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洪 蕾,魏 莉,袁 明(通信作者)
(1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甲状腺结节一般无症状,可单发、多发,呈实性或囊性,一般为良性。大多数病例在体检时经超声检查被发现,根据不同的检测方式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可高达67%[1]。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日常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2]。超声影像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约20%~76%[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和细针抽吸被广泛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是最有效的方法且可以提高甲状腺恶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4]。尽管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是公认的鉴别疾病良恶性的“准金标准”,但是有研究表明细针抽吸约0.1%~33.6%的概率会因为取材不足出现无法确诊的情况[5]。超声引导下的粗针穿刺因取材量大,得到非诊断性结果的概率低,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补充替代方案。然而,部分学者认为粗针穿刺活检针粗会导致术后出血量多,增加患者痛苦[6]。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不同方式穿刺取材方法的诊断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6 月期间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粗针穿刺组(61 例)与细针抽吸组(61 例)。对于多发结节者根据超声影像结果选择可疑结节或直径最大的结节穿刺。粗针穿刺组中男26 例,女35 例;年龄29 ~65 岁,平均年龄(44.78±6.81)岁;结节最大直径0.6 ~4.3 cm,平均直径(1.78±0.46)cm。细针抽吸组中男29 例,女32 例;年龄28 ~65 岁,平均年龄(44.39±6.64)岁;结节最大直径0.5 ~4.4 cm,平均直径(1.71±0.43)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粗针或细针穿刺活检适应证;② 无手术禁忌证;③能配合检查,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异常;③拒绝检查治疗。
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保持头颈部后仰呈过伸状态并偏向穿刺部位的对侧,使穿刺部位的皮肤充分暴露。对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治疗巾,超声探头(美国GE 公司LOGLQE9 超声诊断仪)进行无菌处理,局部浸润麻醉后进行穿刺。细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对结节进行定位并确定穿刺点,将使用10 m L 注射器连接22G 吸引活检针,针尖呈45°角进行穿刺,注射器保持负压状态,不同角度反复抽吸8 ~10 次,完成活检取材。立即将标本制备成细胞涂片,95% 酒精固定后送病理检查。粗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显影确定穿刺部位、进针角度以及活检针的射程。在穿刺针到达结节边缘时,迅速击发活检枪并退针,将取出的结节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检查。
检查结束后,穿刺部位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压迫止血20 ~30 min,嘱患者在留观室休息2 h,待再次超声检查确认穿刺部位无活动性出血后方可离开。所有穿刺由同一名超声医师完成,该医师具有相应的技术资质并可以熟练完成穿刺操作。
根据Bethesda 标准[7]对甲状腺穿刺取得组织学标本和细胞学涂片进行分级:①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② 标本显示为良性滤泡性结节、不典型滤泡病变、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归为良性结节;③标本若为可疑恶性和恶性肿瘤归为恶性结节。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关指标,包括: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对比两组取材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结节直径大小与诊断准确率的关系以及甲状腺结节典型影像图。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粗针穿刺组病理结果显示,恶性22 例,良性39 例;粗针穿刺提示恶性19 例,良性42 例。细针抽吸组病理结果显示,恶性28 例,良性33 例;细针抽吸提示恶性16 例,良性45 例。见表1、表2。
表1 粗针穿刺与病理结果比较 单位:例
表2 细针抽吸与病理结果比较 单位:例
粗针穿刺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细针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材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见表3。
表3 两组取材诊断效能比较[%(n/m)]
粗针穿刺组和细针抽吸组术后出血经压迫后止血,粗针穿刺组声嘶、疼痛及咽部不适未行特殊处理一周内自行恢复。粗针穿刺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细针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当结节直径≥1.0 c m 时,粗针穿刺准确率高于细针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结节直径<1.0 c m 时,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分析结节直径大小与两种穿刺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关系[%(n/m)]
甲状腺典型超声影像图,见图1、图2。图1: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男,56 岁,结节边界清楚,无明显分界,无周围组织浸润,呈椭圆形;图2: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男,51 岁,结节呈大分叶,形态不规则、浸润生长。
图1 甲状腺良性结节
图2 甲状腺恶性结节
超声检查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但超声影像只能观察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等情况,穿刺病理活检能够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
细针抽吸检查在临床上普遍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能够为结节的危险分级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有文献报道,细针抽吸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单纯的超声影像诊断[8]。此外,细针抽吸的诊断结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操作者的手法、涂片技术、取材的大小以及病理诊断水平[9]。此外,细针穿刺只能做细胞学检查,反映的是单个细胞形态改变,而腺瘤样结节、滤泡性腺瘤、滤泡癌具有相互重叠的细胞学特征[10],因此诊断准确性较低。粗针穿刺活检针孔径较大可以在组织学层面观察结节包膜和血管侵犯情况,但粗针穿刺射程精准度和灵活性较差,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在颈部血管、气管、神经附近的结节,粗针穿刺取材的满意率、成功率一般低于细针抽吸[11]。邱晓俊等[12]研究表明,粗针穿刺的成功率为95.9%,细针抽吸成功率100.0%,细针抽吸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粗针穿刺19.1%。此外,有研究表明粗针穿刺可以作为细针抽吸诊断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的补充诊断方法,可以提高初次细针抽吸的恶性诊断率[13]。在本研究中发现,粗针穿刺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8%、86.36%、92.86%,显著高于细针抽吸诊断的80.33%、57.14%、73.33%(P<0.05);粗针穿刺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9%,显著高于细针抽吸组3.27%(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既往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与穿刺诊断的准确性有关,粗针穿刺在直径≥10 mm 的甲状腺结节中较细针抽吸准确率更高[14]。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结节直径≥1.0 cm 时,粗针穿刺准确率明显高于细针穿刺诊断的准确率;而当结节直径<1.0 cm,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较大的结节发生囊性改变而导致细针抽吸无法取到足够量的标本有关。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和细针抽吸能够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结节,但两种取材方法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