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两创”新发展的三重逻辑

2023-12-26 09:38龙淑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两创中国式中华

龙淑桦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3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处在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人民需求之变和世界之变的现代化浪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命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进入了崭新赛道,解锁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发展技能。“两创”新发展,诉诸理论、方法论和实践层面,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紧密联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价值元素,推动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新模式。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两创”新发展蕴含的逻辑,既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路,为廓清各类虚无主义赋以正本清源的阐释力,又有益于从世界文化现代化的视角,理解我国是如何贡献了中国之治的新方案,揭示文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一、“两创”新发展内蕴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2014 年9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命题。“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开创性理念,其通过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完成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耦合了中国式现代化“见人见物”的本质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两创”的提出,丰富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其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标志着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使命、路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两创”新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见人见物”的发展逻辑

“两创”新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其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人的劳动而创生的过程,即倡导人根据历史传统、时代条件、现实追求等对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内涵与价值加以改造,建构起塑造人、涵养人、成就人的新型文化样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发展是铸魂工程,既要“见人”又要“见物”,而且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化相适应。

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57

这不可辩驳地表明,“两创”新发展内蕴“人”与“物”相统一的双重逻辑,“人”可以通过历史生成的实践活动,改变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让有时代价值的文化形式具有可塑性、历史性。即是说,它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观的中断,而是对新的文化理念的重启和丰富,开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路向。“两创”作为文化现代化的新方案,在实践中遵循“塑型”与“铸魂”相结合的规定性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文化理念新成果,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成就谁的现实追问。此外,“两创”是对文化表现形式的“塑型”与赋予新内涵的“铸魂”相结合、互为表里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人”对“物”的真正驾驭,将传统文化观隐含的主体积极性,重新召回时代的发展轨道,达至“人”与“物”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高度。

马克思于19 世纪所预见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深切关注的是人能否获得展现能力和发挥潜能的机会,能否敢于与旧时状态彻底决裂而拾获“扬弃”的前行动力。21世纪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目标、内容、成果和意义的解构和建构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如何提高人民对文化内容的鉴赏能力,以及如何满足人民可以更广泛而真实地共享共鉴文化成果的问题展开的,并不是凌空而起毫无根据的,也不会步入僵化的死胡同,有其长远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两创”在本质上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现代人在“历史”与“现实”的意义上建筑起来的对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与需求的理解。其同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首先,“两创”蕴含“塑型”与“铸魂”相统一的逻辑,决定了其实现“创造性”和“创新性”程度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内容和方式、目标和意义具有内在同构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天”“地”“人”各得其和以生与各得其养以成的文化精华,存续于现代社会的生活秩序之中,可以标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底蕴。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物”与“人”现代因素的深相融合,“物”的现代化水平决定着实践主体参与和感知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以及实现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能力。

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原则和方式、选择“转化”和“发展”的内容、生成和共享“转化”和“发展”的成果、检验和反馈“转化”和“发展”效果的标准,都是准确研判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物的逻辑”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赋予更多的新机遇。同时也应看到,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各民族根据新的时代条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彰显。

(二)“两创”新发展的成果蕴含共建共享的文明追求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两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不仅为实现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注入了时代精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过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时代彰显,还为中华文明创新勃勃生机活力的同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创造着和平与发展的条件。即不仅要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还要同各国交流互鉴、相互切磋,把文化课题研究好。

中华民族各民族具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元”要素和动力,并以“枝叶”的形象,根植于中华民族“一体”的共有精神家园之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向上生长汲取营养过程,秉持开放包容、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定力,在多元文化“盘根错节”的根脉间隙,柔韧释放独特的禀赋,形成交融共生的同心合力,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繁荣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共生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进路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意味深长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3]543-544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4]470

正当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民族如果过分强调文明的区别和分裂、互相争斗和倾轧,则无疑陷入到狭隘的境地:“漠视了人类本身就是群居性、相互依存的社会化高级动物,忽视了文化的生成发展离不开集体组织交往记忆的历史互动,低估了人类文化价值育人铸魂的通约性,忘记了物种的传播怎样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繁衍,以及细菌、病毒的危害和环境的破坏带给人类共同的灾难,同时也忘记了在人类各个群体中分享着共同的价值观。”[5]1

新时代“两创”新发展的丰富成果融入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的同时,继续秉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发展理念,构筑“要素与动力”恩德相结、腹心相照、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大厦,向世界共享着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向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持续增添“群芳竞艳”的现代化“美的结晶”。正是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2]401。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的统一,为“两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的力量支撑。当前以至今后“两创”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对实践主体适应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中国特色,离不开“两创”新成果作为重要的衡量尺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面赋能。

