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就业育人的结构功能、问题研判及实践路径探究

2023-12-26 03:12:53巴特尔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学生

巴特尔

(内蒙古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国之大计、民之大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培养人才,进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举。各地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都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加强工作力度,不断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就业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大思政”背景下,就业育人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爱国意识、责任担当、价值理念、职业道德等的培育,以及就业“大思政”协同格局的建立。这样才能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业育人包含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主体相互关联、各有侧重,体现了多重目标下的内在价值高度统一。

一、“大思政”背景下就业育人的结构功能

(一)学生层面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年级接触校内和校外的就业指导、求学过程中贯穿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都包含“育人”的重要因素,体现着就业育人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就业育人通过课堂主渠道实现“获得感”目标。一方面,学生可以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就业理论知识进行从无到有的学习和由浅入深的认知。学生既要系统学习理论,又要科学掌握方法,通过实习实践检验其实用性,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直接的知识可以补足间接的经验,间接的经验可以升华书本的知识,内生出继续求索的动力。课堂主渠道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和积极反思,并且通过课业反馈和实践结果强化师生双向互动提升。学生通过形势分析、政策解析和问题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困惑点和共鸣点,将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筑起心中的信仰,感受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论断[1],为高校建立“大思政”育人格局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要不断练就宏观视野。这种从微观到宏观、从当下到未来的飞跃,体现了科学规划人生、追求人生理想和持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将学习动机从“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充分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目标。

(二)社会层面

就业育人充分体现“实践性”及“互动性”。除了课堂主渠道获取知识之外,就业育人所关联的学习、工作、生活实践是学生走上社会的预热,也是高校育人价值的外在体现。通过高校就业教育传递社会需求、凝聚社会共识,体现实践导向,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就业育人强化社会规则意识,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则,遵守职业道德,拉近学生与职场的距离,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大思政”育人格局丰富了就业育人的外延和内涵,实现校园育人与社会规则相结合。由校内的教育者传递“自上而下”的行为规范,由校外职业群体将规则意识转化为对学生行为素养的约束。通过就业育人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倡导新时代的职业道德,将职业目标和社会价值融入个人追求,推动社会进步。当今适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将道德风尚与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凝聚道德力量,向学生传递社会责任,塑造担当意识。学生在社会实践体悟中,认识自身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享有的社会权利,自觉承担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与应尽的社会责任,从利他的角度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深入融合,实现育人的社会责任。

(三)国家层面

在就业育人中融入“全局性”的国家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从结构功能的视角来看,国家层面就是将个人对知识的学习以及社会体现的价值导向,上升到对国家制度政策、国家战略规划和育人目标的认同,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高校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耦合联动,在主渠道深度挖掘就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宏观上使大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我国制度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帮助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微观上使大学生全面地增加对行业、职业和岗位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和实践中理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就业育人课堂主渠道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高校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论知识给予,结合社会的实践指导,对国家战略进行宏观性、统筹性和前瞻性的剖析,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二、“大思政”背景下就业育人的问题研判

从就业育人的三个结构层次可知,就业育人包括求职能力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等。以上多项教育完美契合了“大思政”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和信息共享、育人渗透等基本特征。我国首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于2022年8月在西安举办。会议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就业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就业育人大会“共创行动”主题和“新就业形态”充分指出了就业育人未来的着力点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拼搏,青春才能无悔。”[4]新时代的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不能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相统一,把握就业育人的着力点,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家国观。

1.坚持问题导向方面,避免只灌输知识而忽略本质问题的讲深讲透讲活,避免只服务于理论讲解而忽略结合社会需求。就业理论知识和求职能力提升与社会实践存在多点交集。毕业生就业工作,表面上看是实现“人岗匹配”,其实是把立德树人融入多渠道就业指导和服务当中。通过建立以道德品质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保障、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育使用机制,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引导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一是课堂主渠道“结论先行”,在教材重点、社会热点、就业形势争议难点和学生求职痛点等方面寻找交集的功夫还不够。在后疫情和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求职就业存在哪些矛盾,如何抓主要矛盾、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亟须高校通过主渠道去解决的问题。现行就业相关教材内容覆盖面虽广却千篇一律,理论联系实践虽有提升却缺少学理分析。尤其是案例选择单薄,以导向性的说教形式呈现,由教育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二次创作空间不大,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能力不足。

二是育人队伍对问题的把握和认识参差不齐。由于教育者本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差别,教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理论也往往只讲“浅层”、浮在“表面,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致使授课看似在说理,实则缺乏理论深度与厚度,难以让学生真正信服。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被所谓的现实捆绑住精神,产生行动的无力感。当学生对有些政策产生困惑,却无法从教育者处获得批判性的解释。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讲清楚为什么在疫情形势下,我国依旧能够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产业结构优化如何推动就业;讲清楚国家对于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新政策;讲清楚既希望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又期待学生“高质量就业”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讲清楚大学生如何将个人奋斗融入推动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模块”;讲清楚毕业生如何以专业知识和理想追求的最优组合与社会需求之间双向适应。

