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维民· ·
尧陵位于鄄城县富春镇榖林苗圃内,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现介绍尧陵陵区内的文物遗存,重点叙述榖林云日牌坊的发现、发掘和修复工作,并通过文献资料探究榖林云日牌坊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牌坊在尧陵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榖林云日牌坊既是尧葬榖林的重要实物证据,也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尧陵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资料。
尧陵简况
尧陵位于鄄城县富春镇榖林苗圃内,北距赵仟庄村300米,南距障东堤1000米,四周地势平坦,唯有尧冢巍然耸立。该地榖树茂密,遮天蔽日,如华盖般护佑着墓冢。榖林尧陵于1979年被鄄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尧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新石器时代的古墓葬。
墓冢前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濮州知州缪润绂书丹的“帝尧陶唐氏墓”碑。墓碑前有青砖铺就的神道,向南延伸,神道中段东侧石亭内立有明代祭文碑。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八月初六,隶属于东昌府的濮州知州薛孟带领手下的官员在榖林尧陵隆重祭祀尧帝。为了纪念此次祭祀大典,薛孟亲自撰文并书丹,立碑以记之。历经近500年的沧桑风雨,碑体保存基本完整,仅碑首上出现数道风化裂纹。碑阳行草写就的碑文结体稳健,用笔淋漓洒脱,全文共161字,均清晰可辨。碑文表达了对尧帝的恭敬和礼赞,也透露出对尧陵从湮失到复现的惊喜。尤其是碑文,披露了祭祀时间、祭祀人物、祭品、祭祀地点、祭祀用具等众多信息,对研究尧陵祭祀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尧陵神道继续南行,快到神道尽头的时候,一栋巍峨的石坊映入眼帘。牌坊为四柱三间门式结构,青石质地,正间宽3.05米,次间宽1.36米,总宽度约8.45米,通高约5.75米。坊柱为长方体抹角柱,正间石柱宽厚均为0.6米,高4.9米,次间石柱宽厚均0.5米,高3.95米。坊柱素面磨光,柱头蹲有神兽。左边两根坊柱上蹲雄兽,右侧两根坊柱上蹲雌兽,该兽名吼,俗称望天吼、朝天吼。吼是传说中一种极富灵性的神兽,主要负责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为举止。吼有守望的习性,被人们认为能够上述天意,下通民情。四根坊柱头两侧均饰有云板,这是从上古尧帝所创立的诽谤之木演化而来,坊柱下前后有抱鼓石加固。牌坊正间额坊上题有“榖林云日”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下款刻有“乾隆四年蒲月谷旦”八個楷书小字。次间额坊正面一周刻有卷草纹饰,没有题记内容。
“榖林云日”四字是牌坊的核心内容,“榖林”是地名,即牌坊所在地的名称。“云日”在这里指代帝尧。史料中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思是帝尧名放勋,他的仁德如天般浩大,他的智慧如神般奥妙,贴近他如太阳般温暖,远望他像久旱见到云霓。“云日”是尧帝的代名词,也是百姓对圣贤尊崇、渴望、期盼意愿的表达。
榖林云日坊出现的历史背景
体量如此巨大的石质建筑存在于尧陵,显然不是偶然的。近年来,随着尧舜文化研究的兴盛,鄄城县于2008年成立了尧舜文化研究会。热心于尧舜文化研究的学者和史学爱好者在研究会的指导下,或执笔撰文深入探求,或搜寻摘录相关史籍,一时间学术成果丰硕,成就斐然。在历史文献资料的筛选编辑中,清乾隆元年(1736),山东巡抚岳浚的《改祀濮州尧陵议》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
“尧陵实在濮州城东南六十里,古雷泽之东榖林庄前。陵前有享殿三间在焉。”“左为榖林寺,旧设祀田一百二十亩,濠地四十亩。州官春秋祭享。”
这篇历史资料提到了尧陵、濮州、榖林、雷泽、东榖林庄等地名,围绕这些关键词汇,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出众多与尧陵相关的信息。
首先,关于尧葬榖林。先秦时期的史学巨著《吕氏春秋》曾有过清晰的表述:“尧葬于榖林,通树之。”魏晋时的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一书,其在书中首次确定了尧葬的具体方位。书载:“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榖林。”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首次将尧埋葬的地方称为尧陵。“今成阳(小成阳,鄄城县富春镇榖林)西二里有尧陵。”
北宋时期,濮州知州韩铎上书朝廷,确切指出了尧陵的位置,还提到了尧陵致祭、为尧陵设置守陵户等具体事宜,也征得了朝廷的同意。“熙宁元年,从知濮州韩铎请,尧陵在雷泽县东榖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户,免其租,以奉洒扫。”
元至元十四年(1277),濮州尹徐世雄在濮州尧陵立“帝尧墓”碑。阮元所著的《山左金石志》中记载:“碑高四尺一寸,广二尺一寸。在濮州尧陵,石碑刻‘帝尧墓三字,径一尺三寸二分。”这是在元人统治下地方官为保护先代帝王陵墓,弘扬传统文化的义举。明嘉靖初年(1522),都御史陈凤梧委濮州知州张寰建尧陵,旧设祀田一百二十亩,壕地四十亩,州官春秋祭享。明国子监祭酒王道《濮州帝尧陵祠碑记》载曰:“竹林本榖林遗址,其为尧陵也,盖无疑也!”