二、“两创”新发展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方法论逻辑。因“两创”新发展内蕴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决定了其发展前景绕不开“人”与“物”的关系,并且围绕着区分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于人的价值而展开。然而,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消失或实现转化,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规律和发展逻辑,即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才能更有力破除文化变革中的历史性壁垒,直面“人”与“物”相脱节的现实困境。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注“人”的创新创造需求与供给能力问题

“人”的创造性需求与能力的供给平衡问题,是文化现代化过程需要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21 世纪文化繁荣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的多元化、当今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以及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都要求我们务必认真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关系。“两创”新发展需要依托历史经验的启发和物质条件的支持,也需要人才和科技力量的支撑,发挥人的历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才能把握历史和时代的机遇。从文化的趋新向度来看,不能仅仅通过经验事实来证明与标榜人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境遇而言,需要直面当代各类文化思潮与社会变革力量的格局与困境,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创新创造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方面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对外开放愈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记忆秩序赋予了“解码”与“编码”的创新创造能力。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立足新的历史条件、时代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培育更多掌握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防范化解文化传承人断代缺位、流动错位、技艺固化等传统文化失传的危机与风险,充分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理念、风格的生机与活力,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的实践规律,寻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保持人的创造性需求与能力同社会化的创新创造水平相适,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两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理念,嵌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进程,涵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彰显了鲜明的时代魅力,赓续着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库的生活化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观的基石,是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建设中华文化基因、结构和模式的重要组成。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以历史的长远眼光审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熔铸了中华儿女的集体智慧精华,怎样奠定了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厚基础,其涉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程度、实现方式、效果成就,才能真正将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推向更高的境界。因此,“两创”坚持求新求变的科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坚持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人”在其中的创造性需求与供给能力的平衡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要义,不仅是基于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革的理论转化和实践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面对的历史和现实课题。

(二)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区分“物”的创新性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传统社会中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综合表现,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判断和区别哪些传统文化称得上是“优秀”的,以及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这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绕不开的现实议题。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加以区分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才能清晰地把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就历史分期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大体从原始社会延续至1911 年辛亥革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结束到民国建立之前,关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的样貌,学界一般不简单用“封建”概括,认为用“传统”概括社会整体发展状态比较合适,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划定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具有历史合理性,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容涵盖的历史范畴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见之于丰厚遗产的积极面相与历史痼疾的畸形异样,因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况且,文化的传统价值并非完全是取之不尽的“精华”,一定时期的文化“精华”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的需求进行扬弃“转化”,才有与时俱进的可能性和发展性。

不可否认,文化的现代化不是一味地向前进,也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是“传统”与“现代”交相呼应的进程中,构建“物”与“人”相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精髓,在历史上对社会的稳定、朝代的兴盛延续和民族的凝聚力起积极的作用。首先,文化具有时代性,凝结了每个时代的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建构起的完整的价值意义体系,一切划时代体系的丰富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一时代的现实和需要构成的。传统文化的“糟粕”在不同的时代不会自动消失殆尽,需要每一代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结合不同的历史条件加以改造转化,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才更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其次,旧的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糟粕未能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相结合的顽疾。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得益于文化共同体在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场域,扬弃了逐渐没落或衰微的模式化、僵化的伦理道德糟粕。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长期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正确研判了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接力完成了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历史任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和人民的检验,在取“精华”之要时敬畏守正,在弃“糟粕”之端处推陈出新,确认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定位,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提供内涵式的要素支撑。

三、“两创”新发展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实践逻辑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运同世界文化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勇立世界现代化的潮头,让“两创”的新成果“出圈”于世界文化之林,必然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遵循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挈领力引导,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破意识形态领域虚无主义的局限,守正“两创”正本清源的现代化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题中要义。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在道路方向、思想意志、文明理念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引领和支撑,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就不可能始终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行进,获得新的历史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推动“两创”的新发展,仍需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实践要求,立足世情、国情、民情和党情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扎实的工作:

(一)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化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指导

“两创”新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要求,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选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理论自觉,为“两创”新发展起到挈领引向的作用。诚然,两种文化观的契合融通是在各自与时俱进的轨道中,以独特的文化精华互相滋养,使各自充分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削弱甚至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然会失去社会主义主旋律,最终丧失整个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讲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两个结合”融会贯通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6]如此一来,才可以说“两创”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找到了“转化”和“发展”的新进路,确认现代化的方向是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1]1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18。

