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彭 博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在实践中凝练与升华的理性品质,是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概括性论述,是理解和阐释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教师因内生动力不足,在身份认同、职业价值认识、发展目标、发展动力等专业发展问题上陷入自我矛盾冲突的两难困境[2]。事实上,乡村教师内生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其自身更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忽略内在精神的生长,从而导致实践过程缺失必要的精神性要素。因此,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结合乡村实际,深刻理解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乡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使命,并探讨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养成路径,是重建乡村教师精神家园、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乡村教育家精神是乡村教师具体实践的抽象表达,蕴含深刻且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高度凝练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基于此,笔者试图从更为具体的乡村教育领域将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具体化。
理想信念是教师对人生目标和追求的确认与信奉,展现出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置于教育家精神的首位,凸显教师实现远大目标和追求的重要意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可以理解为教师应具备家国情怀,树立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信念。理想信念关系乡村教师在国家发展与乡村发展中的自我定位,是影响乡村教师扎根乡土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表现为“心怀乡土、志在振兴”,意味着乡村教师应具有乡土情怀,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立志将乡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家园。
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奉献乡村的内生动力,能够激发乡村教师关注乡村发展、关切乡村教育的情感。现阶段,乡村教育面貌较之过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坚持发挥“奉献”“扎根”“服务”的“为民情怀”精神,努力消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3]例如,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一如既往地扎根乡村,为乡村打造了教育高地,是一名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可以看出,乡土情怀是促使乡村教师始终牢记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赋予乡村教育生命力、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撑。乡村教师具备乡土情怀,能够以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志向,将自我融入乡村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在乡村社会中仰望星空、守望乡土。在20 世纪,陶行知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实现改造中国的愿景,提出了“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大志向。如今,在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教师需要将“乡村振兴”作为理想信念,定位自身在乡村中的角色,肩负起国家复兴、民族振兴的历史担当。
道德情操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的核心,影响教师对于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理解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对教师生活态度和生命状态的期许。“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可以理解为教师在言行上恪守道德规范,具有高尚、正义的品质,能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道德情操影响乡村教师对乡村道德风尚的认同,是塑造乡村教师形象的重要内容。乡村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情操可以表达为“在乡为贤、涵养乡风”,意为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承担起“乡贤”的责任,在服务乡邦、引领乡风、维持乡序中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新时代乡村教师应自觉担当“新乡贤”角色,既要发挥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又要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彰显乡村教师专业身份和公共身份的统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期望教师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发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风范。在乡村教育领域,“在乡为贤、涵养乡风”的道德情操赋予乡村教师超越乡村学校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整个乡村社会的“大先生”。即乡村教师不仅是乡村儿童的“经师”和“人师”,更是乡村人民心中的“榜样”与“标杆”,应成为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力量。正如梁漱溟所言,“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结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5]显然,乡村教师有机会和能力成为梁漱溟所指的第二类人,从而发挥垂范乡里、涵养乡风的作用,以“新乡贤”角色解决乡村问题,为乡村现代化的实现作出贡献。
