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张力及环境报道张力的提升

2023-12-22 20:50丁柏铨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藏羚羊兰考张力

□丁柏铨

一、新闻张力辨析

关于新闻张力,有业内人士进行过研究阐释。有人认为新闻张力是新闻作品所包含的信息量,将其定义为新闻事件背后的隐含意义;也有人认为,新闻张力是新闻事实能持续引起关注、进行深度挖掘、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性;还有人认为,上述解释各有其合理性和侧重点,可以综合起来看,即新闻张力包括了新闻事件蕴含的信息量、深度和广度、真相和本质、关注度和影响力等内容。[1]

新闻事件背后的隐含意义,其本身并不构成新闻张力(而是新闻张力构成中必备的资质)。这种隐含意义,如果离开了记者的创造性劳动,不能称其为新闻张力。说新闻张力是新闻事实能持续引起关注、进行深度挖掘、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性,将新闻张力完全归为新闻事实所具备的质地,也仍然是存在偏颇的。论定“新闻张力包括了新闻事件蕴含的信息量、深度和广度、真相和本质、关注度和影响力等内容”,较之前面两种论述,在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阐发方面显得相对完备;但对新闻张力的认知仍然囿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综上,关于新闻张力,上述认知是不全面的。

文学张力,大致可以这样来界定: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衬映,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分而论之,文学张力具有这样四个特征:多义性、情感的饱绽、对矛盾冲突的包孕、弯弓待发的运动感。[2]

笔者这里所说的新闻张力,不是新闻学中固有的概念,也不同于物理学和哲学中已有的概念,而和文学艺术有着比较多的联系。或者说是受到其他范畴同名概念的启发而使用的特定概念。我所理解的新闻张力,是能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艺术效果之力。所谓某种程度上的艺术效果之力,应该是一般的新闻作品所不具备的。新闻文体以及时、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为己任,追求新闻时效性,严格地受制于新闻采访,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这就规定了新闻作品不能因追求艺术效果而牺牲其及时、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本质特性。

但新闻作品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艺术效果,并非绝对不可。一些新闻精品力作进入了具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效果的境界,呈现出如下情形:受众或能从报道的新闻事实中感悟其中丰富的深邃含义,从而进入新的认知天地;或能从新闻作品所体现的深度中获得启发,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或能从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深意中感受其洞穿力;或能从作品中获得知情、明理、艺术享受(包括作品结构妙不可言,叙述视角因新颖巧妙而令人击节称赞,语言文字流畅、精警)等多重满足。不妨借用一个概念:“溢出效应”。具有张力的新闻作品,是能产生“溢出效应”的,受众从有张力的新闻作品中获得的,比作品直观的信息和意义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受众常常会因此而发出慨叹,希望下次还能遇到这类让人感到大有裨益的新闻作品。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刊播的新闻作品,要成功传抵受众、赢得受众之心,发生深刻影响,很重要的是:要有张力。有张力的新闻作品,耐读、有味,让人有留恋感、满足感,从而能在争夺受众眼球的激烈竞争中胜出。

有鉴于此,本人认为:新闻作品应该向有张力的方向前行,而经努力,环境报道也是可以做到具备张力的。

二、以往具备张力的新闻报道回眸

以往具备张力的新闻报道,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但也并没有达到屡屡可见的地步。然而只要是称得上有张力的新闻作品,就很值得回味,让人百读而不厌。下面选择几例进行分析说明。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刊于《人民日报》的消息《过去统计“有” 现在统计“无”》,属于典型的成就报道。该报为迎接国庆46周年,开设了《信手拈来写变化》专栏。而《过去统计“有” 现在统计“无”》则是范敬宜为专栏写的开篇,确实是信手拈来之作。虽是信手拈来,但作品充满张力。

其张力何在?从表面看,报道涉及的是关于农户电视机拥有量统计方法的变化;然而实际上,潜藏的意蕴非常丰富。第一个层次,从农家绝大多数没有电视机,到绝大多数都有了电视机,这是给人的直观印象。第二个层次,电视机并非小型家电,而是大家电甚至在当时的农村还是奢侈品。农民如果手头没有足够的零花钱,就不可能购买电视机,而会用有限的资金维持生活以及购买种子、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用于生产的必需品。绝大多数农户家有了电视机,这是什么概念?第三个层次,先前生产队长的儿子到城里办事,住在亲戚家,被收音机深深吸引,在炕上从早听到晚,把要办的正事都给忘了。这一看似普通的叙事,成了神来之笔。强烈的对比,使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进一步增加了分量。三个层次,分别各有其张力;合起来,则形成了更大的张力。这是信手拈来但却极具张力的成就报道中的典型之作。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引题)取下神像挂地图(主题)上蔡县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副题)》一文,张力体现在哪里?

