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3-12-24 06:47崔明哲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菌体氏杆菌萎缩性

崔明哲

(承德市双滦区农业农村局 067000)

猪萎缩性鼻炎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对养猪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影响生猪体重增长,延迟出栏时间。为此,需加强AR 的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该疾病的不良影响。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

AR 病原菌主要分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性巴氏杆菌,前者只对幼仔猪具有致病作用,而成年猪基本不产生病变,只是起到传染源的作用。但如果猪舍内的氨气浓度超标,或是携带其他真菌,都有可能加重病变。而后者能够感染各年龄猪,引发鼻甲骨萎缩病变。

2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AR 本身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感染,发病的实际情况也不一致。比如: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会造成3 周龄的猪发生鼻甲骨萎缩,而1 周龄内的猪在感染时则会产生严重病变,至于6 周龄以上的猪,则基本不会出现病变。同时感染猪还会伴随一定的肺炎,若感染数量较多,则猪群会集体呈现生长迟滞的问题。产毒性巴氏杆菌则会感染各年龄的猪,引发鼻甲骨萎缩。在发病猪群中,许多成年猪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但鼻腔内的带菌率极高,其主要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被污染的工具、鞋子都可能成为传播源,一旦猪群感染,往往难以有效清除。

至于AR 的临床症状则表现为:病猪流鼻涕、吸气困难,鼻中流出黏性脓液,病猪会因鼻部发痒,而出现摇头、拱地等行为。同时由于病猪会产生结膜炎,会反映出一定的流泪症状,并在眼角处形成泪斑。若因支气管败血杆菌引发,则低龄猪的鼻甲骨萎缩现象会更加严重,至于大龄猪的病变则相对较轻。而感染产毒性巴氏杆菌的病毒,则会在临床表现上出现一定的颜面变形,究其原因在于病猪感染后鼻腔骨骼会发生萎缩,进而使覆盖其上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产生歪斜,最终造成猪的上下门齿无法正常咬合。同时萎缩性鼻炎的病猪大多患有肺炎,虽然单纯的猪萎缩性鼻炎不会引发生猪的死亡,但因为患病猪都存在一定的钙代谢障碍,因此会造成生长迟滞,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容易造成呼吸道病,最终造成养猪业经济的严重损失。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猪出现生长迟滞,则要第一时间借助病原鉴定完成病原学诊断。

3 诊断

本文以某地方城市的生猪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养殖场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在2017 年引进了3 月龄的断奶仔猪,共计20 头。在仔猪到场后养殖人员并未做好严格的隔离工作,便将其混群养殖,直至在饲养的一周后,猪群中陆续出现食欲降低、流鼻涕等现象。在发病初期,养殖人员认为只是猪的一种应激反应,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养殖人员发现共有29 头猪发病,且死亡3 头之后,养殖人员第一时间将患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并上报兽医站,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均未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直至兽医到场后发现养殖场的疫苗免疫工作不到位,且猪群饲养密度偏高,之后,兽医将病灶第一时间带回试验室诊断[1]。

3.1 病理学诊断

经过对死亡猪的病理剖检后发现,死亡猪大多瘦弱,猪的面部存在一定变形,鼻端向一侧弯曲,抬起猪尸体的下颚部可以发现,鼻中隔正直,且鼻夹骨卷曲引发不同程度的萎缩,鼻中隔的弯曲不对称,少数病仔猪会发生肺炎病变。

3.2 病原学诊断

第一,病料的采取与处理,需要实施活体采样,利用酒精棉球预先消毒病猪鼻孔,并避免鼻孔残留酒精,影响病原分离。之后使用棉头拭子取样,若无法立刻接种培养基,则要将其放在试管内,并放在冰瓶送检。至于尸体采样,可在剖检后观察鼻夹骨的病变,使用灭菌棉拭子完成采样。

第二,细菌的分离培养,需要在含有新霉素的马丁琼脂平板上使用拭子完成。在细菌培养时采用的马丁琼脂平板,需要在37℃的环境下培养24 h 左右,并根据荧光结构挑选可疑菌落,完成移植鉴定。通常来说,巴氏杆菌的菌落直径大约在2 mm,表现为光滑、透明、菌落呈黏液状。在灯光较暗的室内使用显微镜扩大观察后发现,菌落具有特征性的灰红色光泽,即F0 类似菌落。