育人智慧是教师在培养学生中所展现的才智与能力,体现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理解力与思考力。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师站稳“三尺讲台”的底气。“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在启迪学生智慧、滋养学生心灵的教育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个性提供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乡村教师是否具备育人智慧,这直接影响教学实践效果,对乡村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乡村教育家精神的育人智慧体现为“立乡善教、劳育身心”,是指乡村教师应具备活化乡土知识的能力,将教学与乡土有效融合,并重视劳动教育对乡村儿童智慧生长与心灵发展的作用,探索符合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的专业身份要求他们必须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授者,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成为生成教育家精神的基础要素。[6]在乡村教育中,乡村儿童对外在事物的认知具有情境性,这要求乡村教师要遵循乡村儿童的生活认知和文化习性,开发并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立乡善教”的育人智慧指引乡村教师深入了解乡村儿童的学习心理,结合乡村实际创新教学方式,不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杜绝与“主体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以培育乡村儿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乡村儿童生长的环境而言,其自幼受农耕文化的浸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经久不衰。由此,劳动教育对乡村儿童的智慧启发、心灵浸润具有重要意义,应成为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儿童的重要手段。乡村教育家精神指引乡村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以促进乡村儿童身体与心灵的成长,彰显乡村教师的育人智慧。
躬耕态度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心理倾向和表现形式,与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有的积极倾向。“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表示教师应具备勤勉的态度,做到知行合一,以追求真理、传播真知为己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乡村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短板”,要求乡村教师在实践中更具坚韧的意志和大胆创新的能力。乡村教育家精神的躬耕态度体现在“勤于劳作、改进乡校”,具体指乡村教师应传承和发扬乡村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养成的勤劳品质,并善于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方法,推动乡村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勤于劳作”是万千农民在“精耕细作”中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乡村人民必备的劳动品质。乡村教师应化自身为“乡村人”,传承好乡村人民所具有的勤劳品质,在三尺讲台上辛勤“劳作”,以培养造福乡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家精神的本质首先就是一种实践智慧,来源于实践、走向实践。”[7]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家的核心特质,在知识和实践领域具有转“识”成智和点“实”成金的功效。[8]乡村教师应具有敢为先人的态度,成为乡村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推进乡村学校发展,并将适合乡村学校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进行推广,促进乡村学校整体变革。例如,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熊碧芳,扎根乡村特殊教育24 个春秋,开辟了“康教结合”办学新路子,让乡村特殊儿童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提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9]要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乡村教师就要敢于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乡村教育理论体系”,将自我的乡村教育经验概念化,探索适合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仁爱之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尊重和关爱,具有积极的情感力量和行为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的基本素质之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意味着教师要保持敬业乐教、关爱学生的职业热忱,以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本心造福乡村。乡村儿童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需要乡村教师倾注更多情感,以仁爱之心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乡村教育家精神的仁爱之心具体为“守护乡稚、舍己奉乡”,是指乡村教师将深厚、无私的爱给予乡村儿童,守护其健康成长,为乡村教育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乡村儿童是乡村场域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更缺乏情感关爱,更需要乡村教师的守护。教育是爱的事业,乡村儿童的成长更需要爱来支撑。“守护乡稚、舍己奉乡”的仁爱之心,就要求乡村教师彰显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怀。正如“摆渡教师”石兰松,为不让一个乡村儿童辍学,用“大爱”在34 年间撑烂了8 艘木船,更“撑”起了乡村儿童的一片天。乡村教师传承着爱的事业,是乡村儿童的筑梦人,应该愿意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一切。被誉为“乞讨校长”的莫振高,正是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并四处游说筹集善款,共资助近300 名贫困生,帮助近2 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无论身处何方,乡村教师都要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怀揣着对乡村深沉的爱,将乡村教育作为爱的事业,在乡村谱写爱的华章。
弘道追求是指教师对特定道德、价值观念或信仰的推崇、传承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广大教师必须夯实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基座。“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指教师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乡村教师虽身处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但也要具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弘道追求具体表现为“厚植乡韵、细育众民”,意味着乡村教师应有宏大的教育理想和远大的教育抱负并植根于乡土,通过教育、培训和引导等方式,提升乡村人民的文化素养。
中国知识分子向来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独特品质与精神追求。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将自我的生存与发展与乡村紧密联系,更应以广阔的胸怀和深邃的眼界,视“乡村”为“天下”,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乡村教师具有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10],既担任着传播人类共同文化的职责,也承担着传承守望乡土文化基因的使命[11],不仅要在学校场域中教书育人,也要在乡村社会中为乡村人民提供教育机会。梁漱溟曾提出,乡村学校教员“不能单以教书为足,且不能单以教校内学生为足,也应以阖村大众为教育对象,而尤以推进社会工作为主”[12]。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与核心。为此,乡村教师应自觉肩负起振兴乡村文化的使命,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促进乡村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3]。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明确了以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作为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构成,乡村教育家精神不仅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共同使命,也蕴涵着乡村场域赋予的特殊使命。因此,我们应基于乡村社会发展的立场,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乡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使命。
