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堃
(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2)
随着人们对出行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轨道交通与机场的连接和换乘已逐渐成为“刚需”和“标配”。在涉及机场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隧道下穿机场设施,给飞行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会给施工过程带来风险和不便。对于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穿越停机坪的施工,在外部环境受限的情况下,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必须重点把控施工难点,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措施,才能起到节约资源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T2航站楼站~龙港站区间,以盾构法隧道穿越成都双流机场停机坪。盾构机为土压平衡型,刀盘直径8.63m,停机坪结构为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380mm混凝土路面、20mm石屑、400mm水泥碎石稳定基层、压实度大于95%的土基。盾构机穿越地段地层为中风化泥岩层、密实砂卵石层以及泥岩地层及砂卵石地层组成的复合地层,最大埋深41m,最小埋深19.2m,最大穿越长度1961m。
(1)成都双流机场为4F级国际航空枢纽,是中国西部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盾构机穿越停机坪期间机场不允许停运,对地面变形要求极其严格(不超过±10mm),不允许地面打孔,无法通过地面注浆加固等方式对盾构通过地段进行地面加固,只能通过洞内注浆的方式对周围地层进行加固,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
(2)盾构机穿越停机坪最大长度达1961m,必须开仓换刀。开仓换刀容易造成掌子面坍塌,土方超挖,地面沉降加大,需要避免在停机坪下方频繁开仓换刀。
(3)穿越段地质变化复杂,泥岩地层、砂卵石地层、复合地层变化加大了结泥饼、喷涌、卡机等风险,连续掘进难以保证。
项目部组织体系力求链条简短,指令接口统一,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作为现场总体负责人,统一接受外部指令,使各方信息能够直接反馈到现场施工;项目经理之下由盾构经理对各盾构具体施工负责,由机长负责单台盾构机的人员、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管理以及盾构施工中的各项参数、出渣量、地面沉降等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反馈给参建各方。
3.2.1 建构筑物及管线调查
下穿停机坪前,对隧道沿线的管线、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所有管线、建构筑物情况均经过产权单位确认。
3.2.2 设备维保工作
在盾构正式穿越停机坪前,对盾构机各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对刀盘所有刀具进行更换,同时统计磨损量,根据地层分布分析磨损规律。正式掘进前对电瓶车、浆车、拌浆系统、龙门吊等配套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对盾构机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各项参数、功能正常,配合完善。
3.2.3 试掘进与施工参数获取
参考相邻区间类似地层掘进施工经验,借鉴成都地铁单位泥岩地层、砂卵石地层掘进参数,在相邻盾构区间,选择地质条件接近的100m作为试验段,充分利用试掘进段,获取盾构机掘进参数、渣土改良配比、注浆及沉降数据等,为正式下穿停机坪提供依据。
3.3.1 优选盾构机
提高刀盘的破碎能力和耐磨性:为充分适应砂卵石地层、泥岩地层掘进,盾构机选用37%开口率的复合式结构刀盘,配备宽刃的滚刀,实现较强的卵石破碎能力。同时,进一步对刀盘进行了耐磨改进,增加双刃滚刀数量,在刀盘的耐磨钢板、耐磨环上合金块之间、刀座保护块和刮刀刀座等部位均进行耐磨焊丝补强。
提高螺旋输送机的防喷涌能力:螺旋输送机配置防涌门和后部双闸门,在断电时可紧急关闭,尾部配置保压泵渣接口。
提高渣土改良系统的注入能力、防堵通堵能力,改进改良作用点位:在刀盘、盾体和螺旋机分别设置改良剂注入口,并在盾体设置多处预留,配置改良剂注入口、高压冲洗通路。
3.3.2 优设掘进参数
盾构穿越停机坪前,实施试掘进,对控制参数进行总结,确定正式穿越停机坪的掘进控制参数。正式掘进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渣土状态,盾构机工作状态、参数等动态地调整及优化。在复合地层掘进段,通过观察和估算渣土卵石含量,对掘进参数进行调整。经过实践验证的掘进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各地层掘进参数
3.3.3 渣土改良
渣土改良采用膨润土加泡沫的方式,泡沫采用大气量干泡沫,泡沫气量350L/min左右,混合液流量20L/min左右。膨润土选用优质的钠基膨润土,每环总量控制在3m³,掘进时进行匀速均流量的注入。各地层渣土改良配比如表2所示。
