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

2023-12-24 06:47帕热达阿布都热衣木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检疫奶牛

帕热达·阿布都热衣木

〔塔城市恰夏镇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心 834700〕

我国畜牧养殖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样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奶牛养殖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受市场流通大环境影响,很多养殖场引进的奶牛并非集中来自同一地区,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养殖管理的随意性,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奶牛一旦感染布鲁氏菌病,便极容易出现大规模扩散,这不仅会威胁到奶牛产业的稳定性,还会对养殖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深入探究,在实践工作中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1 针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分析

1.1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特征

奶牛感染的布鲁氏菌病为球杆状病菌,与其他细菌不同,球杆状病菌在氧气含量极少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自身生存的稳定性。布鲁氏菌病通常有15~190 d 的潜伏期,在感染的病例中,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奶牛感染布鲁氏菌病后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疾病。怀孕的母牛在感染布鲁氏菌病后,容易导致流产,在流产的前几天进食量会明显减少。并且流产母牛的阴道黏膜以及阴唇会出现明显的潮红,阴道中会分泌出大量淡红色或褐色液体。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6~8 月,生产出的幼崽多为死胎或者弱胎。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怀孕母牛流产后阴道内会不断排出液体,多呈褐色状且十分恶臭,部分患病的母奶牛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子宫机能受损,将无法再次生育。若母牛感染布鲁氏菌病时正处于生产阶段,则母奶牛很容易出现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症状。而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公奶牛则会出现睾丸炎或附睾炎,公牛睾丸会有十分明显的红肿、发热,触摸有痛感,随着感染程度逐渐加深,患病公奶牛的睾丸质地变硬,红肿、发热的情况会逐渐消失。部分公牛还会出现关节问题,如关节炎症导致公牛正常运动、行走能力受到影响,表现为跛行、运动障碍、劳役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

1.2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染特点

奶牛布鲁氏菌病具有十分强烈的传染性,在感染初期,部分奶牛会受到病毒影响。若在感染初期未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控,随着感染程度逐渐加深,养殖场的其他牲畜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毒感染。而养殖人员在与患病奶牛的接触中,如果防控措施不当同样也会受到布鲁氏菌病的侵袭,以浑身无力、出汗、低温为主要症状。母奶牛是布鲁氏菌病主要感染群体,一旦感染极易在生产时将部分病菌排出体外,从而造成周边牲畜的间接感染。此外,布鲁氏菌病毒,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不仅可以通过呼吸道与消化系统进行传播,甚至在理想环境下还可以通过皮肤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若不在感染初期进行及时管控,一旦感染将会产生极为糟糕的结果。

1.3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治疗

针对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奶牛,临床主要以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手段。针对病牛可以给予50 mg/kg 的四环素进行口服,每日2~3 次,也可以选择投喂0.1 g/kg 的土霉素片。此外,需要特殊注意,若病牛的感染症状为子宫内膜炎,则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病牛的子宫和阴道,针对感染病情严重的奶牛,必要时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辅助治疗。管理人员与饲养人员在奶牛中一旦发现与布鲁氏菌病类似的症状,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隔离完成后要对病牛所处的牛圈进行彻底消毒,从源头切断病菌传染的可能。在实际防控工作中,为最大限度保障牛群与养殖人员的安全,通常会选择淘汰牲畜的方法,如果感染情况十分严重,则会对病牛进行捕杀,这种方式虽然会给养殖场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同样也是遏制布鲁氏菌病蔓延最为有效的手段。病牛的尸体需要选择远离养殖场、远离水源的偏僻地区进行焚烧,焚烧需要在2~3 m 深坑中进行,首先在深坑底部铺上生石灰,在生石灰上面覆盖干草,焚烧结束后用生石灰回填。当奶牛养殖场中出现了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病例,必须提高检测工作的频率,由每月一次变为半月一次,待感染牛只数量不再增加,整体状况趋于稳定则可以恢复原有的检测频率,直到养殖场中不再出现感染的牛只,便可以恢复正常的养殖活动[1]。

2 当前奶牛疾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检疫制度不健全

当前阶段,养殖场的检疫工作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工作,由于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不仅未给养殖场配备完整的检疫设备,同样也未建立起完善的检疫制度作为检疫开展的有效支撑。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或者是偏远的山区,经常会出现社会人员代替检疫人员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与要求不符的非规范操作,这使检疫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样,缺乏有效制度的约束,养殖场管理人员在引进外来奶牛品种时,未能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检验,这就为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创造了空间,也会增加原有牛群的患病风险。

2.2 防控意识不足

虽然大部分养殖产业已经实现了科学化、专业化管理,但是仍有少数养殖场未能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不与外界接触,牛群就不会感染上传染病。而奶牛养殖整个流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跨越多个区域,正是由于部分人员存在着侥幸心理,使得其他环节管理人员严苛的防控工作功亏一篑,从而在生产、运输以及加工等多个环节,出现部分奶牛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情况,进而危及多个养殖场。

