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精神分析美学

2023-12-26 04:46郝天淇
名家名作 2023年23期
关键词:希区柯克诺曼爱德华

郝天淇

精神分析学理论与艺术的紧密关联并非空穴来风。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游戏一样,都是释放人类无意识的渠道。精神分析学理论在艺术批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电影也不例外。好莱坞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众多影片中运用极具作者性的电影语言对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进行了独特的艺术阐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电影的先河。精神分析学也成为解读希区柯克电影不可避开的视角之一。

一、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主张

精神分析学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 世纪末建立,后来经过雅克·拉康等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精神分析学揭示出来的深层心理结构不仅对现代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波及了文学、艺术等领域。由于精神分析学的体系庞大,从电影研究的角度考虑,本文只着重介绍对电影艺术影响最大的几种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性本能和梦的理论;拉康的镜像阶段和凝视理论。

(一)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人的意识分别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构成。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人格结构说,即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冲动,“自我”的作用是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本我”,“超我”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本能,泛指一切人们想要追求快乐的原始欲望,能够对人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他认为儿童在3-6 岁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来自“父权”,此时的男孩更加依恋母亲,想要独享母爱,总会将欲望投向母亲,而将仇恨指向父亲。性本能理论以及拉康等人对该理论的发展,是当代电影理论中的恋物癖、窥视欲等重要概念的理论源泉。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与电影研究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梦有着亲缘关系,梦的运作过程与电影的创作过程、做梦的情境与电影的观赏情景极为相似,好莱坞更是被形象地称为“梦工厂”。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对自身潜意识欲望的满足。梦是生产潜意识的过程,而对梦的解析恰好可以探究人类心理深层中鲜为人知的潜意识。

(二)拉康与精神分析学

雅克·拉康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和修正,将其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相结合,直接影响了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诞生。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婴儿在镜子面前看到了自己的镜像,并能够与之认同,但这种认同却是一次“误认”,因为婴儿的镜像并不是它自身。任何一种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情境经历都可以称之为一种镜像体验。

与电影理论研究有着更紧密关联的拉康理论,是他在镜像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凝视”理论。拉康认为,人的眼睛是欲望的器官,人们能够从“观看”这个动作中获得快感。主体在凝视客体的同时,携带并投射着自身的各种欲望。此后,劳拉·穆尔维借助精神分析理论,论述了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特定手段使女性的视觉形象成为男性观众“凝视”下的色情消费对象,对好莱坞的电影语言结构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二、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双重人格”

(一)《精神病患者》中的“贝茨夫人”

《精神病患者》讲述了女主玛丽恩携公款潜逃到一家旅馆,老板诺曼心仪玛丽恩却遭到母亲贝茨夫人的强烈阻止,正当玛丽恩在浴室淋浴时,一位老妇人悄悄进入将她残忍杀害。这部电影中最值得使用精神分析学研究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旅馆老板诺曼和一直以声音形象示人的“贝茨夫人”。希区柯克塑造了诺曼和贝茨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将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恋母情结”与“双重人格”由银幕展现给广大观众。贝茨夫人在电影中一直以人声的方式被观众感知,观众由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只能在脑海中对她的具体形象进行想象,这无疑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观众误以为浴室的黑影杀手是贝茨夫人。影片直到结尾才揭晓出真正的凶手是老板诺曼的“母亲人格”。原来诺曼童年时期失去父亲,由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抚养长大,形成了强烈的恋母情结。后来母亲和其他男性有了新的恋情,渴望独享母爱的诺曼接受不了自己被渐渐抛弃的事实,便将母亲和她的情人一并杀害。由于杀害自己母亲的巨大心理愧疚和罪恶感,诺曼渐渐产生了母亲的人格,一旦诺曼靠近其他女性,母亲人格就会冲出来阻止诺曼并杀害这些女性。按照精神分析学理论,诺曼之所以形成了双重人格,是因为他在童年没能跨越来自“父权”的障碍,身心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从而产生了双重人格。

(二)《爱德华大夫》中的“约翰医生”

