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婷婷 沈颖 肖靖 夏珩
1979年7月,蛇口之滨的一声巨响炸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蛇口工业区正式创办。深圳蛇口也依旧引领着改革之先。无论是被誉为蛇口“黄埔”军校的南山区蛇口培训中心(南山社区学院),伴随特区发展而生的育才中学、华侨城小学,还是承百年凤岗书院广府、客家办学历史遗脉至今的南头中学、西丽小学等,这些学府机构承载了深圳蛇口改革开放与教育改革的历史,是深圳蛇口教育史与建筑史的历史交汇点,也是蛇口与南山城市功能发育与社会发展的见证。它们凝结了一代中国改革开放建设者们在校园建筑领域的当代文化遗产。
Pre-单元以历史图文和测绘图为主要呈现方式,通过历史实证与文脉摸索,展示了育才中学、南头中学、学府中学、华侨城小学、西丽小学、蓓蕾幼儿园、九祥岭幼儿园、深大附小等8所学府的优质物质遗产和先行示范的原真证据,呈现了“百校焕新”行动研究引领设计的理念。
深圳市南头中学(1801年)
学校简介 深圳市南头中学的“始祖”是兴建于1801年的凤岗书院,已有200余年历史。书院1906年改名为凤岗学校,增设了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深圳经济特區成立后,南头中学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日新月异,一年胜过一年。该校占地面积约5万2千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8千平方米,校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技术先进,雄伟壮观的校门,尽显百年老校的青春活力。
历史意义 从凤岗书院到南头中学的百余年间,在凤岗书院就读的莘莘学子,多已成材,除为祖国服务者外,还有些学子遍及世界各大洲,成为华侨实业家,有的还成为学者,为祖国作出有益的贡献。南头中学见证了深圳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旧式书院到新式学堂,再到如今的公办中学,南头中学始终是当地广府和客家办学的典范。
空间布局 外挂单廊式建筑为主,总平面呈开敞的锯齿状组团式布局,现校园建筑为中西合璧、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外表,开放式的庭院和廊院符合深圳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区底层架空,为学生的课间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空间。
变迁历史 1801年创建凤冈书院。 1906年书院改制为凤冈学校。 1950年组建宝安第一中学。 1958年更名为宝安县南头中学。 1979年更名为深圳市南头中学。 1988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称号。 1991年被列为深圳市南山区重点学校。 1993年被评为深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 1994年被评为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1997年被评为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1999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深圳市先进教育单位。 2000年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市广播操标兵学校。 2002年、2003年被评为市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单位。 2003年“南头中学创建国家示范高中”列入南山区政府的五年发展规划。 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贡献突出单位奖”。 2004年深圳市“禁毒03工程”先进集体。 2005年向省市教育督导室递交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材料。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南山)实验小学(1952年)
学校简介 塘朗小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地处塘朗山北面,桃源街道办事处塘朗村、学苑大道南,南方科技大学对面,原名“上塘小学”。1952年由三所私塾合并成立,1958年由政府接管命名为“塘朗小学”。2001年再次由政府投资,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设施和规模的学校,并于2004年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2010年6月,政府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场所,又再次投资进行学校安全工程改造,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塘朗小学门前的大沙河是南山的母亲河,其源头正是长源村的鲤鱼台,这里300年前是深圳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因此,塘朗小学立足深圳客家本土地域性文化,把“客家山歌”和“麒麟舞”“客家杯花舞”引进校园,传播客家文化精髓及人文精神,形成学校鲜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特色品牌,打造了深圳市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主题学校,为南山北部片区优质教育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
历史意义 深大附小自创校以来一直保持和传承客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对文化的不断延续。
空间布局 廊院式、合院式空间布局,符合深圳地区的地域气候特色。
变迁历史 1952年由三所私塾合并而成。 1958年由政府接管后取名为“塘朗小学”。 2019年11月更名为深圳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深圳华侨城小学(1980年)
