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探讨

2023-12-21 09:28:22李才坤肖斌彬周剑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9期
关键词:收缩期室间隔阵发性

李才坤,肖斌彬,周剑辉

(梅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梅州 514031)

在进行相关疾病防控时,发现许多处于同一病程的患者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阵发性房颤,这给患者的正常的心脏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会影响到患者现有的综合健康状况[1]。心脏房颤发作时心电图是可以检测到的,通常情况下,患者会有呼吸急促、心前区不适等感觉,这种表现并不常见,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心脏彩超却可以检测到这种情况下患者与普通患者之间的区别。在临床上,通过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其进行指导,从而有效地提升和优化整体干预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7 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和同期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7 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组中男42 例,女38 例;年龄51 ~92 岁,平均(75.48±6.68)岁。对照组中男54 例,女26 例;年龄22 ~93 岁,平均(70.52±6.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符合《心血管系统疾病》[2]中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诊断标准,对照组符合《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单纯高血压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的患者;③心脏超声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 IE Ellit 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为S5-1,频率设定在(1 ~5)M H z,将扫描速度控制在50 mm/s,在窦性心律状态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测定左心房前后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尖四腔心切面上测量右心房上下径,对M 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持续的扫描和观测,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其余参数。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腰围、体重指数、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脂等情况;②比较两组二尖瓣反流、左房收缩期前后径、右房收缩期上下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A 水平;③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和阵发性房颤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脂、血糖等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腰围/cm观察组(n=80) 93.93±50.16 136.88±37.8688.23±7.47对照组(n=80) 95.26±26.57 138.07±35.8887.97±4.36 t 0.2340.2280.301 P 0.8150.8200.764血尿素氮mmol/L观察组(n=80) 24.37±3.3116.62±5.514.83±1.52对照组(n=80) 24.25±1.8918.21±9.945.26±1.57 t 0.3151.3991.968 P 0.7530.1630.051组别体质量指数kg/m-2总胆红素μmol/L空腹血糖mmol/L观察组(n=80)1.68±0.865.31±0.875.17±0.91对照组(n=80)1.67±1.385.17±0.615.12±0.82 t 0.0621.3180.408 P 0.9510.1890.684组别三酰甘油mmol/L总胆固醇mmol/L

2.2 两组超声观察指标

观察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收缩期右房上下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A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超声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超声指标比较(±s)

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images/000.png±s,mm)观察组(n=80)37(37.00) 36.55±5.81 45.59±2.81 45.62±4.92对照组(n=80)12(12.00) 30.67±3.48 44.37±4.61 45.82±5.52 t[χ2][16.894]8.6822.2600.271 P<0.001<0.0010.0250.787组别二尖瓣反流[n(%)]收缩期左房前后径(images/000.png±s,mm)收缩期右房上下径(images/000.png±s,mm)E/A(images/000.png±s)观察组(n=80) 10.79±1.1464.71±8.820.89±0.31对照组(n=80) 10.16±1.4167.42±5.900.59±0.21 t[χ2]3.4752.5548.012 P 0.0010.011<0.001组别室间隔厚度(images/000.png±s,mm)左室射血分数(images/000.png±s)

2.3 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和阵发性房颤相关性

经过Logistic 分析,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性房颤之间关系密切,具有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和阵发性房颤相关性

3 讨论

如果高血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初期会有一些心室增大、室间隔增厚、主动脉增宽等症状,而伴随着病程的持续,会发生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双房增大、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等,从而引发房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很多房颤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征兆,通常直到例行检查或者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后才被察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晕厥等表现,同时还会出现心室扩大、心肌增厚、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情况,最终发展为心衰。但是,房颤的危害,不仅仅是心律失常,更重要的是,它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后遗症。房颤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十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4]。

心电图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房颤检查方法。心电图术对仪器的需求较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非侵入性,在诊断的范围上具有较好的控制性。但是,心电图只能反映出心肌的电生理学变化,因此,对伴有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还必须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了解其心肌的形态及功能。心脏超声能够清楚、动态地展现心室内的形态和心肌的实时运动,并且能够观测到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对于研究心脏的血液流动状况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众多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对于伴有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心脏彩超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心脏超声检查成本低,没有放射风险,综合诊断率高,而且可重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5]。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收缩期右房上下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A 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 分析,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的水平、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性房颤之间关系密切,具有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分析如下:房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年龄≥60 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群,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发展速度很慢,病程很长,它会对心脏的结构产生影响,导致重塑性代偿性肥大的出现,从而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引发心力衰竭,这对患者的身体安全和健康非常不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合并房颤不但加剧了高血压的症状,加速了其进展,也增加了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6]。而且,如果血压过高,就会导致人体循环动脉压水平上升,从而导致人体左心室肥厚,继而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使左心室负担增加,从而导致左室和心房生理学、形态学结构发生变化[7]。这两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发生了左心房的变化,那么心房电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传导减缓、心肌细胞不应期缩短等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对心房造成更大的扩张,从而造成心房活动空间弥散程度、空间向量的失衡,造成折返[8]。因此,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疾病进行早期、精确的诊断,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的对比观察可以看到,在二尖瓣回流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二尖瓣反流,这是因为在二尖瓣回流时,会有反向的血流冲刷着心房,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的心房血淤[9]。同时,伴有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还有E/A 比值更高、室间隔更厚、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更大等特征,而收缩期右房上下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则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同[10]。

Logistic 方法的结果表明:二尖瓣反流、心室间隔厚度、左心房收缩期的前后径均与房颤有一定的关系。这表明,伴有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会使患者的心房形态发生变化,左房内径增大,并且使患者的生理学参数发生变化。此外,从功能上来看,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能力都有所降低,以E/A <1 为主要表现。但观察组的E/A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时,除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生理、形态学变化以外,也可重建增大的左房形态[11]。因此,对于伴有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其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和只有高血压的人相比,心脏超声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伴有阵发性房颤的情况下,存在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等特征,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12]。

综上所述,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不但会因机体血压增高致心脏生理结构改变,还会引起形态学重构,原因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局部或全身性RAS 系统激活情况,在一定程度促使心肌间质胶原生成,使心肌纤维化,进而导致心脏形态重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为左房内径、E/A 值以及室间隔厚度显著增大,易出现二尖瓣反流,在临床诊断上,可用于预测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收缩期室间隔阵发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标准与治疗原则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4
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