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探究:以四大场景为视角

2023-12-22 09:34崔庆林耿纪昌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湾数字图书馆

崔庆林 耿纪昌

近几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开始突破学术研究视域,出现在国家政策表述的语境中。我国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的举措,将其作为构筑美好数字生活、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手段[1]。2021 年11 月,我国发布专项政策《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推进全民数字素养培育工作[2]。全民数字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国家各个职能部门和广大社会机构的通力合作,公共图书馆因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传统职能,已经在公众数字素养提升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的12 家公共图书馆和文献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致力于打造“人文湾区”,支持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3]。该区域的各大公共图书馆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数字素养实践,对国内其他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本研究以《纲要》提出的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四大场景为依托,构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分析框架,以此分析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探究其特点和提升空间,助力全民数字素养提升。

1 文献回顾

进入数字时代,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大多涉及数字信息,数字素养是信息素养在数字时代的升级版[4],本文不专门对两者概念进行区分,以下统一采用“数字素养”的提法。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研究聚焦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相关研究或引介美国[5]、日本[6]、新加坡[7]、加拿大[8]等国外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经验,或对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进行调查和案例分析。例如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9]、国内18 所大型公共图书馆[10]开展的数字素养实践调查,对嘉兴市图书馆“夕阳红e 族”项目的案例分析[11]等。其中,面向老年人[12]、青少年[13]、残障人士[14]等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实践最受关注。也有研究关注某一特定场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例如健康场景下的数字素养教育[15,16]、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教育[17,18]。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大多从“教育体系”视角出发,关注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对象等要素,较少关注场景因素。虽然有部分研究涉及健康、创新创业等单一场景,但尚未发现有研究系统地应用数字素养“场景”思维考察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另一方面,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公共图书馆领域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偏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服务[19,20]、文献资源建设[21,22]、协同体系建设[23,24]等主题,较少关注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鉴于此,本文依据《纲要》提出的四大场景对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进行分析,一方面总结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特点和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研究模式的创新探索。

2 四大场景分析框架设计

在众多数字素养框架和政策中,“场景”(Context)特指数字素养的现实应用情境,经常被作为设计数字素养内容体系的重要元素。例如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在《IFLA 数字素养声明》中明确数字素养应用场景包括日常生活、公民生活和职业生活[25],欧盟的《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1》将学习和工作两大应用场景融入数字素养框架体系[26],澳大利亚的《数字素养技能框架(草案)》划分了“个人和社区”“工作场所与就业”“教育和培训”三大数字素养应用场景[27]。我国的《纲要》也应用了这种“场景”思维,构建出包括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的四大应用场景。这在《纲要》的后续实施环节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2022 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从四大场景出发列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28],推动相关部门按四大场景进行全民信息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征集与评选工作[29]。《纲要》在场景设置上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意义,为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依据《纲要》的四大场景,设计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分析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中右侧是数字素养实践的特定场所——公共图书馆,其数字素养实践分布于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四大场景;左侧是数字素养实践的主体——社会公众,其数字素养可分为数字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三个层次。公共图书馆四大场景数字素养实践分别侧重于对不同能力的培养:数字生活场景下的数字素养教育侧重于提升个人的数字适应力,数字学习和数字工作场景下的数字素养教育重点在于提升个人的数字胜任力,数字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教育在于培养数字创造力,个人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呈现从适应力到胜任力再到创造力的金字塔式发展过程。

3 四大场景实践分析

本研究选取大湾区15 家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网络调研,包括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江门市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珠海市图书馆。在广泛搜集这15 家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的基础上,排除零散的讲座、推文、竞赛等,筛选出培训内容较为系统、连续性较强的数字素养项目共计28项,根据内容可分别纳入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

3.1 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场景是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的重要场景,超过七成的被调研图书馆开展了数字生活场景下的培训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生活场景中的培训内容以基础的数字设备操作和软件使用方法为主,培训对象以老人、儿童、视障人群等弱势群体为主(见表1)。例如澳门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图书馆e 学堂”课程,主要面向老年人教授移动通讯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澳门本地政务服务软件的下载和使用。深圳图书馆的“老有所乐,深图冲浪”数字素养培训项目分基础班、初阶班、高阶班不同层次,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系统讲授智能设备操作和软件使用技能。此外,也有两所图书馆针对视障人群开展数字素养培训。这些培训内容属于基础的数字技能,旨在帮助数字弱势群体更好地适应数字生活,弥合数字鸿沟,避免其因缺乏基本数字素养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表1 生活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