学校简介 深圳市华侨城小学是一所办学品质卓越的公立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其创办于1980年,位于美丽的深圳湾畔,苍翠的燕晗山下,相邻OCT生态广场,坐落在全国著名的华侨城生态园区,有“森林学校”之美誉。
学校秉承“和谐校园,快乐成长,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国际化、信息化、绿色化为办学特征,着力建设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型现代化校园。
历史意义 华侨城小学可以说是伴随着特区成立的礼炮声而诞生的。华侨城小学见证了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空间布局 设计着力于创造环境,突破了学校设计的旧模式,创造一种有意味的空间,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一、二年级在下面两层,三、四年级在上面两层。从封闭走向开敞、流通,充满活力和智趣。五、六年级布置在小山腰,面向山顶敞开。高踞于其他几组建筑空间之上,开敞、大方。在空间处理上,各年级段的中庭成为学生之间交往、学习的场所,其间可通过楼梯、穿插的平台达到各区及区顶活动场地。设计结合南方气候特点,将底层架空,不仅提供了各年级的公共活动空间。更为雨天上体育课及课间活动提供了条件。
变迁历史 华侨城小学于1980年5月成立,其前身为沙河华侨企业公司小学,1980年时是个只有4个班5个教师和65名同学的小学校。校舍简陋极了,只有几间油毡纸盖的教室,“桌椅”也是几块板钉在几根木桩上做成的。 1981年后,学校几度搬迁,开始是借用厂房当教室,把一个大车间用木板隔成几间教室,上课时互相干扰。后来,公司给学校盖了一栋石头房,中小学合用,教室很拥挤。 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华侨城小学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1990年,华侨城投资了500多万元在城区的中心,新建了外型别致、结构新颖的教学大楼,1996年又增建了一栋新教室。
现全校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还配套建设了200米塑胶跑道,全校有1560名学生,有近100名教职工,是一个真正的大学校了。
建筑师介绍 傅秀荣:建筑学专业,其余信息暂不详。
汪恒:1985年建筑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8年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同年分配到建设部建筑设计院。1989~1990年在设计院所属华森公司工作,1991年起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现为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执行总建筑师兼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职务。
深圳市育才中学(1982年)
学校简介 育才中学地处与香港隔海相望的蛇口半岛,面朝大海,背倚南山。学校创建于1983年,是最早的省一级学校之一,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七所公办学校中唯一的一所高中。育才中学是以国际视野建构的新型学校,在诸多方面开特区教育风气之先。小班化教学、校本课程、师生关系民主化、学校“双特”工程、140多门拓展课等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学校的特长教育成绩斐然,近年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艺术大赛中获奖或凭借艺术特长被北大、清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录取。
历史意义 育才中学于1983年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办,诞生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地处与香港隔海相望的蛇口半岛。袁庚在蛇口建设初期便提出:“无论我们怎样贫穷,也要把学校、医院建设成为第一流的。”提及教育都免不了与深圳育才学校有关,育才学校是深圳特区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育才最初创设是为了解决工业区建设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取名“育才”意为“育才成林”,而育才中学自创立到现在也确如校名,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空间布局 中学部校区建成的教学大楼呈曲尺型,以饮水房、库房、洗手间等公用区将教学区与办公区分隔开。教学区和办公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相距不远,方便使用。教学区每层有6间标准教室和1间休息室,另有4个实验室,一个图书室,1间阶梯教室,一间室内体操房,设计规模24个教学班。办公区每层有大中小各类用房9间,共计44间和1个门厅。室外有篮、排球场各2个,以及1个25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
变迁历史 1981年,蛇口工业区建设中出现“两难”(干部培训难及职工子女上学难),袁庚提出“要培养与资本打交道的人”,除了创办企业培训急需的管理干部的蛇口培训中心外,蛇口工业区开始筹办子弟学校,以培养新一代与资本打交道的人。 1982年春,创办育才学校;开始兴建校舍;当时涵盖了小学部和中学部,首届校长为陈难先,实行校长聘任制、校长负责制。 1983年5月,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决定投资60余万元,在大南山东麓工业区中心地带兴建一所子弟学校,名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育才学校” 1984年初,招商蛇口工业区决定在原育才学校东北侧投资400多万建设中学部校区,8月28日,新建的中学部大楼交付使用。 1989年,袁庚支持育才學校率先在国内实施董事会管理,选派蛇口工业区总经理乔胜利担任董事会主席 2000年,育才学校(育才一小、育才二小及育才中学)由蛇口工业区移交南山区政府,隶属南山区教育局 2001年,初中部从学校分出,育才中学成为一所公办独立高中。2003年4月,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成立,育才中学成为集团内部七所中小学里唯一的高中,以育才教育集团为依托,进入了一个快速良性的发展阶段。
