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物君 编辑:布衣
林清玄曾在文章里写——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要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认真生活,可以看他有没有好好吃饭。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多和他吃几顿饭。因为他对生活的态度,或许就和爱吃的饭息息相关。
一到春天,自然与山野的气息,就会飘到餐桌上面。麦饭,便在掀起锅盖时,荡出袅袅白烟。
麦饭的麦,或许源于面。指的是将榆钱、槐花、白蒿、苜蓿、艾、芹菜叶、洋芋等与面粉拌匀,然后在笼屉中蒸熟的食物。有些人喜欢将它拌上蒜泥辣椒,还有些会搭配肉菜同炒而食。每片菜叶都裹着薄薄的面粉,入口时带着麦香,细嚼又香又软。
一串串被春风吹绿的榆钱,一把把长着白色绒毛的白蒿(茵陈蒿),一簇簇阳光下散发香气的槐花……自然的气息带着清香,只消简单一蒸,就让爱吃的人拥有了舌尖上的春天。
宋代诗人陆游,也曾赞其香鲜,提笔写下“日常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早先青黄不接时,地里挖点野菜,树上捋点花叶,便是救饥的菩萨饭。如今生活好些,人们便将这种做法传承下来,反而是难得的山野美味,更能忆苦思甜。
爱吃麦饭的人,往往懂得珍惜。他们顺应时令,将大自然中的美味端上餐桌。也带着如植物一般的生命力,在生活中勇敢向前。热气中蒸腾的,不止是一份美味,也见证着时间的流转。一碗麦饭里,更藏着落叶归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盖饭,绝对是最朴实无华,却最有滋有味的菜饭搭配。主打的就是一个“所见即所得”。青椒炒肉可以盖饭,鱼香肉丝可以盖饭,带着咸鲜滋味的土豆牛肉,红艳耀眼的西红柿炒蛋……万物皆可盖饭。
顺着菜流入米饭的醇香汤汁,让平淡的日子都变得有滋有味,能咀嚼出口感。多变的菜色,包揽蒸煮炸炒。荤素百搭,在舌尖点缀千滋百味,还有几分浓墨重彩的美。就连相似的碟头饭里,叉烧滑蛋、豉椒排骨……也个个丰厚诱人。
温州的糯米饭,撒上油条、虾米、葱花,再浇上香菇肉末汤,早餐吃“天光”,更是销魂。饭菜有味,色泽饱满。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续饭,让老板再浇一勺汤汁,不加配菜都足够美味。快速抵达舌尖的香气,让米饭的热气与肉菜共舞。每一次用餐,都在见证美食世界的多元与融合。
爱吃盖饭的人,往往活得丰富。他们绝不满足于单一、寡淡的境遇,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生命里的不同。五花八门的盖饭,见证混搭的奇迹,更藏着对南北味蕾的包容。
炒饭,是频频出现于影视中的至尊王牌。即使最单纯的蛋炒饭,高级者也要求“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更别论“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定要打卡的扬州炒饭,火候与配料,手艺与功底,要在一瞬间巧妙搭配,才能呈现出真正的鲜。
“滋啦滋啦”升腾的热油,让炒饭金衣加身,在空中翻滚。葱花鸡蛋,要何时下,要多么散,得是默念于心的记忆。贵州的怪噜饭、福建的瑶柱丝炒饭,广东的腊肠炒饭……让人闻见香味就想马上吃完。
肉类、海鲜、谷物、蔬菜的搭配,是丰俭由人的滋味。将盐、糖、酱油纷飞于锅内,见证油脂在焦化反应下,塑造的不同调味。
爱吃炒饭的人,往往热情爽朗。他们活得干脆,不喜欢拖泥带水,能将生活过的热气腾腾。粒粒分明的炒饭,呈现出生活里的酣畅与缤纷。
古有一“糯”千金,今有一糯千变。用不同的组合在饭上绘出生活,也成为了一种有趣的表达。或许是得益于糯米本身的温柔,它还在八宝饭中与甜蜜的蜜枣款款交融;又去带着清鲜的竹筒饭里体会竹风的滋味。当糖润物细无声的融化在膨胀的米粒中,每一次细抿,都像是春风的轻拂。
爱吃糯米饭的人,往往很温柔。他们愿意等蒸气慢慢将糯米润透,在一味一品中,感受香甜风味在舌尖涌流。
最好吃的煲仔饭,永远在小巷子。最挑剔的食客到了它面前,都不会再摆架子。用带着保温功能的瓦煲,将“生米煮成熟饭”,腊肠、滑鸡、排骨、鳝丝……百般鲜味与开盖时仍嫩绿的叶子一起,从容迎接生活的重击。
一煲市井味,皆是米粒香。快节奏的揭盖速度,与慢节奏的暖煲救赎,合二为一时,再凛冽的寒风也挡不住香气的征途。底部的饭焦,带着柴火的独有风味,合适的豉油,将吃货的心用鲜美沁透。从外地远道而来的煲仔饭爱好者,也要在这种风味里,收获幸福。一个煲,黯然销魂,怎么也吃不腻。
爱吃煲仔饭的人,往往随和亲近。他们不介意走很远的路觅食,或是坐着胶凳进食。一个人的烟火气,也能成为生命里的最佳治愈。多少风雨,在此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