从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出,榖林尧陵位置明确,历代修葺传承有续。清代乾隆皇帝再次从国家层面倡导实施尧陵修葺工程。乾隆元年(1736),谕:“各省前代帝王陵庙,均宜严肃整齐,以展诚恪。闻湖广地方,炎帝神农氏陵庙,殿宇墙垣,丹艘合度。而帝舜有虞氏陵庙,规模窄狭,丹青剥落,不足以肃观瞻。著该督抚转饬有司,动用公项,即行修葺。其别处陵庙如有类此者,悉令该督抚委官察勘,动用存公银酌量修理,务令完整。再,各陵庙向来未设陵户无人看守者,可酌设几户,专司洒扫,永著为例。钦此。”
为了表现清廷对历代帝王的忠诚恭敬,乾隆命令各地修葺整肃圣贤陵庙,这也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为保障该政策的实施,乾隆提出可以“动用公项”,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还允许设置守陵户,以维护周边的环境。
后续山东巡抚岳浚还写了《改祀濮州尧陵议》。岳浚在议文中称:“臣奉旨修葺尧陵庙宇,因备稽史传,俱称尧陵在濮州境内。东平一陵,实属沿误,随委员查视,尧陵实在濮州城东南六十里,古雷泽之东榖林庄前。左为榖林寺,旧设祀田一百二十亩,濠地四十亩,州官春秋祭享。……尧陵在曹濮之间无疑,所谓榖林,界在曹、濮,今隶濮州。”
礼部收到山东省巡抚岳浚的奏议后,经朝臣集议上奏给乾隆皇帝,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此次商议考证了尧陵的确切位置,总结出了之前误祀东平的原因,并使乾隆做出了遵从史实,于濮州榖林修葺尧陵的重要决定。
在随后的《清史稿》中,我们找到了后续的记载:“濮州东南榖林,古雷泽也。乾隆元年,修葺厘正,定榖林(尧陵)为旧址。”“稽古正讹,万世可守。嗣后祭告,率由旧章。其平阳一陵,有司祀之,如东平例。”这段记载就是对礼部将关于濮州榖林尧陵的考证结果上奏皇帝的回应。正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首肯,礼部才“令该地方官确勘濮州东南六十里榖林旧址,详加料估,动项兴修。仍于灵前设尧母灵台祠一座,配以中山夫人,悉如旧制。嗣后逢祭告大典,遣官前往行礼。其东平州一陵,仍令有司以时展祭,于祀典实为允当”。“命下之日,行复该抚遵照办理。其修陵工程经费,须报明户、工二部查核。其守陵陵户,春秋祭享之处,照例奉行可也。”从《清史稿》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确定榖林尧陵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定的。“稽古正讹,万世可守”,人们依据严谨的史学研究订正了以往关于尧陵位置的错误认识,确定濮州榖林为尧陵,榖林尧陵是官方唯一认可的尧帝陵寝,至于山西平阳和山东东平的尧陵,都已退居尧帝仪墓。
修葺尧陵的浩大工程自乾隆元年(1736)开始筹备,直到乾隆四年(1739)才竣工。此次修建尧陵“用工料银6000余两,赐祭田120亩,濠地40亩。建有帝尧陵一座、大殿三间、东西朝房各三间、东西更衣亭各三间、大门一、围墙四合、石碑坊一、圣母殿三间、井一口、井前平房八间、植树千株”。这段记载中的“石碑坊一”四字,首次披露了尧陵的牌坊建筑信息。但榖林云日牌坊是不是因此而来,还需要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继续研究考证。
榖林云日牌坊的发现、发掘和保护修复
鄄城县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自明代景泰五年(1454)黄河改道以来,鄄城县境西北两面被黄河包围,境内决口现象尤为频繁。黄河屡次泛滥造成的水流冲刷和泥沙淤积,将地面上的古建筑损毁殆尽,并埋于厚厚的黄土之下,尧陵也不例外。但是石牌坊不同于其他古建筑,其用料厚重,即使淤积于地下多年,质地依然坚实,不易朽腐,牌坊形体虽然会因水冲而扭曲,但牌坊构件不会流失。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找到榖林石牌坊。
清光绪三十二年(1897),濮州学正伊若珩撰文曰:“国有大庆,钦差至祭,祭田120亩为春秋少牢之需。自黄河北徙,尧陵前后受冲,一切规模变为荒田……补种柏杨柳树四百株,切實看管,陵户原种六十亩,僧人原种六十亩,仍旧管理。”可知,到了光绪年间,尧陵的建筑和石门牌坊均已不见踪迹。
2011年冬季,在鄄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尧陵文物保护委员会的潘振起、郭金平等人自发组织周边村庄的热心群众,开始了榖林石牌坊的钎探工程。以尧陵神道为中轴线,从祭文碑向南延伸布线,按照神道东西两侧各15米的范围划出勘测区域。为此,文物管理所专门制作了6米长的钢钎,以5人为一组,合力向地下钎探。碰到石质或者木质遗存后,则缩小钎探距离以确定遗存分布范围,并在地面上用石灰粉绘出形状。为早日发掘出地下埋藏的石质牌坊建筑,鄄城县文物管理所向山东省文物局呈报抢救发掘请示,经省局批复后开始了尧陵牌坊的发掘工作。