蓓蕾幼儿园(1990年)
学校简介 位于深圳蛇口半岛的深圳市南山区蓓蕾幼儿园,创办于1990年9月,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幼儿园。全园占地面积3895平方米,建筑面积3006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2537平方米,绿化面积1747.8平方米,教室和寝室面积1193平方米,均达到规定的标准。园舍布局合理,日光充足,空气畅通,各类用房齐全,整洁美观,是一座现代化的、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乐园。
空间布局 幼儿园曲线型的空间设计令幼儿园建筑更加生态化、人性化,曲线使得空间更加柔和,使孩子在内部居住得更舒适,更有亲和力。一侧的室外旋转楼梯加以明黄的配色,成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庭院空间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院内植树,与周围的绿色大自然氛围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坐落在大自然中的学习和游戏的地方。
深圳市西丽小学(1993年)
学校简介 西丽小学创建于1933年,占地面积为27000多平方米,1986年被确定为深圳市重点学校,曾荣获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体育传统学校、高水平学校等荣誉称号。2014年,加挂“深圳大学城西丽实验小学”校名。西丽小学校园占地27000多平方米,共有60个教学班,学生2578人,教职工200人,是南山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一支团结和谐、追求卓越的领导团队。学校秉承“教育就是生长”的办学理念,聚焦“办一所能对话国际的现代化示范学校”的发展目标。
历史意义 西丽小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西丽湖畔。由于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该校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早期教育落后于其他学校。这所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学校历尽沧桑,几易校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它也是深圳市为数不多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90年的发展历史,使这个小学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又充满了未来厚积薄发的梦想图景。上世纪末,西丽小学围绕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转变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两个转变”,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连年被评为区级和市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西丽小学从民国时期乡党建立的私塾学堂开始,到现在已经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
空间布局 设计结合南方气候特点,将多功能空间的底层架空形成风雨操场,不仅提供了各年级的公共活动空间。更为雨天上体育课及课间活动提供了条件。多功能空间、绿化小品和每层拐角处的公共空间都采用了弧形元素,使教学楼更富有活力。外墙采用红色面砖,使孩子在学习氛围中能感受到年轻的朝气和活力。
变迁历史 1933年于刘氏祠堂创办上沙河学堂 1937年学堂搬迁到七和堂(今九祥岭),改名为七和堂小学 1938年,宝安沦陷,学校被日军占领,老师带领众多学生到塘朗山山坑里坚持上学,这样过了两三年。
后来,学堂又搬迁到当时的九祥岭碉楼,易名为国民中正学校。 1949年宝安县解放后,学校搬迁到新围村,并更名为上沙河小学 1966年,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新围小学也办起了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班持续了四五年之后取消。 1986年,深圳市要扶持一批特区重点小学,用了30多年的“新围小学”校名的学校正式更名为“西丽小学”。 1933年到1986年之前,学校的校名几经变更,校址也从刘氏祠堂、碉楼、南天路边几次搬迁,虽然是名义上的上沙河乡或西丽片区的中心小学,但是学校的发展速度很缓慢,这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农村学校的漫长摸索阶段。 1986年,深圳市要扶持一批特区重点小学,做远期规划,当时深圳市教育局还下发了文件,西丽小学名列其中。这样,用了30多年的“新围小学”校名的学校正式更名为“西丽小学”。
九祥岭幼儿园(2002年)
学校简介 九祥岭幼儿园在西丽小学现今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坚持“以幼儿为本,全面育人”的育人目标,让每个孩子心中充满阳光,积极成长。
空间布局 框架柱间的拱廊为幼儿园较为突出的空间设计。
变迁历史 深圳市南山区九祥岭幼儿园,是深圳市一级幼兒园,创办于2002年,位于西丽小学内,2020年12月正式转型为公办园。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2003年)
学校简介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是一所公办初中学校,创建于2003年8月。2017年,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成立,学府中学成为南山二外集团的成员学校之一。
