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政论文章写作应秉持“三种意识”
——以《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和《河南日报》“何言”文章为例

2023-12-22 20:50薛世君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河南日报政论人民日报

□薛世君

作为党报的看家本领,重大主题报道在主流舆论引导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大型政论文章则是重大主题报道的“重武器”,往往在重大时间节点,围绕重大主题,进行系统性、权威性的论述,以其选题之重、视野之广、分析之深、表达之厚,成为舆论定盘星、压舱石,在新闻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党报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大型政论文章就如“黄钟大吕”,奏鸣着波澜壮阔的主流舆论交响曲。比如,《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就是“以主流姿态切入主流议题,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以主流话语塑造主流表达”,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主流叙述。[1]

《河南日报》多年来一直重视发挥大型政论文章的作用和价值,经常在重大会议前夕、重要历史节点,围绕重大时代主题或攸关地方发展的重大命题推出“何言”文章,并在深刻分析中设置议题,在充分论证中凝聚共识,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何言”也成为《河南日报》一个知名评论品牌。此外,《湖南日报》的“晨风”、《湖北日报》的“楚言”、《新华日报》的“辛仲平”、《解放日报》的“申言”、《南方日报》的“南方宏论”等,也都是比较知名的政论文章品牌。

鉴于大型政论文章一般主题宏大、篇幅较长,既追求缜密的逻辑,也追求优美的文字,往往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写作难度比较大,相关要求比较多,已形成一定的写作规律、规范和经验技巧。经多年来屡次参与《河南日报》“何言”文章的写作,并时常研读学习《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等大型政论文章,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创作一篇合格、优秀的大型政论文章,至少应该秉持以下三种意识。

一、选题时坚定政治意识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强烈的政治意识是党报评论员的基本素养。评论员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站稳政治立场。这也是为什么说“优秀的新闻评论工作者,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2]。作为新闻评论体裁中政治性比较强的 “重武器”,大型政论文章的政治属性不言而喻,最能体现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型政论之“大”,不仅是因为篇幅长、视野广,更主要的是因为主题宏大、立意深远,因为能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能够体现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这并非是说要把政论文章写成政治说教和政策宣讲,而是要真正把政治内化为立论的准星,努力在行文中处处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及牢固的政治立场。

大型政论文章的政治意识,突出体现在写作主题和主线上。比如《人民日报》2023年6月4日发表的“任仲平”文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纵论“两个结合”“文化自信”等宏大命题,立意深远、格局宏阔。

作为省级党报,《河南日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始终保持清醒认识,自觉地成为省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河南日报》“何言”文章,更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中心工作,站在发展改革的最前沿,紧跟省委的战略思路,想大事、议大事、谋大事、办大事,把力量凝聚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把社会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上来。

比如《河南日报》2023年6月30日刊发的“何言”文章《从河南读懂中国》,开篇即引用了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安阳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全文以“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新路子”为主题,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线,用心用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引导全省上下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认同,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河南日报》于2023年4月12日刊发“何言”文章《焦裕禄的自行车里藏着什么》,以调查研究为主题,阐释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部署要求;《河南日报》2023年2月13日刊发的“何言”文章《沃野千里绘新图》,论述了如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日报》2022年5月30日刊发的“何言”文章《风雨不动粮如山》,聚焦的是粮食安全话题……“大型政论不是个人抒怀的小文,不是低吟浅唱的散文,而是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的雄文”[3]。大型政论文章,就是要在字里行间体现 “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责之重者”,体现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的政治分量和思想含量。

二、切题时坚持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而评论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问题意识。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能够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并进行中肯的分析和扎实的论证,便能成功地设置社会议题,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真正实现评论的价值。

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经常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往往切题时就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释、论证,目的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实现以论促政、以文辅政。否则,“不敢针对问题解疑释惑,不愿面对矛盾析事明理,说起来花团锦簇,论起来高歌猛进,焉能达到求同存异的要求,又如何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4]?

《河南日报》2021年12月28日刊发的“何言”文章《高峰起中原》,论述主题是河南省委提出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文章分析问题时,尖锐地发问:“成都市武侯区,一环黄金地段,早在几年前,行驶在高架桥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招牌老远望去格外醒目。看看成都,比比郑州,我们的省科学院在哪里,有多少人能一口说出来?”“吉林一号,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商用遥感卫星组,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看看吉林,比比河南,除了少数几张牌,我们手里又有多少真正叫响全国、闪耀世界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正是因为文章如此直面问题、直言不讳、自曝不足,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给人振聋发聩、当头棒喝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这篇政论文章见报后,带来了强烈的认知共鸣和巨大的认识提升,引发了河南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力呼应了省委中心工作,为地方发展战略的推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为《高峰起中原》的姊妹篇,《河南日报》2022年3月4日刊发的“何言”文章《创新突围 唯有一拼》,开篇便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中原大省抚心自问: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大发明的孕育者,为何在创新大潮中泯然众人?经济总量雄居全国第五,为何在全国创新版图上默默无闻?坐拥一亿人口,为何顶尖人才屈指可数?

