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逆向导向:“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2023-12-22 15:16黄雄
师道·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双减法治

黄雄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要求。其本质上是对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温情回应以及对教育提质增效、契合教育规律的根本遵循,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做“减法”,也不是对课后作业的简单做“除法”,更不是命题设计的简单做“乘法”。达成“双减”政策的本质要求,需打破传统的教—学—评的相互独立和割裂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学习测评等关键教学链条中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逆向操作——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改进结果评价,以评促教,践行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一、以评促教:强化过程评价,变革育人方式,深化核心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的目标取向不明确、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导学功能价值性不足;对教学效果即时评价缺乏、评价反馈不及时,导致教学相长的长效性与持续性不足;对课堂教学技能研究不足、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育人方式单一、核心素养落实打折等问题。纾解以上育人过程的困境,需基于面向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聚焦核心素养、变革育人方式等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构建从课堂教学目标、过程、情境、技能、效果等方面的过程评价框架,协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的同频共振育人功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深化核心素养。

实践证明,深化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第一,坚持“四维”教学目标设计。从培育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初衷和归宿,融合三维目标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来制订教学目标,使其起到指引性、规定性的作用。第二,坚持“三性”教学情境设计。所谓“三性”是指课程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新颖性。达成时效性,需围绕课程内容体系,融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并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体现学科时代性与思想性;实现生动性,需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素材让学科内容鲜活化;增强新颖性,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助力道德与法治教育,让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充溢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第三,坚持主导多样性与主体实践性相结合。坚持教师主导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教师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也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加以领悟和理解;也可以基于学生的困惑与疑问,摆事实讲道理,真正实现以理服人。坚持学生主体的实践性,需要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选择、设计和运用生活实践中的典型实例,在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学习的探究、讨论中,在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研学旅行等学习实践中,引導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走向社会,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

二、以评促学:探索增值评价,优化作业设计,内化核心素养

终结早期教育评价的“绝对性”“终结性”“静态性”,实现现代教育评价的“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需要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充分探索增值评价。在当前“双减”形势下,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探索增值评价,需优化学习过程中的作业设计及诊断机制,实现学生情感、动机、过程、态度、效果等多方位的整体学习活动评价,发展教师课后延续性教学强有力的洞察力和指导能力,从而将核心素养进一步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如何在非选择题中实现对教与学的自我诊断、动态发展的可见可评是学生实现课后作业增值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以下作业自我诊断分析表(见表1)为非选择题作业设计的必须环节,以此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发展性,实现学习者自身的成长与增值。

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增强作业设计的育人意识,是实现增值评价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在作业优化设计与整体质量把握方面,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历程为有效抓手,作业自我诊断分析表为实操工具,基于证据的评价,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基于学生心理发展机制,捕捉学生在学习进阶过程中的有价值表现,更加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增强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以此为支架,在优化作业设计中,从“机械性训练”走向“有意义练习”,延续师生对话交流,增强评价双方自我总结、反思和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在每次的面批面改、协商互进中,关注典型行为表现,在显性与隐性评价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内化的表现性评价。在对作业质量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业要素进行单项分析,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实现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克服机械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当然,当前形势下也需针对线上与线下学习交互进行的实际,如果线上要发挥作业自我诊断分析表对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功能,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与作业提质增效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线上作业提交、批改与反馈的简捷方式,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如:采取线上互动提问、线上答疑辅导、线上作业反馈等形式,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微信群,由优生担任组长,针对成员在诊断、分析、评价以及改进办法方面有疑惑的问题可在群内讨论,形成“真”问题、关键问题或者共性问题,以问题为驱导,进行项目式学习或者探究式学习,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科学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增强学习的持续力与创新力。当然,这过程不能忽略教师的适度介入和导向作用。

三、以评促考:改进结果评价,科学命题设计,转化核心素养

命题的素养立意指向,体现于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与应用中测评学生的素养水平。指向素养立意的试题具有试题的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任务的价值性、思维的高阶性以及结果的意义性。研究改进评价结果需重点对当前评价主要形式之纸笔测评进行科学命题设计。以核心素养导向测评的学习结果改进评价促进科学命题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转化。本文引入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测评范式,进行科学命题指导,以任务为指向,情境为载体,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有效测评学生学业成就,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从测评的知识维度把它分为:陈述性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品格价值观。从测评的能力维度分为渐次提升的四个层次的学习进阶能力、行为方式和习惯,包括习得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拓展性学习和适应性学习能力。从测评的情境维度分为渐次复杂的四个层次:简单良构问题情境;一般良构问题情境;复杂良构问题情境;挑战性劣构问题情境。从测评的水平维度又可以分为水平1:认识——熟悉和领会;水平2:认可——有意识努力和行动;水平3:认同——精通和内化;水平4:认定——自动化和个性化(见图1)。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指向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包括适合测试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开放性的情境性试题命制方法及等级性评分标准等,命题科学规范,高质量有效度。新结构教学评强调全面评估学生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实际增值和发展状况,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结构化知识分析、评价问题、迁移与实践、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综合表现。

以学科任务导向为标志,从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评价情景和学科内容四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纸笔测试,考评命题从不同的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并通过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等,着力构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引导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学科任务导向型评价引导优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检测,反馈激励,减负增效。

以2021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第17题为例:2020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法律和道德都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②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③法律和道德都能调节人的行为

④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试题评析】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将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重点内容之一。

命题围绕依法治国这个必备知识,考察学生辨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判断、分析与应用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学科素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引导日常教学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统一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上来。试题难度不大,有利于引导优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检测,反馈激励,减负增效。

【注:本文系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课题“新结构教学评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公共参与素养的纸笔测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YQJK023)及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2年度科研课题“基于新结构教学评理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科学测评研究”(课题编号:2022szk25)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双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