在希区柯克的另一部悬疑片《爱德华大夫》中,主角约翰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精神分裂者。男主角约翰患有严重的失忆症,他假冒爱德华大夫来到一家精神病院任职,在他经过一次精神分析治疗后,事件的谜底才逐渐显露。原来约翰在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了弟弟的死亡,自此他的心里就一直背负着罪恶感。在雪山滑雪时,真正的爱德华大夫从约翰身边滑过并被枪击致死,这导致了约翰童年创伤记忆的复发,误以为是自己杀害了爱德华大夫。按照无意识理论,在人的童年记忆中,痛苦的经历会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层,即“本我”层面,通常情况下不会被个体觉察到,但它仍然会潜意识地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影片中男主角约翰由于童年时期弟弟的死亡而在人格中形成了犯罪情结,约翰的“本我”人格要求压抑着痛苦的记忆,而“超我”人格则意识到要惩罚自己以求心理安慰,于是约翰人格中动物性的“本我”与理想化的“超我”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他之后形成双重人格并误以为自己是杀人凶手的心理根源。

三、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窥视欲”

(一)电影“窥视欲”的起源

窥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欲望、本能的重要内容。在第二电影符号学中,“窥视欲”被解释为观影主体在观看银幕时所产生的无意识过程。观众观看银幕上演员的表演,而演员则假装并不知道自己正面对摄影机表演,这种特殊情景能够激发观影者的“窥视欲”。劳拉·穆尔维则提出了好莱坞电影中关于窥视的三种模式:一是认同式窥视,二是窥淫癖模式,三是恋物的观看癖模式。[1]希区柯克在影片中从不隐藏对人类窥视欲望的表达,在电影《后窗》中,“窥视”甚至成为整部影片的核心。

(二)《后窗》中窥视欲望的呈现

影片《后窗》是探讨人类窥视本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男主人公杰弗瑞是一名因腿伤在家休养的记者,无所事事的他每天透过家里的窗户去偷窥对面楼里住户的生活,并由此识破一起凶杀案。对面楼里住着七户人家:舞蹈演员、独居钢琴家、一对老夫妇和一条狗、推销员苏先生和卧病在床的妻子、一个单身女青年、新婚夫妇、一位经常在楼下椅子上读报的女人。杰弗瑞由于人类本能的“窥视欲”驱使而观察着对面楼里每天发生的一切事情,并由此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窥视欲是性本能的一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欲求,而成年人对他人隐私的极端窥探欲则是因为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窥视欲望”。影片中经常出现半裸身体的舞蹈演员和隔着窗帘亲热的夫妻,这些带给杰弗瑞的视觉刺激是激起他窥视本能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的护士斯泰拉和女友丽莎从最开始对男主窥视行为的斥责,到最后成为和男主一样的窥视者,从中不难看出希区柯克想表达的窥视是人无法摆脱的本能。而在更深层次上,《后窗》把“看电影”这种行为本身作为“窥视”的隐喻,当剧中人物在偷窥他人时,观众也同样处于窥视的位置。坐在影院观看影片的观众就像是故事中坐在窗前窥视他人生活的杰弗瑞。

(三)希氏电影中的窥视者形象分析

希区柯克在一系列电影中都塑造了“窥视者”的男性形象,窥视行为遍布他的众多电影文本中。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总会在无知的状态下,在男性主角的偷窥中宽衣解带,展现美丽的身体。希区柯克在早期电影《房客》中就有意加入了窥视元素:租客拧了拧浴室的门把手,意图偷窥房东女儿洗澡。《讹诈》里也有同样的窥视元素,假装弹琴的画家悄悄抬起眼睛偷看正在换衣服的模特。在希区柯克的后期创作中,窥视不仅出现在零散的片段里,而且有了更加充分明确的表达。[2]在《精神病患者》的开头部分,导演就有意让观众的目光聚焦在更换内衣的玛丽恩身上。之后,玛丽恩在逃亡中的汽车旅馆里更换衣物,对墙壁另一侧透过小孔偷窥他的诺曼丝毫不知晓。影片《迷魂记》的前半部分展现了男主人公斯科蒂跟踪、监视朋友妻子的全过程,这种窥视行为本身也构成了展现斯科蒂受压抑性格的主要方式。《后窗》更是将窥视作为整部影片的核心和主题。按照劳拉·穆尔维的观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窥视行为最典型的体现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中男性对女性的色情“凝视”,影片中的女性始终作为被看的对象,而男性成为主动的观看者。女性的身体形象就这样在影片中以及在影院中同时被男主角/影院观众观看,并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四、希区柯克电影中“梦的解析”

