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行动路向*

2023-12-22 09:34洪芳林龚蛟腾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空间

洪芳林 龚蛟腾

2022 年8 月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1]。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的重要设施,成为国家行动目标。李国新教授提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城乡一体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强调要突破传统的“空间即建筑”观念,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农村文化站室、文化礼堂、文化大院、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文化街巷、文化院落、文化公园、文化广场、文化绿道等统筹纳入公共文化空间范畴,形成高质量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2]。2022 年浙江省杭州市实施的地方标准《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公共文化空间能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兼顾文化荟萃、艺术表达、思想交流、创造成果分享和体验等其他个性需求,是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邻里交往交流的传统型文化服务场所和新型文化服务场景”[3]。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或乡村文化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4],打造面向2035 年远景目标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体系是增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带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与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要求。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主动衔接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也是其重要的空间服务转型实践进路。从政策、理念与实践方面总结分析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最新行动路向,可以为图书馆空间社会化转型提供思路,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研究工作。

1 相关研究

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公共文化空间”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来源类型限定为“CSSCI”“期刊”,时间范围限定为2012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检索结果为170 篇文献。经过人工过滤,删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共得到78 篇有效文献,主要分为以下三个主题。

1.1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被认为是乡村公共文化振兴的重要导向[5]与重要载体[6]。在城镇化加速时期,乡村既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城市冲击,部分地区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断被弱化乃至丧失[7],促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化转向[8]。改造、创新利用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新的共建共享发展格局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9],重塑乡村文化形态[10]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的焦点。如耿达以云南和顺图书馆为例,提出了以文化参与为视角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模型[11]。当代乡村社会经济空间、制度规划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国家行政化转向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12],解决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问题,需要逐步适应空间转型要求,转变供给理念[13]。还有研究提出将“舞市”作为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14]、将农村工业遗产改造为公共阅读空间[15]等新的发展路径。

1.2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研究主要聚焦于空间建设模式[16]、情感治理[17]、融合发展[18]、价值表达[19]与品牌建设[20]等方面。研究者们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特性[21]、构建方法[22]、治理方式[23]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表现出了伦理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等诸多价值特征[24],得到了重点关注。如师丽梅等[25]以深圳公共图书馆为例,提出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服务走向;付婷等[20]以广东省“粤书吧”为例,分析了图书馆参与建设的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化工作机制框架与策略。此外还有关于公共文化空间的案例分析,如关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城市文化空间现状与塑造经验的讨论[26]。陈波等基于全国17 省46 社区的考察,将城市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类别划分为设施整合型、文化礼堂型、虚拟空间型和生态群落型[27]。这些研究有助于厘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动能、文化功能、文化服务和文化规划等。

1.3 其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载体和形式差异,学界展开了关于数字公共文化空间[28]、国家文化公园[29]、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30]等特定种类的乡村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如陈波等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生产机理及其场景表达的研究[31];王蕾呼吁探索适合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方法[32]。同时,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并持续向文化领域渗透,促进了文化数字空间的形成,逐步在文化领域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物理空间的虚拟空间[36]。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33]。这些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范畴,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破圈”“破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政策行动路向

公共文化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顶层设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经从基层试点探索拓展至全国推广普及,地方性的试点经验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34]。2021 年以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35]、《“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36]、《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7]等一系列国家文化规划政策的出台,以及浙江、海南、广东等省份地方公共文化空间标准和阅读空间指南的发布,为我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国家统一规划定调,地方探索本地特色实践”路线提供了政策保障。笔者采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数字文化空间”等关键词,在搜索引擎、北大法宝、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政府网政策法规文件库中,搜索明确包含有“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核心话语及类似表述的中央和地方政策文本及标准规范。共获得文本147 份,部分政策/标准如表1 所示。

表1 近3 年我国有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及标准(部分)

国家近年高度重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政策制定工作,不仅有《“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整体规划的中央政策,也有《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与指南文件的编制出台。通过对表1 政策的内容分析,从政策导向设计、空间环境设计规制、多元行动主体和地方样态经验等维度对“公共文化空间”相关的内容条款进行主轴概念编码和演绎归纳整理(如表2 所示),发现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政策呈现明显的空间定位部署明晰、功能跨界融合、主体协同联动和打造空间品牌的趋向。

