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浩,张小普,叶景胜,易卫丽
(1.江西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中核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全环保部,江西 赣州 341001)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上涨,思想也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踏进大学的殿堂,但极少数大学生丧失理智、误入歧途,制造了校园安全事件,扰乱了校园的安定和谐[1],这就需要高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高校是一个人口密集,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特殊环境,出现校园安全事件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须从源头上及时掌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件危害。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互联网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仅仅将校园安全机制建设置于传统线性的、稳定态的、简化模式的范式内,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校园的复杂、开放、动态的特点[1]。如何全面掌控校园动态,排查、监控、收集各类信息?在破坏因素爆发前,是否可以提前中甄别出可疑信息、提前预警、及早干预,将恶性安全事件扼杀在摇篮中?针对不同群体,如何做好模块化管理?这些问题为我们完善校园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希望通过目标指向善治,激发校园内在活力,实现由内而外的规范建设。
掌握信息首要是掌握人员动态[2]。大学是一个开放、流动的区域。师生和校外人员均可以自由出入校园,这就要求高校及时掌握好学生和校外人员的动态[3]。
学生动态掌握。大学生上课没有固定教室,但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每天也都要回到宿舍就寝,每天实行课上点名和宿舍晚点名,除能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外,更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
校外人员动态掌握。守好校门和宿舍门两道关,对进入校园人员进行登记,严禁未经批准人员进入学生宿舍,对可疑人员及时阻拦,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辅导员和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未上课或未在宿舍就寝,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后勤部门在校门或宿舍门发现可疑情况时也要及时汇报,全面掌控校内外人员的动态。
要更新班级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要求学校的班级管理手段趋向于网络化[4]。现今网络成为大学生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关注大学生的班级群等交流平台,对学生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易感染性,高校要把在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想苗头及时消除,以免不良影响的传播对学生思想造成危害。同时,网络交流、手机等交流方式也具有私人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上发表个人的真实想法,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以及空间动态、微博、朋友圈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对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
建立安全信息员队伍。加强班级管理,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的作用[4]。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主要助手,也是为学生做好服务的重要力量,同时起着沟通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桥梁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党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班干部凝聚力的发挥有助于带动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形成健康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毕竟也是学生,且全天候与学生在一起,很容易掌握周边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更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真实的行为动态。
学校各级教职工在工作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主动关心和爱护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和成长过程中遇到困惑而自己不能解决的学生。个别学生因一时问题的解决不了,很容易出现“钻牛角尖”或有极端的想法,如果不能及时地做好引导工作,极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学校应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教师、学生等从生活、学习、网络等多方面对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一旦有情况,及时汇报,学校则从学业、经济、心理等方面及时干预,做好特殊学生的引导工作。
落脚实际,维护校园安全需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校园安全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建设来完善安全保障。比如在人力所不及处是否可以增设“电子眼”来代替“人眼”?大数据是否可以观测到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规避、治疗?如何做好校园治安?以下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几个工作要点,以期通过做好基础工作,提升校园安全保障水准[6]。
为了维护校园秩序的稳定,需把校园安全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设校园安全巡察制度,进行常态化巡逻;配齐校园安全专职保安,加强校园巡逻;建设大学警保联控队伍,联合属地公安局、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保证校园周边安全;在人群密集处安排志愿者定点值班,进行行为监督等。
建设消防可视化平台,增设摄像头,实现网络监控全覆盖,全面提高校园治安、消防安全预测预警能力、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与效率;建设体温“云台”,通过佩戴手环对学生体温实况进行监测,对健康状况异常的人员可跟踪行动轨迹,以便及时处理;对校园门禁、打卡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外来可疑人员、健康状况异常人员等随意进出校园、学生宿舍。
对学生心理状况定期进行普测,日常时刻关注。建立特殊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和成长过程中遇到困惑而自己不能解决的学生等)档案,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注意方法手段,建设校园健康心理防线。
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7-8],在安全教育中增加实践学习。安全教育不能只有理论,这样的教育是苍白僵硬的。在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探讨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问题,事实上是拿出了一个具体的安全教育谈平安校园具体建设。在充满活力的校园,安全教育不能是宏大理论,而应该是生动形象、回归实际、周到全面。
寒暑假期间,针对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求职的情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平安假期”,对学生重点开展防火灾、防溺水、防诈骗、防食物中毒等系列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互助能力;刊印发放《大学生安全教育》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组织开展宣传与学习,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学校集中组织开展校园安全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组织预防自然灾害、防溺水以及交通、食品、消防、危险化学品、校园周边安全隐患集中排查与专项检查,保证校园稳定平安。对检查与自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问题仔细研究判断,逐条整改,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每日调度,对账清零。
开展自然灾害逃生演练,每年举办“消防安全宣传月”,邀请消防救援大队,进行消防实战演练,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疏散逃生能力。
谈到舆论调控,很多人会联想到“强制”“一致”等字眼,理解为一种为了消减社会风险而采取的强加或制约的外在力量。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维护净化网络舆论环境遭遇了干预难题,如学校媒体是否应该是平等的?理论上高校管理者是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学生作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有没有建设责任?校园网络舆情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管理调控?这些问题启发我们在舆论环境建设的理念上要对网络舆论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介入思路[1]。
校园网络舆论在宏观运行中具有“青年聚集极化效应”。多元化既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表征,也是网络舆论表达的特征性体现,对此应该有包容的心态。尽管校园网络舆论中亦存在一定偏颇、过激的观点,但总体上反映着学生民心之向背。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缺乏权威性、专业性,不屑于倾听。但若予以换位思考,能以青年学生的角度审视,亦可为工作中的一种借鉴。
作为教育管理者,应适度管理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适度管控工作的出发点是保障校园网络环境更加理性、真实与公正,网络舆论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而不是固定的、僵化的系统。
随着网络世界的迅速发展,管理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需要改变策略,适应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收习惯,实现网络人际高效沟通。如果脱离青年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特点的实际情况,无视交流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自说自话,喊大口号,讲大道理,将造成青年大学生的望而却步。反之,若一味迎合青年大学生的网络风格而取悦他们,或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入世俗化乃至庸俗化,难以形成精神力量感染青年大学生,从而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因此,要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与时俱进,同时不忘教育初心。
高校是科技、文化精英的聚集地,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是引领社会文化的先行者。因此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应该站在更高起点上,承载思想文化、道德教育、娱乐审美等精神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把自身打造成在网络世界弘扬祖国先进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堡垒。
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向社会传播其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须从教育主体着手,广泛调动他们的参与性,让青年大学生在参与自建网络、维护舆论平台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具体实践中使得青年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共同建设中实现发展,规避简单化、刻板化的统一塑造,选择参与性、合作性的自我成长。
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环境,校园的平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校学生接收信息面较广,思想和行为不可控性大,给校园安全增添了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高校通过加强信息联通,夯实工作基础,提升防治素养,管理网络舆情,能从源头上及时掌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将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