出“蚯蚓对土壤环境有益,因此土地中的蚯蚓越多越好”这一观点。首先老师要表扬这个小组,他们在实验中加入了植物种植环节来证明蚯蚓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但该小组在结论中写的“越多越好”,大家认为这个探究结果是否合适呢?

生:他们没明确“多”是具体多到什么程度[3]。

师:没错。该小组在探究活动中也通过实验体现了“有蚯蚓”和“没有蚯蚓”的土壤环境区别,并没有证明“蚯蚓多”和“蚯蚓少”的区别。而且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片土壤里都是蚯蚓,是否会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呢?以后我们在撰写生物实践结果时,用词一定要科学、严谨。

四、结语

综上所述,TFU 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响应新课标对生物教学的相关要求。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学习和了解TFU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实践,促使学生在启发性论题的引导下充分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在应用TFU 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还需结合班级学生的生物学情和生活经验,有的放矢地组织理解活动,实施教学评价,以此来提高模式应用的有效性,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生物课堂。

猜你喜欢
论题蚯蚓生物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