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春,邓慧宇,包紫童
(东华理工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突显了两个特点:一是突显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表现在教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二是突显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进行系统阐述。这标志着科教兴国开启新征程,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要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归为民生问题。高等教育的属性和独特功能决定了促进教育公平、追求卓越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双重任务。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依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发展,而高等院校的发展有赖于其各项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大多数高校两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可以称之为“双基建设”。
对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如钟秉林等[1]分析了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指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强两者建设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双基建设”存在内在的依附性、统一性与协同性。宫福清等[2]则认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要走一体化的道路。还有多位学者[3-6]论述了两者间的辩证关系、交集关系等。具体到一些院校,杨勇平[7]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介绍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张平松等[8]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地矿行业特色背景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思考。
这些理论与实践研究回答了学科和专业“为什么要建设”与“建设什么”两个问题,没有回答“怎么建设”这一问题。本文在归纳总结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的内涵、异同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专任教师是高等院校的行为主体为切入口,阐述其在高校“双基建设”中的职责、作用和融合机制,可供相关院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的“双基建设”作参考。
综合参考多位学者的观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首先离不开对学科与专业的定义。“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这一多义词。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不仅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也可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我国的《辞海》与《新华词典》等也对学科进行了定义:广义上看,学科是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狭义上看,学科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学科建设的广泛性决定于学科定义的宽泛性,我国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权威定义。具体到某一所高等院校,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解:宏观面涉及学科定位、学科规划、学科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学科群的建设属中观面,而单一的二级学科建设是就微观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在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学科基地建设等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相较于学科,在《辞海》中,专业被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专业建设也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如学校所主导的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微观层面则是基层办学单位所主导的社会发展需求的追踪,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
根据学科与专业的定义和学科与专业“双基建设”的内涵,可以发现两者在建设内容、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如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都包含条件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基本内容。再比如,高校教师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共同主体,他们既是科研工作的承担者,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科建设中的学术队伍和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团队既造就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产生了教学名师和教育教学骨干。此外,仪器设备、实验室、教育教学与研究基地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建设等条件建设也是学科与专业“双基建设”所共同涵盖的内容。
高等院校之所以有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分,更多是两者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首先,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学科建设侧重于进行科学研究,以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目标,而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人才,侧重于教学。其次,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侧重于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的评价标准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侧重于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是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再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中所培养的人才层次不同。学科建设更多培养具备较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任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专业建设更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本专科毕业生。除了这三点不同,两者间在管理部门、建设要素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基于学科与专业“双基建设”的内涵的异同,众学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钟秉林等[1]认为,前者体现了大学科学研究、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价值取向,其发展反映了一个学科或一所学校的学术实力和水平;后者体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一种价值取向,其发展反映了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和水平。所以,两者之间在内在逻辑上有依附性、人才培养上有统一性、资源配置上有冲突性、资源与知识的整合上有协同性。而宫福清等[2]认为,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如凝练学科方向和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师资队伍、汇聚高水平人才为本科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学科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搭建高水平教学平台;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本科教学拓展思路。反过来,高质量专业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如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相关学科学术梯队的提升;课程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源。钟秉林和宫福清等[1-2]都提出要进行“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还有学者[3-7]认为,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础。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以某一门学科知识为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选择、组合和优化。一个专业是依据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会组织相关的学科知识来满足。概括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学科和专业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是又紧密联系。专业以学科为基础,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二者具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和内涵,但建设内容具有共同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交集,高等院校应该将“双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统一制订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是指承担本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师[9]。作为专任教师,必须满足:一是要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二是要在统计的时段承担教学工作。具体来说,包括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且在统计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专职任课教师、“双肩挑”(行政、教学)人员、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人员和分管学生工作的正副书记、学生辅导员,以及由于学历原因未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但具有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并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同志。由此可以看出,专任教师在高校的人员组成中占了大多数,其职责和作用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教风与学风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专业教材建设、专业教学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技术的改进等。专任教师要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可通过相关机制进行融合,概括讲,大体包含以下三方面。
1.优化师德师风,护航教风学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是教师这一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师资的要求。学科建设的水平能不能体现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高度,专业建设的水平能不能体现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关键是教风和学风。为了保证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师德师风要常抓不懈,并对师德师风缺失坚持零容忍。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专业建设,都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中,非思政课程的专业课程比重大,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兼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着培养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也需优良的师德师风做保证。
2.提升业务能力,产出标志成果。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目标完成离不开专任教师的积极参与。无论是学科评估还是专业评估评价,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有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加分。标志性成果是专任教师融合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很好体现,其可在提升业务能力过程中产生,如高质量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的获得、科研成果的转化、一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出版、教育教学竞赛、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国际合作交流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各专任教师可根据自身基础和实际,选择性地进行业务能力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都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科学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可或缺部分。但是,近些年来,大学在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的功能被矮化成细小的量化指标,科技活动被各种评估体系所掣肘,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变成指挥棒,学术生态被异化,大学的初心使命受到挑战。为及时主导纠偏,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有学者认为,我国科教界自此进入“后SCI时代”[10]。
2020年12月11日,《科技日报》发文称,教育部要求高校科研要有真发现,解决真问题。时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坦言,对标新时代的新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还需转学风,提质量[11]。为此,需在政策方面树立正确的导向,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2021年,高校科技工作一号文件和二号文件分别提到专利质量和取消“SCI优先”。提升专利质量,要挤出“水”专利,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专利转化利用率。要摆脱“SCI至上”,就必须树立新的创新文化和价值追求,倡导注重学习敬业的科研生态文化。雷朝滋说:“我们希望高等学校今后要求科研人员,不要什么好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那样做数字好看,但实际支撑不足。”
3.提高参与意识,做好事务工作。作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主体,专任教师除了主要的业务工作外,还有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事务性工作的完成,可以体现专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事务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教研会议、班主任工作、监考、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