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娜 宣雄智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并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部署[1]。2023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创新创业教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涉农高校学生应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为首要任务[3],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培育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敢闯敢干的创新创业人才。
传统观念认为,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应当留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应该再回到基层、回到农村。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大多数涉农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足,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善于思考,遵循固有的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思想被束缚,考虑问题千篇一律,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升。因此,涉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慢就业、懒就业现象,这与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形势严重不符。
近年来,多数涉农高校已经认识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首先,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专创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几乎完全割裂,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涉农类专业新技术、新理论的内容几乎很少涉及,未凸显涉农专业的创新特性。其次,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目前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往往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及技能方法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从书本上和已有经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和经验偏见的误区。最后,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课程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指导,缺少相应的实践平台与实践资源。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创新创业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对创新创业常常是纸上谈兵。
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也非常强调专业应用性和综合研究性,这意味着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立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而涉农专业教师本身具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创新创业教学中。因此,目前许多涉农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仍以年级辅导员或思政老师授课为主。大部分授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专业能力不足,在授课时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涉农高校普遍缺乏符合学校实际、贴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足,认为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与己无关。因此,涉农高校急需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环境,着力打造一个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从不同角度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明确部署[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加大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这一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应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用新思维、新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创新型人才。时代呼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农业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农村需要创新动力赋能,“新农人”需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涉农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高素质“新农人”培育计划、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计划等,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力求培养一批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三农”人才队伍,让涉农高校成为培养时代“新农人”的沃土。
从历年就业质量年报数据来看,涉农高校特别是涉农专业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事实上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很大一部分是受学生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涉农专业学生对国家“三农”政策认识不足,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在毕业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来找工作,造成供需不对称、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潜移默化改变涉农专业学生找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而影响涉农专业学生的择业、创业观,为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强农已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涉农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整合各项资源不断形成合力,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积极整合各项资源成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为师生从事创新创业提供管理服务;积极探索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双创”教材,推动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组建创新创业类社团或工作室,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相关专业老师为指导,有创新创业经历的学生为负责人,招收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学生,组建共创团队。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创业想法进行转化,应用于实践,提供相应的资金、场地和资源等的支持。做好学生创新成果的保护和项目延续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涉农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的教师团队。因此,建设一支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十分重要。涉农高校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进入创新创业教育岗位,同时可以聘请校外优秀的涉农企业家、返乡创业毕业生等来学校为学生授课,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定期给予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学习学科领域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团队整体专业素养;定期开展教师团队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分析研讨教学难点和亮点;给予教师到兄弟院校或相关企业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丰富课程实践经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涉农高校要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应以“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调整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5]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特色凝练,在创新创业课堂中,融入专业特色内容,提高开放型团队讨论类活动的占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深耕专业领域,拓宽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学科专业和实际生活,利用集体思维找寻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课程作业。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开发专创融合课程,编写既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专创融合特色教材,着力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推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涉农高校涉农专业属于动手性较强的专业,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着力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例如在课程教学中,围绕课程主题,指导学生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方法,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份创意或创业计划书;设置项目展示环节,最后根据项目展示情况予以赋分,逐步降低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占比,激励学生创新,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建;践行学以致用,指导优秀项目团队优化课程成果,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竞赛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实际演练中得到提升。
以新媒体教学为补充,营造创新创业育人氛围。2022 年2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6]。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授课进度和自己的需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课程任务点的学习,结合课程教师高质量线下实践指导,实现混合教学模式,为线下实体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为数字化资源的呈现提供了丰富的媒介载体,利用移动媒体知识传播的碎片化特点,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种媒体渠道,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创新创业项目及相关成果进行宣传展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项目,营造创新校园文化网络氛围;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培训,拓宽学生实践渠道,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软件推广农村优质资源,切实提升学生电商创新创业技能。
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融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国家培养爱农业、懂思考、善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以为农服务为导向,着力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建设相城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涉农创业项目提供平台支持。开展创业模拟实训、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等,让学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参观学习、体验操作,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为农服务理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涉农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涉农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探索符合时代新要求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优化顶层设计,打造专业教师团队,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实践平台,不断提升新时代涉农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