这一论断也预示着,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发展的科学性将愈发凸显,不断形成现代化的理论成果,得出符合中国特色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作出符合中国实际要求和满足人民需求的时代回答,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创造更加辉煌的新成果。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文化现代化凝心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旗帜鲜明的前进方向,还要具备强大的实践动力才能不断趋于繁荣发展的新高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一家亲的和睦传统,为“两创”提供了应时处变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根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融洽情感,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涵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彰显出中华民族久经考验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加繁茂的“枝叶”形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有精神家园,涵养了“根深”才能“叶茂”的气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融铸了不竭的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的传统民族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度越来越大,人口的大量和快速流动,使得原生的大家庭生活模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分化或逐渐消失,这也意味着先前以代代相传形式维系的共同记忆模式逐渐消失。[7]12如何凝聚民心力量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两创”面临的历时性挑战。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此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现实,多次阐发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充分表明,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唯有互帮互助团结奋斗,才能凝聚合力促进中华各族传统文化的“枝叶”在新的时序与转场中,准确将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的崇尚自然、守望相助、讲求道义、归聚人心、出入相友等文化意义,加强提炼、阐发、弘扬,扎实紧系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在百年未有之复杂变局中,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完成伟大的“两创”工程并非有了好的方案就可以高枕无忧,如何实现团结统一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和激发群策群力的创造力,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同德的伟力,始终是摆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时代课题。

(三)明确社会变革的本质要求,守正“人的现代化”理念

马克思将社会历史理解为一种社会经济的过程,通过世界革命的方式加以实现,最终目标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革命的真实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人的历史与现实关系,文化的变革,即是变革人的现实关系。人的现实关系可视为一种财富表现,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相统一。文化变革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塑型”,更根本和难能的是要“铸魂”。所以“两创”是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社会生活关系也发生变化的一种文化力量,它同样可以使意识形态发生变革。因而它所要变革的目标将是创造适合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关系,即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的深层次目标,是“对社会生活关系、即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关系进行深刻的变革”[8]663。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科学真理表明,唯有始终以时代的发展为其哲学实践基础,并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理论的精华才能实现理论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为如何“转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方式建构起了摆脱虚无思潮束缚的精神力量,从而适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新发展需求,不断顺应历史资源禀赋的高境界追求。在国际动荡变局下,“两创”在求新求变中,各类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的风险时有发生,对传统文化转型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指导,摆脱狭隘主义的束缚、肃清虚无主义的渗透、廓清霸权主义的时代局限,顺应“两创”过程与结果的变革趋势,守正“人的现代化”理念理固亦然。

第一,摆脱“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束缚,广开丰富的地域文化新格局。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稳定中,中华各族人民牢固树立起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两创”的方法和成果凝结了中华各民族集体智慧结晶,构成了丰富多彩、和而不同的中华优秀文化深厚底蕴,孕育生成了“各美其美”的文化形态。值得注意的是,“两创”并不是汉族或某个民族的文化专属政策,因而要防止大汉族主义和本民族利益至上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依法抵制和惩戒通过网络媒体、终端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传播狭隘观念的“键盘侠”。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中华各民族“多元”合力共建“两创”的文化方案,发展成果统一于中华民族“一体”的大家庭中,任何企图分裂民族统一、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局面的言行,都不利于祖国统一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不利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创造力的发挥,都应当接受严肃的教育引导或依法严惩不贷。

第二,打造风清气正的文化自信氛围,防范“文化虚无主义”的潜在风险。“两创”的成果塑造了人们共享的文化记忆,是文化共同体凝聚力的黏合剂,更是民族生命力存续的“根”和“魂”。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或攀山越岭或云端亮相,从历史深处走来,或从乡土边缘境地,走进网络万千世人的“凝视”群,将农耕文明的传统记忆与转型后的虚拟“交往记忆”,嵌入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中,融铸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不乏一些别有用心者不珍视文化历史,通过网络随意曲解或抹杀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成果,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式微或淡漠诋毁的心态。在时序转化与空间转场中,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没有自觉自信的认同意识,就会逐渐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危机中,失去文化精华的熏陶,成为一个没有“根”和“魂”滋养的流浪“浮萍”,身虽有定居之所,内心却难有安定的精神家园,或被时代和人民孤立而逐渐淘汰于风口浪尖,成为历史长河中孤立无援的“边缘人”。换言之,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而行者,终将难抵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彼岸。“文化虚无主义”的破坏力是潜在且无穷的,打造风清气正的线上线下文化自信氛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扎根绵延于人民美好生活土壤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

