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变迁与彝族服饰功能拓展

2023-12-24 12:29刘志扬吉牛乌各
文化遗产 2023年4期
关键词:凉山彝族服饰

刘志扬 吉牛乌各

由于非遗兼具地方性和公共性的属性(1)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外力和内力的合作被认为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路径。内力即当地人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能够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意义(2)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遗产》2012年第1期;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变迁,一些非遗在满足当地人需要的功能上不断减弱,因而被文化持有者放弃,文化持有者的放弃又成为非遗濒危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外力有必要介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然而外力的介入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对非遗自身带来损害(3)吕俊彪:《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思想战线》2011年第3期;黄朝斌、顾琛:《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以傩雕工艺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庞兆玲、孙九霞:《从脱嵌到再嵌:民族手工艺遗产的保护发展实践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等。。多年来,各地非遗保护的实践表明,内力或外力的单方面作用,难以很好的实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而内力和外力的有机合作才能够激发非遗保护的最大潜力。本文拟从日常生活变迁中彝族服饰功能变化为切入点,探讨彝族服饰如何通过内力和外力的有机合作,实现传承创新的问题。

2019年我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彝族服饰的变迁史、彝族群众对手工制作和新型彝族服饰的态度、彝族群众对本民族服饰的消费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在开发和保护彝族传统服饰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调查和研究发现,随着人口流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加,以及传统彝族服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服饰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不断繁荣,许多新的文化元素逐渐融入传统彝族服饰中,使其在传承中持续发展和创新。除了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服装,现代技术也被应用于服装制作中,如数字印花技术和机器绣花等。然而,传统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元素仍然是制作高质量彝族服装不可或缺的方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传统彝族服饰和新型彝族服饰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中都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我们观察到,伴随日常生活的变迁,凉山彝族服饰通过功能拓展和消费市场的细分,实现了传承和创新。这一案例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传统彝族服饰的文化记忆、审美体系和实用功能

传统彝族服饰因其古朴的纹饰、绚丽的色彩和精致的做工而备受彝族群众喜爱,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套传统凉山彝族服饰包括头饰、上装、下装以及外套四部分。头饰部分包括:女性头帕(uo fa)或荷叶帽(uo lyt);男性帽子(uo tie)。上装部分包括:女性上衣(yit bi)以及马褂(tix mo);男性上衣(i dix)。下装部分包括:女性裙子(nbo jjuo);男性裤子(hlat)。外套部分包括披毡(shyp ddut)和查尔瓦(vap la)。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独特的制作方式和审美体系,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集体记忆的直接体现。在传统凉山彝族社会中,传统彝族服饰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它不仅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而且还体现出辅助成员社会化以及区分亚文化支系的功能。在传统彝族服饰的制作中,人们对染料的选取、原料的选择以及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彝族人对当地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羊毛纺织技术是将备好的羊毛扯松后揉捻成线,然后使用交错织布机织成布,织好的布可用于制作查尔瓦(vap la)等;羊毛擀毡技术则是将剪好的羊毛平铺好、卷起,加水反复揉搓成毡片,揉搓好的羊毛毡片可直接用于制作传统彝族服饰披毡(shyp ddut),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功能。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染料主要取自植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泥染,泥染采用堆积发酵靛土方式制作,其过程如下:首先将传统染料蓝靛(ke)及其他几种自然染料提取汁液、再进行脱水和发酵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膏泥进行晒干、研磨,再和核桃、马桑树的叶、果皮等一起浸泡,完成上色;彝绣采用垫花绣、挑花、盘花等技法,无需尺规,也不绘草图。色彩以红、黄、黑、白、绿为主,图案多以蕨草纹、太阳纹、牛眼纹、羊角纹等为主。