上蔡新华书店一年出售地图17500幅,一般可报道为 “创历史新高”(也确实是创造了历史新高)。这类报道人们见多了,就腻烦了。况且,这是任何人不用接受任何专业训练都能作的报道。

但《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就此新闻事实所作的报道,却完全出乎受众的意料。当然,这和记者进行的深入采访密不可分。记者不仅采访了县新华书店,而且采访了全县最穷的东黑河村的农户,在此过程中有了浮在面上不可能有的发现:农家的中堂位置都挂着地图。这里面有记者和农民之间的深入交流:中堂本来挂什么?农民回答说:全神图。那为什么不挂了?挂了也发不了财。这样就提炼出了《取下神像挂地图》的主标题。报道中写了以前从来没有满过仓的李满仓靠地图致富的经历,张力油然而生。

通过细细分析可以发现:农户取下神像挂地图,其隐含的意义是发散的,是可以分层次释放的——较为表层的意义是:农民开始对地图有所需求了。如果上蔡县新华书店售出地图创历史新高,而购买地图的主力军是中小学生,那就不具备很高的新闻价值;唯其购买地图的主力军是以前对地图没有需求的农民,此事就有了很高的新闻价值。较深层次的意义是: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在这里得到了折射。农民只有在手头资金比较宽裕、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才会主动购买地图。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所转变,已经不再囿于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种历来如此的生活,而能依靠地图拓宽视野、寻找致富的机会。该作不是产生溢出效应了吗?

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也颇具张力。通过见证者兰考火车站浓缩性地折射当地的经济变迁。火车站成为特殊的场景和视角。它连缀着兰考农民的三次大迁徙:第一次是焦裕禄上任伊始来到兰考火车站,见到农民扒着火车外出逃荒要饭。见此情景,他泪流满面。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印记,且构成了兰考经济变迁的意味深长的参照系。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兰考农民从这里坐火车到全国各地打工,包括到新疆摘棉花。第三次是外出打工的农民从各地回兰考,回乡创业,而且出现了一批批创业明星。兰考火车站成为浓缩的场景,兰考经济的变迁从兰考火车站客流的变化得到了巧妙而集中的体现。记者设置了兰考火车站这一含义深刻、意味深长的观察窗口,收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有张力的新闻作品当然能受到受众的推崇。

以往的具备张力的新闻报道给人以如下启示:

其一,所选取和报道的新闻事实,是以慧眼识之、精心选择的事实,具有很高的价值含量且意蕴丰盈。这是新闻张力形成的基础性条件。以上分析的几个案例,都具有这一共同特点。常言道:“药材好,药才好。”同样道理,事实优质,新闻报道方能优质。没有优质的新闻事实,追求新闻张力只能是一种奢望。