乡村教育家精神作为乡村教师应具备的关键品格,是引领乡村教师发展的根本,也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的精神支柱。为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 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4]“教育家型教师”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有学者指出,教师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基础[15],是培养“教育家型教师”的必要内容。在乡村教育家精神内核中,“立乡善教、劳育身心”的育人智慧,要求乡村教师不断谋求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敢于成为担当大任的乡村“大先生”;“勤于劳作、改进乡校”的躬耕态度,则指引乡村教师追求卓越的生命姿态,在乡村社会中实现自身专业价值等,肩负着培养“乡村教育家型教师”的时代使命。由此看来,以乡村教育家精神丰富教师精神的内涵,推动乡村教师走向专业自觉,是引领乡村教师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乡村物质条件与环境的复杂性与艰苦性,需要乡村教师以内在精神力量去战胜外界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愈发凸显乡村教师内在精神动力的重要性。乡村教育家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对营造尊师的乡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乡村教师走向专业自觉的内在指引,能够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从“自为”走向“自觉”。简言之,乡村教育家精神精准刻画了乡村教师的画像,以更高的格局定位和战略眼光引领乡村教师发展,对勉励广大乡村教师走向专业发展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儿童是乡村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以乡村教育家精神涵养乡村儿童的德性与灵魂,助力其健康成长,是牵动万千乡村家庭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地区,庞大的乡村教师队伍与亿万乡村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许多乡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家庭的关爱,尤其是留守儿童,更需要乡村教师的关照。乡村教师的精神引领是消解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困的必然选择。对此,乡村教育家精神作为乡村教师的精神引领,赋予乡村教师的使命感,要求其形成持久且稳定的积极态度。这是凝聚乡村教师和乡村儿童的精神纽带,要求乡村教师自觉承担起关爱儿童的教育使命,做好乡村儿童的“家长代理人”,填补乡村儿童的精神“空缺”。在乡村教育家精神中,“立乡善教、劳育身心”的育人智慧,要求乡村教师立足乡土文化进行教学,关注乡村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心灵成长,激发乡村儿童生发生命活力;“守护乡稚、舍己奉乡”的仁爱之心,要求乡村教师有爱乡村社会、爱乡村教育、爱乡村儿童的自觉。这些精神彰显出乡村教师对乡村儿童生长秩序的尊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关系着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16],缺乏乡村教育家精神的乡村教师难以具备育人智慧、仁爱之心,难以培养真正的乡村儿童。因此,乡村教育家精神应牢牢把握助力乡村儿童成长的核心任务,通过乡村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发展,从而促进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
乡村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教师是触动乡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以乡村教育家精神深化乡村教育改革为主线任务,是乡村教育改革走向纵深发展的精神支撑。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改革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着乡村教育发展的质量。但是,乡村教师参加乡村教育改革往往是被动的,以应付式的态度落实教育改革政策的精神,缺乏反思创新的专业精神与专业发展的内在自觉。[17]多年来,乡村教师在乡村的特殊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乡村教育改革长期陷入困境之中。有学者在辨析乡村教育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时指出,在价值取向定位上,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持态度应是精神导引之下的、基于物质与精神双向分而挺进之上的高位统合。[18]这启示我们,乡村教育改革既要关注乡村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又要以乡村教育家精神重构乡村教育的价值导向,让乡村教师成为承担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创造性主体,强化乡村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话语权。在乡村教育家精神中,“立乡善教、劳育身心”的育人智慧、“勤于劳作、改进乡校”的躬耕态度等精神,赋予了乡村教师勤奋勇敢的优秀品质,敢于用新方法不断推动乡村学校发展,以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因此,乡村教育家精神是乡村教育改革的精神底色和支撑,应将乡村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不断追求创新,贯穿于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始终,为深化乡村教育改革提供动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乡村教师应在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自觉担当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要提振精神、聚拢人气。对此,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要求乡村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乡村情感、坚定的乡村意志以及服务乡村的责任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支持。回顾乡村教师“角色”演变的百年历程,乡村治理结构的改变导致乡村教师参与乡村公共治理的通道被窄化,传统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精神领袖”“道德权威”“政治精英”的形象逐渐被弱化。[19]为激活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20]。乡村振兴相关的国家政策,已赋予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合法性,不论将乡村教师视为“公民”抑或“教师”,其自身都承担着相应的公共责任。