第三,倡导文明共生理念,跳脱出“文化霸权主义”的局囿。人类文化的发展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两创”的过程和结果,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形成具有中国独特性和世界普遍性的中国特色文化发展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中的重要组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并非等于追求文化的唯一性和霸权特性。毛泽东始终强调中国文化在坚持有历史的继承性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倡导与世界文化相联系、相融合,他曾凌厉地批评那种“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9]844。“两创”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方案,就是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坚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形式,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尊严,注重文化的历史方位和时代风格。作为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枚“美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并非要走向“唯一性”的文化霸权地位神坛,而是致力于保持“各美其美”的独特气质,在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中兼收并蓄“美美与共”。在这个意义上,“两创”的价值追求在同“文化霸权主义”划清界限时,越是招致质疑或非议,越是要站稳独特文化的立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找准自我的文化定位。中华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共生共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深远莫测,需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突破落后文化理念的虚设壁垒。从这个视角来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之一,就是在处理各种思想对立矛盾中,挖掘潜在的应时处变能力,塑造人们不断求新求变的核心竞争力,守正“两创”的现代化新理念。

(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提供主心骨支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更是风雨来袭时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和“发展”,如何推动“两创”工程取得新的进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作为国际性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境界的组织者和守护者。正如马克思主义最初的起源阶段一样,理论本身具有的超越性原则,可以唤起人的一种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10]38在引领和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还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努力中,吸引、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又一批敢闯敢拼、勇于奉献、富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精神追求的文化守护人,带头学习和传播科学的文化理念,致力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各类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发展氛围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风雨如晦中为人民遮风挡雨的主心骨。20 世纪30 年代,当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守护者,开始深入反省过去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以及“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宗派主义表现,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 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以来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多年以来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11新时代“两创”的全过程要想取得新进展,同样离不开党的全面引领,也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以及自觉提高共鉴文化的水平,提升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在了更为突出的重要位置。2017 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18 年,我国建立了由中央宣传部牵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部际协调组,各成员单位组成专家调研组,共同研究传承发展的重大问题,以问题和政策为导向加强督查调研,逐渐积累了“找准文化抓手促传承,摸清文化家底谋发展”的实践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 年,我国累计完成普查登记数据270 余万部,占总任务的94%;累计修复古籍360 多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一万余人次;全国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达7.2 万部。至2021 年,我国共培养了超3 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 372 项,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3 个,落实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的普查工作,编写完成了《全国地方戏曲普查报告汇编》。”[12]

2021 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四年之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出台,进一步推动我国各部门联合发力,逐步建立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全国一盘棋文化模式。至此,我国文化工程的15 个重点项目将持续推进,中华文化新媒体的传播工程、遗产保护工程、文艺创作工程、中华文化全民教育工程、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工程等任务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觉”的新境界,中华文化工程的新项目仍在持续更新中。

故此,“两创”得以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将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天下观、国家观、民族观、群众观、价值观等文化基因,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文明成果,为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了现实语境和未来愿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初心与使命,推动了“两创”在栉风沐雨中不断开辟文化现代化的新境界。也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之路才能前景广阔,否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就会偏离航向、失去主心骨支撑、丧失灵魂,失去生机与活力,更谈不上繁荣发展。

变化是一个社会的正常特点,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为具有多样化状态的过程和结果。“两创”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华人民求新求变、遵循科学理论、汇聚强劲动能、开辟向远阔路的文化工程,在新征程的探新过程中将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可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纵深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科技赋能文化创造“出圈”出彩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与世界携手把握历史、时代和世界变化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马克思曾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3]592,“两创”的新任务在现代化中日益推出。

在前所未有的国内外交织变局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任务愈发艰巨。既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致力于塑造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具勃勃生机的独特形象,又要致力于携手世界文明的多样文化,共同克服各种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震荡,朝着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方向不断迈进。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复杂问题的活跃状态愈发前移,对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新挑战。然而人类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离不开凝心聚力的文化力量。而且“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14]。

四、结语

“两创”新发展得益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赋能,其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文化方面的衡量尺度,还为人类文明的创造和积累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珍视文明成果的共同爱好和优良传统,相信在“地球村人”的凝心聚力、携手同心、携而不辍的共同努力下,将不断开创出异彩纷呈、和而不同、不断“出圈”的崭新篇章,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多的可能。诚然,“两创”作为构建人类美好精神家园的文化工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其新任务与新问题交织共存,其新成果与新发展亦远不止于此。

猜你喜欢
两创中国式中华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