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倔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

2023-12-21 15:42:11
学苑创造·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朱耷禽鸟写意画

朱耷(1626年—1705年),明末清初的书画家、诗人,中国画一代宗师。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法号传綮。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小鸟图》《六君子图》等。

在中国文化史上,隐逸着一位亦画亦诗的人物,他的名号三百多年来为世人惊叹不已。他就是开一代画风、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原名朱统銮,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人。帝王的血统,家族的遗传,让他拥有济世安邦的宏伟志向和极高的文化素养。朱耷父、祖皆是画家,他从小聪慧异常,更有书画天赋,8岁能作诗,11岁能画山水,并能悬腕写小楷。

15岁时,朱统銮不顾“皇室只能世袭勋爵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毅然放弃爵位,以布衣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秀才。这让他失去了“统銮”的谱名(家族族谱中的名字),但多了一个“赐名”——朱耷。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这一轮曾经璀璨圆满的明月,从此永远坠落。那时,朱耷只有19岁,“天崩地裂”四个字概括了这件事带给这个有着强烈家族感的孩子的全部感受。从那一刻起,他不再开口说话。也许是祖先的余荫,也许是上天的恩赐,在清兵的追杀下、在家破人亡的逃亡中,朱耷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若干年后,朱耷画了一幅《藤月》。画面的下部,一轮昏黄硕大的明月正沉沉地坠落,上部是枯硬错结的藤萝,和着明月的坠落之势盘旋,那残缺的圆满与尖锐弯折的线条冲突映照,令人顿生利刃钻心般的痛感。孤藤、落月,成为朱耷心中难以名状的诉说。

朱耷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其擅长花鸟画。画面构图缜密、意境空阔,笔墨清脱纯净、淋漓酣畅,体现其孤傲、落寞的个性。

由于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朱耷的画作不像其他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奇奇怪怪的变形画来表现。例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成一团,眼睛尤为特别,有的居然是椭圆形的。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鱼、鸟,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而朱耷的鱼、鸟,眼珠子不仅不在中央,还会翻白眼瞪人呢。它们都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朱耷以象征手法抒发情绪,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这种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遗民之情,在他的画中得到充分体现,想来这就是他区别于其他画家的地方,毕竟国仇家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体会。

朱耷画了许多禽鸟图,表达了蔑视、傲视、怒视等情感。总之,朱耷有多么复杂的情感,他笔下的禽鸟就有多么复杂的情感。古人说,青眼看人表示尊重,而白眼看人表示蔑视。《双鱼图》中,这两条鱼就睁着大大的白眼。而《孤鹰图》里的老鹰仰着头,也白眼瞪天,虽然立在山石上,但怡然自得,它旁若无人,眼神全是蔑视。

朱耷的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少,也许有人能做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做到的。如1692年朱耷所作的《花果鸟虫册》中的《涉事》一画,只画了一朵花,总共不过七八笔便成一幅画。

朱耷的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书画作品,他使陷于僵局的文人画重新鲜活起来,为后世绘画树立了敢于打破陈规的榜样,推动了绘画的创新。三百多年来,许多著名画家如扬州八怪、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坛巨匠都不同程度地受他影响。齐白石曾说:“恨不前生三百年,愿为八大山人铺纸磨墨。”

猜你喜欢
朱耷禽鸟写意画
白描画禽鸟(十六)
老年教育(2021年12期)2022-01-06 09:43:48
挥毫泼墨忆平生——追忆当代中国写意画大师范子登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0
“写意画”画种的形成与发展
——兼论徐渭对“写意画”概念的提出
河北画报(2021年12期)2021-09-09 08:15:04
白描画禽鸟(四)
老年教育(2020年12期)2020-12-11 02:06:34
墨点无多泪点多 浅谈朱耷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8
俄藏黑水城出土《禽鸟花卉》解读
西夏学(2018年1期)2018-04-29 09:07:56
朱耷 《松树双鹿图》
老年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9 02:52:08
八大山人的不堪与狂傲
朱耷名号研究
大众文艺(2016年17期)2016-07-12 10:19:15
此刻话如歌