(一)梦的解析理论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他梦的解析理论。在著作《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集中探讨了梦的运作过程以及对梦的解析。他指出,由于梦可以反映出被迫遗忘的创伤经历和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对梦的解析便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所谓梦的解析,就是把梦当作一种想要掩盖真相的表意体系来进行剖析。20 世纪中期,精神分析学在西方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人们渴望通过它来缓解战争带来的压力,希区柯克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时代氛围,并在他的电影创作中数次以视听语言的形式展示了梦的解析理论。

(二)《爱德华大夫》与梦的解析

《爱德华大夫》于1945 年上映,是希区柯克电影序列中最早以梦的解析为核心的作品。影片讲述了心理医生运用梦的解析疗法分析出约翰的童年创伤记忆,并治愈了他的精神疾病。希区柯克对影片中梦境的处理与传统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往电影突出梦与现实的区别,强调梦的虚假性;而希区柯克则使梦境场景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他专门请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为整部影片设计画面。所以《爱德华大夫》中的梦境场面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所有线条按照透视法汇集在远处,层次清晰的构图与无限远的景深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充满银幕画面的眼睛、没有五官的赌场老板的脸、空白扑克牌和奇形怪状的转轮,这些都构成了具有隐喻与象征色彩的视觉符号。[3]影片中的心理医生运用梦的解析理论对约翰梦境中的这些视觉符号进行解读,并成功找出了杀害爱德华大夫的真正凶手。影片展现了对约翰进行释梦的全过程。面对最开始约翰对弗洛伊德的怀疑态度,导演借助影片中心理医生之口对梦的解析理论做了简要解释。心理医生从倾斜的屋顶推断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在天使山谷,在天使山谷又引导约翰回忆起童年误杀弟弟的创伤经历。在整部影片中,仅依靠对梦的解析便揭开了事情的真相,男主人公约翰的精神疾病也得以康复。

(三)精神分析美学的集大成之作——《艳贼》

在希区柯克的另一部影片《艳贼》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得到了成功运用。女主人公玛尔尼表面上是一位秘书,但实际上她是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偷。她的丈夫马克发现玛尔尼经常噩梦连连,并在呼唤母亲中惊醒。与此同时,玛尔尼似乎对一切红色的事物有着异常的神经性反应,并且惧怕电闪雷鸣与敲门声,这一切激起了马克的好奇。马克开始阅读精神分析的书籍,渴望帮助玛尔尼恢复正常。影片里,马克通过对玛尔尼进行精神分析疗法,找到了她精神失常的根源:玛尔尼在童年时期失手打死了一个男人,而她的母亲替她背负了罪名。由于事故发生的时间是雷电交加的夜晚,这就导致玛尔尼从此惧怕闪电;死去男人流出的鲜血致使玛尔尼害怕一切红色事物。在这部影片中,希区柯克对于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解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理性的色彩,像前作《爱德华大夫》中仅依靠对梦的解析就使一切真相大白的简单化、理想化表达被大大削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爱德华大夫》和《艳贼》中,希区柯克都有意让主人公一开始贬低否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约翰大喊“我不相信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玛尔尼在知道马克想对她进行精神分析时大加嘲讽),但最终精神分析法仍然成为拯救主人公的手段。

五、结语

虽然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思潮已成为历史,但它作为一种分析特定艺术作品的方法仍然被批评家广泛采用。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看希区柯克的电影,可以发现悬疑故事的外衣下隐藏着导演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深刻洞察,这也使希氏电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对后世许多导演和影片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希区柯克为观众在银幕上展现了一幅幅精神分析学式图景。童年创伤、精神分裂、犯罪情结、窥视、释梦等都成为希氏电影最经典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希区柯克诺曼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基于齐泽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区柯克电影解读
小孩的世界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
《通灵男孩诺曼》
高尔夫
爱德华和玛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