表2 部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政策内容

2.1 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

国家政策中有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定位的发展部署,正随着《“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高位文化政策的推动逐渐明确。现阶段政策主要特点是在“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框架下要求创新拓展城乡特色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丰富公共文化空间体验形式和内容;《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列为主要任务;《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则强调“营造‘小而美’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现阶段,国家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中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上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等内容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要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部署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主要包括:(1)按照国家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文化馆建设标准》,推动对全国未达标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新建或改扩建。(2)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为核心,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基层服务网点普遍建立实体智慧服务空间。(3)深入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结合老旧小区和厂房改造等,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些政策内容反映出国家层面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内容、发展方向、施行模式、实现路径等的具体部署与角色期待。

2.2 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

根据表1 政策内容分析发现,公共文化空间选址布局与设计管理基本依循“功能优先”“多主体参与”“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总体原则,而“嵌入”“复合”的政策导向强调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功能的跨界融合发展,以促进不同文化生态的有序发展。《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创设互动体验项目,增强旅游休闲功能,依托地标性文化设施打造自带流量的旅游目的地。《规范》作为第一部专门针对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地方标准,在空间功能设置部分规定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应包括公共阅读、培训讲座、文化展陈、社团活动、运动健身、文化交流、特色主题等,划定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基本功能范畴,并明确提出依据统筹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进行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

北京市《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及《上海市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重申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在沿江沿河、社区园区、楼宇商场、绿地公园、街区广场、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古镇乡村等公共空间,植入阅读、展览、演艺、休闲运动等元素,提升空间文化内涵,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场景多样性、可及性与灵活性。浙江省《高质量打造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实施意见》还在基本原则中提出构建集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场景混合”“跨界融合”的公共文化空间。这表明“功能复合”理念开始主导集约型公共空间的打造与运维。

2.3 推动空间主体协同联动

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实现路径。面对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各类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发展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只有多机构、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才能实现有步骤、有层次和有内容的发展。如《规范》提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统筹、社会参与的运行体系”;《“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是公共文化空间增质提效的关键一环,部分政策还强调要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等区域营造各类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推进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包括: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打造“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未来社区(乡村)建设中有机引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业态;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公共文化场所;拓展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服务有效途径,支持“晓风书屋”等社会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由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涉及城市书房、主题分馆、非遗展示空间、文化街巷、文化院落、文化公园等复杂样态,所以更加需要多元主体协同联动,以增进文化场景供给效能。

2.4 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依托公共文化空间开展[38],而空间服务效能的提升和宣传营销都需要依托空间品牌予以展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要求,要求各省基于本省实际特点、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居民结构、城市肌理等制定不同的品牌化路径。其中,《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启动实施“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打造一批居民和游客乐享的公共文化空间。广东省则是通过《广东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粤书吧”建设指引》《“粤书吧”必备书目》等,保障“粤书吧”类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的运行。

国家宏观主导、地方探索特色品牌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格局已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需要围绕本地区文化历史实际情况形成可持续的品牌。2021 年,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明确提出未来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39],即以构建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及其品牌化运维为着力点,围绕品牌设计、品牌管理、品牌营销等多个方面形成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和功能设置的内容。地方层面,除江苏省围绕“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形成的系列政策以外,还有浙江省为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品牌“文化礼堂”而出台的配套指南、通知、意见、方案、规范和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管理效能提供支持。

3 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理念行动路向

共建共享、包容开放、去中心化、文旅融合、以人为本和用户中心一直是指引公共文化空间相关实践的重要理念。当前,以数实融合空间重塑城乡公共文化场景正成为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核心理念行动路向。2022 年1 月26 日,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做出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等重要部署。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行动计划、指南和细则,开始建设全域数字文化治理试验区,提升乡村数字公共服务水平。在《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的指导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实体场景通过与各种数字技术、虚拟数字空间的交互融合,形成数实融合空间,其发展路径如图1 所示。

图1 城乡公共文化“数实融合空间”实现模式

3.1 “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

我国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一直客观存在。寻求新的技术、机制、方法和途径消弭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是学界和业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可及性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议题。“数实融合空间”并非实体空间与虚拟场景、资源和平台的简单叠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能够实现文化服务、文化资源“跨域”传送的新型“数字空间”。2022 年9 月2 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40],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标准以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标准,规范农村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数字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这些标准的出台,是指导公共文化基于实体的数字空间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的重要条件。

