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

2023-12-26 13:14邓诣群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育人课程

邓诣群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新时代对农业科学发展提出新要求,新农科建设成为我国农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2018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全国农林高校开始逐步深入探索新农科建设方案,接着,涉农高校发起三次有影响的行动(简称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尤其是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新时代涉农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供给,2021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校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并提出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等要求。

一、改革背景

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总体目标,关于“三农”的目标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党明确新时期党的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而乡村振兴工作的制约瓶颈是人才,是农村劳动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

从2017 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看,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1.8%[1]。尽管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备,但高校毕业生涉农工作意愿不强,众多关于国内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更愿意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2]。有抽样调查显示学生未来不愿意从事涉农工作。近些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推动了全国各地乡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乡就业的教育收益差距在不断缩小,对涉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区选择方面带来了新变化,吸引着更多大学毕业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3]。加快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供给端亟需改革。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及时响应时代号召,紧紧牵住人才培育这个“牛鼻子”,积极着手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从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升级、专业改造、课程创新等方面,全面开启了知农爱农新型涉农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探索。

二、改革设计思路

(一) 以问题导向思维设计改革方案

1.问题导向

主要解决三对矛盾:人才需求多样化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矛盾,职业规划多元化与人才培养单一化的矛盾,产业知识需求的开放性与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的矛盾。以“懂农业、爱农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指向,综合考虑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构建“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全链条协同育人新模式。将生产实际问题融入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实践实习、基地实训中,改变以往协同育人模式松散、单一、分割的困境,实现向规范、多元、协同育人的转变。完善资源配置及条件保障,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2.学生主线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是华南农业大学职能的全新刻画和多维阐释,学校创建了人才培养“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链联动新范式。制度保障与运行机制调控先行,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协同合作,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围绕“农”字特色做文章,实现“‘三农’价值塑造、‘三农’情怀培植、‘三农’知识集成、‘三农’服务能级提升”的系统目标。打造知农与爱农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并开设农业特色课程模块,增设艺术类选修课、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课程。加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核心课程群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校—省—国家三级优质课程体系。重构“三农”教育实践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建农事通识训练平台,建立“校内课程+企业课程+企业实习实训”新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重构评价系统,实施内外部保障双循环,增加爱农情怀评价维度。

(二) 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1.确立“三本位”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全产业链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三本位”融合是指立足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学生本位,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完善资源配置及条件保障,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理念是指依托全产业链,聚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通过精准招生、靶向培养、溯源质控、三段轮训(企业—学校—企业),保证培养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一线问题—合作课题—研究选题—论文解题”的思路,选择与华南农业大学学科发展契合的8个重大领域,实施高层次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着力解决专硕和学硕培养趋同化的问题。

2.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1、2、3、4、5”整体设计

依托“1”个大型的校企合作平台,至少联合“2”家大型企业,厘清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专业实习与求职就业“3”个方面的关系,以协同育人理念、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协同实施专业教学工程、协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4”个协同为目标,采取师资互聘“双百计划”、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5”项措施,最终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发展模式。

3.建立以全过程协同育人培养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华南农业大学与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培养方案制定,在各教学环节进行实时、全方位和全程的监督,形成“检查、监督—评价—调控—反馈”的良好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环节监控制度。此外,通过4年学习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后表现建立毕业生的溯源质量评价制度。

4.建立权利对等、平衡利益诉求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激励

赋予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权利,平衡合作企业的共同利益诉求,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5.完善以师资互聘、平台共建和课程共设为抓手的人才培养资源的开放共享体系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委派教授和专家参与合作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技术研发,聘请合作企业高层管理与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鼓励“行业专家上讲台”、举办专题报告会、聘请校外第二导师等举措,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推进校企人员互聘“双百计划”。

三、改革创新举措

(一) 开设并完善耕读教育课程体系

1.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彰显“农”字底色

在公共课程设计方面,华南农业大学首创了“农事通识训练”“工程通识训练”“管理通识训练”三大通识类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修2个学分,培养学生“农工、农理、农文”复合创新能力,构建了“厚基础、会农事、知工程、懂管理”的实践教学新体系。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率先开设了覆盖全校的以农事训练为代表的“耕读教育”系列课程,截至2022年底,累计训练学生61000余人、2009个班级,覆盖全校90%的本科专业。

组织教师编写中华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系列教材,征集编写耕读教育教学实践优秀案例,打造一批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耕读教育精品教材。引导各专业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突出课程思政“农”字底色。引导学生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