除了信息设备和日常生活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也受到个别图书馆的关注,香港公共图书馆是这方面的典范。该馆曾专门设置“保护个人资料隐私——日常生活与善用科技”专题培训活动,2013 至2015 年期间共举办主题讲座20 余次。其后该专题活动并入资讯科技讲座大类,主题更加广泛,涉及密码安全、网络病毒、社交媒体个人信息保护等。信息安全是个人正常参与数字生活的前提,具备数字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知识和技能,是个人适应数字生活的必需。大湾区部分公共图书馆将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数字素养培训内容符合当代社会需求。

3.2 数字学习

数字学习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培训以提升学习胜任力为目的,着眼于增强个人利用数字平台和数字工具开展学习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一般没有限制受众类型,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相关培训活动(见表2)。相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资源检索和信息管理工具使用两个方面。

表2 学习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

在所有学习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中,东莞图书馆建设的“东莞学习中心”最引人注目。不同于传统的培训方式,“东莞学习中心”有诸多创新:一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搭建自主学习空间。虚拟学习中心提供电子图书、课件、试题等格式以及数字素养等不同主题的在线课程,涵盖学习资源中心、个人学习中心、社区交流中心、专题学习等功能。实体空间包括研讨室、录播中心等物理设施和场所,可在网上预约[30]。二是一站式公益学习平台,为用户提供包括内容观看、师生问答、在线测试、考核激励的一站式教学服务。三是通过总馆与分馆的联动构建覆盖全城的学习空间。以总馆、中心馆、街镇分馆等为网络节点,构建包括各类学习资源、学习设施和场地的城市学习空间[31]。“东莞学习中心”不仅使用户得以突破时空限制接受数字素养专题培训和各类实用技能、文化艺术教育,也给用户获取线下实体学习工具和空间提供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能获得数字素养相关知识,也能提升利用数字学习平台和工具的能力,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3 数字工作

数字工作场景下的培训主要面向职场人士,旨在提升他们的数字工作胜任力。相比前两个场景,数字工作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实践项目较少。大多数被调研图书馆虽然有相关培训,但以零散的推文、讲座和活动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且不具有持续性。仅香港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惠州慈云图书馆三家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培训项目(见表3)。其中,惠州慈云图书馆重点关注职场办公软件的使用培训,引进“软件通”学习平台,并与其出品公司合作推出系列办公软件利用竞赛,鼓励职场人士参加。深圳图书馆则更加重视个人的职业发展,举办了“成为B 站UP 主”“运营自己的公众号”“用思维导图规划工作”等主题培训。相较之下,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培训内容最为全面,不仅包括办公软件的使用和职业发展技能培训,也涉及最新的企业科技知识和信息安全等相关内容,例如“超级自动化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与我的机械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办公室资讯科技保安你要知”等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主题讲座。

表3 工作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

3.4 数字创新

数字创新场景下的培训项目致力于提升个人的数字创造力。相较于数字适应力和数字胜任力,数字创造力是更高阶的数字素养能力,要求个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产出创新成果。从调查数据看,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创新场景下的培训内容以创客教育为主,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见表4)。创客(Maker)概念源自国外,特指利用各种先进科技将创意变为实际产品的人。传入我国教育领域后,开始与我国的创新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的创客教育新模式[32],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进程。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深圳图书馆的“青少年创客成长培养计划”和广州图书馆的“一起创”项目开始时间较早,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创客教育培训体系。早在2016 年,两馆就已建成创客空间,开展系列创客教育活动,社会影响广泛[33,34]。香港公共图书馆在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培训比较特别,其内容重点并不在于提升学员具体的创新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开阔创新视野,对创新的界定不仅限于个人能力提升,也覆盖到企业和社会整体的创新发展,例如资讯科技讲座中的“ICT——启发创意,建构智慧都市”“资讯科技与创新发展”“科创社创与创新创业”等系列主题。

表4 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项目

4 启示与思考

总体而言,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普遍比较关注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已广泛开展数字素养培训活动,覆盖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四大场景。在对各场景的数字素养项目分析中,本文发现了不少优秀案例,同时也注意到一些有待提升之处。结合大湾区的发展需求,针对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提升数字生活场景数字素养实践水平,构筑宜居“人文湾区”