互联网3.0、工业4.0、社会5.0 进路下,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主动接纳数字技术、重塑公共文化空间场景,既符合国家文化数字化的战略趋向,也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尤其是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推动乡村级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高品质的数字文化体验平台是建设“数实融合空间”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这是因为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融合,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城市化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文化割裂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相契合,有助于走出一条数字化思维方式下的新型特色“城市化道路”。即借助数字技术将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图书文化资源等“映射”到乡村环境中[41],实现乡村地区远程接受均等化、可及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3.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

“数字城市”的发展催动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意见》提出了“公共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未来公共文化空间创造新的增长点。李国新教授也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化体验新场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跃上新台阶的重要突破口”[33]。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对象是传统图书馆的物理线下空间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线上空间,通过构建智慧化数实融合空间[42],助力社会公共文化生活场景的重塑(见图2)。

图2 智慧空间重塑数实融合公共文化场景路径

国家公共文化空间战略作为现阶段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在制度、理念、技术层面得到学界业界的研究与实践推进,在数字中国等宏观规划的推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景,从而助力本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在总分馆体系等制度保障机制的支撑下,应该成为以公共阅读空间、文博艺术空间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实体与数字场景建设的主导者。具体而言,图书馆可以按照《意见》等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文旅融合,促进文学、动漫、音乐、演艺、数字艺术、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向数字空间延伸。同时,围绕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空间使用的趋好与期待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已有的用户调查发现,公共文化空间的用户需求与文化服务有较高的契合度、用户对手机移动终端有着较高依赖性与应用广泛性、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有较强的需求感[43],可见,拓展数字文化空间服务场景符合公众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的需求。

3.3 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

借助各类技术设备突破传统文化空间的物理范畴,打造体验式、碎片化、数字化的空间形态成为重要行动路向。在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变革中,智能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强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与信息交流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44]。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公共文化空间是重要的案例主题类别之一,包括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空间、商圈文化空间等[45]。公共文化空间内嵌的数字产品装备及其应用,应该立足社会公众及特殊人群的需求,尤其是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增加对沉浸式设施、无人智能游览、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智能装备技术的配置。如在宗祠等传统文化场所应用AR 技术,利用手机APP 扫描建筑空间图谱生动再现祭祀等传统仪式活动场景,可以打破时空局限,使漂泊在外的游子也能同步体验情感追认;又如采用三维、全息、全景方式来展示花鼓戏等民间文化活动,让空间和技艺“活”起来,给受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文化体验。

此外,有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建或改建数字影厅,在乡村打造兼具数字电影放映、数字视听服务、数字文化普惠应用的数字文化体验新空间[31],配置各类装备削弱建筑空间的边界和传统时空关系格局,促进了公共文化空间场景的可及性。

4 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践行动路向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运营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进展之一[46]。2022 年6 月的统计显示,全国已经建成各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新空间18,000 多个。另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已经覆盖了全国92%以上的县域地区,建成图书馆分馆58,000 多个;文化馆总分馆制已经覆盖了全国94%以上的县域地区,建成文化馆分馆38,000 多个[47]。可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政策保障、政府主导、多元主体积极探索”思路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已有实践中,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支持下,还呈现出地方特色样态持续创新并通过数实融合空间重塑公共文化空间场景等趋向。浙江、江苏、广东、深圳等地从管理理念、空间功能、服务供给等方面深入探索和积极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符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实际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模式,包括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等(见表3)。这些公共文化空间实践在具体形态、服务理念、运营管理、社会参与、文化特色、构建路径等方面各具特色。如苏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突出对古城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引入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活场景。佛山市梁公馆粤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还原了民国建筑与装饰,配置特色展陈文献,适应居民和游客移动阅读行为的变化。