第三,特性鉴定,首先要鉴定支气管波氏杆菌,需要将分离的单个菌落划线接种在琼脂平板上,并在37℃的环境下培养45 h,之后才可完成下一步鉴定。支气管波氏杆菌本身属于球杆菌,在氧化后会表现为阴性。并且采用的接种糖管要在37℃的潮湿环境下培养5 d 左右,记录相关变化,才可开展MP 试验、定级试验,此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至于尿素酶试验则表现为阳性。而支气管波氏杆菌本身具备一定的运动性,在平板表面出现一定的膜状扩散生长,但在0.1%左右的琼脂半固体板上则只会在表层生长,不会出现扩散生长。根据菌相鉴定结果显示,支气管波氏杆菌的菌落相对较小,呈乳白色,不透明,使用铂金圈进行勾取时,会发现质地相对柔软,容易制成菌悬液,且菌落附近存在一定的溶血环。其次要进行巴氏杆菌的鉴定,该杆菌主要表现为阴性,杆菌两极染色,无运动性,对于可疑菌落可预先依照三糖铁半固体培养的生长特性,完成筛检之后再开展其他鉴定。将单个菌落以接种针的形式插入管底,由原位抽出,并在37℃的环境下培养18 h 左右。此类杆菌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沿穿刺线生长,红色无菌膜,不变黑,对蔗糖、木糖不产酸。VP 试验、尿素酶试验以及明胶液化试验均表现为阴性,至于硝酸盐还原试验则表现为阳性。之后对其进行皮肤坏死能力检查,采用350 g 的健康豚鼠,在背部注射,但要注意不可损伤皮肤,利用1 mL 的注射器在皮内注射0.1 mL 的培养物,注射点需要与背中线保持1.5 cm 左右的间隔。设阳性参考株作对照,并在大腿肌肉注射1 mL 硫酸庆大霉素。在注射完成后,需进行72 h 的观察测量,经观察后发现,坏死区的直径为1 cm,仅红肿表现为阴性[2]。还要再次对多杀性杆菌的荚膜型完成鉴定,对于A 型菌株以及D 型菌株需分别采用透明质酸形成试验以及吖啶黄试验。前者的试验需要在马丁琼脂平板上进行,以直径2 mm 划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在线的两侧取垂直方向,接种过夜培养物。设荚膜A 型、D 型巴氏杆菌作为参照物,在37℃的环境下培养20 h。其中A 型株的生长线主要在葡萄球菌线区附近,存在一定的生长抑制现象。至于D 型菌株则无明显的生长抑制现象。最后还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马丁琼脂板上完成24 h培养,刮取菌苔,使其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取0.5 mL 细菌悬液与0.1%的吖啶黄蒸馏水混匀静置,发现D 型杆菌会在5 min 后产生自凝现象,伴随大量絮状物,使上液呈现透明,至于其他细菌则不会出现颗粒沉淀,表现为上液浑浊[3]。

3.3 血清学诊断

猪萎缩性鼻炎的血清学诊断现阶段只适用于多杀性杆菌感染诊断,至于支气管败血杆菌的诊断,则因为感染母猪可以将抗体传给仔猪,因此具体的血清诊断方法只适用未注射疫苗的仔猪。

先要做好试管凝集试验,从生物制品厂购买抗原以及阳性对照血清。至于被检血清则可从猪的耳静脉采取、制备,保证无蛋白凝固、无腐败气味。至于稀释液则要采取酸碱值为7 的磷酸盐溶液,具体配制方法为:称取1.2 g 磷酸钠,6.8 g 氯化钠,加蒸馏水至1000 mL,完成加热溶解。之后用滤纸过滤,实现高压灭菌。具体的试管凝集试验操作顺序为:完成被检血清以及阴性对照血清与阳性对照血清的比对,在56℃的水浴箱中进行30 min 左右的灭能,要求血清均采用口径为10 mm的小试管进行存储。加入缓冲盐溶液,在第一管中添加0.8 mL,其余各管均加入0.5 mL,并在滴管中实现血清的稀释均匀,将其移入第二管。重复相应操作,直至最后一管,弃去0.5 mL,保留稀释血清0.5 mL。通常来说,被检血清需要稀释到1︰80;加抗原,需要在各管中加入0.5 mL 的抗原,振荡混匀,将其放置在37℃的温箱中。之后将其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 h 观察结果。在进行结果判定时,若液体透明,管内覆盖沉淀物,则证明菌体被完全凝集。若菌体略显浑浊,存在一定的凝集物沉淀,则证明有80%的菌体被凝集。若液体适度浑浊,管内有少量凝集沉淀物质,证明50%的菌体被凝集。若液体透明度不明显,则证明只有25%的菌体被凝结。若液体无任何沉淀物,则证明无菌体凝集。当抗原缓冲液对照管发生阴性反应,且阳性血清对照管存在一定滴度时,证明被检血清稀释度超过10,有50%的菌体被凝集。此时可判定为支气管波氏杆菌阴性反应血清[4]。

