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芳 曾瑞明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推进现代化建设这两个历史任务就逻辑地成为有机统一体。由此决定了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必须内在地思考现代化问题;同时,任何形式的现代化进程从此也不得不考量社会主义因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亦概莫能外。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社会主义因素与现代化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形塑这条独特道路的内因。如何使两者在互动中生发出历史本身正在酝酿的合力,既是激活社会主义制度能量的关键,也是新历史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本文旨在考察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互动关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过程,从根本上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历史逻辑的认识,真正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上把握我国正在推进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马克思恩格斯对两者关系的思考确立了一个发展进程上的基本原则,两者是“历时性”生成的逻辑关系。列宁的思考也是理论居多,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的是,列宁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是“共时性”的。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直接论述,但是他们在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就体现出对现代化的要求;对现代社会的论述当中也隐含着对社会主义的要求。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围绕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现代化的问题。有学者表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现代化问题并不存在。第二,围绕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与商品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应,位于第二阶段;对这个阶段为向第三阶段过渡创造条件,第三阶段即产品经济、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从以上分析当中不难看出,学界的观点是隐晦的,没有直接从两者的关系当中定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对两者关系的考量实际上奠定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且将继续深化这一进程并使之发展得更加充分。
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的前提,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作为起点的。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得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点,即生产力高度发达,生活资料丰富,工业和商业发达,文明高度发展。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重要发现,揭开了资本的神秘面纱。在看到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生产力的前提条件的同时,又看到它自身存在的诸多对抗性矛盾,于发展中预见了其未来的颓势,因此,资本主义现代化必将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代。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已经蕴含了现代化的特征;但它作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暂时阶段,将会对现代化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刚刚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自身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痕迹。所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这一时期必须通过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以及人的解放和发展,建立起“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这一过程的完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
从以上分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思考,历史地厘定了两者的发展进程,设想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确立了两者的互动要求。
列宁对于两者关系的思考已经把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放在同一个实践时空中考察。既考虑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也考虑到现代化在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往前推进和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入到实践探索阶段,推进社会主义和建设现代化的任务现实地摆在列宁面前。列宁很早便敏锐地察觉到在自己生活的帝国主义时代资本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在这一时代,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现代化,肯定不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道路。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理解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专政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要立即“组织计算,监督各大企业,把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一个使亿万人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经济体。”这一任务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当前所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只有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俄国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言而喻,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组织经济发展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正是推进现代化的体现。同时,列宁也准确地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落后国家发展现代化带来的后发优势,即电气化。就此而言,列宁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已经把现代化因素考虑在内,把现代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社会主义制度划定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框架,也就是说,俄国的现代化应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进。列宁将“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作为现代化建设主线”,同时他也明确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两个条件,“第一,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第二,提高劳动者的纪律、工作技能、效率、劳动强度。”这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随后提出的电气化计划中,列宁也强调了扫盲对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从中可见,列宁把人民的文化水平视为发展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彰显了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说明现代化不是社会主义的前提,也不是必备条件,没有现代化之前,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同时,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进入实践探索阶段,这种探索为我们认识两者关系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视角。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分析与反思,国内外学界已经有非常多的成熟意见。但我们认为,恰恰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上,相关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弄清楚苏联模式中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才能够明白苏联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是值得我们镜鉴的。
列宁对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思考是共时性思考得出实践关系的过程。列宁之后,斯大林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得苏联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但对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来说,单单恢复经济,单单达到战前水平是不够的。”在苏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明确指出发展工业的实质是为了“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由此可见,斯大林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已经把建设现代化贯穿其中,因为广义上的现代化就是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对于高速工业化的强烈渴望催生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有学者认为,这种模式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脱离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一方面,没有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来推进现代化。现代化过快的速度,忽视了以人为本。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斯大林一再强调工业的高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正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被取消,代之以高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这实质上将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置于对立面。高速工业化与传统的小农生产在工业建设资金积累层面产生了冲突,高比率的工业资本积累主要通过榨取农民获得,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未能给人自由发展的空间,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就难以延续。
另一方面,没有按照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来建设社会主义。苏联现代化对军事赶超的强烈冲动,促使苏联不顾自身经济现代化是否能够与资本主义相抗衡,但在军事上“一定要赶上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没能注意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也要根据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来展开。为了实现赶超,现代化完全依靠国家行政指挥。在斯大林看来,工业资本的积累才是至关重要的,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忽视价值规律、抛弃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这些措施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断送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显然,这种实践模式造成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处理两者关系的困境。使得在列宁时期已经初步厘清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又一次蒙上迷雾。这也向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警示,要按照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调整社会主义体制和理论。