其二,所选的叙事角度出人意料、十分精巧。《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以农户拥有电视机的统计方法的变化为视角,折射了农民生活的巨变,切口小、内涵深、意蕴足。《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 上蔡县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以农户中堂所挂由神像到地图的变更为叙事视角,其间浓缩了丰富的意涵。顺着这样的叙事视角,受众可以层层深入地解读一般新闻作品所不具备的深刻含义。消息 《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别出心裁地以饱经沧桑的兰考火车站为视点,使之贯通现实和历史,落脚到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其三,在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范敬宜的《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举重若轻、娓娓道来、平中见奇、耐人寻味。《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 取下神像挂地图 上蔡县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语言幽默诙谐、别有风味。请看记者对东黑河村的描述:村民们因十年九涝一贫如洗。不傍城不邻镇,谁要跑一趟五六十里外的县城,都是轰动全村的新闻。东黑河穷,东黑河闭塞,东黑河又很无奈。在家里挂一幅全神图。每逢春节,一把香火,几个响头,图的是万事如意,生财有望。然而,神仙求遍了,东黑河依然穷得叮当响,过着光嫁姑娘不娶媳妇的苦日子(笔者按:可谓求神不灵、致富无门)。当外面的风终于吹来时,东黑河人开始探头探脑地闯世界。最远只到过县城、家里从未满过仓的李满仓,带着俩儿子,拿着从邻居家借来的一幅河南省地图,徒步北上郑州。后来又瞅准农村黑白电视销售的空当,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地市的家电经销网络。他在全村第一个用地图换下了自己敬了几十年的全神图。李满仓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让村里的年轻人彻夜难眠。几天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进行了神像和地图的“交接”仪式。“轰动全村的新闻”“探头探脑地闯世界”“家里从未满过仓的李满仓”“进行了神像和地图的‘交接’仪式”,这些语言都相当鲜活、生动,让人乐意接受。而被村民们戏称为“东黑河的常驻大使”的青年木工李列;成立自己的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的李世英,走南闯北,手头总不离一本地图册,家里的地图由县到地区到省次第更换;“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年过花甲的李陈氏——他们对地图各有所需、各有其用。记者写来,可谓绝妙。《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将兰考几十年的经济变迁浓缩在火车站的场景中加以表现,自甘受到严格约束而又能成功地实现突破。这是在不落俗套方面有所追求和进行努力,是自找难题、知难而进。

总而言之,具备张力的新闻报道不是轻易可得的。它总要在一些方面深得受众好感并因此而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环境报道也可以做得很有张力

环境报道不同于一般报道,具有明显的专题性和专业性。此类报道集中指向环境保护,指向生态保护。曾任《中国环境报》总编辑的许正隆认为:所谓环境新闻,即是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3]环境新闻的要义有二:一是传播的是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这涉及其内容;二是采用新闻手段进行环境信息传播,这关涉新闻特质。但环境报道尚存在某些短板和不足。有研究者指出:环境报道题材单一,局限于重大污染事件和国家举办的论坛会议等;报道形式呆板,列举数据或全程摘录会议纪要,不关注后续进展。[4]一言以蔽之,环境报道存在某些短板和不足,这些都和缺乏张力有一定的关系。提高环境报道的质量,使之具备新闻张力是重要抓手。环境报道具有张力、提升张力,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新华社关于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报道 《火车首次跨越 “世界屋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环境报道,而包括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但它在“不仅是经济繁荣”一节中,对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有所涉及。由于全篇报道富于张力,涉及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的内容自然也不乏张力。全篇报道的张力是这样构成的:火车跨越“世界屋脊”而且是首次,自然能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多处交代的背景材料,很好地衬托、突出了主要新闻事实;将庆典仪式报道做成了不留会议痕迹的报道。而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则言简意赅地交代了三个要点:青藏铁路是目前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资金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接受采访的、正在拉萨访问的意大利汉学家米良多的肯定性的评价;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青藏铁路列车开通庆典上的讲话中对环保问题的强调。这方面的表述可谓词约义丰。

具体请看:

一些环境论者还担心铁路会破坏高原环境。为保护高原生态,青藏铁路用于环保的资金达15亿元,是目前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

“我对中国政府的做法感到钦佩!”正在拉萨访问的意大利汉学家米良多说。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周六的开通庆典上发表的讲话中也强调了环保问题。“广大干部职工和乘客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爱护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切实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他说。

同样涉及青藏铁路,同样涉及环境保护,以下新闻作品写得别具一格。

欢迎“孕妇”来,不舞彩旗;喜送“母子”去,不敲锣鼓这段青藏铁路又成“无人区”

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5]

记者 朱海燕

昨晚,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迁徙。

为不惊扰这些可爱的精灵,可可西里至五道梁一线,铁路夜间停止施工,拔走彩旗,灯光休眠,机器熄火;作为高原生命线的青藏公路,过往车辆在夜间停驶3个小时。这里又呈现一种远古洪荒的宁静,只有高原的夜风为这群母子结成的队伍送行。