此外,要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具体操作方式为:不对被检血清以及对照血清进行稀释,也无需完成加热灭能。需要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划分多个小格,之后,用1 mL 移液管加0.03 mL 的血清,并混合抗原血原液,摇动玻璃板,使两者充分混合,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 min 左右。若室温环境不足20℃,则要适当延长静置时间。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每次平板凝集试验需要设定对照组,在结果判定时若规定时间内液滴出现颗粒状凝结物,则证明100%菌体被凝聚。若液体接近透明,则证明近80%的菌体被凝集。若液滴中的颗粒状基块显示较为迟缓,则证明只有50%的群体被凝集。如果液滴中液体浑浊,则证明有25%的菌体被凝结。若液滴无凝集颗粒,证明菌体无任何凝集[5]。

4 防治

4.1 免疫接种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免疫接种是现阶段实现AR 控制的最佳手段,利用免疫母猪,可以使仔猪获得更好的被动保护,避免出现早期感染问题。通常来说,免疫的最佳时间取决于地方的流行程度,对于普通成年母猪来说,需要在耳后肌肉注射灭活苗2 mL。至于未接种疫苗的种猪则要在隔离180 d 后,完成两次免疫接种。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的AR 疫苗以Bb+Pm-D 型毒素疫苗、D 型类毒素疫苗为主。根据不同国家的大量试验显示,只有最纯化的类毒素才能有效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因此Bb+Pm-D 型毒素疫苗的效果最佳。

4.2 做好猪群管理

各猪场都需做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适当调整猪群的饲养密度以及饲养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空气内的有害气体,改善猪舍的通风条件,保持猪舍干净整洁,控制好应激因素,并定期进行喷洒消毒液,降低发病概率。同时还要做好人员的学习教育,要求养殖人员掌握先进的防治知识,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4.3 坚持自繁自养

之所以频繁出现疫病,其本质原因在于猪只的频繁移运,因此猪场应坚持少进出的原则,坚决禁止从疫区引进生猪,并确保引入的种猪无疫病,直至隔离30 d后才可合群饲养。

4.4 实施药物预防

为了更好地预防AR,需要做好母仔链的传染控制,要求母猪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内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预防性药物,比如金霉素、泰乐菌素、弗兰尼考等。一般情况下,每吨饲料中的预防性药物量可设定为:强力霉素150 g,磺胺二甲嘧啶100 g,阿莫西林100 g,直至母猪产后的两周都应做到持续使用。3 周内的仔猪,则要坚持每周注射一次强力霉素。至于育成猪,同样可利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持续时间大致在4 周左右,并依照国家的相关安全标准,按时停药。

4.5 AR 净化

现阶段,世界各国均启动了AR 根除计划,用以实现AR 的控制与净化。借助无特定病原猪生产技术,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但此类技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容易使健康猪群二次感染,因此需要建立适合的生产体系,并进一步改进原有技术。而隔离早期断奶技术能够彻底切断母源性疾病,但由于操作相对简易,因此需要结合一定的防疫措施。虽然该方法存在极高的可行性,但仍值得进一步探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养猪场的病原学调查以及血清学调查,以此制定根除计划,并对阳性猪群实施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定适合的敏感药物。至于在治疗阶段则要严格限制猪只流动,加强猪场净化,注意敏感药物的更换,降低猪群的耐药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将生猪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猪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学、病原学、血清学等诊断措施,并提出免疫接种、做好猪群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实施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措施,以此帮助生猪养殖场更好地实现猪群管理,降低猪萎缩性鼻炎的形成概率。

猜你喜欢
菌体氏杆菌萎缩性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