2.强化耕读实践教学,突出知行合一

涉农高校重视加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耕读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知农爱农的真情实感转化为学农为农的实际行动[4]。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事训练中心,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建立了农学训练站等十个耕读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内容涵盖了从“农林牧副渔”到“耕种管养收”等各专业领域和生产过程。华南农业大学拥有实训基地面积近800亩,包括林地、水田、坡地等,实验室面积约2000 m2,已建成光伏大棚、蔬菜植物工厂、食用菌基地、生态养鱼基地等农事训练教学场景22个,为开展耕读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健全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动发展的实践教学机制,依托现代农业企业、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社会资源建设了一批校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耕读教育社会实践,打造一批耕读教育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农村、林区和生产一线现场调研考察、实地学习。积极开展“百万”师生驻镇帮镇扶村行动,由牵头专家带队,组织学生到乡镇参加社会实践。依托广东农技服务乡村行,组织由专业老师牵头,涵盖涉农专业学生的服务全产业链的“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农技服务,增强学生服务“三农”、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传“佳话”,育生物育种英才

这个“佳话”就是“一门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首任校长丁颖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在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丁颖的秘书兼科研助理卢永根当选中科院院士。2017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中科院院士,“三代院士、两脚泥巴”,体现了胸怀“国之大者”、扎根农业、报效祖国、奉献传承的宝贵精神。

4.营造校园耕读文化氛围,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华南农业大学特别注重校园耕读文化的建设,打造耕读文化校园,努力做到守护、传承、展示好中华农业文明优秀成果。华南农业大学结合悠久办学历史和浓厚的耕读文化底蕴,突出思想引领,加强耕读文化的宣传,深挖校史耕读文化元素,讲好“一门三院士”等华农经典感人故事,弘扬“笃学明德、躬行践履”丁颖精神。依托校史馆、农业博物馆、丁颖纪念馆、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思政体验馆、院士广场、乡振小院等场馆资源,打造更多耕读教育情景式教学项目。通过名师讲座、文化作品展演、紫荆科技文化节、暑期“三下乡”、紫荆诗词大会、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将耕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达到以文化人,启智润心的效果。

(二) 创新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模式

2018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依托农业硕士8个招生领域,实施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同时还与温氏集团合作设立农业硕士“兴农”创新班,为参与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小院、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教师单列专项研究生招生指标,实现校企教学、科研、基地、就业等全方位一体化合作,培养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精准”招生

围绕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一线存在的突出问题,征集入库项目。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导师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涉农科技服务平台,征集入库“问题清单”。设立“乡村振兴”专项指标,遴选“乡村振兴”人才。对入库项目进行遴选,根据拟录取研究生学科背景、研究兴趣与“在库项目”进行“人岗相宜度”匹配,由申报项目的校内导师、基地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双向选择进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

2.“靶向”培养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修订培养方案。突出综合性(研发—试验—生产)课程设置,鼓励“行业专家上讲台”,强化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开设面向新农科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课程,建成“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课程,培植学农知农爱农的 “三农情怀”。实行“基地—学校—基地”三段轮训式培养模式。学生尽早进入基地开展生产实践,发现问题。进校完成课程后返回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学校+基地+产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论文研究与求职就业”无缝对接。“制度+平台”激发实践能力培养。制定《专业实践环节管理办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制改革实施办法》,落实学院平台建设考核制度,围绕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战略,整合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县级农技服务驿站、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等新型平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三段双导”考核评价机制。校内外双导师参与三段轮训全过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负责实践训练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等。开展学位论文风险防范和“问题风险”综合研判。依托基地问题需求开展论文研究,针对部分选题存在层次不足、深度不够的潜在风险,实施学位论文风险防范和“问题风险”综合研判机制,保障研究生在解决一线问题的基础上完成论文。

3.“溯源”质控

依据“入库项目”的问题需求(“源”),从企业需求与论文的选题的契合度、入库项目—开题—学位论文的匹配度、专业实践环节的达成度、基地建设与运行的有效度、双导师的参与度等方面对培养过程质量进行监控,重点考察“五个度”。

四、人才培养经验总结

(一) 坚持党建引领学校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发展全局,坚持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坚持“三全”“五育”并举,把“九个坚持”作为根本遵循,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生社区党建作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创建了“1+4+N”思政育人社区,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建设,以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大思政教育改革。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获首批“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和“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称号;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获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6个。在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华南农业大学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二)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育才能力