学府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后海之滨,地处繁华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腹地,周边有海岸城、天利、保利等大型综合性商圈,毗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近邻深圳大学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舒适便捷、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生活体验。
空间布局 廊院式、合院式空间布局,符合深圳地区的地域气候特色。
变迁历史 学府中学建校以来先后荣获市、国家级不等的美誉,包括:
中国教科院全国骨干校长教师挂职研修基地
广东省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
深圳市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先进校
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深圳市少年传媒院首个基地学校
深圳教育云项目教学应用试点学校
2017年深圳市教育云试点项目实验学校
南山区教育先进单位
南山区泛在学习示范校
南山区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学校
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
2016年“最具变革力”学校
深圳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幸福教育
蛇口培训中心(2022年)优秀教育建筑的保育与活化
历史背景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培训中心建于1985年,是蛇口工业区培训企业管理人员、翻译员等人才的专门机构。
建筑占地4700平米,包括教学楼、图书馆、演讲厅和辅助用房等。设计机构为香港华森建筑设计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华森公司)。蛇口培训中心于1986年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是深圳1980年代建筑设计领域所获最高级奖项。
1)蛇口工业区的“黄埔军校” 蛇口培训中心是中国第一所现代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被誉为蛇口工业区的“黄埔军校”,为蛇口和深圳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蛇口培训中心因此在中国现代企业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改革开放精神地标 蛇口培训中心是蛇口乃至深圳重要的精神地标,是改革开放的思想、文化和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蛇口培训中心承载了许多老蛇口人的回忆,在蛇口人的集体记忆中占据重要位置。
3)中国当代建筑杰作 蛇口培训中心在中国当代建筑史上具有典型性和先锋性,是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建筑风格从经典现代主义转向晚期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建筑整体功能布局合理,造型雄伟、雅致,富有纪念性和场所感。教学楼内部采用波特曼(John Portman)式“共享中庭”,是国内的最早应用实例之一。图书馆部分的退台和采光设计致敬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托(Alva Alto)的经典作品——维堡图书馆。建筑内部细节丰富,代表了当时建造工艺的较高水准。
访谈调研 2022年4月11日,历史组团队采访了招商社区培训中心设计团队成员郑超美先生(同济79级建筑学),就深圳当代设计项目蛇口招商培训中心设计师、过程及其背景,早期華森设计组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
——采访概要
“黄建才(1934-2022)总师是手特别勤快的一个设计师。他对家具和建筑都有兴趣(黄总有过很好的室内设计积累)。我当时记得都是手画图,他画图有个最大的特点,一笔画过来,就从头都这样画下来。”
——专家语录
保育时间线 2022年3月初,深圳大学与哈工大(深圳)联合组建的历史组调研南山区当代教育建筑,梳理教育建筑历史线索,通过现场普查及资料查证,拟编《南山区教育建筑历史与设计线索普查导则》并建立《南山区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2022年3月中,历史组留意到蛇口培训中心这一重要的教育建筑历史遗产,整理蛇口培训中心和育才中学的相关历史资料,提出蛇口培训中心保育及活化的专项研究。
2022年3月24日,百校焕新统筹组、历史组连同学术导师与建筑师代表实地调研蛇口培训中心并采访育才中学首任校长陈难先。陈校长回顾了在蛇口培训中心和育才中学工作的经历。这两座建筑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也承载了蛇口改革者们的创业历程。
2022年3月底,百校焕新统筹组及秘书组邀请国内多名专家与建筑师,线上讨论育才中学宿舍的设计方案和历史研究。历史保育组对历史建筑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相关建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提出了保育策略。
2022年4月底,南山区政府组织育才中学宿舍楼改造项目座谈会,明确蛇口培训中心的改造原则,保留这一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并纳入首季百校焕新中研究其活化设计方案。得益于及时且有效的历史研究、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呼吁,蛇口培训中心作为改革开放历史遗产的价值得到各界的认可及重视,获得保育与活化。
2022年7月,历史组与都市实践、图岸工作室等多名建筑师共同探讨蛇口培训中心改造方案,提出以蛇口培训中心保育为契机,建立蛇口历史风貌区,对蛇口历史建筑进行整体保护。
活化设计成果 培训中心围墙打开后,面向学校和街道新增多功能厅、阅览室和社区共享图书馆,激活边界形成校园新节点和沿街展示新界面,打造未来社区共享校园。室内在保持历史空间造型的基础上置入新的功能与设计元素;室外庭院改造为纪念庭院,展开历史与现在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