2.3 检测工作不到位

针对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检测工作不仅要对奶牛进行血清采样,与病牛存在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人群也要进行相应的采样,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通常会将样本送到实验室,根据检测结果规划后续管理措施。但是在实际采样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采集流程不规范的现象,如样本混采、未进行及时消毒或采样工作形式化等,导致样本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为布鲁氏菌病检测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此外,部分检测工作人员未能认识到布鲁氏菌病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只针对犊牛进行,没有涵盖奶牛成长的整个阶段,这种不完全的检测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3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控措施

3.1 加强牛群的饲养以及日常管理

细化牛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牛群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升养殖场收益。在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中,首先要明确易感染目标群体,并有针对性的做好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将性别成熟的成年母牛与公牛分开进行饲养,不仅可以减少争斗,同样也是预防布鲁氏菌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其次,要提前做好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工作再进行配种操作,这可以有效避免布鲁氏菌病通过交配的方式进一步传播。而对于采取人工配种的奶牛,管理人员要做好牛精液的追踪溯源与检疫工作,在确保精子不带布鲁氏菌病的同时还要使精子保持良好的活力。最后,奶牛在不同阶段对食物的营养需求各有不同,饲养人员要结合母奶牛当前的状态,在妊娠期、待产期以及哺乳期分别做好饲养规划,并有针对性的调整饲养配方,力求满足母奶牛多样化的营养需求。

3.2 规范奶牛检疫工作

除了加强牛群的饲养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外,还需要规范奶牛检疫工作。现阶段很多区域的奶牛检疫工作趋于形式化,为此,不同区域的养殖单位与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备的检疫流程,并落实到实际检疫工作的各个方面。首先养殖户要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对管理区域内奶牛养殖数量进行统计,从而对养殖实际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控。此外,要由专业人员对养殖场的负责人进行实地讲授,使其认识到奶牛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并定期对奶牛进行检疫。目前国内应对布鲁氏菌病主要使用弱毒疫苗,通过皮下注射或口服药物的方式来起到免疫效果。在对牛场内奶牛进行免疫时,要充分了解本地布鲁氏菌病的集中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功能匹配的疫苗完成免疫工作。通常情况下,针对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免疫疫苗每年接种两次,多数养殖场会选择在春季与秋季接种,免疫时间并无固定限制,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此同时,上级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惩罚措施,不定期的深入养殖场内部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检疫工作落实到位,对抽查中不合格的养殖户,管理人员要将其记录在册,并予以惩罚,同样在后续监管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不合格的养殖单位,确保其真正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践行动中。通过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能从根本上避免布鲁氏菌病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为奶牛营造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3]。

3.3 坚持自繁自养,完善引种监管工作

参考相关文献与养殖场的实际防控情况,不难发现在布鲁氏菌病出现的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输入性奶牛携带布鲁氏菌病进而感染了养殖场原有的奶牛。鉴于此,奶牛养殖场应尽可能坚持自繁自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抵御布鲁氏菌病的侵袭。奶牛养殖场在繁殖准备阶段,应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首先优选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幼畜作为培养对象,新生小奶牛至少需要喂养10 d 的母乳,后续再饲喂灭菌乳。对于感染布鲁氏菌病奶牛产下的幼畜,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将其隔离6 个月,在6 个月内未出现异常状态或感染症状后,可以进行免疫检测,在免疫结果未确定前不可以解除对幼畜的隔离,布鲁氏菌病存在较长的潜伏期,存在为隐性感染的可能,只有在上述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按照标准流程解除隔离,并与健康奶牛放在一起混养,这种自繁自养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

在生产环节,防控工作同样不能疏忽,不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若生产所需必须要从外地引进奶牛时,首先要选择非疫区的健康牛种,其次在奶牛运输至养殖场后,要将外地奶牛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精神状态良好,无反常状态或是感染的可能。期间同样需要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筛查工作,由于筛查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并非完全准确,因此建议进行多次筛查,最大限度保障筛查结果的准确可靠,在确保引进奶牛健康后才能与其他奶牛一同混养。

3.4 加大宣传,提高养殖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

在奶牛养殖工作开展中,相关防控部门要加大对布鲁氏菌病的宣传,不仅要帮助养殖场工作人员与居民掌握布鲁氏菌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这一传染病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还要引导养殖人员在养殖实践中可以准确识别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并采取有效措施。

在疫病宣传活动中,防控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注册官方科普账号,利用短视频App 多元化的受众群体,针对布鲁氏菌病产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述;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微博客户端、超话社区等渠道开展全面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促使养殖人员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提高对布鲁氏菌病的重视程度。最后,官方账号可以借助后台评论的功能,定期收集养殖户在养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汇总,每月挑选固定的时间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直播解答,这不仅可以使防疫工作更加深入实践,了解养殖人员的实际需求,还可以明显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养殖产业沿着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向前迈进[4]。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病作为目前养殖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其危害不容小觑,不仅会给动物带来伤害,一旦感染,也会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构成威胁。鉴于此,在奶牛养殖中必须要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管理工作,首先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帮助饲养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布鲁氏菌病树立正确的认知,在饲养与日常管理中将消毒、清理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按照防疫标准规范奶牛的检疫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自繁自养,从而在源头将病毒扼杀并阻碍其进一步繁殖。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对奶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防控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检疫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吃草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奶牛的家》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