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发现》杂志网站10月16日报道,随着冬季临近,动物开始准备休眠至春天。冬眠是某些动物在严冬条件下使用的一种生存策略。動物显著减少代谢活动并降低体温,以保存能量。
人类为什么不冬眠?因为我们的祖先是在常年食物充足的热带环境中进化出来的,人类从来没有为冬眠生成过生物机制。此外,当他们最终迁徙到气候较冷的地方时,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火、住所和保暖衣物来熬过冬天。
虽然人类不会冬眠,但用降低体温来实现医疗目的是司空见惯的做法。假设你中风或突发心脏病,这时流向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及其携带的氧气)就会中断。在正常情况下,血流中断几分钟就会致命。但当体温降至冬眠水平时,人体组织需要的氧气就会减少,为抢救赢得时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停滞。现在还不太清楚我们如何才能安全地冬眠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但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将大大有助于解锁最后的领域:深空探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资助有关长期冬眠可能性的研究。宇航员所需的食物、补给和基础设施(按每磅1万美元计算)轻易就会让遥远的太空之旅成本高得惊人。但是,如果这些宇航员能够在睡眠中度过飞行时间,他们的需求就会大幅减少(还能轻松避开许多无聊的月份)。
专家指出,虽然没有开展过人体试验,但动物试验证明,在并非天生就能冬眠的物种中,诱导冬眠是可能的。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北极地松鼠之所以会冬眠,是因为它们体内会生成一种能够刺激其腺苷受体的分子。2011年,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给大鼠(不会冬眠)注射类似物质后,它们同样会打瞌睡。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向大鼠的下丘脑发射超声波,使它们陷入停滞状态。下丘脑是大脑中一个控制睡眠和体温的区域。
(摘自《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