彝族地区有关服饰的审美体系由民间神话、服饰禁忌和地方性审美偏好构成,并具体体现在服饰的制作和穿戴中。彝族服饰独特的审美体系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符号,也是帮助成员社会化的重要媒介。通过有关服饰的民间神话、禁忌以及赋予不同服饰款式以社会意义,彝族群众在穿着彝族服饰和参与传统彝族服饰的生产过程中,习得民族文化。彝族偏爱的色彩如红、黄、黑、白、绿等与祖先神话和民间信仰有关,也广泛应用于社会仪式和毕摩器具中。在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中,彝族自认为是阿普杜牧(ax pu jjut mu)的后裔。据传,经过“六祖分支”后,他们分别迁徙至贵州、云南和四川三地,六祖分支分别是“武、乍、糯、恒、布、默”。在这些分支中,武乍(vo zha)支系视红色为最美,糯侯(nuo hep)支系视绿色为最美,德比(bu)支系视白色为最美,毕默(mop)支系视黑色为最美。(4)巴且日火:《论凉山彝族民俗事项中的色彩局域》,《凉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毕摩的签筒(vu tu)(5)签筒:彝语作vu tu,是毕摩的法器之一,用于放置占卜用的神签,有镇邪的作用。上通常彩绘的颜色有黑色、红色和黄色。在毕摩的做法仪式中,黑色被视作死者和仇人之路,白色则象征生者和神灵之路,黄色则是斯尔斯色(sy lyp sy si)之路,(6)斯尔斯色,斯色意为神鬼或神怪;斯尔意为怪灵。路上有许多疾病和鬼怪。

彝族服饰的图案蕴含着当地人对日常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万物的本土化理解。一般而言,彝族服饰的图案来源于日常生活,例如太阳、月亮、河流、蕨类植物、山羊角等。通过赋予这些图案以象征和情感意义,彝族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文化意义上的连结。如在当地人看来,火镰纹、日月纹和波浪纹象征人们对自然的崇敬;羊角纹和蕨草纹象征对赖以生存的动植物的感激之情,例如在传说中,生命力顽强的蕨芨草曾经帮助彝族人渡过了饥荒。蟹脚纹则象征人们对神灵的崇拜;牛眼纹、窗格纹和锅庄纹则代表着人们对勤劳致富、家庭和谐平安以及幸福生活的期望。

彝族社会中存在许多与服饰相关的禁忌。例如,在属猴、虎的日子里,男性不能制作和穿着新衣;在属猪、蛇以及兔的日子里,女性不能制作和穿戴新的服饰。此外,女性的裙子必须由头往下套,不能从下往上穿;已婚已育的女性不能穿未婚未育女性的服装。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需要穿着不同款式、颜色的服饰来展示其身份角色的转变,在童年期、青年期、已婚和老年等不同阶段,服饰的颜色逐渐从鲜艳的红、黄等色转向沉稳的青、蓝等色,同时头饰也从头帕(uo fa)转为荷叶帽(uo lyt)。此外,跨性别穿戴是不被允许的,例如女性不能佩戴男性穿戴的英雄带;活人的服装与给亡人穿戴的服装也不能相同。在彝族社会,这些禁忌被认为是对祖先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并且兼具性别文化建构的功能。与此同时,彝族服饰的款式还具有社会身份标识的作用。

由于凉山彝族社会内部存在不同的亚文化支系,每个支系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偏好,这不仅促成凉山彝族服饰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景象,而且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区分亚文化支系成员的可辨识的符号。在传统凉山彝族社会中,虽然成员们共享同一套关于服饰的知识系统,但不同地区的服饰审美偏好有所不同。在传统凉山彝族服饰的分类中,人们通常以男性服饰裤脚的大小作为分类标准,将其分为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三种类型。这三种服饰类型的区分,同时也对应着凉山彝族地区三个不同方言片区。大裤脚指的是日诺(yy nuo)地区的服饰,该地区包括美姑、雷波、甘洛等地。该地区男子的服饰包括上衣和裤子,上衣宽大,裤脚的宽度最宽可达1.7米或2.5米,上衣的纹饰与女装相同。(7)参见冯敏《凉山彝族服饰》,《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鲍冬丽《凉山彝族色彩象征分析》,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女子的服饰则包括头饰、上衣和百褶裙。上衣为宽袖,袖子短齐肘,当地独有的蟹纹花样是其特色纹饰,日诺(yy nuo)服饰的纹饰多取日、月、山川以及动植物的形象,其风格简洁明快,纹饰相对集中于上衣衣襟、胸、袖口等部位,纹样繁丽精巧。中裤脚流行于包括喜德、冕宁、盐源等地的圣乍(shyp nra)地区,这里男子的上衣宽大,纹饰与女子相同。裤脚张开后可成180度角,甚至更大,如同一个展开的扇子。女子的服饰由衬衣和坎肩组成,衬衣长度齐膝,纹饰以大块的蕨芨纹为主,同时也常使用小布条缝制的三角形或菱形作为装饰。小裤脚流行的地区为普格、布拖、昭觉等地的所地(suo ndip)地区,这一地区男性服饰的上衣较短,并饰有密集的长绊扣,裤脚较小,只够伸脚用。女子的服饰为两件套的上衣和百褶裙,上衣中的长衫长度过膝,纹样一般饰于领口和袖口处,外套不过脐。大面积饰以硕大、纵贯胸背的纹饰是所地地区女性服饰的主要特征。