[21]实际上,在乡村教育家精神中,“心怀乡土、志在振兴”的理想信念和“在乡为贤、涵养乡风”的道德情操,已赋予乡村教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指引着乡村教师以“新乡贤”角色自觉服务乡村社会需要,这是乡村教师能够长期扎根乡村和奉献乡村的根本缘由所在。公共精神是乡村教师理应具有的精神品质。[22]而乡村教育家精神赋予了乡村教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是乡村教师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蕴含着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当下,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应以乡村教育家精神激发乡村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公共精神,担当“新乡贤”角色,参与乡村社会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既是城市教育发展,也是乡村教育的同步发展,因此离不开教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突出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强国的内在关系。2023 年5 月29 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多次强调教师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已有诸多教育强国,这些国家在各自的语境下,依据国情提炼出了推动其教育发展的建设经验,但这些经验并非全部适用于中国国情。[24]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认清教师队伍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乡村。在乡村教育领域,激活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活力,关乎乡村教育的未来,是教育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乡村教育资源的物质丰富,还是乡村教师的精神成长,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教育家精神肩负着塑造乡村教师灵魂的时代重任。以乡村教育家精神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养,是推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内容。在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内核中,“在乡为贤、涵养乡风”的道德情操,是建设乡村教师队伍精神风貌的推动力量;“厚植乡韵、细育众民”的弘道追求,是实现乡村教师价值,发挥乡村教师队伍精神引领作用的关键。因此,乡村教育家精神有助于培养和塑造一支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推动广大乡村教师自觉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是构筑教育强国建设的精神根基。
乡村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意识,是乡村教师在实践中养成的一种内生结构。具有乡村教育家精神的乡村教师不一定是乡村教育家,但广大乡村教师都应具有乡村教育家精神。由此,广大乡村教师要领会乡村教育家的精神实质,把握乡村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从多维度、多层面养成并大力弘扬乡村教育家精神。
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培养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落实在乡村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这需要乡村教师将乡村教育发展为人生志业,以培养“心怀乡村、志在振兴”的理想信念,在乡土大地上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养成需要乡村教师超越“职业”的范畴,将情感厚植于乡土,把乡村教育看作人生价值实现的善业,将乡村教育视为自我生命的价值所在和幸福人生的来源。这意味着乡村教师要“身心具在”地扎根乡土,助力乡村儿童成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一生奋斗的志业。扎根乡土首先需要乡村教师对乡村要具有深厚的情感,在乡村学校安心从教、用心执教。为此,我们应在满足乡村教师物质性需求的基础上解决其精神贫瘠问题,通过志向鼓舞巩固乡村教师从教信念,激发教学的内源性动力;通过专业培训增强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乡村教师自我发展基础。[25]孟子指出,“大丈夫”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在投身乡村教育建设中,乡村教师会面临诸多艰难险阻,要做不逃避、不退缩的“大丈夫”,方能在“考验”中养成乡村教育家精神。例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扎根滇西数十年,立志用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了一大批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在奉献乡村教育事业中书写了精彩人生。概言之,乡村教育家精神不只是思想的升华,更体现在乡村教师的具体实践中,乡村教师要由内而外生发热爱乡村的情感,真正扎根乡土并投身乡村教育建设,以教育实践为志业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乡村教师是新时代知识分子,是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具备专业身份和公共身份,应在担当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之外,强化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能力,以培养“在乡为贤、涵养乡风”的道德情操和“厚植乡韵、细育众民”的弘道追求。乡村教育场域的差异性和乡村教育使命的独特性,决定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应兼具专业性和公共性。[26]然而,在当下乡村社会生活中,乡村教师的公共身份在现代乡村发展却很难再现,乡村教师不再或很少关注和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其作为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日渐消解。有学者对近万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当下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式微,公共精神严重旁落,融入乡村社会的程度偏低,乡村振兴战略中“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不强。[27]即是说,乡村教师身份逐渐由公共知识分子演化为专业知识分子。“公共精神”是乡村教师乡贤角色的精神内核。[28]为养成“在乡为贤、涵养乡风”的道德情操,树立起“厚植乡韵、细育众民”的弘道追求,乡村教师要担当好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除实际教学任务之外,要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包括乡村产业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组织建设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养成“公共精神”。实际上,在近百年前,梁漱溟先生就借鉴古代的乡约模式,在试验区里用教育力量取代行政机构,实现行政系统教育机关化,主张“政教合一”。[29]其“政教合一”思想是指“政治”与“教化”的统一,而非“政治”与“宗教”,旨在突出“读书人”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从而构建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形式,为乡村教师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养成乡村教育家精神,要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践行新时代知识分子专业性与公共性的担当。