潜伏下来的观察哨称:跨越铁路线,母藏羚羊若无其事,像跨过自己家的门坎一样;小羊羔紧依着母羊,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

每年6至8月,藏羚羊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崽,去完成一年一度的延续种群的历史使命。小羔羊满月后,再由母羊呵护着返回原栖息地。

今年6月20日前后,两万多只雌性藏羚羊北上产崽,铁路夜间停止施工10天,为它们开辟通道。一个多月里,两万只小羔羊诞生在那块神秘的“天然产床”上。估计,从8月4日到8月15日,将有4万只大小藏羚羊跨过铁路安然回迁。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羊绒之王”之称,因此,也带来杀身之祸。近10多年,偷猎者大量涌入,每年有上万只藏羚羊遭到捕杀。1994年,保护区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太阳湖与18名偷猎者搏斗壮烈牺牲。

青藏铁路开工后,环保理念渗透到建设者的血脉之中,青藏高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环保圣地。他们精心爱护每寸绿草,善待每一种动物。一年来,他们将五只失去母爱的小藏羚羊送到自然保护区机关,可爱的小宝贝得到妥善的保护。在他们的精神昭示下,没有一只藏羚羊在捕杀的枪声里倒下。

这块拥有野生动物2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有20多种的土地,正在恢复野生动物天堂的动人景象。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党委书记才嘎说,铁路建设的一年间,藏羚羊增添了两万多只,到铁路建成之日,将由现在的7万只增至15万只。

据悉,青藏铁路在设计中专门设立了动物通道。铁路建成后,不影响野生动物正常生活和自由迁徙。

通篇作品采用了拟人手法,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母子”写得活泼可爱,完全超出了受众的想象和预期(出其不意)。这样做,利于形成张力。请看:为了不惊扰约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这些可爱的精灵们——的迁徙,报道中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铁路夜间停止施工,拔走彩旗,灯光休眠,机器熄火”——工程暂停;“高原生命线青藏公路过往车辆在夜间停驶3小时”——车辆禁行;“这里又呈现一种远古洪荒的宁静”——恢复宁静;“只有高原的夜风为这群母子结成的队伍送行”——夜风送行;“跨越铁路线,母藏羚羊若无其事,像跨过自己家的门坎一样”——安详放松;“小羊羔紧依着母羊,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安享母爱。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的迁徙之举和受到的呵护式的对待,得到了高度人性化和人情化的展现。而标题欢迎“孕妇”来和喜送“母子”去,不舞彩旗、不敲锣鼓,凝练而又形象地展示了迎送方式的特殊及其中的深意和深情。可以说,标题为报道添了彩。总之,这篇报道与乏味、呆板无缘,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其张力是隐含于字里行间的。

再如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环境报道作品:

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

“禁砂”三年,黄河下游最大湖泊东平湖生态效应显现[6]

记者 王金龙 曹儒峰

通讯员 李 娜 苏本善

本报东平(2021年)3月14日讯 “‘禁砂’三年,水质明显好了,再现鸥翔水美。”今天一早,陈飞带着施工人员来到东平湖西检查集水井。他们参与承建的7公里环湖路,每隔200米修建了一眼集水井,对污水集中处理。

以前采砂,现在护湖,三年间陈飞的身份来了个180度大转弯。2018年春,他有四艘大型采砂船,每天采砂超万吨。他介绍,东平全县最多时有2000多艘采砂船,5万余人从事采砂工作。入夜,站在湖南边的高处北望,俨然一座采砂“不夜城”。现在的他,已经“洗脚上岸”,吃起了“生态饭”。

东平湖既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湖泊,也是黄河流域重要蓄滞洪区和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枢纽,生态价值巨大。但因为储砂量大,加上建筑用砂价格直线上涨,这里挖砂采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曾经十分突出。早在十多年前,东平县就开始探索规范有序采砂的路子,先后成立了河道管理局、砂资源综合整治指挥部等,但因利益主体多、矛盾错综复杂,多轮整治收效不大。

2018年3月,东平县对砂资源进行扎口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也带来可观的财政税收收入——不过3个半月就收入2.3亿元!据此估算,一年可增加收入约8亿元!