表3 地方公共文化空间样态及品牌化运营案例

4.1 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

社区是推动共同富裕从宏观设计到微观落地的重要组成单元,公共文化空间是社区交互的重要场所。在城市转型发展驱动下,浙江省为配套未来社区的建设而提出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重房地产轻人文、邻里关系淡漠、缺少文化交流载体平台等问题。为此,浙江省制定了规范文件规制空间的发展(见图3)。2019 年,浙江省推进首批24 个试点项目。随后,在政府主导下先后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由于“未来社区”是在城市有机更新中通过文化功能复合叠加在有限空间内来改善人居文化环境,因而被用于打造服务终身学习的教育场景、全民康养的健康场景、大众创新的创业场景、循环无废的低碳场景、艺术与风貌交融的建筑场景等,帮助解决现有空间设施不足、管理滞后、效能不高等问题。

图3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基本框架

4.2 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江苏省探索的新型文化业态,江苏省政府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计划[48]。南京秦淮区图书馆、无锡市“古韵南禅”公共文化空间、徐州文化馆、苏州市第二图书馆等203 家文化空间被列为2021 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这些空间按照《江苏省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实施方案》《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指南(试行)》《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价指标(试行)》的要求推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工作。这些样本空间的共同特点在于运营主体的多样性,如2022 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苏州打造对象中,有大量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运营主体(见表4)。

表4 2022 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部分打造对象(苏州名单)

4.3 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践探索首先要解决的是“新在哪”“怎么新”的问题。“粤书吧”类阅读空间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广东方案”“广东经验”,是近些年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广东省各地市因地制宜探索“公共文化+景区”“公共文化+民宿”等新模式,形成覆盖面广、主题性强的“粤书吧”,提供移动阅读、用户交互,持续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49]。“粤书吧”类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特点在于全民阅读促进与生活场景相叠加,具有全省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机制,并形成品牌。其品牌化建设依循政府牵头主导,以图书馆与合作单位协商共建为基础,以文旅志愿者、媒体、学界与业界为外部发展动能的品牌建设机制,完善品牌的塑造、推广与评估[20],以此搭建全民阅读与区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旅体验新场景,通过将省域阅读空间打造为重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全省已建成“粤书吧”200 多家,在这些“粤书吧”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地共建成佛山南海“读书驿站”、深圳“简阅书吧”、河源源城“槎城书吧”、韶关“风度书房”、中山书房、深圳盐田“智慧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2000 多家[50]。

4.4 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创新非常依赖于数智技术的开发应用,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应用符合“便捷高效”的服务理念。数智化变革下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公众提供即时服务,并依托各种活动或仪式构筑文化价值[51]。以2019 年开放的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例,公众不仅可以与智能AI 机器人沉浸式互动获取借阅等相关流程信息,还可以通过O2O 网借自助服务终端智能柜实现沉浸式借阅体验。读者选定图书后发起图书借阅,智能立体书库收到指令获取图书,15 分钟内由AGV 机器人精准运送至苏州第二图书馆内任意指定位置的自助服务终端智能柜中,读者扫码即完成图书借阅[52]。同时,数字化转型优先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应用,落实数字化、精益化统筹管理[53]的基本目标。

在以新馆建设为契机的智慧空间转型实践中,图书馆人不断突破“建筑即空间”的传统思维,应用5G 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实现从基于实体空间的服务到基于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发展的全方位沉浸式借阅、智慧阅读体验等精准服务的转型。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用户可以通过VR/AR 等可穿戴设备实现身体与“界体”的交互,但是如何把控数字空间管理运维中的伦理界限、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专门的规则限定。此外,不同的公共文化空间场景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区分,才能在泛在化存在的数字空间体系中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空间在已经基本实现空间的舒适性、便利性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利用楼宇智慧模型、物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促进知识交流、公共阅读和信息素养提升,将成为未来空间建设行动的实践路向之一。

5 结语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行动纲领、旗帜道路与政治宣言。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战略政策的引领、标准指南的规范和制度体系的保障,在样态创新与“数实空间”融合交互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服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从数字技术驱动、社会公众需求、文化产业发展出发,总结经验和规律,探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趋向、行动路向、逻辑进路是一项具有现实价值的研究工作。未来,课题组将围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样态与均等化发展”,系统调查分析我国各区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样态演变内因、实践经验、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从政策制度保障、空间环境设计、多元行动主体和地方样态经验等维度,探讨以“空间”为着力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法与路径,为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的精髓要义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答数字
飞跃图书馆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