2.在坚持价值导向方面,重点阐释“小我”与“大我”的价值关系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需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得以实现。在通往职业的道路上,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求实奉献中实现价值和理想,都需要通过就业育人来全面体现。教育部在2022年11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就业育人,为高校就业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高校实施就业教育要从关注大学生就业意向、提升求职能力,扩大到全面关注其思想状况和价值观,激发职业潜力,发挥思政教育在完善人格、培养健康心态、养成积极行为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劳动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大学生的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既是找到“人岗适配”的工作,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又是通过精神升华,满足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通过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助其“成才”。

二是通过对学生价值观和择业观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促其“立德”。注重“小我”和“大我”的价值引导,其实就是分析批判追求“短平快”的社会现象和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但是面对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部分学生缺乏回应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观念偏差,导致或出现“高期待”“缓就业”等消极现象或产生新时代的求职观念与传统的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既是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障碍,也是就业育人的逻辑起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逆全球化、经济衰退、地区冲突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破解观念偏差难题、实现高质量就业呼唤提升就业育人实效,使就业育人充分体现其目的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三、“大思政”背景下就业育人的实践理路

面对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飞速演进,就业育人想要实现“共创共享”,就要坚定政治方向,不断更新自身的“取像镜头”,善于运用“变焦镜头”,引导学生在精度和广度共存的坐标中,以正确的思维方法明确自我定位,以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合理的求职方法成长为理想的自己。同时,教育者需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引航学生的发展,助力国家和社会进步,真正体现“共创行动”的“合”力,开展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研究,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一)就业育人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4]就业事关国计民生,对高校而言,要把就业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当成“国之大者”[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引导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和行为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育人方向的绝对正确。就业育人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优势,接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并且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人才。在“大思政”理念引领下,要切实把就业教育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的事业当中,在国家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乡村振兴等国家和人民需要的领域建功立业。要以价值观为引领,营造真诚平等的氛围,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增强自身内驱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就业育人必须坚持阶段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

“阶段性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连续的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个阶段的过渡做准备。每个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特征是不同的。”[6]对于就业育人而言,阶段性目标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习得求职择业的本领,并将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对相关知识常学常新。“可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7]就业育人的可持续性目标既要关注校内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和本领,也要关注学生毕业后的持续成长和进步,通过双向交流,实现理念和追求相统一,达到“小我”和“大我”相融合。

一是用好主渠道。无论是短期知识学习,还是长期实习周期,就业育人都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将就业相关理论与国家重大决策、重大战略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通过将就业形势政策教育融入育人当中,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微观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就业需求,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把短期指标与远期目标结合起来通盘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机遇,客观评价各行业领域用人需求和大学生自身能力素养存在的差距,正确面对疫情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合理设置就业预期,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把握就业机会。

二是打造和培养育人队伍。要遵循全程化原则,开展多元的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形成“就业+思政”的线上线下师资队伍育人矩阵。相关教师要做就业育人的“大先生”,既要能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和就业状态的生动对比,增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又要能够讲清楚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让学生真正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彰显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三)就业育人必须加强“大就业思政”体系协同联动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8]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并且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数量相对减少。如何满足庞大的就业群体对岗位的需求,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技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思政”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教育。高校要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就业育人”实效。

1.加强校内协同,各要素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就业育人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复杂性和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各育人要素既要各自发挥作用,又要相互交融、同向同行、互相促进,增强育人实效性。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厘清关系,上下联动,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探索构建就业育人生态系统,全面布局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工作。二是要着力联通各领域、融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建立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以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鼓励教师多参与专业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就业指导水平,打造人数充足、素质过硬的就业育人队伍。三是各要素根据其自身特点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育人路径。充分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巨大能效,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组织重点群体参与帮扶项目。四是建设“就业网络数据”平台,赋能“大就业”网络协同育人。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相关就业信息、求职技巧、政策介绍、办事流程,个性化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用好线上宣讲平台,分享朋辈经验、求职感受、解读就业政策等。同时建立毕业生信息数据库,为开展跟踪关心工作提供信息基础。

2.加强校内外协同,统筹调动各相关资源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9]。因此,一是要更加紧密的强化“校政企”,推进“产教融合”,精心培育校政企合作“大就业”校内外协同育人,打造“大就业”校内外协同育人的高质量“朋友圈”。二是通过“建立见习实训基地+组织招聘宣讲”的模式推进校政企协同育人,将阐释价值理念、发扬劳模精神等融入求职现场、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招聘会以及用人单位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外溢效应和协同育人作用。三是要充分发挥校内外职业指导工作室的载体作用,打造既有普遍意义又能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专家团队。建立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明确的课外针对性专题就业指导,让毕业生在课内外、校内外的讲座、咨询以及培训中修正自己的人生设计、思考未来的职业选择。四是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平台和资源,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在就业育人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将就业育人覆盖产、学、研、用的全链条,打造就业育人共同体,增强就业育人的导向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大思政育人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学生写话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1:53
学生写的话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