然而,这种管理方式仍然跟不上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和要求。东平湖综合治理路子怎么走?县里面临重要抉择。经过多次调研、探讨,当地最终达成共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才有未来,从2018年6月底起,停止一切采砂行为!

当年底,当地还主动还湖300万吨砂料。“这在当时价值3亿多元,不光采砂户不情愿,政府也很疼惜。短期看利益受损了,但长远看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东平县河道管理保护中心主任刘振鲁说。

包括砂场治理在内,东平县近年来开展了铁腕整治东平湖生态环境九大行动。经过综合整治,如今生态效应显现:湖水常年保持Ⅲ类水质标准,芦苇荡成了鸟儿的天堂,栖息着上百种水鸟;曾经的储砂沙园,变身设计年通航能力255万吨的港口作业区,发展起现代物流业……

“以前,全是采砂和养鱼的,家门口向南一眼看不到湖面。现在,晚饭后路上全是休闲散步的,咱的房子也成了湖景房。”银山镇卧牛山村村民王梁说道。

“东平湖不仅是东平县的东平湖,更是全省的、全国的东平湖。我们将锚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举全县之力打造东平湖区域生态高地。”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曲锋表示。

上述作品的叙事很有特色。其一,写出了禁沙、整治的不易。如标题所示,禁沙、整治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须舍弃8亿元收入,且须还湖300万吨砂料(当时价值为3亿多元)。一出一进其实构成了强有力的利益诱惑。当地最终达成共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才有未来,从2018年6月底起,停止一切采砂行为!这需要多大的担当和勇气!但东平县委、县政府做到了。这是功在千秋的了不起之举。报道这样的新闻事实,效果自然不一般。这是作品张力的来源之一。其二,写出了代表性人物的转型。开头就安排有故事的人物陈飞出场(这与通常的只见其事、不见其人的导语写法迥异),简洁明了地叙写陈飞其人其事,“以前采砂,现在护湖”,其身份的转换耐人寻味,禁沙、整治行动的深刻性、深入性由此可见一斑。现在的他,已经“洗脚上岸”,吃起了“生态饭”。这样的叙写,不失生动且富于情趣。其三,写出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对黄河下游最大湖泊东平湖生态效应显现,以鸥翔水美加以概括和具体展现,可谓恰到好处。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该作使人觉得与众不同,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新闻张力。

《中国环境报》上刊出的《大兴安岭见证,科尔沁的春天绿了》[7]《引水变绿“伤疤修复”茂名露天矿坑变身“好心湖”》等新闻作品,也都具有一定的新闻张力。这里重点分析前一篇作品。

在题为《大兴安岭见证,科尔沁的春天绿了》的长篇通讯中,记者紧扣题中所说的“科尔沁的春天”发问道: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的春天,是什么时候来的呢?然后给出了各色人等的回答:在护林员眼里,是又长高几公分的沙棘林;在摄影发烧友眼里,是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翩翩起舞的白天鹅;而在牧民的眼里,是牛羊交易市场成交了好价钱后心中的喜悦。最后归结为:每个人的眼里,春天都有不一样的出场方式。这就颇有一点起首不凡的意味。接着写道:“2021年的春天,‘十四五’开局的第一个春天,草原上再没有沙随风舞的光景,火红的萨日朗一夜盛开,草群互相攀比着长高。草原儿女的心房,就这样被暖烘烘的、充满朝气的、满怀希望的春风忽然闯入了!”这样一种写法,与一般环境报道、生态文明报道殊异。在这段相当于“开场白”的文字之后,是五个内容充实的片断:一次饱含深情的嘱托,一段与风沙抗争的历程,一场“两山”理论转化的生动实践,一次以生态文旅促乡村振兴的探索,一场闪耀着党性光辉的接力跑。其间,讲了不少生动而又有趣味的故事。这样,读者读来就欲罢不能了。

新闻张力是新闻精品力作具备的魅力,并不是唾手可得的。记者须为此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对新闻事实有独特的发现,在所取的报道视角、叙事方式、语言文字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从而形成魅力、构成新闻张力。而实例证明:环境报道也是完全可以做到具有新闻张力的。

猜你喜欢
藏羚羊兰考张力
我们都爱藏羚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论张力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张力
张力2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