数字生活在四大场景中最受关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大多已开展相关数字素养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众广度和培训内容深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数字生活场景的数字素养实践局限于老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很少面向普通社会公众。事实上,一般公众也具有提升数字生活场景数字素养的需求。尤其在当今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中,每个人都需不断学习,通过提升数字素养保障日常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目前数字生活场景中的培训内容总体比较单一,主要聚焦于数字设备的基本使用技能。当下网络谣言散播、个人信息泄露、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数字信息评价、数字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培训内容的需求迫在眉睫,但仅有个别馆在培训内容上涉及数字信息评价、数字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内容。为提升大湾区居民生活质量,构筑宜居“人文湾区”,建议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更新观念,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字生活场景数字素养实践水平。一是拓宽受众范围,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培训方式,面向广大市民普及生活中常用的数字素养知识和技能;二是深化培训内容,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信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等信息安全问题,将数字安全与伦理、数字信息鉴别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4.2 从文献资源中心到学习中心,助力全民数字学习体系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发生转变,其作为市民知识中心、学习中心的职能受到关注[35,36]。从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中可以看出,部分公共图书馆已不满足于作为单一的文献资源中心,开始拓展社会教育职能,挖掘用户的学习需求。但是对于学习的支持,大湾区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仍聚焦于提升用户数字资源检索能力和利用信息管理工具辅助学习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范围。这种附属于正式教育的角色,并没有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区别于学校图书馆的地方——即支持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的作用。而东莞图书馆在学习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实践非常值得借鉴,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图书馆实体资源,建设虚实结合的“东莞学习中心”,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用户提供电子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学习空间等一体化资源。通过学习中心,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定制学习计划以满足特定需求。这种数字素养实践模式真正做到了面向全民,在国家积极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值得推广开来。

4.3 结合大湾区人口年龄结构,重视数字工作场景数字素养实践

大湾区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虹吸效应,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吸引力尤其巨大。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广东省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61.9%,其中15—59 岁劳动适龄人口接近6000 万,占比超过70%[37],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亦超过65%[38,39]。近年来,大湾区成为全国高端产业的集聚地,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数字工作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培训旨在增强数字工作胜任力,可以很好地契合大湾区聚集青壮年知识工作者的城市发展特点。因此,数字工作理应成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的重要场景。然而,现实中,数字工作场景数字素养实践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调研公共图书馆中仅有3 所系统地开展了相关培训活动。为充分激发大湾区劳动力优势,建议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提高对数字工作场景数字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据职场人士的生活规律和学习需求,通过网上公开课、微信推文、发放数字学习资料包等线上方式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常用办公软件使用和商标、市场、专利等商业信息检索为主要内容,甚至可邀请企业主、职场精英、高校教师等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

4.4 升级数字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实践,对接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需求

“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其战略定位就包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驱动是其发展的首要基本原则[40]。然而,目前数字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培训以面向青少年的创客教育为主,个别馆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的科研检索、写作训练和面向一般公众的科技创新讲座。这些培训分别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开阔普通群众的创新视野为目标,与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亟须升级相关服务以对接大湾区创新发展需求。如整理本馆前沿的科技信息资源,形成面向企业研发人员、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资源专题,为相关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信息资源支持;整合创客空间资源,为企业研发人员、高校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创意环境和技术支持;与科技协会等机构合作,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企业研发代表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讲座和培训,促进科技创新交流和传播。

4.5 充分发挥大湾区图书馆联盟优势,提升全区域数字素养实践水平

所调研的15 家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素养实践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其中,香港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开展的数字素养实践活动较为系统、持续性强、受众多样、内容丰富,总体水平较高;而其他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则相对缺乏,内容较为单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重要战略意义之一就在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优势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扶持相对弱势地区的发展[41]。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也是为促进大湾区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而成立。鉴于目前区域内数字素养实践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一是建议联盟定期组织数字素养实践交流会,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邀请香港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数字素养实践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分享数字素养培训经验;二是建议联盟成立数字素养项目组,与相关专家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数字素养教育发展情况,编写相关报告,以供各馆参考;三是建议联盟号召各馆共同建设数字素养教育资源库,使区域内各馆共享相关教育资源,弥补基层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差距。

猜你喜欢
大湾数字图书馆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图书馆
答数字
飞跃图书馆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