三个地区的服饰都存在地区性审美偏好,除了裤脚大小之外,纹样、色彩也存在差异。日诺(yy nuo)地区的服饰中有独特的蟹脚纹,整体风格偏爱鲜艳色彩;所地(suo ndip)地区,尤其是布拖和普格,偏好大面积、纵贯胸背的纹饰;而圣乍(shyp nra)地区的服饰整体颜色偏暗,即使青年女子的服饰,其整体配色也喜用青色等深色系。伴随着人口流动,凉山社会内部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互动增多,人们对服饰的审美偏好也相互影响。但总体而言,彝族服饰的图案和制式都遵循着传统彝族服饰的风格,人们能够通过服饰辨别出不同成员所属的亚文化支系。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与彝族服饰功能的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深化,凉山彝族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相伴的是,传统彝族服饰已不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在新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下的日常生活和交往需求,传统彝族服饰的穿着场合从日常生活转向更具仪式感的场景,例如婚礼、丧礼,以及官方和民间的大型活动场合。同时,随着凉山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彝族服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标识,成为民族旅游中的开发对象,在此过程中,其符号功能得到重塑和增强。

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彝族服饰的材质、版式和制作工艺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保留部分传统手工制作的彝装外,机器制作的彝装也逐渐走向市场,进入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凉山彝族服饰以羊毛为主要原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羊毛制成的衣服可以抵御高山寒气,取材也方便。而机制彝装则普遍采用棉、麻、涤纶、聚酯纤维等材料。随着国家对居住在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彝族搬迁到山下的乡镇或县城居住。为了方便与周边汉族等民族交往,以及适应山下温湿的气候,彝族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汉装已经非常普遍。普格县的阿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照顾在乡上上学的三个孙子,阿依从原来位于半山腰的联合村搬到花山小学附近。她也改变了自己的服装风格,从彝族全套服装改为短袖长裤,并解释道:这里(平地)太热了,所以就买了这些短袖来穿,彝族衣服(羊毛制作的服饰)在这里穿不了。

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穿汉装或者一种“混搭式”的着装,这种“混搭式”着装通常是将彝族服饰的上衣与裤子搭配,并戴上黑青色的小帽或者围上花巾。他们选择穿着何种服装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态度。日常的“混搭式”着装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拉达对服饰穿着的选择,是另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会穿汉装,但在一些具有本地仪式感的场合,他会选择传统的彝族服装。对此,拉达认为:

我平时选择穿现代服装是因为工作需要和天气原因。夏天的时候由于普格县城内处于平地,气温较高,厚重的彝族服装就不适应了。但在特别场合,如葬礼、婚礼和各种典礼的场合,我会选择穿传统彝族服装。这样穿着得体、体面,还与本民族亲戚朋友显得一致。(8)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普格县中学教师拉达,35岁;访谈时间:2019年8月12日;访谈地点:四川省普格县普基镇。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传统彝族服装的实用功能已经削减,传统彝族服装不再是日常生活的首选。但其象征意义在特殊场合中更加凸显,成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和表达。