故事具有语言通俗、情节生动和形象鲜明等特性。讲好中国乡村教育家的故事,能促进乡村教师养成“勤于劳作、改进乡校”的育人智慧、“守护乡稚、舍己奉乡”的仁爱之心等,重塑新时代乡村教育家的形象。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0]中国乡村教育家故事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构成。讲好中国乡村教育家故事实质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表现,能够阐述乡村教育家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重塑新时代乡村教育家形象。叶澜指出,“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都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代言人,他们思想的光彩是时代精神的独特折射”[31]。为此,讲好中国乡村教育家的故事应成为乡村教育家精神养成的重要路径。其一,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加大对优秀乡村教师事迹的宣传力度,树立优秀乡村教师典型,讲好中国乡村教育家的历史故事。具体而言,是要通过多渠道用好生动的事迹和鲜活的案例讲好乡村教育家故事,坚持乡村教师荣誉奖励的物质性激励与精神性激励并举,提升乡村教师荣誉称号的含金量。[32]例如,评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新乡村教育家”等,以构建乡村教师精神奖励制度体系,广泛宣传长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先进乡村教师典型。讲好乡村教育家的育人故事要突出典型引领,用接地气的语言讲好乡村教育家故事,以增强理论话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乡村教师真切感受到践行乡村教育家精神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二,提炼广大乡村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建设,以实际行动讲好乡村教育家的实践故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入乡村躬耕教坛,关注乡村学校改革与发展,关心乡村儿童学习与成长,是乡村教师讲好自己的“乡村教育家”故事的生动诠释。为此,乡村教师可以记录和总结自身在乡村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理念,通过自媒体、学术平台等方式进行讲好属于自己的“乡村教育家”故事。
乡村教育家精神要求乡村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在乡村学校中潜心科学研究构建自主的乡村教育知识体系,以乡村教育家精神引领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深化乡村教育改革,养成“立乡善教、劳育身心”的育人智慧和“勤于劳作、改进乡村”的躬耕态度等。成为教育家,需要有系统的、影响后世的教育理念或学说,或以卓越的教育实践为条件。[33]可以说,乡村教育家是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这就要求乡村教师在养成乡村教育家精神需要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将科学研究落在中国乡土大地上,为构建自主的乡村教育知识体系作出理论贡献。作为乡村教师,要走进乡土,深入乡村学校课堂,把乡村教育研究真正“扎根”于乡村,方能成为具有乡村教育家精神的研究者。作为“在乡村”的教师,乡村教师要将“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这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学生、乡村学校等,这也是潜心科学研究的核心要义。具体而言,乡村教师要牢牢把握“乡村”这一主体,在乡村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探索乡村教育教学中蕴含的缄默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外显化。同时,乡村教师要扎根乡村学校课堂实践,善于总结自身的乡村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不断反思、修正与实践,将这些经验概念化。此外,在研究方向上,乡村教师不仅要做“自上而下”的乡村教育研究,以更高的站位指引乡村教育发展,也要做“自下而上”的扎根研究,坚持乡村教育理论根植于乡村的原则,避免乡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实践脱节。简言之,乡村教师要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将乡村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场域,而非陷入远离乡土的、空洞的乡村教育研究,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现代化乡村教育实验是充满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方式,有助于乡村教师践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勤于劳作、改进乡村”的躬耕态度,是培育乡村教育家的“摇篮”。事实上,中国乡村教育实践的历史也证明,乡村教育实验是为了不断深化乡村教育改革,其开展可以发掘和培育乡村教育家,促成乡村教师养成乡村教育家精神。为此,推动广大乡村教师投身现代化乡村教育实验,是培育迈向现代化的乡村教育家的重要路径。早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改变中国乡村落后的局面,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投身乡村教育实验的乡村教师。他们在投身乡村教育实验中养成了乡村教育家精神,并逐渐生长成为乡村教育家。例如,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进行了乡村教育实验。晏阳初大力提倡知识分子与农民一起劳动和生活,提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乡村教育实验等。由于旧中国的历史局限性,这些乡村教育实验虽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乡村教育落后的局面。但是,他们投身乡村开展教育实验的实践,为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养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思路。面向未来,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养成不能忘却历史遗留的宝贵经验,乡村教师应进一步增强投身乡村教育实验的意识,在现代乡村教育实验中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实施“精准培训”,旨在提升乡村教师对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的认识,并创造性地开展乡村教育实验。[34]例如,杨瑞清和他的团队在40 年乡村教育改革实验中发扬了乡村教育家精神,而“扎根40 年”本身就是精神的深刻写照。简言之,乡村教育实验是推动乡村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内容,更是培育未来乡村教育家的实践土壤。推动广大乡村教师投身现代乡村教育实验,已经成为养成乡村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活动。
乡村教育家精神是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养成的高尚品质,也是一种实践品格,在特定的乡村教育情境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形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理解与思考。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发挥好乡村教育家精神的作用,是推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前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