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鄄城县所在的鲁西南地区是重要的教育建设地区。以鄄城县为中心,以新式学堂发展变迁为线索,通过对学制,教育方针,教育经费,教育内容等的考察得出鄄城教育事业发展的缓慢,进而反映了教育在救国兴国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鄄城县;新式学堂;教育发展
国民政府建立后,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十年发展期。期间,颁布三民主义教育,建立诸多的学校管理制度,由于社会政局相对安定,国民政府注重教育力量,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取得进展。同时对于鄄城县教育事业来说也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一)新形势下新学堂的新发展
鄄城属黄河冲积平原,自黄河决口8次后,有7次淹没鄄城大部分土地,也是导致教育事业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鄄城县志》统计,1931年全县建立新式学校共5处,分别为鄄城县第一小学,简易乡村师范,旧城完小,临濮完小,鄄城三完小五处,具体情况见下表:
2.1鄄城县学校建设情况报告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鄄城县的教育刚开始发展,学校并不多,各学校班级数量差不多,学生数量除了简易乡村师范和旧城完小,剩下三处都在200人以上。这也说明了鄄城教育事业的同步性以及新式学校的发展性。下面就部分学校作简要介绍:
1.鄄城县第一小学
1931年濮鄄分治,以黄河为界,河西地域仍为濮县,河东地域为鄄城县。原濮县第二高等小学改为鄄城县第一小学。实行“壬戌制”,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并开创了农民业余教育,同时在进步教员李介人和费子厚的率领下,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宣传,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在鄄城城内(今教研室院内)设立“简易乡村师范”一处,招生40名。乡师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境比较贫寒的高等小学毕业生和少数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共招收四届,一届68人,二届40人,三届40人,四届48人。一二三届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数被教育局或者学校聘任为教师,而第四届因日寇侵占鄄城而解散。学校设有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和总务处,教职工近20人。学制4年,前三年以学为主,第四年实习。并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公民、农业、动物、植物、教育概论、心理学等课程。
(二)乡村建设与新学堂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教育的革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所以,一场围绕着教育如何救国兴国的思想争鸣开始了,以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潮在山东省流行开来,教导着山东省人们如何通过创立新学堂来恢复伦理本位的社会秩序。
梁漱溟把中国的社会问题归结为“文化失调”,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严重的文化失调。”而救治的最根本办法就是通过教育。所以梁漱溟把乡村教育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因主要在广东、河南进行,所以不做讨论,在第二个阶段(1931年始)中,在菏泽市开展“乡村建设”实验。他在试验区建立村学、乡学、乡农学校作为乡村建设的组织机构,实施“以教统政”、“政教合一”,将学校与社会融合起来。在课程上可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需要来设置课程,以寻求最好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我们先辈以其自身卓越智慧对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鄄城人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留下极其宝贵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天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共产党与新学堂的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逐渐改革了学堂的旧体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纲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教育,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在这个总体基调下,鄄城县致力于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究,为后来的鄄城革命根据地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来说,1931年到1937年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因为国民党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日寇侵略而要先消灭共产党的反动政策,加上黄河屡次决口,鄄城教育事业虽较之清末民初时期有所发展,但发展非常缓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鄄城县人民在中共鄄城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教育活动,促进新式学堂的转变,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学习热诚,小学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原来的自发、分散、粗放式教育到逐步进入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较细致的发展阶段;还为抗日时期开办中学教育先河打下基础;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另外,对工农群众加强训练,培养了大批的革命骨干,为鄄城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日后的革命战争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鄄城县解放区新学堂的整顿和建设,是中国革命由武装斗争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转变的产物,不仅是正规化教育制度的必然之路,也证明是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结语
从本文的考察国民时期鄄城县新式学堂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是为中华民族谋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正确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当前,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继承发扬党办教育的光荣传统,高举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废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点和体制机制,大力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山東省鄄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鄄城县志》 [M],齐鲁书社。
[3] 中共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鄄城历史大事记(1927-2004)》[M],中华书局。
[4]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山东,1937。
作者简介:肖晓笛(1995-),女,山东菏泽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