经过这些气势非凡、发人深思的连珠炮式追问后,文章指出“为创新,河南拼了!”进而鲜明论述了“拼到底,拼的是人才”“聚人才,拼的是环境”等观点,得出了“创新突围唯有一拼”的结论,对于凝聚共识、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型政论文章的时代感,其实就体现在对于问题的把握上,这样才能切中时代脉搏,介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让文章在与时代命题、现实问题的对话中形成传播力、产生影响力、绽放生命力。

三、写作时坚守精品意识

虽然如今资讯获取渠道日益丰富,媒体资讯平台加速迭代,技术创新令人目不暇接,但越是“信息爆炸”,精品内容的价值便越发凸显。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用户的,最终往往还是精品内容。《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名篇之所以传颂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是倾注心血打造的新闻精品。

党报的大型政论文章往往发表在重大时间节点、聚焦于重大主题,不仅字数多、篇幅长,而且分量重、内涵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效应。也正因如此,大型政论文章往往写作要求高、创作难度大,写作周期长、修改遍数多,力求思想性、文学性兼具,严肃性、可读性并存,必须把精品意识贯穿写作全过程,精心构思、匠心创作、耐心打磨,方能成为精品佳作、时代力作。

为了让每一篇政论文章都成为精品,《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采取了“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写作机制。[5]“七八条枪”,指的是写作团队的开放性,作品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有来自6个部门9位同志参加。《论三贴近》有7个部门13位同志参加。[6]“七上八下”,指的是修改过程的反复性,每篇文章必经多次修改,以至推倒重来,比如“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是到了第六稿时才改定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改了14稿。[7]“七嘴八舌”,指的是写作过程的民主性,写作团队成员不分职务高低,资历深浅,都是平等交流、民主讨论。

“任仲平”文章之所以能成为著名政论品牌,几乎每篇文章都读起来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精品意识,写作时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往往见报时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锤百炼。正如任仲平写作团队所总结的那样,“往往是几个月的打磨,多少人的奋斗。一次、两次……不断地自我否定,又不断地自我肯定,等着脱胎换骨,等着凤凰涅槃”。

《河南日报》“何言”文章的写作机制基本类似,每篇作品均需团队协作、充分讨论、精心修改。“何言”文章写作团队,多时七八人、少时三两人,还经常跨部门、跨媒体配置写作团队。比如,《河南日报》2022年5月30日刊发的“何言”文章《风雨不动粮如山》,主题是粮食安全,为了增强文章内容的专业性,写作团队中除了几位《河南日报》的评论员,还吸纳了两名《河南日报》(农村版)的资深记者参与。他们凭借多年农村基层采访经验和对粮食问题的长期研究,为文章贡献了很多接地气的观点和材料,让文章既具有国际视野、全局高度,也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贴近性,使这篇政论作品做到了“连天接地”。

对于大型政论文章的修改,河南日报社内部有个通俗的说法——“通稿子”,即由报社领导、资深编辑、写作组成员围坐在一起,逐句逐段唱校,大家逐段提出意见、讨论修改,直到定稿。这个过程,又被称为“掐稿子”。一个“掐”字,就将修改过程的曲折、反复展露无遗,经常会有句段、例子、逻辑模块乃至全文结构推倒重来的情况。正是因为这样精益求精地打磨,才能让出品的政论文章有料、耐读,获得不凡的社会效果。

比如《河南日报》2023年6月30日刊发的“何言”文章《从河南读懂中国》,最开始的标题为《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修改中写作组认为这个标题太板正,就改为《唯有河南最中国》,后来又觉得这句话不够得体,遂又改为《行走河南,何以读懂中国》,最后觉得还可以再凝练,便定为《从河南读懂中国》。

这只是“何言”文章修改标题的例子,对字词句段的修改,更是经常“伤筋动骨”“死去活来”,往往是字斟句酌、精心打磨。就像《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的写作过程一样,“稿子一遍遍改,高度一坡坡爬,力度一层层上,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指向不断明确、智慧不断集中、资源不断优化的过程”[8]。正因为这样坚守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一篇又一篇大型政论文章才能成为精品力作,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谱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

四、结语

在当前的信息碎片化、舆论复杂化、传播社交化的全媒体时代,尤其需要大型政论文章在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上响鼓重锤、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舆论定音鼓、定盘星的作用。这就需要大型政论文章在写作手法和传播手段上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水平,力求 “连天接地”“春风化雨”,不断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猜你喜欢
河南日报政论人民日报
脱口秀评论缘何引起关注——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节目《问“侯”两会》为例
构建三点着力的内容布局——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豫直播”为例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扮靓“面子”强壮“里子” 锻造精品党报的必由之路——河南日报2018年改版创新亮点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解放前《观察》周刊的政论探究
四项“深”功夫讲好农民新故事——《河南日报》三农重大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