地方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彝族服饰的认同。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的个人经历是这种变化的很好例证。1991年,贾巴子则从金阳县初到西昌时,很少有人相信她凭借自己的传统彝族服饰制作技艺能够赚到钱。但是随着凉山旅游业的发展,贾巴子则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1997年,她接到凉山州歌舞团的订单,为大型歌舞晚会《五彩凉山》制作演出服装。2005年,在昭觉县彝族服饰大赛中,贾巴子则获奖并得到了一笔奖金,她用这笔奖金成立了贾佳彝族服饰厂。地方文化旅游业的兴起让彝族服饰制作这一传统技艺重新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2014年,彝族服饰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西昌市“大凉山”彝绣协会成立,贾巴子则被任命为会长,这反映出当地政府重视和推广传统彝族服饰的努力。

在传统彝族服饰被重新赋予更多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过程中,新型彝族服饰应运而生。新型彝族服饰虽因现代元素的引入引起一些争议,但又因其采用地方文化符号,仍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阿牛阿呷采取将彝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材质、款式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引领了凉山新型彝族服饰的潮流。新型彝族服饰使用了色彩艳丽、凉爽透气的面料,并吸收了更适宜现代年轻人审美观的款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普格县裁缝阿嘎是这样看待市场上的彝族服饰的:

传统彝族服饰的上衣以绿色、黑色、红色为主,现在彝族服饰的款式和颜色更加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穿戴这些设计独特的彝族服饰。这些新款式的彝族服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穿着习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火把节的时候,很多来凉山的游客也会购买这些具有现代感、款式新颖的彝族服饰。(9)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普格县裁缝阿嘎,53岁;访谈时间:2019年8月10日;访谈地点:四川省普格县普基镇。

就彝族服饰的这些衍生商品而言,商业化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然而,这种商业化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样式和制作技艺造成一定程度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阿呷和诗薇代表了两种典型的观点。阿呷代表了一类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新型彝族服饰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她是这么认为的:

我认为新型彝族服饰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民族服装,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这些新型服饰采用了传统服饰的花样和配色,但也对彝族繁杂的服饰进行了简化,以便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民族服装,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丰富了自己的着装风格。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在改变中寻求发展的现象,有助于促进民族服装的传承和发展。(10)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普格县中学教师阿呷,33岁;访谈时间:2019年8月12日;访谈地点:四川省普格县普基镇。

与阿呷不同,诗薇属于对新型彝族服饰持否定态度的一类,她认为旗袍短袖类只能说是有彝族元素的服装,算不上彝族服装。尽管诗薇对新型彝族服饰的认同程度不高,但阿呷和诗薇都认可这些新型服饰中采用的是彝族文化元素。

作为商业化开发对象的彝族服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其作为地方文化载体的符号功能不断被重塑和强化。

三、彝族服饰的创新与当地消费市场的细分

随着彝族服饰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彝族服饰品牌开始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线,包括彝族传统服饰、现代化改良版服饰、时尚款式等。随着电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彝族服饰品牌也开始开设线上商城,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来开展线上销售。同时,彝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成为彝族服饰市场发展和彝族服饰创新的助推因素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彝族地区游览,购买当地的彝族服饰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旅游消费项目。与金珠苗绣在非遗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图案、技法和材料去地方化的困境不同,(11)庞兆玲、孙九霞:《从脱嵌到再嵌:民族手工艺遗产的保护发展实践研究》。凉山彝族服饰在商业化过程中反而强化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相较于传统彝族服饰,新型彝族服饰更符合市场成本和效率的规则。选用彝族文化符号,成为彝族服饰消费的新潮流,彝族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成为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和生产时,设计师倾向于选择呈现更为当地群众认可的传统符号,这些符号被认为是彝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如彝族酒器、雄鹰和火把等,虽然这些符号在以前传统的彝族服饰中并不存在。机制服饰尽管具有价格和多样性上的优势,但“查尔瓦”(vap la)之类的传统彝族服饰仍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功能需求,消费者对传统服饰和新型服饰的消费场景进行了区分,不同类型的彝族服饰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的新型彝族服饰在当地的发展更是迅猛。