从新中国启动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就围绕着“一化三改”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当中的“一化”即工业化,而工业化实际就等同于现代化。这一时期,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当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目标。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当中,“三改”很快就顺利完成,但由于工业化本身不是一个速成的历史任务,这也就决定了任何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所以,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很快遇到了发展现代化的难题,而发展现代化的难题反过来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埋下了认知隐患。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和建设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是一边积累经验,一边认识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化的思考,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当中对于两者关系的把握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把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两者关系放到共时性的科学视角来考量和分析。
一是四个现代化战略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紧密结合的战略思考。毛泽东同志在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随后周恩来同志根据这一论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面对刚刚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内领导人已经对两者关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是要实现现代化的。
二是《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建设起步时期处理各种矛盾的探索过程。毛泽东同志分析了我国当时建设社会主义面对的严峻现实条件“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处在这一历史时空当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好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基于此,毛泽东同志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分析了当时社会中十个关键性的问题,也就是十点矛盾。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同时强调重点与非重点的辩证统一,即“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只有保障了人民的生活需要,工业基础才能更加稳固。不过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关系的处理也不容忽视。毛泽东同志紧接着强调了正确对待其他几组关系的重要性,他的深入阐释使大家认识到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与发展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
三是中共八大的政治决议中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准确定位,反映出认识两者关系质的提升。八大决议对这一时期国内存在的主要矛盾的分析,很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特点;同时这一矛盾也是现代化的,因为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物质的增长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要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只能通过发展现代化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回答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思想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毛泽东同志虽在理论上形成了对两者关系相对客观的认识,但实践上出现了的偏差。
一是超越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来发展社会主义,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表现为失衡的现代化。为了弥补过去失去的时间,缩小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距离,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也由此开始。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资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做法,超越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二是对于“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形态的追寻,使得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不断被拔高;长时间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使现代化建设进程缓慢。
从上述实践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窥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者对各自的定位都有一定的模糊性,两者关系的理性建构也就难以完成。
改革开放的开启,使党的领导人意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探索的时代性难题,开始系统性反思过去的做法,“摸着石头过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互动道路,共时性互动的实践关系真正确立。
苏联的镜鉴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性错位的教训,促使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如果不推进现代化,社会主义是空谈;不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无从谈起。进一步从理论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非科学限定。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的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可见,党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对过往经验的镜鉴,要求我们在考虑发展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这一实际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随后邓小平同志又结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对具体情况的科学分析正是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体现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
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将两者关系更合理地置于现代化发展规律科学框架内的理性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展开的,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强调了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已经消除了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这回归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代化发展一般原则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党的领导人在思考社会主义的同时已经有机地将现代化考虑进去。
理论上的突破,更进一步表明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正当性是无可辩驳的,但只有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历史要求一致,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我国现代化在实践内容上也随之做出深刻改变,逐步走出传统的封闭现代化模式,向开放式现代化模式转轨。
一是不再以特定的社会主义观念限定现代化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打破常规,勇于容纳新因素的成长,大胆创新、积极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办法。”显然,在实践中回归了马克思恩格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论断,即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这样的变革让更多的优势资源得以渗透进来,使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不难发现,现代化已然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这一时期强调社会主义也是说现代化的发展不要偏离社会主义,这也为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是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回归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邓小平同志提醒全党必须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这一时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兼顾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放在同一个时空当中考虑,结合具体的实际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思想与实践之间的相互统一、相互转化。这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要求,相互促进,形成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定位为“全面”,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推进社会主义与建设现代化的方案时,必须是全面的。对现代化建设的总的战略安排恰恰体现出对全面性的把握,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也由此呈现出全面的互动形态。
一是相互完善。从理论形态上看,现代化建设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着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内容。从改革开放初,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再到新时代全面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已经把制度和价值观考虑在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正是重视制度的凸显,也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丰富的内容。同时,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追求资本、漠视人的价值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拓展了未能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现代化的新途径。
二是相互促进。从实践形态上看,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现代化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前提,两者互为目的和手段,并统一于人民至上这一实践追求上。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分析,意味着对我们的现代化已经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随之提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同时也对新时代发展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着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是全面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了两者互动的有机性,这种互动的有机性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交互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发展模式,它内在的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但从发展社会主义与发展现代化两条线索去考察,两者又有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的主体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的主体则是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两者的交互式构建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按照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具有两个最基本的规定。第一,完成现代化任务,从而充分占有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第二,扬弃并超越现代性本身。”中国式现代化“在占有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正在突破和超越现代性本身。”可以说,这种互动的有机性生发出历史本身正在酝酿的合力,既是激活社会主义制度能量的关键,也是新历史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