由前期的考古勘探可以得知,牌坊总体埋藏深度大约在7.5米。因为尧陵陵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给发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保障尧陵地下牌坊发掘工程顺利进行,相关人员首先进行了发掘范围内的地层降水工作;然后采用人力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石牌坊构件逐件从泥土中挖掘出来,吊装到地面进行编号记录。整个发掘工作从2011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月结束,历时30余日,共出土石牌坊构件105件,梁柱等主要构件均无遗漏。
为做好榖林云日牌坊的保护工作,鄄城县文物管理所委托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了《鄄城尧陵“榖林云日”石牌坊修复方案》。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多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展开对石牌坊构件及其周边环境的勘察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石牌坊的形制特征、用材用料、病害类型、保存情况等,形成了客观科学的现状勘察报告。报告认为,榖林云日石坊是尧陵陵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是《濮州志·尧陵古图》中对尧陵陵区建筑组成记载的实物例证,为尧陵陵区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该石坊信息留存相对完整,具备作为单体建筑维修的条件。石坊在尧陵陵区的位置及布局是石坊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重要体现,对于提升尧陵整体文物氛围和提高其社会价值及利用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对石坊进行修复保护并结合原址环境进行开发,继而展示利用,发挥其作为重要文物遗存的社会价值。
本次修复设计严格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关于文物修复“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以对文物本体进行翔实勘察,对残损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等所得出的勘察报告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使文物保护工程具备文物修复的可识别性、可逆性和兼容性,充分发挥其保护、传承的利用价值。
2019年11月,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始开展榖林云日石牌坊修复吊装工程,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施工,对牌坊构件进行清洗、拼对、加固、粘接、修补后,经吊装组合,沉睡于地下280年的牌坊建筑恢复了其原有风貌。
“榖林云日”坊的历史研究价值综述
“榖林云日”石牌坊位于尧陵神道的最南端,是尧陵陵区的标志性建筑。“榖林云日”坊用料沉稳厚重,造型简洁大方,给人以庄重肃穆、雄伟浑厚的不凡气势,是古代牌坊建筑中的精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它既是尧葬榖林的重要实证,也为中国文明起源和尧陵文化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物质资料。
2015年鄄城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尧陵陵区的考古勘探工程,在尧陵地下8—14米深处发现了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汉代、周代至龙山文化遗址。鄄城地处鲁东海岱文化区与鲁西中原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大型龙山文化,周代、汉代人类居住遗址的发现对当地古代聚落分布、地方文化类型的建立,海岱龙山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社会发展脉络和发展水平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榖林云日”如今已经吊装修复立于鄄城富春榖林尧陵神道南端,该石坊是目前国内关于榖林地名唯一的考古发现。考古发掘的文物的可信度超越任何史籍,即使历经沧海桑田,榖林尧陵至今仍散发着灿烂的人文光芒。
(作者单位:鄄城县文物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