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婷
癌症全身化疗后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从而导致机体疼痛和/或营养不良。常见的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化疗药物有阿糖胞苷、多柔比星、依托泊苷(高剂量)、美法仑(高剂量)、氟尿嘧啶(推注给药)和甲氨蝶呤。对于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在不同报道中差异较大,取决于具体的药物种类。
一、引起口腔黏膜炎的药物
1.传统细胞毒性药物
这类药物引起的口腔黏膜炎,一般开始于用药后第7日,到第10~14日最严重。细看发病全程:最初,临床表现为软腭或颊黏膜软组织红斑,伴口腔烧灼感;此后,可能出现孤立的隆起性白色脱屑斑片,伴有轻微疼痛;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上皮坏死脱落,导致多发性浅表溃疡形成,伴假膜样外观,这些溃疡会融合成较大的疼痛性溃疡,并导致吞咽困难和经口摄食减少。
不同患者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不一,轻则仅有轻度口腔疼痛且缺乏临床表现;重则出现严重糜烂性黏膜炎并伴剧烈疼痛,且无法进食或饮水。严重的假膜性或糜烂性黏膜炎会导致继发性感染或脓毒症。
口腔黏膜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一般是周期性给药,给药后,黏膜病变会在数日内开始自发缓解,一般在出现后10~14日内完全愈合,其改善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同步。如果出现重度症状(3或4级),则可能需在后续化疗周期中减少给药剂量。不过,临床上极少有患者因重度黏膜毒性而停止治疗。
2.分子靶向药物
相比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引起的口腔黏膜通常较轻。对于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的患者来说,口腔黏膜炎通常出现在开始治疗后2~3日,且多呈自限性。当患者需每日连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时,口腔黏膜炎可能呈持续性,但也有可能逐渐减轻或在停药后数周减轻,这取决于具体的药物种类。
另外,这种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表现也不一样,几乎只表现为阿弗他样病损,且边界清晰。
二、口腔黏膜炎的防治
1.如何预防
对于大多数患者,我们建议在全身性抗癌治疗期间进行预防性口腔治疗,包括在开始治疗前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治疗前的口腔卫生措施应包括洁刮治、根面平整术、龋齿治疗及牙髓治疗(如需要)。重度牙源性病变者应考虑拔牙。
2.如何治疗
对于口腔黏膜炎确诊患者,应每4小时进行1次常规口腔护理,包括移除义齿、无创清洁,以及使用含盐和碳酸氢钠的稀溶液含漱(配制方法为将半茶匙盐和1茶匙碳酸氢钠溶于约1 L水中)。虽然关于用盐水/碳酸氢钠含漱防治口腔黏膜炎的研究有限,但专家认为:使用这些温和的液体含漱清洁口腔,可能有助于维持口腔卫生、缓解不适。
同时,注意餐后漱口并擦拭口腔,经常清洁和刷洗义齿,以去除菌斑。软毛牙刷或泡沫拭子可有效清洁牙齿,但这可能会引起中到重度口炎患者的不适感。
最后,再补充说明三点:①饮食应限于无需过多咀嚼的食物,并避免酸、咸或干的食物;②针对口腔黏膜炎所致的疼痛,如无法耐受,可局部或全身性使用镇痛药,以充分鎮痛;③对于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口腔溃疡,可局部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