1.发力新农科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推动新农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年来,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同时,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新建智慧农业、低碳农业2个交叉学科,创设一流本科专业,新增家具设计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农业资源与环境、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生物育种科学和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12个新专业。华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工作,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通过对学校现有专业设置的分析与调研,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或者口径过于狭窄的专业通过关、停、并、转,实行存量的淘汰[5]。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作物学科设立本—博贯通“新农学”创新班,实施丁颖创新班提升计划,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业态,打破学校育人共同体内部的学科边界与专业壁垒,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建立课程、实践等十大育人子系统,并通过科教协同、产教全程融合推进,把专业建在了产业链上。与温氏集团、长隆集团、大北农集团、碧桂园集团、华大基因、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与“三农”需求无缝对接。设立研究生“温氏兴农创新班”,实施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专业学位“专项制”改革,探索“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构建由农业行业产业用人反馈“效果检验”向产学合作“缺陷预防”转变的外部监测与内部评价、探索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四链联动机制,形成多维评估的质量保障双循环体系。

3.面向乡村振兴需求

华南农业大学绘就的一张立足广东、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产学研合作蓝图中,农业硕士成为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每年千余名农业硕士到农技驿站、乡村振兴驿道、科技小院、新农院分布式服务站开展实践,服务“三农”。师生共同组建了72个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为7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全方位服务,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等媒体进行报道。“科技特派员+脱贫攻坚+研究生”新模式解决了帮扶地区众多生产问题,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为减贫问题贡献了华农智慧。“温氏兴农创新班”多数学生留在企业就业,合作培育了7个国家级畜禽品种和5个省级农业类名牌,获国家科技奖2项、省科技一等奖3项,华农—温氏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国内产学研合作典范。获批3个全国农业硕士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新建100余个省级、校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培养的农业硕士,解决包括果菜花茶、南药、畜禽等产业乡村振兴一线问题400余项,助力新会陈皮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冠军,打响茂名钱排“银妃”三华李品牌,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五、结语

(一) 农业高校未来改革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以“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为核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走好一流人才自主培养的华农之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和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作出华农贡献,持续为国家培养大批心怀强农兴农使命、志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具备新农科知识应用高能级、聚力产出强农兴农成果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已经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师生大讨论,并制定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行动方案(2022—2025)》,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1、3、2、8”。“1”是一个目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华农风格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3”是三个坚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达成、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2”是两个贯通: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8”是实施八大行动:“三全五育”铸魂、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内涵提升、课堂革命提质、协同育人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拓展、“大先生”培育、质量文化重构八大行动。

(二) 提升耕读教育育人效果

深入挖掘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探索构建具有涉农高校特色的耕读教育育人新模式,对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要着力打造高质量耕读课程体系,编写出版耕读教育教材,发挥课程与教材作为育人载体的鲜明作用。打破当下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系列课程教材匮乏的现状,各涉农高校应发挥所长形成合力,深挖专业教育中的耕读元素,集成优质文化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多样化耕读教育系列通识课程,在立足地域农业特色的基础上,加快编写出版耕读教育系列相关教材,搭建教学资源库并开放共建共享,引导学生系统完整地汲取耕读文化、提升劳动品质[6]。第二,拓展耕读教育实践场所,搭建耕读教育实践平台。耕读教育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当前,涉农高校要不断拓展耕读教育实践场所,运用好校园、田野、社会三大场域,将育人从课堂延伸至农业生产一线,丰富学生的农耕生活与劳动生产体验。依托农科教基地等社会资源,建立耕读文化育人基地。第三,多方发力,持续提升耕读教育质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要高度关注关心耕读教育,形成耕读教育的合力,共同推动耕读教育的实施,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新型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华南农业大学正在通过“1(高校)+M(农业产业主产区院校、科研机构、推广机构等)+N(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探索协同育人“共同体”的长效机制。第四,建立耕读教育考核机制,提升耕读教育成效。涉农高校要从加强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角度来构建考核机制。要不断加强耕读教育的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原则和管理办法等,以耕读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建立健全耕读素养考核标准[7]。

(三) 营造一流质量文化氛围

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持久的内在驱动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强自我质量保障和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校当务之急。华南农业大学将严守学业标准,优化智育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创新考核方式,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毕业论文(设计)查重与抽检制度,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规范质量监控流程,构建本科在校生培养质量全程跟踪评价体系,完善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库,利用教学全过程数据和教师、学生课堂动态数据,建立由“监控—诊断—反馈—整改”等环节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工作模式,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培育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一流质量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育人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精选
华南农业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