表2 各地层渣土改良配比
3.3.4 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
砂岩地层一般同步注入砂浆;为抑制管片上浮现象,泥岩地层采用双液浆进行同步注浆,同步注双液浆时砂浆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由独立的泵组供液,两种管路在尾盾进浆管处“Y”型合流,实现双液注浆功能。
二次注浆材料采用P·O42.5级水泥浆液。机场段全部采用增设注浆孔的管片,在标准块与邻接块上单块增加2个注浆孔,具备多次注浆的功能,根据地质及掘进出渣情况,在管片脱出盾尾后4~5环时进行二次注浆。
3.3.5 沉降防治
(1)增设中盾注泥。由于盾体直径小于刀盘开挖直径,在同步浆液还未填充前,为避免沉降,在中盾上方90°范围内,预留4个注泥孔进行中盾注泥。泥浆配比为钙基膨润土∶水∶水玻璃=(750~800)∶(400~450)∶(35~55)(kg/m³),注入量为每环1.2~1.8m³。
(2)改进加固方式。鉴于停机坪地面无法打孔,将地面注浆改进为深孔注浆,以应对超方或地面沉降。洞内深孔注浆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浆,注浆浆液主要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液浆,隧道每环上半部开设3m深孔3个,底部0.5m深孔3个,环孔间距4m,隧道纵向间距1.8m,浆液扩散半径为2m,并避开封顶块。
3.3.6 改进地层监测
由于停机坪区域无法钻孔,对停机坪地面沉降监测改进为地层微动监测结合常规监测。微动观测系统采用正六边形圆形台阵,地震仪按六边形6个顶点和1个圆心排列,半径4m,测点间距5m,生成二维横波速度剖面,观测阵列覆盖整个隧道范围,能及时准确反映盾构掘进前后地层变化情况。
盾构掘进过后,每月进行一次的微动监测,获取地层横波速度随着时间推移的差异,对比施工前后的地层变化情况,对盾构线路地层的长期跟踪监测。
3.4.1 协调指挥层面
建立施工协调指挥中心,协调小组由机场方、空管部门、民航行政主管部门、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派专人组成。应急体系依托施工协调指挥体系建立,由机场方主导,建立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各单位建立24h联络和应急联动机制,形成联动的协调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协调组织体系
(1)机场方负责机场保护标准的制定,审核涉及机场的施工方案,负责提供机场现状资料,施工过程中提供必要协助,主持机场内部应急工作;对涉及不停航施工工程进行管理。
(2)空中管制部门负责空中指挥、航行情报及通信方面协调。
(3)民航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涉及机场的施工方案,审核应急预案;对涉及不停航施工进行审批和监管。
(5)工程建设单位负责参建单位的综合协调与统一对外接口,督促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与机场及空管部门等保持24h联系。
(5)总包单位/施工单位负责制定不影响飞机安全运行条件下的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实施,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无条件服从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6)监理、监测、设计单位根据其职责负责各自施工服务和应急工作。
3.4.2 应急实施层面
由于停机坪属于特殊设施,当沉降引起停机坪开裂等意外情况时,为保证停机坪的修复速度及质量,应提前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协议进场综合处置,施工单位应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队伍,做好机场外的应急工作和资源保障。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T2航站楼站~龙港站盾构区间施工采取了前述施工难点应对措施,盾构机于2021年11月成功穿越双流机场停机坪,最高月进尺529.2m。地表最大沉降值为3.7mm,最大隆起值为1.9mm,均小于机场方提出的设计控制值±10.0mm。停机坪滞后沉降收敛于6mm左右,未超过设计控制值。停机坪地表及周边环境巡视无异常,未发生因施工沉降超限引发的机场运营事故和安全事故,实现了平稳、安全穿越。
成都双流机场为4F级国际航空枢纽,是中国西部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运营管控十分严格,沉降控制要求高,监测和加固措施受到限制,这对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技术能力、应急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本文从加强组织体系构件、重视施工准备工作、合理优化施工技术、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下穿停机坪施工难点的应对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