在媒体及市场的推动下,彝族服饰的创新往往倾向于凸显当地的民族文化符号,与传统彝族服饰在审美以及制作技艺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就服饰的制作技艺和审美而言,传统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制作技艺复杂、耗时较长,且在纹饰和花色的选择方面,更依赖于个人的审美偏好,这使得服饰成为个人审美和技艺的展示平台,更能凸显个体的审美特点。相比之下,创新的彝族服饰,虽既有机制也有手工制作,但在审美上更容易受到市场影响,倾向于选择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民族传统符号的图案,这些图案往往受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对彝族文化想象的影响,且制作技艺较为简单、耗时较短。在普格县开小服装店的54岁女店主迪莫认为,目前普格县市场上规模较小的服装店主要出售机制的彝族服装,这些服饰的图案通常是先从网上下载,然后根据这些图案选择布料和纹样,再进行配色。在服装制作过程中,一些擅长做传统服装的年长彝族妇女也会被请来帮忙一起加工。这些小型服装店中的设计服装主要采用传统服饰的版型,但也出现了一些流行的短袖款式。在互联网和媒体对彝族文化的“想象”影响下,一些从传统文化中撷取的图案,如鹰、火和彝文等,也大量出现在机器制作的衣服图案中。与传统彝族服饰的整体构造端庄、内敛的特点不同,融合新元素的彝族服饰在构造上更倾向于突出凉山彝族的地方性文化符号。

例如,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机制男上衣以雄鹰为图案,通常采用近年来流行的美姑地区的彝族服饰样式。该衣服正面的设计和传统彝族服饰一脉相承,采用内敛的配色,并仅在衣襟和袖口处饰以精致的传统图案。与正面内敛相比,衣服背面的设计则呈现彝族的鹰、漆器等图案,位于显眼的正中央。从所选用的元素来看,美姑地区的服饰样式和代表彝族符号的图案都在极力彰显其民族性。美姑样式的服饰原本只是凉山彝族地区服饰样式中的一个类别,但其流行得益于民族旅游、地方文化传统节庆和媒体的推动。这些商业化的运作使得美姑彝装成为凉山彝族的民族文化象征。在2002年凉山州举办的火把节选美赛事中,彝族少女马嘿阿依身着美姑服饰获得“金索玛”和彝族第一美女的称号,成为西昌形象大使,受到凉山彝族青少年的追捧,她所穿的美姑彝装也被各地彝族竞相模仿。因此,美姑样式的彝族服装成为各县市选美时的流行款式,并经常出现在许多彝族歌手的MV和各种媒体中。

彝族服装的创新,对地方文化符号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然而,在市场的推动下,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彝族服装生产和消费中的某些图案和款式被当作主流地方文化符号,广泛应用于彝族服饰的设计和生产。这一情况的持续,可能会导致彝族服饰符号单一化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传承和保护彝族服饰,凉山州各级政府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强调彝族服饰符号的多元性。例如,在火把节的选美比赛中,主办方要求参赛选手穿着当地县市的彝族服饰,并将服装展示作为比赛的重要环节。此外,昭觉县还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在保持和传承彝族服饰真实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开展彝族服饰创新项目,将多元的彝族服饰符号带入了2018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2018年,昭觉县还举办了“彝韵·新风”中国彝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旨在推动新型彝族服饰创作的多元化。此外,彝族服饰“云梦彝山”系列在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秀上积极向外界展示了彝族服饰的多样性。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彝族服饰文化符号单一化的趋势,并促进非遗商业化进程的发展。

新型彝族服饰采用彝族文化符号,并选用透气、凉爽的面料和款式,更好地满足了彝族群众适应新生活的需求。尽管如此,传统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仍为当地人所喜爱。彝族群众认为传统彝族服饰和机制彝族服饰有不同的消费场景,依据功能,传统彝族服饰和新型彝族服饰创造出各自的消费市场。31岁的普格县医院护士日果对二者之间的区别有着清晰的感受和认识:

如果我要购买彝族服装,我会选择机制制作的款式,因为价格实惠,同时也能有更多的选择。相比之下,传统的查尔瓦等彝族传统服装穿的场合相对较少,一般只在婚礼和葬礼等重要场合才会穿。另外,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彝族服饰,做工太过精细,服饰精致,成本过高,舍不得穿,穿了也不方便洗涤;机制服装更易于保管,即使遗失或损坏也不会太心痛。(12)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普格县县医院护士日果,31岁;访谈时间:2019年8月12日;访谈地点:四川省普格县普基镇。

日果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汉装或机制的彝族服饰,因为这些服饰更适合她的工作环境,也让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显得更为轻松和时尚。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婚礼、丧礼、节日庆典等重要活动,她会选择传统的彝族服饰,因为这些服饰更华丽庄重。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彝族服饰和机制彝族服饰各有其用途和场合,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传统彝族服饰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和耗时,需要经过选材、制作、选择花样以及刺绣等多个环节。以彝族传统服装“查尔瓦”(vap la)为例,它采用传统的羊毛纺织技术制作,一件“查尔瓦”需要耗费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价格也在一千至两千元之间。相比之下,一套机制的服饰只需几百块钱即可购得,而且在款式、颜色和图案等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性。

尽管机制服饰的制作周期短且价格相对便宜,但对于一些重要的人生礼仪,例如结婚、葬礼等场合,穿着传统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必要的。不过,在个人选择服饰时,还需要考虑花色、价格、使用频率、制作周期和日常生活的便利度等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机制服饰也受到许多人的接受和消费。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的变迁带来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彝族服饰实用功能被削弱,为新型彝族服饰的消费创造了空间。与此同时,传统彝族服饰的象征功能得到拓展,并拥有自己的消费市场。通过功能的拓展以及消费市场的细分,彝族服饰的符号功能得到拓展和强化。在商业化过程中,彝族服饰不仅实现了创新和发展,还实现了传统彝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传统彝族服饰很好地嵌入了当地人的现代生活。

四、结语

彝族传统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彝族文化的历史、民俗、信仰等方面的意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传承和创新、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这些举措极大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避免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消失。在此背景下,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认识,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的彝族传统服饰的独特性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传统彝族服饰在非遗中属于具有生产属性的传统手工艺,这一类非遗在传统社会中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产生,对文化持有者所属的传统生活环境,以及生产方式具有极强依赖性。这类非遗也最易受到日常生活变迁的影响,面临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内力不足,以及传承危机。非遗化及相关主体的介入可以促进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让当地人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激发起他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热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非遗化还可以通过相关主体的外力介入,促进彝族服饰的创新,从而推动彝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外力的介入也可能对彝族传统服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商业化开发往往会将传统服饰的样式、纹样进行改良或创新,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服饰可能会失去一部分传统的特征。如果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很可能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因此,内力和外力的有机合作有助于缓解这一困境。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彝族消费者对传统服饰的需求也在减少,这将导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年轻人可能会认为彝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实用和便捷。而彝族服饰列入非遗名录,以及当地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彝族服饰作为地方文化符号的价值,越来越多来到凉山的中外游客愿意去彝族村寨感受和体验彝族文化,反过来这也强化了当地人对彝族文化和传统彝族服饰的认同,为彝族服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意义,在促进当地人传承和保护传统彝族服饰动力的同时,也激发了政府保护地方文化多元性的积极性。

通过凉山彝族服饰的案例可以看出,内力和外力的有机合作既避免了彝族服饰陷入去地方化的困境,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服饰中传统文化的特性得到了加强,并带动了当地彝族服饰的消费和传统彝族服饰的复兴。我们看到,无论是传统手工制作,还是机制或个性化设计的彝族服饰,在图案的选择上都注重展现地方文化符号,这也使得一些符合“民族性想象”的图案被纳入到彝族服饰的生产中。

彝族传统服饰的创新传承和保护,同时关注了内力的激发和外力的适当介入,通过内力和外力的有机合作,彝族服饰实现了功能的拓展,并且很好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促进了彝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凉山彝族服饰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动物“闯”入服饰界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