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教学 助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转型

2023-12-21 02:10:59林晓婍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作业探究教学模式

林晓婍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农村学校作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主流军”,无论是在师资教育方面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略显薄弱,更需要广大教师探究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重视对教学模式的高效设计。“三单”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能够更好地落实“双减”背景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同时为广大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知识学习,就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带来的桎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三单”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于各个环节,在实现“以学定教”的同时,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背景,其次分析了“三单”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运用意义,最后从“学习单、共学单、延学单”三个方面,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学情,探究具体的运用策略。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背景

首先,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明显落后,即便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也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培训力度不足、教学设施存在缺口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按照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趣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其次,教学资源短缺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有限。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依旧落后,教师不得不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讲解;另外,即便部分农村学校投入了一些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限,学校的培训力度不足,这些被投入的辅助教学设备最终成了摆设,教师依旧沿用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不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会进行预习,即便有预习意识,也是简单地阅读一下文章,其中的生字、生词只等教师上课来教,对文本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刻。另外,学生的作业情况不容乐观,大量的书写作业成了主要的语文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既没有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没有促使学生养成温习知识的习惯。

二、“三单”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运用意义

“三单”,第一单指的是“课前预习单”,包括对知识的回顾和对新知的主动学习,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以学定教”。第二单是“课堂共学单”,主要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助力学生主动突破重难点知识,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第三单是“课后延学单”,主要通过作业或综合探究方式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确自身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让教师通过真实的课堂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进行知识再梳理、再讲解、再设计。

教师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实践,从学生层面来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从教师层面来讲,既为教师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策略,又能帮助教师以更科学的态度去分析成败,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使教学模式更科学化、結构化、系统化。

三、“三单”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炼“预习单”:触碰知识“生长点”,打开学习视角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来说更为重要。但是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预习要求”,那么学生只会在预习时标一标段落符号,看一看生字生词,大致读一读文章,这种预习方式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但往往预习过程是十分无趣的,预习效果也是相对低效的。因此,教师在运用“三单”教学模式展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规划”,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有章可循”,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视角,为之后更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教师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教学中,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预习任务,让其根据自己的“预习规划”逐步完成。首先,通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从哪几个方面说的,以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其次,根据“预习单”的指引,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以及未能答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根据自己书写的“问题链”,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方式再次尝试作答,并将经过“再作答”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列为“疑难杂症”,在正式上课时着重听讲。这种预习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能让学生在“预习规划”的指引下掌握梳理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一则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二则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为之后更高效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用以致学”,以“用”为中心的第一步。

(二)设计“共学单”:个体专属“营养餐”,注重素养培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甚至综合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运用“共学单”展开教学实践,对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切实进步具有现实意义。

1.搭建支架,强化合作意识。

合理分组是落实“共学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争取实现“组内合作互助,组间相互竞争”的“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其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分配,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小组的实力趋于平衡。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A层次,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为B层次,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C层次;然后,教师按照“1+2+1”的模式将学生进行组别划分,即“1名A层次学生+2名B层次学生+1名C层次学生”,并告知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知识探究。分组确定之后,每一个小组自行选派组长,由组长全权负责本小组的一切学习活动。

2.设计问题,“融化”重难点。

问题是完整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实践中,通过预学单初步了解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进而对问题进行巧妙地设计,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要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当完成对学生的合理分组之后,教师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随机选派一名组员上前抽取一个号码,每一个号码对应一组题目,每一组的题目相同,但题目与题目之间的侧重点不同,每一名组员所拿到的具体问题也不同。然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手中的题目进行分析,此时会出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拿到较难的题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拿到较为简单的题目等情况,那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主动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交流”“讨论”“探究”“分析”也会由此发生,当每一个小组完成对所有题目的解答后,再由组长对答案进行完善和总结。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效果的环节,而且能够促使学生通过问题了解文章的重点知识,既推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又促进了小组合作,还培养了各层次学生的能力。

3.任务布置,活化语文思维。

教师在运用“共学单”展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习任务的高效布置,让学生以任务探究为指引,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发现问题,从而为其提供更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指导,帮助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主动性,在活化学生语文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仍以《落花生》教学为例,当每个小组完成初步的问题解答后,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学习难度,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角色朗读,根据“父亲、姐姐、哥哥和我”的对话,分别总结一下花生在他们眼里的好处;阅读第10自然段,通过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对比,说一说它们的生长位置、外形特征以及给人的印象;领悟文章写法,仿照《落花生》进行随堂小练笔。在之前对问题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拥有了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追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巩固“延学单”:促进发展“推助力”,助推思维增长

除了注重预习和教学外,课后巩固也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运用“三单”教学模式展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课后作业和评价体系的优化,让学生在高效的“延学单”助推下实现知识巩固和思维增长。

1.作业设计,迁移运用。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以书写为主,或者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或者让学生做完对应的练习册,这种作业形式单一、固化,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一旦失去热情,必然会影响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高效运用。

例如,在教学完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一项“垃圾分类调查”的实践作业。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相对较少,因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教師可以为学生布置“搜集垃圾分类相关资料”“为班级制作分类垃圾箱”的趣味实践作业。这种基于教学内容的延伸性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书面作业的枯燥形式,而且让学生在资料的搜集和垃圾箱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优点”“为什么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其明白学习要“到哪儿去?怎么去?”在实践中探究,既实现了教学延伸,又提升了学生素养。

2.注重评价,提升素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一来是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影响,二来是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发生。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延学单”中要认识到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师精准和积极的评价中得到激发,学习信心得到滋养,助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完成作业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其基于作业完成情况展开评价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讲一讲本小组在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自我评价”。其次,小组完成分享展示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对该小组进行评价,说一说他们的优点,讲一讲他们的不足,落实“组间评价”。再次,教师结合学生课上的具体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性评价。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的作品等制作成电子链接发送到家长沟通群,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实现“家长评价”。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客观条件难以改善的情况下,要想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就要不断探究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动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中跳出来,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单”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教师将其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极大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助力了教师的“教”,又推动了学生的“学”,最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作业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快来写作业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